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送别

稍停,中宗又问上官婉儿:“那就开始吧,你看先读谁的?”

还没有等上官回答,中宗见宗楚客在身旁,说:“就从你开始,往下轮吧!”

宗楚客也不推辞,将自己的诗递上去,上写“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皇上交给内侍,说:“就让内侍读吧!”

内侍大声诵读:“甥舅重亲地,君臣重义乡。还将贵公主,嫁与耨毡王。卤薄山川阔,琵琶道路长。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

这边吐蕃使团中的尚赞咄热、名悉腊等听完第一首诗,也很感兴趣,要求唐朝内的翻译官帮助,把一首一首诗文抄下来,翻译给吐蕃使臣听。

中宗说:“那就让几名通司翻译官来给你们慢慢翻译吧!”

翻译官奉旨,就开始一首一首地记下来,翻译成吐蕃语。第一首说:

“甥舅看重的是亲戚之地,

君臣都看重的义礼之乡。

再将贵为公主的金城,

又嫁给了耨毡王后代。

车駕行于山川辽阔的大地上,

琵琶弹奏于远行欲去的道路上,

回头瞻望那父母之国,

日头正从东方升起来。”

第二首诗的作者是张说:“青海和亲日,湟星出降时。戎王子婿礼,汉国舅家慈。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空弹马上曲,讵减风楼思。

内侍读完不久,翻译官就译出。道:

“穿过青海和亲日子,

皇族爱女出嫁之时。

戎王执行了子婿之礼,

汉国舅舅体现了家父般慈爱。

春天野外摆开了送别的离宴,

白云兰天下起笔写出了‘别词’。

空阔曠野里弹奏起了马上曲。

怎么能减少风楼的思念情怀。”

……

翻译官给吐蕃使团开始尽力详细地翻译,译了几首,听得吐蕃使官们也是个个头昏脑涨,一头雾水,接受不了。

这次的饯别席上,群臣各自抒发情怀,显露文才。一首首地宣读下去。大家对佳作,点头赞赏者有之,咬文嚼字者有之。赞不绝口者有之。但许多不爱诗词的人却已厌烦了,打起磕睡来了。

中宗却是个“诗迷“,欣赏起来劲头很足,哪管别人情绪如何。终于一一读完了。中宗才舒了一口气。

听席中精力脑神最集中的是上官婉儿。她要品要判,谁可入等,谁要惕出去。她听完这些诗,眼珠一转对中宗道:“陛下,这席上还有藏龙卧虎之人,论起诗赋比妾身还要高明许多!”

躲在一旁看热闹的李陶一听上官婉儿这话,便知要坏事了。

果然中宗听了上官婉儿的话似有些不信:“藏龙卧虎?比你还要高明?是谁!”

“蓝田王!”

“陶儿?陶儿会做诗?”中宗把目光投向了李陶。

“陛下莫非忘了,正月二十大朝那日。蓝田王在大殿之上辩驳宗阁老,出口成章的诗赋。首首都是佳作!”

中宗恍然大悟:“说的也是!”

当初,中宗被群臣孤立,一筹莫展,哪有心思鉴赏诗赋,如今被上官婉儿这一提醒,想起的确有这么回事。

上官婉儿看向李陶:“今日金城公主远行,蓝田王难道不赋诗一首?”

李陶被上官婉儿将了一军,不得不起身苦笑道:“陛下让大家作的是应制诗,我自小生活在乡野,哪会做什么应制诗,故而不敢献丑!”

上官婉儿莞尔一笑,向中宗建议道:“陛下,可否破例蓝田王不作应制诗,让他随感而发,我等也好饱饱耳福!”

中宗点头道:“准奏!”

李陶情知这下是躲不过去了,他细细思忖:李白曾经写过几首离别诗倒是不错,若放在以往他就毫不客气地借用了,可李白现在是自己的侍卫,这要是一不小心穿帮了,那可就不好了,还是另想办法吧!

