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严寒

万历二十五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这份严寒没有对任何人假以辞色,老天爷十分平等的将严寒赏赐给了北地的每一个人,上到皇帝,下到黎民百姓,汉人,蒙古人,女真人,无一例外。

按照以往的规矩,汉人缩在城池里面过冬,女真人躲在大山里面过冬,蒙古人躲在蒙古包里面过冬。

汉人吃存粮,女真人吃存粮和猎物,蒙古人吃宰杀的牲畜,大家相安无事,能不出门就尽量少出门,能不搞事情就尽量不搞事情。

当然,这是建立在大家都有足够的存粮过冬,并且能够尽情畅享来年的美好生活的状态之下,如果出了岔子,那么谁都无法感受这份美好了。

很不巧,去年和今年就出了个大岔子。

从去年开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天突然变得较往年冷了许多,塞外草原连降大雪,大同巡抚梅国桢上奏朝廷,请在归化城增开粮食互市,以售卖给三娘子一系的土默特部足够的粮食,帮助他们过冬支持到来年开春。

当时,赵志皋还是有心思办事情的,对梅国桢的请求还是允许的,他当然知道明廷交好三娘子一系的土默特部落为的就是让其成为大明的草原屏障,以抵挡来自更北边的其他对明廷并不友好的部落。

那些部落的死活他们并不在意,只要土默特部落坚持站在明廷这一边就好。

也幸亏土默特部落出了一个仰慕大明仰慕汉文化到了快要疯狂的地步的奇女子,土默特部落才在这一段时期内成为大明坚定的塞外盟友,得到大明的各方面扶持,成功度过了那个难熬的冬天,并且帮着大明干掉了三波来犯的敌人。

只是今年的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严寒更甚,明廷赖以提供给大同太原宣抚三镇军粮的几大重地全都遭遇了严寒的重创,造成大面积的粮食绝收。

大量农民破产失地成了流民,这些流民大多被组织起来丢到了缅甸,但是粮食却是没有了。

明廷从江南等地调集粮食北上给驻军维持生计已经十分困难,已是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支援给土默特部落。

因此尽管梅国桢三次上奏朝廷,赵志皋那边心力交瘁之下也没有多大的执行力度可以帮助梅国桢了。

宣府和山西等地也是各有各的难处,谁也帮不上忙,梅国桢自己也是自身难保。

军队里的口粮紧巴巴的维持着,下一批口粮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到,哪里还能分出粮食支援再次受灾、大片田地和大批牛羊冻死的土默特部落呢?

为此,被汉民们尊敬的称为三娘子的土默特部首领扯力克的妻子已经是第三次前来大同请求支援粮草了。

此时此刻,年已四旬的三娘子一身汉人女子的服饰端坐在梅国桢的府上,看着满脸愁苦的梅国桢以及一脸严肃的麻贵,心中相当的不安。

她仰慕汉文化,及其仰慕汉文化,夜深人静只是深恨自己不能成为汉家女儿,在江南风华之地享受风花雪月,却要在塞北苦寒之地接受残酷的历练。

因此,她想,如果可以和汉人修好,交好汉人,那么是不是可以来生投胎在汉地,成为一名汉家女儿,享受到汉家女儿的优容呢?

为了这般的设想,三娘子作为俺答唯一的姐姐,在他死去之后,一手推动了土默特部和明廷的和解,成为大明这个极为倔强、绝对不和北边部落交好的国度唯一的一次破例的对象。

有明一代,明廷没有和任何北方游牧部落和亲交好过,因为有着宋朝的教训,明人普遍认为和亲是屈辱的,拿女人换和平是没有好下场的,因此就算被蒙古人打到了北京城,也依然是组织兵力勇敢反击。

力量强的时候就主动反击,力量弱的时候就拿封贡互市换取对方的撤兵,总而言之无论如何也不曾和亲过,更不曾交好过,一直是一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北边的蒙古部落,这种姿态基本上中国历史上也没有过。

大明有这种历史包袱,放不下来,但是唯独在三娘子这里开了一个例外,只有这个传奇女子才能得到大明朝廷的善意和友好对待,只有她这样一个女人,才从倔强的大明身上开了一个微小的缝隙。

土默特部落在她执掌权力的二十余年内基本上实现了为明廷戍守边关的目的,她喜欢和汉人交流,交朋友,和明廷戍边的军官、文官的交情相当不错。

尤其是大同镇,军政双方对三娘子的感官都很好,当初吴兑做巡抚的时候,把她当女儿看待,大才子徐渭游历北地的时候,为她写了很多诗作,官方史书大书特书这位奇女子,足见明人对这个奇女子的追捧。

