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八 徐光启

对于缺少人才这一点,陈龙正也没有办法。

萧如薰是武将,想招募文人幕僚倒不是太难,但是大明境内但凡有些能耐的文人都是举人功名以上,秀才和连秀才都不是的读书人里面,还真找不到一两个有能耐的。

识人之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而举人以上的文人,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单纯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家里面获得土地,减免赋税而读书,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事情,这些人大多都成为了乡绅豪强。

而另外一部分志向远大的自然也会选择继续读书考科举,将来做大官。

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好啊,一举把文化人的有能耐的全给笼络了,萧如薰一介武将,本就受歧视,就算打出了个万历第一名将的名号,也不管用,文人照样看不起你。

而且关键的是,萧如薰在大家眼中是被『发配』到边疆戍边的,而不是他自己主动来的。

缅甸是什么鬼地方?

流民走投无路,朝廷又担心流民造反,这才想办法把流民给送到缅甸去,在读书人眼里,缅甸就是和以前那些发配到雷州之类的地方差不多,是流放地,山穷水恶,谁愿意来啊?

凡是举人,就没有穷的,谁也不缺一口饭吃,就算考不上进士,当一地豪强,坐拥千万亩良田,吸食帝国的血液,舒舒服服的,别提多快活了,谁愿意跟你在缅甸吃苦受罪啊?

虽然在陈龙正的眼里,缅甸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甚至是有别于中原的世外桃源,每个人在这里过的日子比在大明内地过得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萧如薰手上的钱也不知道有多少,缅甸也不知道有多繁华,但是在中原人眼里,缅甸就是流放地。

中华自古不缺人才,奈何人才都不到缅甸来,平心而论,陈龙正最初要来缅甸,完全是因为老师袁黄相招。

要不是袁黄言辞恳切的劝说,他也不会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认同萧如薰成为自己的主上,自己是他的幕僚。

而且当初他南下的原因还有一条更重要的,那就是陈龙正自己只是一个秀才,还不是举人。

袁俨虽然是举人,但是之前一次考试没考上进士,而且袁黄认为袁俨的性格太直,不适合在大明官场生存,就让他一起来缅甸给萧如薰当幕僚,耳提面命,才培养出了现在威震仰光二十万黎庶外商的袁市长。

说到底,萧如薰手下真正的文人人才只有一个袁黄,正儿八经的进士,在朝廷当过官,和萧如薰在朝鲜结缘,认定萧如薰有救时之能,这才不惜动用自己的名望在家乡为萧如薰招募人才。

可是,再大的名望也敌不过现实,慧眼识英才的人太少,大多数人都选择按照既定的道路走下去,读书,科举,进士,做官,没有别的想法。

萧如薰这才被逼无奈选择了投奔他的南洋海商子弟来做官,这些海商子弟读书识字,做过生意,比较精明,关键是无处可去,只能来缅甸,勉强算是可靠,这才勉强构筑起了缅甸的官僚体系。

现在萧如薰手底下都极度缺乏官僚,袁黄为此不得不付出双倍努力协助萧如薰处理政务。

“萧侯,有些话,属下也不得不说,虽然举人不愿意来缅甸追随您,但是,您也未必要盯着举人进士不放,有些人才,未必是举人未必是进士,甚至未必是秀才,但是就是很有才华,这样的人,您也应该去多多寻访。”

萧如薰不住的叹息。

“我何尝不知道多多寻访呢,但是,我是武将,又在戍守边关,寻常人等一听这两件事情就已经打了退堂鼓,秀才都找不到,何谈举人进士呢?

能得袁公辅佐,已经是我之大幸,但是袁公年岁已高,我总需要为他寻找一些可以培养的年轻人来帮他分担压力,但是就是找不到啊!”

陈龙正开口道:“您说过,在南京城有一位很欣赏您的南京兵部尚书叶梦熊,您为何不通过叶公的关系寻找一些可用的人才呢?”