想到这里,李陶对上官婉儿道:“既然不用应制,那就不用在意格式了,今日我就不作诗了,为金城公主献上一首词吧!”

上官婉儿见李陶数息之间便有了应对之法,不由暗暗称奇。

李陶也不用内侍,自己直接吟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快马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浮动,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唐人大多作诗很少作词,诗讲究格式工整,对仗压韵,而词要灵活的多,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李陶所吟之词是借用了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当然他做了少许的改动。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上官婉儿与群臣虽然不擅写词,但还是识货的,李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金城公主一边听,一边在流泪,在哭泣,已成了泪人儿似的,就连金仙、玉真、华菁菁、娑娜几人也泣不成声。

中宗想到金城即将离去,平日与奴奴在湖边散步的乐事,再也不会有了,竟然嚎声恸哭起来,弄得群臣不知所措。

上官婉儿出面相劝,却连自己的泪珠也不断地往下掉……。

上官婉儿抹了一把眼泪,恨声道:“能把这许多人都惹哭了,蓝田王真是大才!”

好半晌,金城公主才哽咽道:“陶哥儿,姐姐记住你这份情了!”

李陶也被众人的情绪感染了,他点头道:“奴奴阿姐,我知道吐蕃距长安万水千山,但陶儿向阿姐保证,终有一天陶儿会去逻些看望阿姐的,你信吗?”

金城公主喜极而泣:“阿姐信,阿姐等着陶哥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一首《送别》从李陶口中娓娓唱来,让众人耳目一新,都听得痴了……

……(未完待续……)

第188章 上门寻衅第80章 酒王第214章 蜂巢案第39章 天籁之音第395章 李隆基登基第310章 鬼魂杀人第35章 成功第327章 晚了一步第146章 骏马第91章 英雄救美第379章 皇榜求医第381章 更重要的事第四百章第126章 丧子四百一十九章 恶习第36章 赚钱大计第48章 神丐第393章 乞丐刘的故事第94章 美酒四百六十八章 官场习性第385章 请旨断案第153章 遗书四百八十章 姚崇的阻力第219章 冤案(一)第95章 讹诈四百二十八章 俘虏第313章 遇袭第173章 疯狂的举动四百八十九章 重回大草滩第103章 **传信第241章 金城公主四百七十一章 邃古玉第104章 品诗会第314章 再次遇袭第190章 郑衡的家世第221章 冤案(三)第106章 价高不卖价低卖四百一十七章 打猎第392章 践约第307章 再掀波澜第99章 计划第150章 射箭四百六十九章 力劝重回西域四百四十八章 骑兵冲锋第369章 崔湜的决定第123章 上古珍酒第225章 落网第333章 细作四百二十三章 夜劝姚崇第145章 潞州第一楼第357章 义庄第101章 抢生意四百三十六章 失败乃成功之母四百八十二章 汴州刺史第364章 突变第31章 官商第267章 宝塔疑案(八)四百五十二章 猛火油第385章 请旨断案四百一十章 斗茶第351章 大闹宰相府第362章 杀机毕现第31章 官商第351章 大闹宰相府第115章 一见如故第110章 斩刑第145章 潞州第一楼第524章 练功第77章 信手拈来第5章 九郎范长风第348章 刘震南之死第219章 冤案(一)第521章 遭受非议的和尚第19章 斗鸡技巧第249章 三管齐下第23章 救人一命第323章 脱困第198章 上元节第201章 自诩忠臣第284章 似曾相识第295章 五名举人第13章 连本带利第500章 浑水摸鱼第209章 军纪第123章 上古珍酒第173章 疯狂的举动第369章 崔湜的决定四百七十章 阿史那献的心事第517章 马匪黑蝎子第290章 截杀第61章 母女夜话第316章 洛神灯第192章 西市偶遇第61章 母女夜话第317章 计除梁全第27章 欲擒故纵第382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64章 踏春第205章 威风的京兆尹第299章 恶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