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

孔子是个很聪明的人。

从他的各种言行举止上来看,他都不是那副画上那个慈祥和蔼的老人家,和颜悦色的对你阐述人生的道理。

种种记载中都能表现出孔子十分睿智的一面,他十分聪明,洞悉人性,对很多事情的观察都非常彻底,一眼看穿本质。

比如鲁国发布从别国救回本国流落在外为奴的人就可以去官府领取花费出去的钱财的政令,孔子的弟子救回一个鲁国人之后却不去领取钱财,洋洋得意的到孔子面前炫耀。

结果孔子大怒。

你以为人人都和你一样有钱而且喜欢沽名钓誉?他们都很在意自己的利益的!没有利益的事情谁愿意做?

你不拿钱,人家都夸赞你,以后有人拿钱别人都会指责他,慢慢的,还有人愿意救回流落在外的本国人吗?

孔子的睿智和洞悉人性可见一斑。

话又说回来,孔子要是不聪明不睿智,能在那个大争之世创立儒家吗?

对鬼神迷信,他搞不好就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看到民众在天灾人祸面前只知道祈祷却不知道找寻可靠的办法,只知道被动的祈求却不知道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才深有感叹。

只是限于那个时代,孔子虽然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要以自己的主观信念为主,不让鬼神支配,却依然相信鬼神的存在,天人感应学说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产生,孔子也相对认同。

然后董仲舒出于政治目的将之发扬光大了。

这些杂七杂八的思想和鬼神的崇拜也是萧如薰即将推行的很多政策的最大障碍物,华夏若要走向新生,就必须要破除鬼神的迷信与崇拜。

百姓们必须要知道一切都是他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和牛鬼蛇神没有半毛钱关系,一直以来他们在抗争的是气候变迁引发的气象灾害,是自然,而非人为作恶引发的天罚,牛鬼蛇神根本不存在。

这些思想遗毒深远,必须予以破除,让百姓知道自己的双手双腿比任何牛鬼蛇神都可靠。

因为消灭不了蝗虫,所以居然建寺庙祭祀『蝗神』,试图感动蝗神,不要让它来吃庄稼。

可笑,可悲。

解决不了什么就把对方封神祭祀,从来不身体力行寻找解决方案,一味的求神拜佛,这就是恶果。

也是破除这等迷信的重要性之所在。

蝗虫是历朝历代都非常头疼的问题,怎么治理也治理不好,所以才逼着老百姓建庙祭祀求上天保佑。

但是历朝历代也不是束手就擒,也不是不找其他的办法来对付蝗虫,只知道祭祀。

汉代开始就官府出钱收购蝗虫让民众组织扑打的情况,到了唐朝唐太宗亲自带头吃蝗虫,带动了民间吃蝗虫的习俗,人们发掘出了蝗虫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竭尽全力的对抗蝗虫,但是依然无法解决。

别说古代了,到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也依然没有什么好办法根除蝗虫,因为他们的繁殖能力太强了。

不过虽然无法根除蝗虫,但是通过种种手段治理蝗虫,从而减少蝗灾发生的频率和次数这种事情还是能办到的。

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总结出一份可靠的治蝗攻略,没有人将这些方法教会百姓,一旦蝗灾发生,百姓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蝗虫肆虐。

有人天真的以为吃蝗虫可以根除蝗虫灾害还能让灾民吃饱,从而解决蝗虫的问题,这么简单的事情要是可以成立的话唐太宗以后就不该有蝗灾了。

蝗虫啃食庄稼和各种作物的速度太快了,一地仅仅停留一两天就能吃掉所有的可以吃的植物,然后立刻腾空而起转战下一个地区,一两天的时间够人们捕杀多少蝗虫呢?

粮食被吃光之后捕杀的蝗虫够那么多农民吃几天?能吃到下一茬作物长成吗?

蝗虫高蛋白不假,营养丰富也不假,但是热量低,消化快,根本不够灾民们吃几天的,就没有了,接下来灾民们面对满地狼藉又能怎么办呢?

