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罗

自从安南战局被萧如薰强硬的逼迫停止之后,郑氏就一直对北边苟延残喘的莫氏十分的忌惮。

一方面郑主十分想要灭掉莫氏,解除北面的忧患,然后好好的集中力量南下收拾阮氏和更南边的割据小国,凭此统一安南,解决最大的忧患,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真的办不到。

莫氏抱上了大秦的大腿,对大秦百依百顺求来了庇护,大秦皇帝萧如薰数次下旨告诫郑氏不要对莫氏出手,否则大秦会『非常不高兴』。

一开始郑主对萧如薰的告诫不以为意,认为这不过是萧如薰的小小警告而已,完全不用过多的在意,并且积极的准备着突然消灭莫氏,好让萧如薰吃个哑巴亏。

他赌萧如薰不会真的对他动手,因为他觉得萧如薰还要面临很多问题,尤其当时正处在萧如薰南征播州叛逆杨应龙的时候,大秦肯定无力应对,所以他积极的准备着。

谁知这边还没有准备好,那边萧如薰已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杨应龙,体现出了秦国强大的国力,之后,他发动了征讨倭国的战役,史无前例的要求各藩属国一起出兵和大秦共同行动。

郑主愣住了,对于萧如薰的行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他总觉得萧如薰还是那个传统的天朝上国的皇帝,根本不会真的在意他们这些小国家。

可谁知道,萧如薰是个截然不同的皇帝,他很在乎他们这些小国家的存在,并且屡屡尝试显示他的存在感。

先是大使馆制度,又是一年一朝制度,现在居然要求协同出兵。

郑主慢慢的察觉除了一些不对劲的味道。

知道全体藩属国一起孤立暹罗的行动发起,郑主才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别的不说,东南亚各国哪个没有仇家?

这墙倒众人推的事情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谁敢保证自己就能挺过去?

看看现在的暹罗,惨成什么样子了?

那个纳瑞轩号称大帝,乃是中南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自从东吁王朝被萧如薰攻灭之后,暹罗就是最大也是最强的国家,他本以为暹罗可以支撑过去,可谁知道,这还不到一个月,暹罗就乱起来了。

暹罗各地出现了要求纳瑞轩退位让贤并且向大秦谢罪的反抗势力,甚至拉起了为数不少的军队,还攻城略地,占据了一大片土地,向着纳瑞轩统治的核心区域发起了进攻。

纳瑞轩处在了极其不利的状况下,他直接控制的地区人心浮动,军队也受到了波及,不少军队都因为家人或者自身利益受损而对纳瑞轩充满了不满的情绪。

萧如薰出兵日本当天,纳瑞轩就派兵和反对自己的势力接战了,结果被打败了,第一战就打败了,损失了几名战将和一千多的军队,人心更乱了。

不仅如此,整个暹罗都出现了经济崩溃的现象,国内商品价格疯涨,有的地方直接有价无市要说是普通的东西还好,可是粮食食盐这种东西是每个人都必须的,现在也出现了价格疯涨的情况。

纳瑞轩政府应对不及时,拿不出什么粮食和食盐来平抑物价,眼睁睁看着这些必需品的价格疯涨,本身一点办法都没有。

暹罗也不是乱了一两天了,有些地方直接失控,发生了打砸抢的事件,纳瑞轩政府也无力管束。

纳瑞轩现在光是竭尽全力保证自己的军队不乱就已经很累了,还要管理民众的话则是无能为力。

而且他认为,让军队安稳是一切安稳的前提,只有保住军队才能保住一切。

所以他采取了先军政策,不管平民百姓,努力稳住军队,有什么东西首先供给给军队,还把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将们叫回来一起商量对策,当然主要还是拉拢和警告,让他们别有小心思。

可是都到这个时候了,他们真的很难没有小心思。

暹罗之乱一旦乱起来就乱的无边无际,广受孤立的情况下,纳瑞轩想要向交好的国家借粮食都做不到。

其他国家也都害怕大秦,也都和他划清了界限。

纳瑞轩算是知道什么叫墙倒众人推了。

这下子郑主慌了,他知道了萧如薰的手段和号召力,他很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纳瑞轩,他知道,他的力量不如纳瑞轩,更别说还有莫氏和阮氏虎视眈眈。

一旦自己出了问题,连挣扎估计都很难做到,那可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会死得很难看的。

