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国玺下落

龙驭宾天,自古为国之大丧,但通常情况下君帝病丧都会牵动权位归属,在大局未定前一般都会秘而不宣,更何况贺衍病危是突然间发生,崩逝前竟然不及拟定遗旨,又兼遗诏上必不可缺的国玺还不知所踪,这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太后颇有些不知所措,这时自然顾不得操持治丧。

夜色仍旧深沉,殿堂越加静寂,韦太后甚至顾不得现下已经齐集东配殿的宗室王公,这时的她铁青脸色目透阴厉,看向跽跪座下对于国玺下落一问三不知的陆离,置于膝案的拳头狠狠握紧,已经足有两刻不曾说话。

天子不会将国玺交予陆离保管十分正常,因为太后笃定贺衍对其并非真正信任,她眼下怀疑的是国玺已被贺衍托付给贺烨,倘若果真如此……说明贺衍对贺烨的寄望并非早前所称那般唯愿平安,那么薛陆离甚至柳十一娘的供辞就是不尽不实,这代表着太后今日想要稳定局势必须要杀更多的人,她从不为杀人烦恼,却必须考虑怎么把人杀得罪有应得理所当然,必须烦恼杀人之后如何善后。

别看这时禁卫多数被她掌握手中,可一不小心仍然可能造成满盘皆输。

而就在这时,太后忽然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小内应,于是立即传唤十一娘入内。

好在十一娘没有一问三不知,她至少提供了国玺下落的重要线索。

贵妃知情。

如此重要之事十一娘当然不可能信口捏造,事实上当两日之前太后尚未逼宫之时,她的确听贵妃说起担心天子会一睡不醒,在昏沉中就此宾天,韦太后必然会假拟遗诏,因而贵妃自作主张将国玺隐藏某处,交待十一娘倘若事态真向她担心那般发展,不妨对太后实话直说,十一娘原本以为贵妃是听进了她“需留退路自保”的劝谏,打算利用国玺争取太后暂时信任,故而这时才配合贵妃之计行事。

只不过十一娘当然会隐瞒贵妃自作主张的事,声称是天子因担心昏睡不醒而将国玺交托贵妃暂时保管。

国玺下落落在贵妃身上,太后反而不会再生猜疑,她知道贺衍对贵妃一贯信任,并十分不放心身边宫人内宦,病重之时既然先有禁严紫宸殿的嘱令,当然不放心国玺无人看管,最关键一点则是,贵妃无子,又无能与外臣联络沟通,即使手持国玺也没有办法兴风作浪,贺衍托付贵妃暂管只是出于以防万一的心态,并非全然是针对防范她这个生母,否则干脆交予贺烨甚至拟定遗诏岂不更加妥当?

可接二连三的意外已经让太后更添警慎,她这时并不完全信任十一娘的话,故而虽然十一娘主动提出前往紫兰殿劝服贵妃以大局为重,太后几经迟疑后,仍是语气和蔼地婉拒了十一娘的恳求:“我知你是在担心你阿姑性情倔强在这当头还不肯服软,可事关重大,牵涉太深于你有害无益。”

劝服贵妃的任务于是理所当然落在了本就跃跃欲试的窦辅安肩头,做为太后真正的心腹,这位当然明白劝服贵妃为次,重要的是必须应证十一娘的话是否属实,天子是否真将国玺交托予贵妃,而晋王毫不知情。

两日之前,自从贵妃被软禁于紫兰殿中,原本服侍的宫人内宦就被彻底调换,窦辅安甚至还奉太后之令前来盘询,以核实十一娘与陆离口供是否属实,哪知贵妃压根不愿配合,声色俱厉将窦辅安痛斥一番,坚决不肯交待紫宸殿中耳闻目睹,这在太后看来,应是贵妃听闻贺衍的遗令后心存不甘,故而一如从前般任性胡闹,反倒证实贺衍当真交待过让众人遵奉她之指令。

而这时虽已夜深,贵妃却并未安歇,满殿灯火辉煌,她却闭门拒绝宫人进入寝殿,独自跽坐案前,神色平静。

指尖轻轻抚过裙上织金绣纹,是她甚爱的蕙兰,不由想起闺阁时候,碧纱窗下亲手栽种心爱植芳的时光,让人怀念非常的无忧无虑,可当年嫣然莞尔的女子,连自己都觉得无比陌生了。

早已淡忘了,那些轻松愉悦,有若琼浆般清甜的岁月。

实非不值珍惜,恰恰太过珍爱而不堪回首。

而这个晚上,怎么就愿意逐一回味了?明月夜、绮纱窗,那些少女心事闺阁情怀。

到后来一步步的身不由己,一日日的屈辱难堪,一岁岁的心灰意冷。

如今人未老,鬓仍乌,心却早早衰迈。

深宫之内,这一夜思念锥心刺骨,她的母亲与小弟,多想再见他们一面,无所顾忌地抱头一哭抑或谈笑同乐,这遗憾残缺的人生或许便能略减哀凄。

想着想着就酸涨了眼睛,只是孤寂的哭泣怎抵消这满腹辛酸?

