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二 我儿,多吃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对着场面上的人,脸上就带着雍容华贵的面具,这一点无论是李太后还是朱翊钧都很清楚,只是很奇怪,越是清楚的事情,越是说不清楚,越是想摘下的面具,越是摘不下,直到最后,他们自己都分不清面具是面具还是自己真实的那张脸了。

一如现在,李太后即使心中极为不喜长子,但是也要带着雍容华贵的微笑,体现自己的风度和母仪天下的胸怀,还要体现自己对长子的关爱,朱翊钧心中对自己的母亲也有诸多的不满,甚至是愤恨,然而他也要摆出一副旋风孝子的样子表示对母亲的关心,至少让大家看到母子和睦的场面,哪怕皇帝母子不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朱翊钧扶着自己的母亲进入了自己的宫殿,在一众太监和宫女的跪迎之下,享受足了人们的尊崇,这对于出身小门小户的李太后来说,的确是非常大的享受。

然而李太后今天并没有享受尊荣的心情,即使她的面色上看不出一丝破绽,可是朱翊钧还是从李太后的眼睛里看出了一点东西,暗暗感到不安,总觉得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疏忽了,并且李太后这一次过来是来者不善。

朱翊钧搀扶着母亲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母亲的身边,李太后下令让人给皇帝上菜,一盘一盘的菜被端上,而后除了李太后的贴身侍女和朱翊钧的贴身大太监之外,所有人都离开了,把空间留给了母子二人。

朱翊钧从第一道菜端上来的时候,就有些吃惊了,因为他发现这些菜全部都是自己还很小的时候,还在王府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李太后专门做给自己吃的最喜欢吃的菜,基本上没有肉,但有一道算一道全部都是童年回忆,满满的回忆杀。

慢慢的,朱翊钧的眼眶湿润了。

“哀家还记得,那个时候,你还小,才三四岁的光景,那个时候,先帝还没有做皇帝,咱们还没有住在皇宫里,住在裕王府里,那个时候啊,先帝让咱们过日子要节省一些,不能花太多钱,王府里的饮食和用度都紧巴巴的,想吃山珍海味那是想都别想,可就这样,咱们偶尔吃点肉,经常吃素,却也觉得这素食别有一番风味。

等先帝登基,咱们一家住进了皇宫里,这日子是宽裕了,吃穿用度等等各方面也不紧巴巴的了,可是再怎么吃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道了,当年咱们吃些素食都能吃的开开心心的,可现在,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了,也吃烦了,最想念的,还是当初那个时候吃的东西。

皇帝啊,你看看这道菜,这道简简单单的清炒绿叶菜,是哀家年幼之时最喜欢的菜,哀家出身小门小户,家里守着几亩田地紧巴巴的过日子,寻常人家能吃到的新鲜菜,哀家幼时都吃不到,更别说是肉食了,一道新鲜的绿叶菜,哀家吃着都能高兴许久,无论过了多久,哪怕现在吃起来,也是比吃大鱼大肉要高兴许多。”

李太后温和的笑着,亲自拿筷子给朱翊钧布菜,朱翊钧顿时有了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渴望亲情的内心一点一点的被软化,严重匮乏母爱的童年让他无比的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而这个梦想,今天似乎就要实现了。

所以哪怕是简单的素干,简单的绿叶菜,简单的青豆,简单的焖肉,都能让他吃的非常香甜,比起过去吃些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的小灶儿还要开心许多,虽然说太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主子爷的口味需求,但是无论多么美味的食物,也无法取代朱翊钧童年的记忆里属于妈妈的味道。

在严重匮乏亲情的环境下成长的朱翊钧,母亲的味道尤为珍贵。

李太后还在不断的絮絮叨叨。

“你别看先帝当了皇帝多么风光多么威武,当初嘉靖爷虽然只有两个儿子活到成年,但是嘉靖爷的性子摸不透啊,直到你出生为止,都没人知道能当上皇帝的到底是先帝还是先景王,你出生了以后,大家才知道,当皇帝的肯定是先帝,所以啊,先帝很喜欢你,因为你的出生才让他坐稳了皇太子的位置。

你未出生之前啊,府上的日子苦啊,严嵩和严世蕃父子把持朝政数十载,天下被闹的是乌烟瘴气,最可恶的是那严世蕃,不仅贪污腐败,而且还把贪腐的主意打到了先帝的头上来,克扣先帝的月例银子,害的先帝便搜府内值钱的东西去贿赂严世蕃,这才拿到了月例银子。