纳瑞轩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兔死狐悲的感觉笼罩在郑主的心里,促使他下令停止整备军队,放弃对莫氏的进攻,转而进入防备状态,真的承认了莫氏的存在,咽下了这口恶气。

但是他依然很惶恐,很担忧,此次出兵,他派了自己的儿子领兵出战,为的是和秦军多接触多了解,更要找机会结下善缘,为以后有人能帮着说话而努力。

郑氏家主郑松的儿子郑梉是领兵人,带兵协助大秦作战,并且尝试和大秦交好。

他一路随着大秦军队抵达日本,耳濡目染大秦军队的行军作战,深深敬畏,正试图和秦军主帅麻威交好,结果忽然得到情报,说莫氏的莫平安和大秦达成了某个协议。

和军队有关系的协议。

郑梉大惊失色,立刻求见麻威。

麻威没有拒绝他,接见了郑梉。

“郑将军来找本帅,所为何事啊?”

麻威和对待莫平安一样,亲自给郑梉倒了一杯茶。

“是这样的,在下……在下听说了莫平安曾经来找过大帅,不知道莫平安和大帅请求了一些什么东西呢?大帅可否告知在下?”

郑梉倒也光棍,开门见山。

麻威不讨厌这种开门见山的人。

“郑将军很关心这件事情?”

麻威笑着问道。

“哈哈,大帅不是明知故问吗?”

郑梉陪着笑脸说道。

“哈哈哈哈哈,的确的确,本帅是明知故问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莫平安向本帅请求,要一些军中带兵的军官去帮他们整编军队,顺便,还想向大秦购买一些火器。”

麻威没有任何隐瞒就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了,这让郑梉十分的惊慌。

“这……大帅,这……皇帝陛下会答应吗?”

麻威寻摸了一下:“感觉陛下可能会答应吧?毕竟这对于大秦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而且你们郑氏对莫氏可是一直以来都虎视眈眈的,莫氏有这样的请求在本帅看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一百四十七 朱翊钧召见群臣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进攻八百一十三 姜还是老的辣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千三百二十五 群体灭螺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长子五百二十八 让士兵重燃战斗的信念六百五十五 一个都不会放过六百三十九 愿你永远不要适应四百零六 尊敬的萧将军,您好九百二十三 黄袍四百零二 罗马教廷的目的六百八十四 好男儿(下)一千一百八十五 两全之策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娄山关二百七十九 门庭若市的萧府八百五十 没人可以阻止我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个疯子二百四十二 三方会谈(下)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请他们去死了一千零八十 哀兵与百战之士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语二百零五 斩!!九百三十一 水德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上)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还是乖乖蹲着吧!七百四十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九百七十七 辽东巡抚一百二十六 利益驱动的猛兽四十三 地道挖成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带来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继续打一千一百七十九 韩擢抵播州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一千零八十九 节俭的御膳四十一 魏公妙计安天下六百七十九 历史变局九百零一 螳臂当车四百三十二 兴师问罪(五)一千一百四十九 强弩之末(上)六百八十三 好男儿(上)七百零二 是那个孙承宗吗一百六十九 挑衅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八百七十九 一起杀了!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么美好的剧本七百一十二 惊恐的萧大亨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头唱征服吧!二十五 进击的麻贵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严一千零五 愚蠢的热那亚人一千二百五十四 阅兵式三百二十七 将军也懂数学?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马碑二百六十九 王锡爵的最后努力九百七十五 乐不思蜀的徐弘基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规则一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议和条款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师全灭八十八 心安乐,才能身安乐二百三十二 明军血战德川军(中)二百二十五 换约之战(中)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千三百二十一 养鸭治蝗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零一十五 嫡长子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来了四百四十二 银子!银子!一百五十九 灯火阑珊处(五更)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二百九十七 李如松开始思考五百五十四 残酷的命运三百七十八 拜见提督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经平定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庄系统四百四十三 混帐东西!六百一十三 进兵计划一千零二十一 卫改府四百二十九 兴师问罪(二)二百一十九 萧如薰的隐忧六百三十三 仁义之名?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么可能?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团的逆袭(下)一百三十四 血战碧蹄馆(三)七百八十二 满朝文武,无一骨节矣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龙请战九百一十 怎么就输了呢?九百二十三 黄袍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虏复来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五百一十八 将大明的未来夺回来!一千一百六十二 画饼三百六十一 双雄争锋(下)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