萧如薰开口道:“我找过叶公,叶公给我推荐过一个不错的人才,叫做徐光启,但是他今年才中了举人,正准备去北京参加会试,我写了一封信,派人去京师寻他,之后如何,我也不知道。

叶公对我说,他对徐光启提了一下缅甸的事情,徐光启倒没说什么不好,只是说自己想去会试看看,所以我打算明年等消息,若他中了会试,我也不去了,但是若他没中,我倒要去见见他。”

陈龙正皱眉道:“徐光启?这是何人?竟能得到叶公的看重?那岂不是仕途大盛?他会愿意来缅甸吗?”

萧如薰笑了笑。

徐光启是何等人也,现在的陈龙正自然不知道,但是萧如薰却很清楚的知道。

徐光启堪称是明代末期最伟大的一员干吏,一位实干主义的干才,也是救时宰相,在崇祯年还出任过内阁首辅。

徐光启的确中了进士,甚至还是庶吉士,最后才做了首辅,但是萧如薰也知道,徐光启的官途相当不顺,相当的坎坷,他和朝中主流势力不合拍,他想要实干,而朝廷主流却要大兴政治斗争。

东林党主流只知道政治斗争,于国策却没有半点意见,最后成功坑死大明。

徐光启的为人处世和他们格格不入,但是势单力故,无法抗衡他们,只能屡次辞官归隐,花费大量时间在实干和著书立说上。

这样一个实干型的一心为国的人才,还能走到政坛最高峰,在整个明末尤为可贵,可谓是上天留给明朝的一大希望,但是这希望到底没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萧如薰给他的信里面写着——京师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有无数机遇,也有无数足以威胁他的生命的危险,更关键的是,此时此刻的京师,危险大过机遇,他若要想实干兴邦,在目前的京师是做不到的。

萧如薰稍微透露了一点儿自己为什么选择南下缅甸而不回京师争取京营统帅的原因,希望脑袋清楚认识弊端的徐光启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多少考虑一下,不要一门心思钉在京师,而失去一个可以让他大展拳脚的地方。

徐光启来或不来,萧如薰没有任何把握,一切只能看天意。

四百九十九 后悔的李成梁(上)四百三十 兴师问罪(三)一百五十六 武装朝鲜水师(二更)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九百二十四 你们是要造反吗?!八百四十四 为时已晚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绝和西班牙人来往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养料(下)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为什么要流泪?三百八十四 朱翊钧的韬光养晦三百三十一 中国人回来了一千一百八十 武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萧如薰一千二百三十六 后阳成落网三百四十九 大战在即六百二十九 鸠占鹊巢六百九十六 耳目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千三百二十四 无药可治的病九百四十一 大明还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将一百四十七 朱翊钧召见群臣一千零七十三 一种计谋?六十八 李如松不服!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驾临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六百七十五 袁黄阅兵三 蕙质兰心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誉担保一百七十九 这仗打的值六百六十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三百六十八 进击的明军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择(下)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三百八十五 凯旋(中)六百九十二 袁黄的担忧(下)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罢了一百二十三 捷报抵京六百一十七 试探(上)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养料(上)三百六十八 进击的明军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百二十八 碧蹄馆遭遇战(上)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为了第一个觉悟的人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千一百五十 强弩之末(下)三 蕙质兰心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经做好准备了六百三十三 仁义之名?六百三十九 愿你永远不要适应五十三 朝鲜来使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实心弹五百七十三 杨俊民的处境非常艰难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灾难八百零三 进抵昆明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别部队四百八十 拜访徐光启(下)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择(上)六百二十 当幸福来敲门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七百六十九 这是清君侧!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三百五十九 夜袭(四)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报一千零四十一 绝望的褚英九百二十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六百八十一 混乱的局势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萧如薰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来!四百六十八 恶人自有恶人磨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虏(下)五百六十二 死有余辜(下)一百零二 赌徒四十九 封爵五百五十一 大乱骤起九百一十 怎么就输了呢?一千零六十六 被遗忘的柳成龙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千零二十一 卫改府七百 强烈的恐惧和不安支配着骆思恭六百一十七 试探(上)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于毛文龙的褚英三百四十八 关键的棋子十一 何乐而不为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五百九十五 免贵姓萧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胆的想法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霉的西班牙人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观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啊!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下)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鲜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