你想想,那该是何等的嚣张啊!多亏了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扳倒了严嵩,还天下一个青天白日,咱们才能有今日,否则,咱们能不能活着离开王府都不知道,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苦啊,谁能想到堂堂裕王府,嘉靖爷的亲生儿子,府内的吃食居然还比不上京师小富之家,寻常日子油水都见不着,府内逢年过节才敢吃鱼肉。”

朱翊钧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母亲絮叨这些他出生前后没有记忆的事情,他也算是明白了小的时候老爹老娘为什么死要钱,也明白了这些年老娘为什么那么喜欢钱,甚至有些贪得无厌的架势——全是给当时穷的那样子给穷怕了。

皇帝的亲生儿子,连油水都要逢年过节才能吃到,那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底下的那些混帐到底是如何欺负皇家子孙的?

一想到这里,正在狼吞虎咽的朱翊钧就更加坚定了要发动军事政变重新夺权的信念,要用萧如薰的军队把这群混帐文官一扫而空,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人马,重掌朝政,整饬朝纲,把文官们不该掌握的权力全部拿下,把读书人的税收全都给收上来,狠狠的打压一番读书人的傲气。

让你们狂!让你们傲!连老子这个皇帝都瞧不起!老子一声令下!一个目不识丁的大头兵就能叫你们重新投胎做人!哼!老老实实的重新做人去吧!

朱翊钧的信念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烈。

而李太后还在不停的给朱翊钧夹菜。

“来,我儿,多吃一些,现在多吃一些,以后就算吃不到了也不会想了,多吃一点,吃饱一点,以后不管到了哪儿,都不冷了,呵呵呵呵,多吃一点,多吃一点……”

朱翊钧瞬间呆滞了。

九百五十五 麻贵做出了选择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为强一千二百零九 情报四百四十五 无奈的赵志皋一千零八十九 节俭的御膳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托付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虏(上)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头风七百三十三 进化的嘴炮们三百零九 龙凤胎(下)九百七十二 隆武二百五十九 朱翊钧的组合拳三百六十一 双雄争锋(下)二百二十一 争分夺秒六 备敌四百九十六 朱翊钧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应很快一千二百八十二 陆海之争(上)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一百一十三 税收的博弈五百零一 为难的王世扬五 视察军营四十二 兔死狐悲四百四十六 赵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二百五十八 留守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百七十八 水师的投名状六百八十九 镇南军大获全胜八百五十一 叶公,李化龙完了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团的逆袭(下)一百二十三 捷报抵京一千零六十五 权栗很崩溃一百四十七 朱翊钧召见群臣八百五十七 第二轮北伐开始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边一千二百五十一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四百九十一 张阁老误国九十九 平壤终焉三十九 你们不仁,我便不义!五百三十八 纵马奔驰的李如松三百八十三 身份三百九十六 陈龙正西行记(二)一千零四十 儿媳自会为您解暑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尔哈赤八百二十三 无路可退四百五十七 菲律宾海战(一)六百五十 “无耻的明军”关于结尾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议和条款八百三十六 这才刚刚开始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五百九十二 徐光启的决定(下)一千零一十八 军事大比拼三百七十四 灯塔二百三十三 明军血战德川军(下)九百六十三 慢慢来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六百五十 “无耻的明军”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马(下)七百四十二 事关生死的大事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谁了?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胆的想法二百六十七 送王阁老入宫休息!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尔哈赤八百八十九 批评与期许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个柳成龙五百九十五 免贵姓萧九百六十 斗富战争九百零二 第一份见面礼七百一十七 小心与嚣张八百一十六 巾帼女将与白杆兵二百二十八 明军集结三十七 叛逆者梅国桢八十二 严峻的形势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们需要尽快掌握专业技能三百九十六 陈龙正西行记(二)九百五十九 三个人的门面四百零五 利玛窦忽然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了起来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动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抚六百二十三 多谢总督!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一千二百六十九 万念俱灰的袁黄七百零七 孙承宗还没有体会到那种无奈和委屈一千二百四十九 绝对的忠诚五十六 萧如薰纵论朝战(上)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百一十 汉城刮起的恐惧旋风(上)楔子 秀吉的野望八百二十九 柴国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尔哈赤二百四十六 我们是撕扯敌国血肉以肥自身的凶兽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百九十二 “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