所以若要对付蝗灾,花钱购买蝗虫和发动民众吃蝗虫都属于马后炮的行为,实际上并不属于防治,只是挽救而已,而且挽救的还十分有限,若要治蝗,需要从根源入手。

古人也不是傻子,虽然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钳制,但是也并非全部都是坐以待毙,唐宋印刷技术发展以来,留存于纸面上的治蝗技巧非常之多,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治蝗方略古籍上都有记载。

但是一来国家动员力不够,官员执行力不够,百姓理解不深,难以形成足够的治蝗力量,难以对蝗虫生长区进行彻底的扫荡以防止蝗虫灾害。

所以每当蝗虫长出翅膀开始肆虐的时候,人们只能坐以待毙,看着那铺天盖地的蝗虫吃光自己的庄稼,除了拜佛和流泪,什么也做不到,然后一批一批的饿死。

萧如薰在派人做气候变动考察的同时,也派了相当一批干练的年轻官员从库房里调出历年来治蝗的书籍,从中找到治理蝗虫的方法,并且搜集蝗虫发生的规律和主要发生地,以及主要肆虐地点。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治蝗小组总结出了蝗灾易发生的地点、时间和规律。

他们总结出,蝗灾往往大规模爆发于大旱之后,爆发点多在黄河中下游区域,远多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的爆发数,爆发时间一般在五月至八月最猖獗,也就是夏秋之间。

夏蝗以农历五月中至六月上旬最盛,秋蝗以农历八月上中旬为最盛,农历六七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它们很精明,在作物长势最茂盛和快要丰收的时候诞生,将百姓一年的心血和口粮吃得干干净净,扬长而去。

蝗虫吃的不是农作物,吃的是人。

治蝗小组进一步总结出,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古籍上记载旱极而蝗,治蝗小组因而认为蝗虫需要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下生长成灾,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地方反而不适合蝗虫的生长,所以黄河流域每次干旱之后屡遭蝗灾。

古籍上还记载蝗虫在土壤里由幼虫生长为蝻,又从蝻变为蝗,所以治蝗小组认为蝗虫应当是把虫卵产在土壤里生长,喜欢干旱,冬春不长夏秋长,所以性喜温暖。

换言之,一旦某一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那么第二年很有可能会出现蝗灾,蝗虫会在那里生长,长成之后率先吃掉那里的庄稼,然后转战各地。

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萧如薰也!(上)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布丰臣内外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一千一百七十二 吴惟忠的震慑七百六十一 老夫亲自为你牵马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七十五 恩重如山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准备八百四十七 投名状八百八十三 再无声息的徐有庆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时机一千一百五十 强弩之末(下)四百二十九 兴师问罪(二)一千一百六十六 孙时泰不甘心五百三十六 他们可以向南来,我们亦能往北去一千零五十六 炸营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劳一千三百三十六 乡村游医计划一百九十三 压倒性的优势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卫队二百零二 二人的约定六十八 李如松不服!一千零九十二 军事学院初露峥嵘五百六十五 萧如薰的嘱咐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们毕竟也不是什么哲学家七百零四 北伐的决心(下)八百八十二 给他们一个惊喜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五百四十二 萧如薰第一次对自己坚持的理念产生了怀疑一千零四十 儿媳自会为您解暑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龙进军开城七百三十九 朱翊钧毕竟也不是省油的灯四百四十二 银子!银子!七十二 痴儿啊!一千一百六十五 凶虎与恶狼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九十二 帝国最后的荣耀四百零九 条件(下)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机会二百八十九 团聚难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国不需要浪漫一千二百二十八 难以接受的破衣服一千一百四十九 强弩之末(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战三十八 许朝欲降一千三百二十五 群体灭螺一千零三十 生存战争一千零一十九 军队的忠诚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尔哈赤三百三十三 热火朝天的大晨练六百零二 去去就来二百八十九 团聚难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时机一百九十四 他注定找不到识字的人六百二十四 血债血偿一千零七十六 断尾求生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上)九百九十 给褚英的礼物六百一十七 试探(上)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难题六百五十二 刘邦会不会在看着我们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两银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说说一百二十 克复开城十七 激战平虏城(上)一千零六十五 权栗很崩溃四百三十六 天诛(下)三百一十 重新开始八百八十七 恨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六十一 我们要个孩子吧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八百一十二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四百三十四 丧心病狂(下)六百四十六 做戏就要做全套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一千零九十 悯农一百零九 强势否决六百七十二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六 备敌四百三十五 天诛(上)五百三十 为何不去挑战?不去超越?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贼共存于世二百一十五 给宇喜多秀家的大礼一千一百七十 无法回避的阳谋二百一十九 萧如薰的隐忧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百七十四 强袭对马港(下)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聪明六百六十 男人的欲望六百四十三 为敌(上)八百零八 沈一贯是极其诧异的二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威势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线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