也正是因为此,『三娘子』这个名号成了边关之地明蒙双方都认可的一个通行证,明蒙维持友好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纽带。

为了维系这个纽带,她先后嫁给了三位“顺义王”,现在这位,是她最早的一位丈夫的孙子辈。

本来,她是不愿意的,但是在明廷『只认三娘子』的指导思想之下,三娘子还是认命,站出来,连嫁三任顺义王,用女儿之躯换来了二十余年的和平相处。

在她所主持建立的归化城里面,经常能看到相互交易氛围友好的明蒙双边平民,甚至在归化城到处都能看到汉化的蒙古人和蒙古化的汉人。

但是,就这样一位奇女子,一张手书比顺义王本人还要靠谱的奇女子,也被严寒逼迫的没有办法,亲自前来大同城向她所信任的盟友们请求帮助了。

不是她愿意来,实在是被逼无奈,连这两年的大严寒,连汉人都不好过了,处在更北边的他们能好过吗?更北边一点的野狼们能好过吗?草原经济从来都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

在历史的进程之中,温暖期和小冰河期的交替出现曾经极大程度上主导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温暖期所积蓄的大量人口在严寒期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越靠北边负担越重。

小冰河期一旦降临,土地会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无法生产粮食,汉人的势力向南萎缩,而北边游牧民族为了求取生存,则不得不亮出雪亮的刀锋南下。

汉政权和北方游牧政权之前的大战,基本上可以归类于天气引发的生存战争。

而此时此刻,生存战争即将再次降临了。

萧如薰并不知道自己的降临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他觉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是他本身的降临就是玄之又玄的事情,所带来的影响也将是无法预计的。

他想要改变历史的走向,然而历史未尝不想改变他的走向,从他降临的那一刻起,一切就注定会和他记忆中的不太一样。

梅国桢当然知道如果事情不是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三娘子绝对不会亲自来到大同城求救,三娘子亲自出马,只能说是因为土默特部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无法解决的濒临崩溃的地步了。

和明廷交好数十年,基本习惯了和平的大部分土默特人是不愿意再次开战的,他们和汉人杂居,学习汉人的耕种和盖房,过上了汉人的安稳日子。

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想回到从前,所以占据主流的温和派不得不推出三娘子这位领头人,请求明廷的救济。

去年也是如此,他们安然度过,今年比去年更加严苛,他们不得不再次请求明廷,然而三娘子万万想不到明廷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粮食歉收的情况下,明军士兵都要喝粥度日,更别说抽出粮食来支援他们。

“梅抚台,难道真的就一点粮食都抽不出来吗?”

三娘子还是不愿就此空手回去,她很清楚,她如果空手回去,就会让土默特人彻底的绝望,而这种绝望带来的打击是致命的。

她很明白,自己交好明廷向明廷一边倒的政策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的,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患,那就是她的第三任丈夫,现任的顺义王扯力克。

他因为巨大的威望和名气,加上明朝的大力支持,才能取代她的丈夫成为土默特部落的实际掌权人,但是她的丈夫还是法统上最正统的权力所有者。

她的丈夫并不是那么愿意走向大明一边倒的道路,甚至于还有那么几次徘徊在背叛大明的边缘,愣是给她拉扯了回来,为此,他到现在还口出怨言。

和仰慕汉文化的她不同,她的这位小丈夫是十足的狼性思维。

即使掌兵的人都听从她的命令,甚至她还有直属自己的一万精骑,但是这也是建立在她能为大家谋取福利,谋取到明廷的支持并且得到大量赏赐的基础上,这是她的名望,她的执政根基。

可是一旦到了非常特殊的时刻,比如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游牧人到底是愿意学习汉人成为流民等死,还是愿意听从她的小丈夫的命令,重新骑上马背挥舞着钢刀求取一条活路呢?

她不愿知道。

梅国桢却知道的清清楚楚。

“三娘子,在下不是不愿意帮助你,若是不愿,去年此时,在下便不会力主支援土默特部大量粮食帮助你们度过寒冬,实在是今年严寒甚烈,关中北地粮食大面积绝收,朝廷从江南调粮支援我们,士兵都只能靠喝粥度日,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

梅国桢长叹一口气。

但凡能帮到的忙,他肯定愿意,只是……

“三娘子,实不相瞒,别说是军中了,我麻氏在大同世代镇守,家中田产也颇丰,但是去岁和今年连着寒冬,粮食冻死大半,往年我麾下苍头军缺粮,我还能拿出一点接济,但眼下,我自己家中佃户都只是勉强度日而已。”

三娘子痛苦的捂住了自己的脸。

如果有粮食,一切就都还有转机,但是如果没了粮食,万事皆休!

