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劳

让沐家人稍微感到宽慰的是,萧如薰对待他们十分热情。

双方见面行礼之后,萧如薰很是热情的上前扶起了沐昌祚,给他赐坐,沐昌祚的五个儿子则站在沐昌祚的身后。

萧如薰着人上茶,打量了一下沐昌祚的五个儿子。

“沐氏传承至今,代代不绝,香火昌盛,真是令人艳羡啊,我如今才两个儿子,沐公已有五个儿子,真是好福气啊!”

沐昌祚忙说道:“这都是仰赖陛下的恩德,使我沐氏香火传承不绝。”

“唉,这话说的不对。”

萧如薰笑道:“当年,沐王英率兵南下云南讨伐蒙元余孽,与之大战,而后永驻云南,这云南之地,包括整个西南,从古至今,汉家王朝就不是掌握得很稳,从唐开始,这些地方土司遍地,对中央那是听调不听宣,半独立。

中央也觉得那些地方是穷苦之地,没什么税收好拿,还平添麻烦,所以就不在乎,也不想要,宋不就是这样吗?打到云南大理之地,居然裹足不前,说不要了,现在再看看,宋帝何其短视,何其无能也。

到了大明,也是多亏了沐王英,多亏他镇守云南,广施教化,为我华夏将云南之地牢牢掌握在手,不使西南有失,这云南若掌握不住,则四川危矣,四川若掌握不住,则关中和江南都有危险,所以,掌握云南之地,沐氏居功至伟。”

萧如薰一顿夸赞把沐氏夸赞的跟一朵花儿一样,沐昌祚听的心中开怀,脸上也满是笑意。

“祖先的功劳,让我这等不肖子孙一直承受至今,这……这的确是让我等不肖子孙汗颜。”

沐昌祚的姿态还是很低的,对萧如薰也足够恭敬,让萧如薰很满意。

沐氏子孙虽然历代都有犯法的无能的,不过沐家一直镇守云南二百多年,与明同休,将西南边陲之地牢牢掌握在手,明缅战争之中也出过力,把雄鸡的菊门保护的牢牢的,不使大雄鸡有被**的危险。

这就是沐氏最大的功劳了。

“祖先立下功劳,总要后代子孙守下去,这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一年多来,我也是深深感到这句话说的很对。

打江山不过半年多,守江山却要花上不知多少年了,沐氏传承至今,香火不绝,这里头想必也有些值得我去学习的东西,沐公可不要藏私哦!”

萧如薰哈哈一笑,沐昌祚忙说道:“陛下但凡有所问,我沐氏绝无半点藏私!”

“好好好,沐公如此深明大义,我就放心了,对了沐公,给沐氏的住宅可还满意?”

萧如薰在皇城外的十王府地区给沐氏准备了一套宅邸,占地很大,很是宽广,原先是明藩王的住址,萧如薰下令把这里修缮装潢了一番,赐给了沐氏,他们隔壁就是徐弘基的魏国公府。

沐家人进驻之后,发现这宅邸非常富丽堂皇,内有假山小河流,还有郁郁葱葱的绿植,看起来一副江南风范,可见皇帝陛下在这里下了很大的功夫,沐家人原本仓惶不安,看到这样的住宅,顿时安定了。

“陛下恩赐,沐氏感激不尽,这般大的住宅,比起在云南的住宅也要好上许多。”

沐昌祚赶快谢恩。

萧如薰哈哈笑道:“沐公过誉了,这宅子原本是前明的一位藩王的住宅,我叫人给它整修了一番,你们满意就好,但是我觉得,这和在云南是不能比的,所以,又给你们赐了一套皇庄和一些土地,算是微不足道的补偿吧!”

沐昌祚忙说道:“陛下恩赐,沐氏感激不尽!”

“沐公如此深明大义,真是叫我感叹啊。”

萧如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开口道:“若是满朝文武都能像沐公这般深明大义,我也会少上很多烦恼,唉,这做皇帝啊,就是累,劳碌命,有些时候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但还是要上朝,还是要处理政务,累啊!”

