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计

姚文渊说完,萧如薰严肃的点了点头。

“说到底,还是执行力不够,中央权威衰落的原因,中央朝廷推行下去的惠民政策,总要人去实施,落到地方,还要适应地方水土,配合地方豪强劣绅,往往就成了他们的敛财工具。

比如王安石的青苗法,那就是典型的执行错位的事情,而且难以避免,因为地方势力犬牙交错,强龙难压地头蛇,中央的政令到了地方能被执行三分就不错了,这是朕发动土改的又一原因。”

萧如薰面色严肃,语气很差。

“大秦不是前明,大秦只有一条强龙,地方上不允许有蛇,哪条地头蛇敢兴风作浪,在朕眼皮子底下做妖,朕会让他后悔自己投胎做了人,要他生生世世都不敢再做人。”

萧如薰的话带着森寒的杀意,让在座的几名臣子忍不住的有些颤抖。

“朕推行下去的政策,必须给朕办到,谁敢歪曲朕的本意,敢借此牟利,坑害百姓,朕有的是办法知道,到那个时候,也不要怪朕下手无情,这是朕的原话,你们回去之后把这些话告诉底下人,心里都给朕有个底。

他们下去之后,但凡遇到阳奉阴违之人,但凡有地方势力重新出现的苗头,给朕立刻下手见血,不管是谁,朕说要恢复汉朝陵邑制,不是说着玩玩的!”

“遵旨!”

一群臣子跪伏在地上。

“都起来,姚卿,你接着说。”

“遵旨!”

姚文渊接着阐述了自己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还有在全国推行惠民药局的重点与难点,最后他总结的很到位。

“关键还是在于钱和实施,建造一座屋子做惠民药局很简单,找个大夫坐馆也不难,难就难在保证药材的充分供应,和如何让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

萧如薰沉默不语。

这种事情,即使到了现代还是个老大难题,更不要说是在他这个时候了。

社会生产力到了现代的地步还是有人看不起病,以现在大秦的生产力推行免费医疗什么的根本就是痴人说梦,搞不了几年朝廷财政就要破产。

至于医疗保险什么的也是想想,人们尚且还不能吃饱肚子,哪里有钱去买什么医疗保险,这并不能真正让最底层的贫困农家百姓受益,不能让他们摆脱生病咬牙硬挺碰运气的现状。

这也是百年大计,不是他这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但是不能因为一代人完成不了就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民死的这样悲惨这样无助,他总想着要做些什么。

万事开头难,过程难,结尾更难,一路难到底,问题层层不穷,生生不息,问题总比方法多,但是这并不是不去做的理由。

如果不做,怎么会有希望?

萧如薰决定至少要从保障一部分人开始做起,慢慢的慢慢的,扩展到更多的人。

一下子铺开到全民是不现实的,也根本做不到,就算是将大秦国库现有的财富扩充十倍也还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但是至少,要先定个规矩,做个框架,给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至于他顾及不到的人……那是真的非人力所能及也。

大秦的财富需要扩张,需要扩大,需要殖民地来掠夺财富,需要吸那些原住民的血来让大秦的子民变得健康,强壮。

以全球的资源总量和财富总量,所有人过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会抢占先机,在未来,让全大秦的子民都过上好日子,至于其他人,无所谓。

“先从全国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以及缅甸各自的治所首府开始吧,先从大城开始,再慢慢铺开,步子要放缓,积累足够的经验,再铺开,姚卿,惠民药局先从这十六座城开始重建。”

姚文渊点头。

“臣遵旨,那陛下,药材方面和医者的人选方面该如何安排?”

“朕已经让叶阁老去安排民间有名望的医者入京,到时候朕会安排太医院的太医和他们一起搞个联席会议,正式商谈一下,朕眼下还有不少事情没有搞清楚,要再多一些时候给朕缓一缓。”

“遵旨。”

姚文渊没有继续询问。

“这件事情就这样先定下来,李阁老,朕马上给你一道旨意,你去告诉工部杨一魁,让他立刻准备人手开始设计,朕要他派人去这十六座城市修建新的惠民药局,然后叶阁老,财政部派人跟进,准备拨款。”

“遵旨。”

李廷机和叶向高一起说道。

然后萧如薰让大臣们离开去办事,留下了太医院院正袁清泰。

“袁卿,江南的大肚子病,太医院可有研究?”

