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九 烦恼的王锡爵

最近些时日,王锡爵非常烦恼。

自从十五天前奉诏返回朝廷开始,他就一直未曾宽心过,回到朝廷担任内阁首辅本身就是大明文官最高的荣耀,然而此时此刻,这份荣耀却并未让王锡爵感到多么快乐,相反,王锡爵只感到强烈的忧虑,这种强烈的忧虑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几乎搅的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

明明是内阁首辅,却有着如此强烈的忧虑,怎么看都不正常。

没错,此时此刻的内阁首辅,此时此刻的大明朝内外都极其不正常。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王锡爵的在国本之争最激烈的时候退下去了,用母亲生病作为掩护,之后迟迟不归朝庭,说白了,这老家伙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官位,知道皇帝绝对不会轻易妥协,那个时候带头冲锋只会使得自己罢官回乡永不叙用,名声倒是有了,但是权力就没了,现实的利益动物们是不会鸟他的。

而作为一个政治动物,王锡爵早就有了宁可将自身的名誉舍弃一部分也要抓住权力的决心,这样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决然,当他眼睁睁地看着申时行、许国这些大佬们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断丢掉官位的现实状况之后,他更加明白,今上万历皇帝是把这次的国本之争视为当年嘉靖皇帝的大礼议,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嘉靖皇帝的手腕和智商在大明皇帝里都能算作上上之选,所以数十年间将朝臣玩弄在手掌之中,但是后期,他的手腕已经被看透了,群臣也升级了,万历皇帝也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不像他爷爷那样对大臣们那样的苛责对待,但是要让他妥协,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没有他爷爷的手腕和胆魄,但是他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他才三十岁,急什么?他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和大臣们耗着,耗不起的不是他朱翊钧,而是其余的那些七老八十的大臣们,当然了,大臣们也不是没有优势,人多势众前赴后继,就是他们的优势,内阁阁老们更是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一个倒下一个接着冲上去,带领群臣屡屡进攻,几近逼宫。

然而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政治动物之间也是千差万别,大明顶级的文官内有政治家的存在,也有政客的存在,政治家懂得解决问题,而政客只知道制造问题从中渔利,王锡爵不是政客,但也不算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合格的政治家敢于直面风风雨雨,而王锡爵虽然有解决问题的心,却没有直面风雨的胆气。

正应了那句老话——人在江湖,是越混越老,胆子呢,是越混越小,王锡爵显然是就是代表性人物,胆子是越混越小,临了了,看到了之前几位阁老的下场,他决定绝对不和皇帝正面硬刚,小虾米皇帝不好意思下手,但是他这种大鱼,皇帝一刀一个绝不含糊。

但是呢,这就触犯了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群臣和皇帝之间有一条共同的红线,就是国本之争的站位,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的政治斗争,是皇帝和群臣之间权力与威望的博弈,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当中,王锡爵这样的大佬,是没有蛇鼠两端的机会的,他必须站队,必须旗帜鲜明的站队,否则他会遭到两方面的联合打击。

所以,选择就十分明确了,不能和皇帝正面硬刚,不能蛇鼠两端,两个条件结合在一起,他就只能选择向皇帝妥协,不然的话还能怎么办?他必须要选择站队,选择和群臣站队在一起虽然有名声,但是结局就是成为群臣的替罪羊,而如果选择跟皇帝站在一起,至少可以保住职位,然后想方设法的调和皇帝和群臣之间的矛盾。

所以王锡爵很烦恼,很苦闷,他回京担任职位以后,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大量文官前来拜见他,询问他对国事的看法,询问他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局势,有些干脆就鼓动他立刻上书皇帝请求立太子,这些家伙一个接一个,中心意义都是请他立刻扛起国本之争的大旗,和皇帝争锋相对。

他们说,赵志皋那个老家伙尸位素餐,什么也不做,要不是正值战事,他们真想把赵志皋赶走,现在听说战事快要结束了,皇帝也没有什么继续拖延时间的理由了,所以考虑到大家的斗争问题,他们期待着王锡爵站出来主持大局,为大家之首。

一个接一个,毫不停歇,像是连环炸弹一样把王锡爵的脑袋炸的一团浆糊。

作为官场老油条的王锡爵也渐渐察觉出了目前朝廷局势的问题,关键点所在就是朝鲜之役的结束,听说朝鲜之役情况很好,等到朝鲜之役真的胜利结束之后,被一时压制住的国本之争必然会重新开启,而且势头会更猛,这一次,估计就真的要分出个胜负了,到底是皇帝赢,还是群臣赢,一切都将见分晓。