正自伤怀,殿门却怦然洞开,趾高气扬的宦官阴笑入内,已经许久没有受过妃嫔喝斥的窦辅安别外记恨两日前的屈辱,这时打量贵妃的目光就像在打量一个将死之人,尤其是当挨了“滚”这一喝后,阉宦胸中的积怨再难摁捺。

“这回可再由不得贵妃抗命了,在下是奉太后诏令前来问审,贵妃应知在下来意,切莫敬酒不吃吃罚酒,贵妃隐藏之物,还是好好交出为妙。”

窦辅安这话说得语焉不详,贵妃心里却清明得很,然而虽然想到既然事发只怕天子已然宾天,却仍如有恃无恐般回以冷笑:“国玺何在我确知情,可既无御令,凭你区区一个阉奴便欲豪夺金宝,窦辅安,你莫不是想谋逆不成?”

居然直到这时,还以为有天子撑腰旁人拿她无可奈何?窦辅安冷笑:“圣上已留遗令,嘱太后监政,太后有令,贵妃倘若抗令不遵,以谋逆论处!贵妃莫不以为有国玺在手就能跋扈违令?在下好心提醒,纵然在下奉令赐死贵妃,只要刑逼晋王,亦能察明国玺下落,贵妃可要三思呀……太后到底念在韦太夫人情面上,才愿给贵妃改过之机,贵妃只需听令行事,将来荣华照旧,又何必自绝生路……”

“遗令……你竟敢……”

眼看着贵妃已然心慌意乱却色厉内荏,窦辅安心头得意却终于跪地匍匐:“圣上已然宾天了。”

阿弟,你终于得以解脱……

匍匐跪地正沉侵于装模作样的窦辅安错过了贵妃的唇角轻扬。

“国玺为我亲手收藏,晋王又怎知下落?太后若真得圣上遗令监国,何必遣你前来威胁利诱!区区阉奴,有何资格在我面前呼三喝四,想要得到国玺让天下臣服,也得太后亲自出面,并有,我决不相信圣上已然……定是你这阉奴心怀叵测诅咒圣君图谋不轨,窦辅安,你还真是胆大包天!”

自己并未将话说穿,贵妃却主动承认了隐藏国玺,以为如此就有了免死金牌,当然是明知晋王不知国玺下落。窦辅安此行目的已经达到,原也没想着凭他自个儿真能逼令贵妃妥协,尤其是当眼看贵妃不肯相信天子已然宾天,越发笃信这妇人心怀不甘负隅顽抗:“贵妃抗命不遵,反污太后,看来真是丧心病狂。”

数声冷笑,拂袖而去!

国玺这般贵重物件,绝不可能随身携带而不被察觉,贵妃必然是隐藏在紫宸殿某处,窦辅安坚信贵妃之所以如此嚣张,无非想借这“免死金牌”换取今后尊荣而已,可经他复命时一番煽风点火,对贵妃本有积怨的太后越发会恼其张狂,纵然暂时施以安抚,当察知国玺下落安定大局,哪还会容贵妃继续跋扈?到时候一杯毒酒赐死,对外宣称贵妃因为龙驭宾天郁痛而逝,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柳氏,这便是你口口声声将我称为阉奴的惨痛代价,窦辅安狰狞暗诽。

第49章 元贤妃“获宠”真相第907章 长公主的家事第13章 阿耶休得如此第1279章 皇后的用心第331章 还有个“小帮手”第1046章 鲁护之威第367章 一夜第916章 任氏的对手第549章 决裂第917章 如惠风所愿第822章 可怜的“落花”第1044章 公询日第45章 终于“香消玉殒”第458章 徐郎来见第725章 静好与惨痛的一夜第79章 七娘挨打第7章 贺十四尽诉所知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263章 必须扳回颜面第1377章 天佑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1264章 这样的君臣第715章 毫无默契第266章 三人合弹,四人联诗第1393章 都说住不长了第295章 名扬北里第610章 树上“君子”第1045章 真正的杀人无形第1100章 贺湛的抉择第1032章 一句醉话第720章 花样百变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092章 奇葩第814章 不怕你钱多第353章 莒世南的使命第523章 调离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无意第15章 紧闭的家门第746章 互怼第167章 可怜的肋骨第1263章 又一个复仇者第622章 晋王婚了第1343章 残局第625章 “心愿”引发的猜疑第552章 厄运临头第71章 车祸第1363章 危急第550章 白废心机第424章 出风头第58章 被“面团”咬了手第39章 开导姚姬第470章 心结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635章 风波之后第834章 晋王很懊恼第764章 发动第1031章 设宴款功臣第1412章 余生岁好第1118章 献城第634章 规矩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913章 倒霉的任氏第88章 离魂剑第1391章 恶犬互斗第1256章 转身之间第799章 火上浇油第376章 晋王之诺第918章 这是一出滑稽戏第904章 晋安又杀回第1245章 贺尚书之托第1194章 碧奴入宫第1146章 洛阳有降臣第760章 拥趸们第1390章 设网第486章 扑朔迷离第431章 阮岭被盘询第139章 押送县衙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523章 调离第140章 上谏第708章 确已动情第736章 王妃被长舌第939章 太后大怒第1268章 准才人、准女官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1307章 终级目的第1143章 故人相见,仇敌眼前。第1110章 华清宫内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058章 贺烨的抉择第649章 晚辈不好惹第1106章 如果这还不应悲愤第1002章 王妃下山第311章 晋王的美好愿景第999章 你想玩弄谁?第686章 悍将严氏第452章 要钱不要命第1387章 终级对峙第1366章 开杀戒第707章 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