“回陛下,大肚子病在江南有,在江北则十分罕见,几乎没有,臣出身北方,对江南的病症不是很了解,但是既然是肿胀的病症,一定要从去肿消胀的方面着手,打掉腹中毒虫,方能痊愈,但是通过人体肌肤进入人体的毒虫,臣也是第一次听说。”

“之前你们所研究的蛊虫之症都是从口入吗?”

萧如薰又询问。

“是,这古籍上所记载和蛊虫有关的病症,都是由口而入,生长在腹中,危害人体康健,必须要用药除去,人体才能恢复,既然用阿魏积块丸可以打掉那些腹中蛊虫,想必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

“是啊,疑难杂症算不上,但要命的是传染力太强了,令人防不胜防,感染病人一多,几十万上百万,就算是小病,也让朝廷难以着手啊。”

萧如薰如此感叹。

“几十万上百万?那不是瘟疫吗?”

袁清泰愕然。

“传染力堪比瘟疫,却不会那么短时间就要人命,而且只在江南发生,江北则没有,且人与人之间不会相互感染,只会通过疫水传染,纵使如此,按照朕的预估,江南染病者,不到百万,也有数十万,只要一查,绝对是触目惊心。”

袁清泰咽了口唾沫。

“数十万?这……居然如此严重?”

“这还是往少了预估的,数十万近百万的人失去劳力,还会不断的有人患病,不断的有人死去,不断地失去劳力,不仅会让家破人亡,也会让大秦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这虫灾,朕无论如何也要控制住。”

萧如薰急切地思考应对的策略,他知道这样的情况不能继续下去,必须要立刻着手控制,若是拖延下去,苦的还是当地老百姓。

一百七十 大炮开兮轰他娘五百八十九 大捷来报六百零八 萧如薰的目的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托付五百九十五 免贵姓萧七百零四 北伐的决心(下)七百五十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五百六十五 萧如薰的嘱咐二百二十二 悲愤的孤军一百六十六 落后就要挨打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九百六十九 当仁不让的选择九百三十六 还请陛下重登大宝五百六十四 诡异的动向一百五十九 灯火阑珊处(五更)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一千二百五十一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一百三十四 后关失守一千零八十八 黑阎王与黑无常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八百六十五 蜀道难七百三十九 朱翊钧毕竟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千三百二十一 养鸭治蝗一千三百零六 买卖来了二百四十五 他们都在厉兵秣马的准备着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问题了吧?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七百二十七 勋贵的担忧(上)六百二十一 开始吧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这朝廷,尽是些魑魅魍魉!一千一百五十 强弩之末(下)五百五十三 往南四百四十一 萧如薰上疏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纸片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请求七百一十一 诚意五百八十三 皇权危机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为什么要流泪?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军近代化(上)三百四十二 手足无措的莽应里(下)一千零七十六 断尾求生五百六十六 幸运的朱敏淳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应很快六百四十 相顾无言的故人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总督五百八十二 背叛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布丰臣内外二百三十九 萧如薰召开三方会谈三百零一 翁婿夜话(下)十六 逆贼安敢言生死大义!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二百零一 袁黄是个合格的赞画一百九十七 议和的开端(下)七百三十三 进化的嘴炮们九百三十三 这座城池似乎已经不太适合作为京师了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一百六十六 落后就要挨打一千二百二十八 难以接受的破衣服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一百二十七 稳渡临津江二百二十一 争分夺秒一百四十七 朱翊钧召见群臣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龙进军开城六百六十 男人的欲望八百三十五 杀人了!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三百五十七 夜袭(二)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远三十八 许朝欲降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钧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计六百四十 相顾无言的故人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五百六十六 幸运的朱敏淳九百三十 身体冰冷的骆思恭五百二十五 李成梁的呼唤一千三百七十一 儿孙满堂二十三 主动出击四十六 宁夏乱平三百七十七 旁观者眼中所见之物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八百五十六 朱赓忧心忡忡五百四十 粮食的疑云(下)六百五十八 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四百三十六 天诛(下)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对吗?九百二十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百四十九 大战在即一千二百六十八 陈龙正已经活在当下了二百四十七 议功七百六十 有弟兄们在,此事就有希望三百一十三 几千年的套路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进献传国玺(上)关于结尾四百零四 优秀的文明一百六十七 新战术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