第1269章 大封群臣

确立了国号、帝号、帝后、储君等重要事项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随着仪式的进行,开国登基大典也进行到最高潮的阶段。

商戢回到自己的御座上,望着下方文武群臣,微微点了点头。

旁边的礼官立即出列,高声宣读道:“恒武大帝诏令,恒武帝国之下,设八王,一为辰王柳毅;二为战王吕布;三为龙王赵云;四为忠王邓言;五为邪王卑弥呼;六为蜀王刘备;七为魏王曹操;八为吴王孙策。

八王之下,有三十六公,分别为继汉公刘辩、烈阳公太史慈、修罗公王舒、羿公黄忠、霸公典韦、贪狼公典韦、飞羽公苏桓……………………

三十六公之下,有一百零八侯,分别为信义侯沈宏、忠义侯刘山、忠勇侯冯俞…………………………

册封耿先、岑陵、韦易等八百六十人为伯爵,周万、岑任、裴河等九千余人为子爵。另有五万有功之士,被册封为男爵。

恒武帝国,设将军府、通政阁、秉政院、殿前司、御史台五大机构。以辰王柳毅为大将军,掌将军府,战王吕布、龙王赵云、羿公黄忠、烈阳公太史慈、飞羽公苏桓、贪狼公刘猛、镇海公凌操、锦帆公甘宁为八大将军,以郭嘉、戏志才、贾诩、庞统、诸葛亮、周瑜(海战失败后侥幸逃脱,随孙策归乡而归乡)为六师,共同协助辰王柳毅掌管将军府。

以忠王邓言为阁宰,掌同通政阁,以荀彧、陈昂、沮授、燕斜、阳仪、鲁肃、田丰、荀攸、法正、程昱十人为通政使,协助忠王邓言掌通政阁。

以邵云、司马懿、徐庶、张绍、简雍、刘晔、审配、公输尺、辛评九人为秉政院秉政使,共同执掌秉政院。

以郭彪、典韦、易米娜、王虎、陈鹰、黄豹、张狼、王异、殷赞、段鸿、梁擎、李群十二人为殿前司指挥使,共同执掌殿前司。

以管宁、陈冠两人为御史台左右都御史,共同执掌都察院。”

这里的恒武帝国五大机构,其中将军府很好理解,就是管理军队的机构,也是最为实权最核心的机构,八将军有一半以上都是SS级将领。

通政阁其实就是内阁,而邓言则相当于内阁首辅,其它十位通政使相当于内阁成员。

至于秉政院则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六部,负责执行通政阁下达的决定。

御史台就更好理解了,检察机构,负责监督百官。不过御史台内部一分为二,只有左都御史管宁管辖的才是真正的御史,陈冠负责管理的那一部分只是挂靠在御史台名下,主要成员是影衣秘武和千幻,乃是实打实的特务机构。

至于殿前司,这也是军事机构。

为了制衡将军府,防止军权过度集中,商戢特意设立了殿前司。殿前司的将领战斗力并不拔尖,但忠诚度方面却无可挑剔,多数成员出自黑甲玄骑,是商戢最核心的一批手下。

而殿前司主要职责就是包围皇宫和禁卫军团的日常性训练。

经过扩编,禁卫军团目前已经扩编至整整十个军团,禁卫军总兵力也扩充至二百万。虽然因为兵力的大规模扩充导致质量略有下降,但仍旧保持了平均八阶的超强实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禁卫军团就是恒武帝国的擎天玉柱!

五大机构,构成了恒武帝国权利的顶层设计。

当然,其中的人事任命只是很笼统的一部分,比如八大将军和六师的具体分工,十位通政使各自负责的方面,九位秉政使每人都干啥事并没有在典礼上宣读。

同样,每一个机构都还有大量的辅助机构和海量的组成人员,逼近商戢治理下的恒武帝国可是一个疆域覆盖大半个亚洲和部分澳洲的超级帝国,帝国子民数百亿,单单是新都五大中央机构的常设官吏就超过了二十万人,乃是十足的巨无霸!

随着册封的结束,群臣跪拜在地,山呼万岁,叩谢恩典。

其中不少人更是浑身气劲蓬发,实力临场突破!