不甘心成为一坨大炮灰的王锡爵也迈开了自救的步伐,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招数,就在萧如薰的战报抵达京城的当天晚上,王锡爵想出了这个绝佳的主意,他决定第二天就找机会密奏皇帝,向皇帝投诚,并且表达自己的诚意。

王锡爵很清楚,这是他唯一的机会,所以,他连李成梁的求见都拒绝了,专心致志的写好了这封奏折,第二天午后,王锡爵悄悄的一个人来到了皇城里,让人帮他向皇帝传达求见的意思。

朱翊钧还沉浸在朝鲜之役的巨大战果当中没有摆脱出来,但是听到王锡爵求见,他本能的感到厌恶,这些老大臣们和底下的言官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言辞更为温和,而言官们更为激烈,可是内核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可恶。

“不见!”

朱翊钧正在兴头上,不想让关乎于国本之争的事情打搅了他的兴致,在他看来,王锡爵求见自己的唯一理由就是国本之争,他刚回朝,站稳脚跟的方式就是站队,很明显,王锡爵已经选好了队列,现在是来表明态度的,而他朱翊钧那么多年了也没几件高兴的事情,现在要好好的高兴高兴,所以不见。

之前为了多少向臣子们表达一下自己想要和解的态度,所以破例宣见了大臣,可是这些大臣不仅不知道分寸,反而还得寸进尺,让朱翊钧大为恼火,一气之下又好多时日不宣见大臣,大臣求见也不见了,这次迫于形势把王锡爵找回来,没想到王锡爵不直接来拜见皇帝,倒是和自己的同僚相谈甚欢。

看来这又是一个申时行,又是一个许国!

九百三十六 还请陛下重登大宝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进攻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溃的杨军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溃一千零二十七 抚顺边市三百零三 燧发枪(下)一千一百五十八 极恶恶人萧如薰七百五十四 李如松做了一个决定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六百六十二 稳稳的做饭三十六 八成把握二百七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六百九十五 请沈阁老务必要小心一个人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获二百九十二 特务国家二百五十八 留守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带来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属国动向(上)一百三十九 血战碧蹄馆(八)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龙进军开城九百二十三 黄袍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四十四 一切都将见分晓七百七十四 兵变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七百四十 拿下张维贤很难吗?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九百九十 给褚英的礼物一百四十二 沦为鬼域的汉城七百四十五 圈养起来的猪猡是无论如何也养不成雄狮的五百四十七 为了活命(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辅以为沈一贯当真不能为首辅吗?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五百七十七 那阁老你会怎么回答呢五百四十九 焦头烂额的王世扬一百二十六 利益驱动的猛兽一百七十四 强袭对马港(下)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五百一十九 李成梁的政治失误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马(下)三百六十六 袁黄的期待五百零一 为难的王世扬八百二十八 吴下阿蒙二十二 他是怎么做到的?一千三百二十五 群体灭螺七百九十三 直达缅甸九十五 沈惟敬的斩首行动六百五十五 一个都不会放过三百八十三 归来一千二百四十九 绝对的忠诚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动八百八十一 我现在信了八百三十四 亡国之根八百六十八 难怪那么能打一百一十五 混乱的明廷二百三十一 明军血战德川军(上)七百一十八 辉煌的胜利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千三百四十六 梦想中的那个国度六十七 最后一关三百二十八 利玛窦传教三百八十五 还政七百五十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七百九十七 策反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这个锅背得冤呐!三百二十四 郑和的遗产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军改组七百七十四 兵变六百一十五 狗与狼九百六十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二百三十 大明战士何惧背水一战?二百五十八 留守九百零九 皇帝结婚八百七十 交手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启下乡(上)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语的傻子六百六十八 沈一贯的野心不断的膨胀着(下)五百三十二 另有图谋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顿惠民药局三百九十六 陈龙正西行记(二)二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威势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动手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时派兵去救族人啊!五百 后悔的李成梁(下)七百二十八 勋贵的担忧(下)三百五十九 夜袭(四)三百零八 龙凤胎(上)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吗?一百三十六 血战碧蹄馆(五)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诚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来!八百六十 麻威下定决心要在汉中和李汶决一死战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见八百七十八 先兵后礼?一千三百零五 与虎谋皮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时机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为你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