“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给族人一些希望,让他们至少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不至于陷入绝望之中,族人一旦绝望,会很难控制!”

三娘子竭尽全力的解释自己的处境。

梅国桢和麻贵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可不是不经战争的新人,麻贵就不说了,宿将,对塞外的土默特部落相当了解。

就是梅国桢也在几年前经历了宁夏之役以后,就留在了西北边塞,多年历练使他深谙边务,是一员勇敢的文将。

如果没有粮食,那就等于是把土默特部落推到崩溃的边缘,是明廷数十年的拉拢之功功亏一篑,三娘子这位奇女子也将不复存在,边关重燃战火,所消耗的何止是一些米粮?

就算是从牙缝里面挤也要让三娘子回去交差,安抚住土默特部,就算是暂时的,也要使之安稳,至少先安稳几天,这里的士兵和官员们就暂时多忍忍,梅国桢自己决定以身作则,麻贵决定至少捐一点粮食出来。

之后,三娘子千恩万谢的带着一批粮食走了,留下梅国桢和麻贵面色凝重,心烦不已。

土默特部是大明的盟友,帮着大明挡了不少灾,三娘子更是不遗余力地帮着大明解决纠纷,一些可能发展成战争的纠纷也被她内部处理掉了。

这样一个奇女子是大明万万损失不起的,正是因为有土默特部的存在,麻贵当时才能调兵到宁夏平定叛乱,而不担心大同的安危。

这些必要的投资非常值得,十分的值得,甚至是超值的。

但是奈何现在大明拿不出粮食了,自己都快饿死了,哪里还有粮食给他们?再给下去,他们没打过来抢粮,自己这边士兵先要哗变了,那可就完蛋了!

“抚台,眼下的情况,还是尽快问问朝廷的粮食有多久才到吧?这批粮食最多撑个三五天,咱们没有下一次了。”

“我当然知道,麻总兵,你去收拾一下,陪我去拜访几个人,若是成功,或许此事还有转机。”

麻贵心下了然。

“抚台,那些人……”

“无妨,国家有难,他们自己也难以独善其身,此时此刻,他们应该能看得清楚,要是咱们顶不住了,他们也要完蛋,此事上,他们不会糊涂。”

梅国桢下定了决心。

四十三 地道挖成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乡一千二百五十四 阅兵式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恶的秦国!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动的等待六百 悲哀的抉择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从哲的对策六百六十 男人的欲望七百八十 都是奸贼!八百七十四 当小人物撞上大时代四百六十四 菲律宾改姓六十一 我们要个孩子吧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霉了十一 何乐而不为九百六十一 一堆烂泥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溃的杨军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从哲的对策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阁老李廷机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一百六十七 新战术的决策一百二十一 本督亲自为将军牵马六百五十一 让汉人退让,让汉人服软七百六十九 这是清君侧!七百三十七 老首辅以为沈一贯当真不能为首辅吗?五百八十三 皇权危机一百四十二 沦为鬼域的汉城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四十一 魏公妙计安天下五百九十七 甜枣一千三百二十一 养鸭治蝗一百二十九 碧蹄馆遭遇战(下)八百七十四 当小人物撞上大时代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百六十二 郁闷的陈璘一百五十九 灯火阑珊处(五更)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四百二十五 萧如薰的套路三百八十五 还政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松现在很得瑟一千二百三十六 后阳成落网八百三十一 柴总兵可愿带兵主动出击?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讨厌惊喜一百零二 赌徒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准备(上)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择(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胜眼前最后的光景七百一十七 小心与嚣张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八十八 心安乐,才能身安乐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决定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卫队八百八十七 恨八百四十九 再会叶梦熊三百八十七 简单的军人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七百九十八 总动员四百六十九 拿回来一千 朱应槐图谋造反六百二十四 血债血偿二百九十一 坦白九百六十三 慢慢来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誉担保七百零二 是那个孙承宗吗五百九十五 免贵姓萧七十三 历史发生了剧变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进献传国玺(上)四百五十 诏书到五百零三 我虽文弱,却不怕死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强大的骑兵一百七十七 攻占对马岛八百八十七 恨七百一十四 乱臣贼子一百六十七 新战术的决策五百九十 决战科场之巅四百零四 优秀的文明六百一十四 想种田的努尔哈赤一千一百三十四 后关失守二十三 主动出击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恶毒的阴谋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八百四十一 权奸误我!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军侯一百二十五 冷却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个柳成龙一千零五十 努尔哈赤的决定一千零二十八 有军事天赋的蛮夷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六百零九 省钱政府一千零一十二 一个人在战斗一千三百七十九 历史的机密五百八十二 背叛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虏(下)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军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