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韩氏来访

依大周律,客户也得承担一定赋税,理论上说来,佃户也是属于客户其中一个分类,然而事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依附豪强的佃农都是浮逃户,并未登记户籍,类似于部曲,算为大族奴婢,只不过相比奴婢,他们能够得到收成的部分粮谷作为回报,一般不会被主家转手买卖,这一群体既无户籍,当然也就无从征税。

只是依据律法,豪贵收容浮逃户要被追究隐匿之罪,一经察实,浮逃户也会解送原籍,甚至依律要被追究罪责,可朝廷先是无田可授,导致课户大规模逃亡,君帝也不是不知道这一弊症根由,所以往往网开一面,对浮逃户施以宽赦。

再兼各地豪贵与地方官员勾结串通,官府一般不会追察逃户,所以这一群体居然逐渐“合法化”。

可此类佃户,其实生活也十分劳苦,往往辛作一年,也只能保证温饱,只是相比诸多授田不足却承担重赋的百姓,要好上那么些微。

这就是十一娘以及陆离不愿问罪佃户的原因,他们的敌人,从来不是生陷困境的劳苦大众。

但唆使这些可怜人闹事的背后主使,当然不在宽谅的范围,必须还以厉害。

而闹事佃户主家,正是晋阳丁氏一族。

十一娘挑眉:“丁氏?我竟然毫无印象。”

“丁氏勉强也算豪族,早便势微,故而被咱们忽略了。”陆离说道:“丁氏有一女子,如今为陈氏子弟良妾。”

“又是陈家!”十一娘恍然大悟:“看来,晋阳陈是当真站定了阵营,唯毛维之令是从了!”

王妃果断调转予头,决定先拿晋阳陈开刀,只不过如今陈氏嫡宗,子弟均未出仕授职,长辈中也唯有一个陈伏骥担任文州刺史,远属山南西道,颇有些鞭长莫及,怎么给予打压还要仔细斟酌,而相比晋阳陈,王妃更加在意的是太原柳作为陈氏姻亲,是否也站定了立场。

“察核籍田之事暂不用急,既然毛维已经出手,企图利用民意,那么咱们不妨应战。”十一娘便问贺烨:“往太谷走了一遭,那些探子是何底细,可曾露出端倪?”

贺烨便交待阮岭:“叫贺琰过来。”

做为仁宗帝临终前唯一留给贺烨的“遗产”,贺琰这时不仅担任着护卫统领一职,实际上也兼任统筹暗探之务,盯着“螳螂”的“黄雀”便是他在安排,而这时果然已经有了结果:“从晋阳城出发之探子,尽都往刺史府复令,倒是往明德寺途中那几个,却是留在了太谷县,已经察实为太谷令安插,至于太谷令是否私会明德寺,暂且未有消息传回。”

自从毛维担任太原尹,晋阳刺史一职便不再另设,刺史府如今便是毛维占据,可见晋阳城这些探子,都是出自他的示意,但这拨人一入太谷,却没有再继续盯梢,换作太谷令手下探子接手,这说明什么?

“纪伦果然是毛维党。”贺烨冷笑道。

“六哥先且佯作不察,倘若纪伦主动交好,不妨与他虚以委蛇。”十一娘道:“从明日始,六哥先行用心于法事刑务,争取察实几桩恶霸欺民案件,鼓励民众检举不法。”

陆离既为太原少尹,当然有权过问刑案,十一娘这是决定剑走偏锋,先以实际行动安抚民心,奠定陆离以及晋王府在百姓心目当中的德望,粉碎毛维利用民意的阴谋。

待商量好这一件事,十一娘方才回去玉管居,听留守家中的江怀禀报:“王妃往太谷次日,太原柳韩娘子便来拜访,说是甄夫人病情又有反复,故相请董医正前往诊治,奴婢便自作主张,交待董医正去了一趟。”

“甄夫人病情如何?”

“据董医正称,并无大礙,只是怒急攻心,施针后已然缓解。”

怒急攻心?十一娘品度了一番这四字的背后含义,便交待道:“遣人去请韩娘子明日过府一叙,便说我甚是担忧夫人病情,意欲探望,却又担心打扰夫人静养。”

虽说为了示好,十一娘之前特意交待了董医正为甄夫人诊治,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太原柳当然不会短缺医者,可不过几日,甄夫人竟遣韩氏再来请董医正,只怕是与那位陈郡君的交锋过程并不顺利,需要她这个晋王妃从旁相助了。

打压陈氏一族已成必然,但十一娘依然不愿与太原柳为敌,倒不是说顾及宗亲情谊,而是就局势而言,拉拢太原柳这世族之首,自然要比交恶更加有利,甄夫人虽为妇人,并不能决断家族外务,到底也是太原柳宗妇,又是主动示好,所以十一娘必须支持她力压陈郡君,这也是向诸多世族豪贵示明态度,对待盟友,晋王府有若春天般温暖友睦,对待敌患,则如严冬般冷酷无情。

韩氏果然十分痛快,即日便有回应:“明日当来王府亲自道谢。”

是以十一娘次日自然早早起身,梳洗妆扮妥当,就等着韩氏登门,忽然瞅见玉管居一个婢女正在发怔,连她走到跟前,甚至都没有察觉,这婢女眼下专职服侍贺烨——章台园改建,贺烨夜里都是暂住玉管居,故而十一娘特意调拨了个婢女给贺烨使唤。