“陛下累了,天下人一定轻松了,臣一路北上,见到的都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模样,这幅景象,当真叫臣十分感慨。”

这话说的倒不完全是恭维。

沐氏一路北上走的是东南路线,东南数省是萧如薰最先平定,最先设立农会最先设立州县乡制度的地方,社会治安最好,最安定,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基本盘。

沐氏从这些地区经过,早已闻不到土改的血腥气味了。

他们看到的都是农民安居乐业耕种田地,田野相连千里绿苗,老少爷们儿脸上带着笑容相互打招呼的模样。

这是盛世才有的风景,盛世才能看到的安居乐业,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如此这般的安居乐业已经是难得的景象了。

有田种,有房屋住,有饭吃,有点小钱花花,没有兵灾,没有苛捐杂税,没有人逼着他们卖地卖儿,那就是他们的盛世了。

而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岁月里,如此这般的年景,加在一块儿,还不知道有没有一百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萧秦立国以来,能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安稳种田吃饭的日子,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就是大大的德政了。

这东南多地把萧如薰奉若圣君神明,要给他立生祠,也不仅仅只是官员们渴望政绩拍皇帝马屁的结果。

那是得到了切实的好处的普通百姓们对萧如薰发自内心的感激。

也正是看到了萧秦政权在这些地区得到如此的民心和声望,感受到萧如薰在这些地方如同神灵一般的地位,沐氏内部的反对声音才终于消失,对沐昌祚作出的认怂决定才没有继续非议。

萧秦政权用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江南和中原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发展之快速人心之稳定让人难以想象。

沐氏与之对敌,难道不是找死吗?

就靠沐氏手上那点兵力,和邓子龙那个老匹夫都斗不过,何况是手握天下精锐的萧如薰?

萧如薰又拉着沐昌祚在自己的御花园里走了一遭,然后招待沐氏在宫里面吃了一顿便饭。

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会有一战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开开眼吧!二百七十四 决然的母子(下)三百四十 手足无措的莽应里(上)一千一百零二 战争已经开始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八百一十二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来!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动四十八 初闻朝鲜乱二百一十二 最后的会面七百九十八 总动员一千零五十六 炸营一千二百五十四 阅兵式一千一百八十二 来真的?六百四十九 诱敌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抚一百八十 高薪养廉?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四百四十 准备战争吧四百三十六 天诛(下)九百零四 早做准备六百四十九 诱敌八百四十一 权奸误我!五百七十九 仇敌(上)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鱼都在后面一千三百六十二 终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对这些豺狼虎豹六十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战死八百四十一 权奸误我!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团的逆袭(下)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误砍柴工九百六十一 一堆烂泥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胜眼前最后的光景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远楔子 秀吉的野望六百六十一 定个小目标,先竖它五六座京观五百七十二 大胜!十五 哱云劝降六百二十 当幸福来敲门四百四十五 无奈的赵志皋七百四十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零二 陛下圣明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还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九百零七 衍圣公一百五十七 落后的水战战术(三更)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请他们去死了九百零九 皇帝结婚九百五十七 萧某人最厌恶沽名钓誉之辈一千零五十 努尔哈赤的决定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胆的想法一百七十九 这仗打的值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炉四百五十六 战斗开始二百七十二 我儿,多吃些一百三十五 血战碧蹄馆(四)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虏复来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觉一千零一十八 军事大比拼一千零七十八 杨应龙的挑衅三百零一 翁婿夜话(下)一千零九十 悯农一千零八十 哀兵与百战之士四百四十五 无奈的赵志皋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军覆没六十九 萧李争锋(上)大结局 复国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三百三十一 中国人回来了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五百零一 为难的王世扬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罢了一千零五 愚蠢的热那亚人三百九十五 陈龙正西行记(一)八百七十一 李汶坚持自己的判断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六百九十八 孙承宗的报国志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师全灭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军改组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六百一十七 试探(上)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会有一战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四百一十九 事办成了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恶毒的阴谋一千零四十三 我还能说什么三百二十五 利玛窦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鱼都在后面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热那亚总督(上)五百一十八 将大明的未来夺回来!二百三十四 王对王八百八十二 给他们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