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晋王很帅气

当徐修能得意洋洋的时候,十一娘刚刚完成了将明空法师送出云州关外返回北辽的离间大计,不过她根本没有按照上请太后允谏时所拟的计划,故意将明空的行踪泄露给营州佃作,而是直接动用了裴三哥——毕竟两国虽说交战,仍然不能断绝行商暗下向潘、辽贩运货物,又如绸缎、珍宝、香料等物品,实际上对于战事并无助益,因而只要不是粮、马、兵器等物资,大周朝廷也并没有严令杜绝,因此明空要想悄悄潜回故国,最便捷的方式便是藏身在商队中。

裴三哥既然已经取信潘博,哪里还需得着惊动其余佃作。

十一娘有意让裴三哥建功,继续取信潘博。

又让十一娘惊喜则是,太后确然重视离间计划,安排护送明空回国的一个亲信,竟然告诉十一娘太后已然说服明空,将某种剧毒交付,只要试毒者先服解药,不会显示任何征兆,那么加入剧毒的饮食便能成功瞒骗北辽王服下,北辽王暴亡,萧后便有机会掌控全局,失去倚仗的舒妃又怎是北辽萧的对手?

而十一娘得到的最新间报是,虽说耶律氏不少宗室力主大王子得储,北辽王根本不为所动,甚至还抓住大王子几个过失,予以责斥,又察出嫡长党好几个官员的罪责,判处死罪,北辽王当然是借这番举动表明立场,他并不打算立大王子为储。

在这样的情势下,大王子只有孤注一掷,那就是发动政变,弑父篡位!

当然,大王子的计划不可能得逞,因为舒妃不久之后便会从潘博口中得知这个计划的详细,北辽王已有防范,又怎会当真中毒?到时萧后母子罪行暴露,自然难逃一死,可北辽萧却没这么容易被一网打尽,他们势必会退回封地,齐集军队反抗北辽王,北辽内战便再也不能避免。

也是时候与那流亡来太原的八王子耶律齐更加密切的接触了,大王子若亡,北辽萧手中的筹码便只有耶律齐,因为他们若然有自立称王之心,必然会遭到耶律氏团结一致的打击,但若推举耶律齐,毕竟更具名义,那些反对舒妃母子的宗室,说不定会被北辽萧争取过去。

当然十一娘明白,此时坚决不到扶持耶律齐夺得王位的时机,她要做的是不让耶律齐潜返北辽,因为和这个王位有力竞争者的友谊并未奠定,就放他这么回国,将来与北辽的和谈便会失去至关重要的筹码。

没错,不管是贺烨,还是十一娘,其实均无攻打北辽的想法,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损耗巨大,若非必要,不能轻易发动,更不说眼下大周内部还有不少问题,甚至还有新厥虎视眈眈,在收复营州之后,与北辽息战和谈才是明智之计。

十一娘刚刚处理完对外的种种大事,便收到了太后“情深意切”的家书,当日她正好在溯洄馆与陆离、阮岭议事,自然便让两人一齐拜读了太后那封满怀思念之情的“告白”,阮岭立时心急如焚:“王妃竟然还笑得出来?太后虽然声明并未采信攻讦,对那房延清却非但没有责斥,甚至还公然表彰,说明什么?说明太后实际已经动疑,这回诏令舅舅与王妃回京,势必不怀好意!”

就连陆离,这回竟然也附和阮岭之见:“王妃倘若奉诏回京,实在是以身犯险。”

“太后正是这么想,所以才以此行试探。”十一娘这时才坦然承认:“我其实早就料到太后会有这番反应,只要我与殿下回京,太后势必便会打消疑虑。”

她轻轻一笑,安抚二人:“太后若真决心除我后快,大可采信房延清之攻讦,明正言顺将我定罪处决,又哪里需要表面安抚,召我回京之后才痛下杀手,太后若真将我暗杀,岂不落人口实,大不利她一贯重视之德誉?”

见陆离与阮岭仍是满面焦急,十一娘又再解释:“这回与徐修能交手,我看似消极,却并非什么事都没做,实际上早通过殿下在内察卫暗线,将毛维身边谋士实乃蜀王安插之事上报太后,太后这时已经疑心毛维投效蜀王了!”

这件事情,是十一娘决定刺激徐修能时便已然施行,事发在房延清弹劾之前,太后并不知道晋阳城中所谓“逆言”,实际上是徐修能暗中散布,当然不可能将内察卫得到的情报,与此件弹劾事故联系起来,怀疑到十一娘身上。

“当殿下与我回京,毛维当然希望我会有去无回,那么他会做什么呢?”

陆离判断道:“应会鼓动民众,将房延清攻讦王妃一事散布,让太原子民相信,太后这回诏令王妃回京,是有意暗害,如此一来,民众势必会愤恨房延清陷害王妃,毛维轻而易举便会挑生动乱,让太后相信,王妃为求自保,有意利用民意胁迫,这样一来,太后当然不会饶恕王妃。”

十一娘颔首:“可太后当真会相信如此不智之行是出自我安排策动?太后看来,我若真有谋逆之心,必然不会以身犯险,只要我与殿下奉令回京,足能说明确无逆意,可我多此一举若激发民乱,岂不是又证实了居心叵测?太后当然会勘破毛维才是幕后推手。”

虽然内察卫察实毛维已然投效蜀王,然而蜀王如今并没有谋逆之行,向毛维推荐一个谋士根本不算罪错,太后不可能用这借口公然治罪毛维,再兼,毛维虽说成了蜀王党,毕竟天子尚还年幼,太后与蜀王之间不到剑拔弩张之时,反而是毛维与十一娘势不两立,继续让毛维监督牵制晋王系太后还算放心。

同样,太后也需要十一娘牵制毛维,因为太后一旦将十一娘治罪,难不成要当真指望在她看来一无是处的贺烨镇守太原?到时蜀王一派又会蠢蠢欲动,发动臣公谏奏调遣蜀王镇守太原,太后又怎会让蜀王得逞?