“发什么呆,难道又被殿下误伤不成?”十一娘问道。

婢女方才如梦初醒,忙着行礼,有些局促地回禀:“并非如此,不过昨晚……殿下忽然嘱令婢子在屋内候令,可因婢子在场之故,殿下直到夜深还未入睡,婢子忐忑难安,殿下却欣喜不已,后来又让婢子告退,婢子实在……”

原来是被晋王殿下怪异的行为搞得疑惑难解。

十一娘也觉这事听来蹊跷,她哪里能想到,贺烨仍然介怀警戒减退一事,于是昨晚迫不及待再试验了一回,留那婢子在屋子里候令,仅管默诵了足足半个时辰《大般涅槃经》,却毫无睡意,这才觉得安心,虽然依然不解为何十一娘在侧他能够安睡,但总算不是因为感官迟钝,否则贺烨都要怀疑自己是未老先衰了。

这一个小插曲并没引起十一娘在意,丝毫未察她对贺烨的影响已经与常不同。

将及巳正,韩氏如约而至,略略的寒喧客套后,当十一娘问及甄夫人病情,这位便一声长叹,却欲言又止。

韩氏是甄夫人小儿媳,虽说要比十一娘长一辈,却也才二十出头,仅比十一娘年长几岁,她又是活泼爱闹的性情,上回与婆母来了一回晋王府,只觉与十一娘格外投契,但碍着婆母与长嫂在场,有些话当然不便直说,今日虽然没有太多顾忌,却又是肩负使命而来,可那些背后损人的话,大不合名门家教,故而韩氏颇觉为难,一下子不知该从何说起。

十一娘是多么通透的人?她若决心与人交好,那么无论对方是谁,都能达成倾心而谈,这时眼看韩氏为难,便主动给她搭好台阶:“上回相见,观叔祖母虽然气色不佳,后来听董医正说,不过是因为体内积弱,只要好生调养,并无大礙,哪知未过几日,叔祖母竟然便又病倒,听说是因急怒攻心,可叔祖母并非急躁性情,故而我听后又惊又疑,这才请叔母过来询问,可是叔祖母遇见烦难之事?”

韩氏羞愧道:“要说来,都是外子不孝!”

“这是怎么说,难道叔祖母是与十叔父置气?”

“这事说来话长,并且又牵涉到三叔母,论来三叔母为妾身长辈,妾身不该背后谈论长者是非,一来王妃垂询,妾身不敢隐瞒,再者这事……甚至还关系到新政推行,阿家也交待妾身,务必对王妃解释分明,以免王妃误会。”

十一娘并不急着追问事由,只安抚韩氏:“此时并无外人在旁,叔母不用这般客套,便将我当作自家晚辈吧,我闺字在湄,世母直称即可。”

谁说王妃自恃身份不好相与?韩氏不由腹诽:必然是甄氏与三叔母狡言诋毁。

便也不再局促,将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第611章 晋王的好事第416章方氏有进展第557章 别无选择第828章 不得不除的威胁第1008章 即将出洞第239章 推手身份,渐露端倪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656章 热血大壮第1196章 浪中小馆第464章 贺湛大婚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42章 两个天才比高低第1333章 暗斗第379章 对峙紫宸殿第1189章 予尔稻草,戕可救命第244章 何绍祖的机会第550章 白废心机第1387章 终级对峙第1007章 暴露和先糟第907章 长公主的家事第603章 再闻名号第960章 王郎将,真风流第901章 触及第754章 贤妇第336章 邵九郎遇险第788章 难以启齿的心结第162章 祸从天降,存活艰难第591章 竹亭之谈第1147章 李公之饵第131章 郎有情而妾无心第1255章 郁郁第166章 郡王子贺洱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1231章 功臣回国第1088章 蜀王也是背锅侠第215章 母子过招第993章 疫情汹汹第56章 说服太后第615章 告成第804章 噩耗到第432章 用荔枝为鱼饵第913章 倒霉的任氏第399章 再救邵博容第1255章 郁郁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954章 军中险械斗第715章 毫无默契第1224章 莫测心思第386章 痛殴第449章 奸智第1020章 惠风之死第931章 攻守之争第770章 妇人手段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1243章 枕边风的确有威力第208章 陆离的驳辩第568章 高玉祥的救星第785章 鼓励与控制第866章 “双美”共浴第101章 动手第1177章 复兴元年第635章 风波之后第902章 无关紧要的事第962章 窥破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1323 章 送别第1088章 蜀王也是背锅侠第989章 攻夺之前第1221章 一场殿议第589章 父子反目第1200章 敬畏第427章 缃儿的“政敌”第205章酣畅淋漓的棋逢对手第576章 高低显见第268章 围拥万年廨第501章 “卖身”的耻辱第549章 决裂第717章 谈判第788章 难以启齿的心结第651章 不死心第235章 与“前夫”正式面见第231章 问审对质第179章 狐媚第448章 最合适的人第565章 将乱第136章 瑶英的作用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957章 夫人不靠谱第925章 暂缓第1383章 皇后失败了第427章 缃儿的“政敌”第1219章 帝王无情第601章 搬弄第496章 大胜第840章 徐修能正在崛起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237章 不自量力第191章 饮乐第315章 厚颜如此,无耻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