商戢军册封的爵位、官职可不是样子货,正式称帝之后,恒武帝国的官职和爵位效果类似于称号,能为受封着提供非常明显的实力加成。

其中最顶级的称号当然是商戢专属称号恒武大帝,相当于准SSS级称号。柳莀的恒武帝后称号等级与商戢差不过,只是效果侧重点不同。

仅次商戢和柳莀的则是八大王爵,相当于SS级称号,公爵相当于S级,侯爵A级,依次类推。

商戢倒是想多册封一些王爵,不过系统可不会给他留这种漏洞。一个国家官职、爵位的含金量,与国运直接关联,国运越强,册封官职之后的增幅越高。

若是不过国运本身的承载能力,滥封爵位官职,不但会造成爵位官职含金量缩水,还会导致国运受损。

当然,官职、爵位带来的实力增幅只是附带效果之一。任何时候,官职和爵位都代表着权势与荣耀。八王、三十六公这种站在全力顶层的人物就不说了,就是那些看起来不起眼,数量泛滥到数万的子爵、男爵,放在整个恒武帝国体系内,随便一位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毕竟这可是从数百亿的庞大群体中挑选出的精英,实打实的百万挑一。

而且,恒武帝国的爵位可都有相应的待遇的,不但每年有丰厚的俸金可拿,每年还能领取内部资源。

除了王爵,其它五等爵位都是实封,封地面积少则一个镇子,大则一座巨城,单单是靠着封地税收的分成都能吃得满嘴流油了。

至于王爵,商戢也在策划实封,不过实封王爵影响太大,暂时还在讨论阶段,并没有实行。

随着恒武帝国进一步发展,王爵实封毕竟正式提上日程。

随着册封结束,恒武大帝登基大典也落下帷幕,正式宣告烽火中第一个由异人建立的帝国,也是当前最强大的帝国在古老的东方大地冉冉升起。

第九百一十六章 定情第1164 巨灾降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头铁!就是刚!!!第1126章 平州金票第1122章 魔·太史慈第六百二十三章 鲜卑巨变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狼神的诅咒第七百一十章 符箓第二十八章 龙腾虎啸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魔魂异状第七百五十三章 射日劲卒VS精灵射手第一百四十一 风华绝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凯旋第四百一十三章 谋取战俘第1170章 突变第九百四十七章 李舜臣第四百九十一章 蚩尤洞第五百九十三章 诸侯成长第七百五十五章 再出征第九十五章 交易第九百零七章 死亡大领主、神圣之翼、鲜血女王第四百六十章 路遇群贤第六百五十二章 瘟疫大爆发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龙牙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武将第六百九十一章 美人情第七百八十章 祖血第二百二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四大统领第1187章 超级海战 下第八百章 赵子龙单骑破城第七章 盗贼来袭第六百三十章 北上龙城第1191章 勾心斗角第九百二十章 军事变化第1124章 越兮陨落第二百七十二章 刘备——文成武德第五百五十九章 反击开始第四百章 终杀张梁! 庆祝四百章,撒花第八百一十九章 血腥战场第六百二十五章 战前准备第七百二十九章 柳氏的请求第九百一十三章 称号大批发第五百五十章 徐晃的战略第1123章 离间计第九百四十五章 捷报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威赫赫第两百零一章 最后决战第五百二十一章 半决赛第六百三十章 北上龙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六百三十六章 朱雀神威第七百六十五章 天威赫赫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枭雄末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预料之外的名将第1156章 八阵图第三十六章 雄者之风第1171章 神秘敌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军制改革第三百八十七章 复活第六百七十章 董卓军参战第九百八十七章 十九路诸侯第九百九十七章 华雄败孙坚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授旗第五百零五章 搅动风云第五百四十七章 围点打援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死试炼第五百四十九章 各怀心思第1112章 枭首行动第八十八章 摧毁钶壑氏第九百六十五章 弑神一击——杀桓雄第七百零七章 天狼神殿第二百六十一章 涿县张飞第九百六十章 天神桓雄第一百一十七章 毒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董旻——危第一百五十五章 收服燕斜第三百五十八章 形势第1112章 枭首行动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袭第九百五十二章 龟壳王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军制改革第一百七十六章 俘双将第1122章 太史慈战越兮第七百一十九章 神器扎堆第七百一十九章 神器扎堆第一百一十六章 鸿门宴第二百八十五章 乾坤造化戒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魔魂异状第1269章 大封群臣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月之后 第五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战将起第111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议第八百三十七章 迫不及待的吕布第九百七十八 真·魔王降世第三百一十五章 武神——商戢第九百五十七章 攻入平壤第五百一十三章 战争傀儡第七十二章 叛军商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