“徐修能以为武威侯连连取胜,新政又在太原府顺利推行,我仿佛再非不能取代,太后完全可以放心大胆过河拆桥,他是错估了太原情势,且见我前脚刚走,晋阳城便立即险些暴发民乱,若真处死我这晋王妃,除非蜀王,否则再无一人有那能力平定太原,别看太原这时繁荣昌盛,但有疏忽大意,土崩瓦解也在眨眼之间,太原若乱,前线军需告急,人心浮动,大好局势便会转眼崩坏,太后固然重视工窑令,重视建陵,可要是被潘辽联军攻破苇泽关,长驱直入,江山都得改姓了,她还能当真入葬那豪陵不成?”

十一娘胸有成竹:“只要太后相信我不怀逆意,绝对不会施以暗害,让我有去无回。”

她早有决意,当即安排起“后事”来:“六哥与岭儿千万小心,不能放纵百姓真将房延清愤杀,使民乱暴发,否则这些无辜百姓便会死罪难逃,一定要安抚平息,让百姓不被流言唆使,相信太后这回召我返京,的确只是为了一叙亲情,以及安抚我险受攻讦。”

等安排布署妥当,十一娘这才前往章台园——太后既然诏令她与贺烨返京,她当然要立即知会晋王。

贺烨听说此件事后,一挑眉头:“一切仍在王妃计划当中?”

“确然。”十一娘坦言:“不过这回连累殿下也要与我一同以身犯险了。”

“王妃既然胸有成竹,又何谈以身犯险?”贺烨压根不问十一娘的种种计划,一点没有担忧:“再说就算以身犯险,我也必须与王妃一齐面对,你若不是为了辅我成就大业,怎会牵涉这许多诡谲艰险?我与伊伊,原本就是同生共死不是么?”

看着面前男子不以为意轻松平静的神态,十一娘突觉贺烨前所未有的英俊帅气,能被一个图谋权位的人如此信任,十一娘的心情当然是愉悦明朗的,她竟然觉得自己在这一刻,是认真相信了那些生死与共的甜言蜜语,她甚至不顾江迂在旁侍令,倾身向前,笑吟吟地在贺烨面颊上印下一吻。

这突兀的举动瞬间让贺烨眸色深沉,顺势牵住十一娘的手,起身便迈过膝案,初春浅淡的日光下,男子扶着女子的肩,并立窗前。

“王妃主动献吻,还真是难得,是否觉得小王今日格外英俊迷人呢?”

第1049章 穷途末路第141章 弃卒保帅第1317章 昭仪好胆量第74章 小韦氏眼中“公道”第483章 骊山行第404章 “发明家”谢莹第952章 跳坑第1351章 不让退辞第1023章 以死间定案第1182章 得逞第619章 所谓风月第701章 原来竟是言情剧?第258章 陆离行卷第1004章 志能便第323章 薛郎计第672章 奇特反应第1392章 还能尊荣否?第443章 再见姚姬第1275章 好曲佳词第91章 甘当飞蛾第1389章 再见,渥丹第1402章 急转第1213章 宫女的希望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远第450章 义川三谋第342章 未尝不知隐患第548章 郑雄事件的遗祸第854章 对陆离“告白”第502章 兄妹第754章 贤妇第1381章 贺烨问案第1326章 可以住手了第213章 斗心第120章 屋顶上的少年第1371章 宣谕第879章 难自禁第977章 诱敌第222章 痛改前非的茵如娘子第759章 诏令至第1309章 自寻死路第406章 穿越女的心路历程第533章 暗杀第164章 先锋贺湛第919章 闹一个乌龙第696章 好色之徒罗六郎第47章 贵势逼人但子女福薄第594章 必救林昔第967章 妒嫉极可怕第497章 长孙秦明第65章 不愿为敌的人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534章 使臣之争第1304章 孤勇第620章 晋王长史第467章 喜怒无常的夫君第55章 惊世骇俗的野心第7章 贺十四尽诉所知第33章 来自祖母的关注第843章 菜肴第1092章 奇葩第304章 柴取登门第119章 贵妃出手第606章 贪得无厌是“优点”第80章 可怜慈母心第357章 又一个执迷不悟第1022章 凌虚真的冤孽第77章 不是无关利益第1293章 串供未遂第580章 莹阳的逼问第707章 进步第1277章 相见第79章 七娘挨打第557章 别无选择第195章 不可能的事第1039章 你该恨我第1022章 凌虚真的冤孽第540章 祖母告嘱第1348章 掀清算第125章 都是凉薄惹的祸第633章 元媵人第466章 缺席者第244章 何绍祖的机会第258章 陆离行卷第667章 过招第600章 及冠了第574章 酷暑临第657章 替身之用第628章 把酒夜谈第1208章 慰妻第585章 兵逼凤台第668章 甄夫人的进击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745章 怪物第186章彻底搅乱的布局第1265章 世事玄奇第940章 大功告成?第145章 朔日朝会第378章 所谓猪队友第254章 真病第482章 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