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钧

朱翊钧当然有理由生气,他生气的理由比嘉靖皇帝还要充足。

明朝皇帝从成化以后就没能实际插手边军军务,力不从心,没有兵权,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不容易忽悠的正德皇帝,亲征几次刚刚建立一点威望,就奇怪的落水而死了,这下子,明朝皇帝再也没能掌握军权。

就算是嘉靖皇帝,这个智商最高的皇帝,掌握了一定的政权和人事大权的皇帝,也没能把军权拿到手,或者说军权是文官集团死死拽着不放手的。

哪怕是站在他这边的也没能松手,嘉靖皇帝努力了一把,发现力不从心,就放弃了,然后他就志得意满,开始修道了,没精力了。

隆庆皇帝就不说了,心甘情愿当傀儡,死了以后文官实力再一次大幅度提升,万历手中连嘉靖皇帝的那些权力都没了,嘉靖还能因为自己用人不当导致俺答事件而被后人斥责几声,朱翊钧那就真是个冤大头了。

别太信官方史书,那都是文人修的。

用人用人权力没有,军事军事权力没有,想管这个管不了,想管那个也管不了,文官就知道问他要钱,连立谁当太子这个事情他都做不了主,僵持了那么多年愣是没能办成事情,就可以想见朱翊钧手里的“权力”是个什么级别。

他也不是没想过继续走隆庆皇帝的老路,但是怎么想怎么憋屈,被张居正压迫的记忆不断重现,他想要掌握身为皇帝本该有的实权,不至于被一个臣子压迫,不至于被群臣逼着交钱,不至于连自己的后继者都决定不了。

他也不是不能忍耐,二十五年都忍过来了,他也不介意继续忍几年静观其变,可是这个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毫无底线的,这群混蛋连瞒都瞒不住了才过来跟他说这个事情,可想而知,朱翊钧心里有多愤怒。

平型关后面就是紫荆关,紫荆关后面就是北京城,从紫荆关到北京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铁骑奔袭,要是快的话,两日就能抵达,他这个皇帝就真的要实现先祖的誓言,天子守国门了!

景帝守过一次,嘉靖帝也守过一次,皆视之为奇耻大辱,而如今这一次,难道又要轮到他了吗?可他明明什么都没能做,连错误都没机会去犯,却要被迫着面临这样的局面,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什么?

他越想越气,拔出剑来砍了眼前这两个混帐的心思都有了。

不行,不行,个人的怨气事小,国家的事情是大,必须马上做出补救的措施,不然真要等北京城被围攻了,可就真的颜面尽失了。

朝廷不久之前才打了那么多胜仗,向天下宣誓盛世的到来,刚刚才宣布完没有多久,国都就被蒙古人围了起来,这脸打的啪啪响,上到皇帝下到群臣都颜面不保,更关键的是,百姓不会觉得这是群臣的错,他们只会从心底里埋怨皇帝。

正是所谓群臣作孽皇帝背锅。

朱翊钧坐回了自己的椅子,深深的喘了几口气,好容易平静下了内心。

“你们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蒙古人为什么寇边,大同为什么失守,现在又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给朕仔仔细细的说,敢有隐瞒,定惩不饶!”

赵志皋和沈鲤稍微松了口气,继而赵志皋直起上半身,开始解释。

“陛下,此事皆因这两年入冬过早,气候严寒所致,根据以往惯例,气候严寒之年多为灾荒之年,人尚能穿棉衣御寒,这粮食却无法穿棉衣御寒,于是粮食纷纷冻死,北地粮食大面积绝收,造成饥荒和混乱。”

“这种陈词滥调朕听的多了!”

朱翊钧怒喝一声。

沈鲤连忙开口道:“陛下!陛下请息怒!赵阁老的话还没有说完,这天气严寒,是越往北月冷,越往南越暖,咱们大明的北地尚且如此寒冷,就更不要说比咱们还要更北的蒙古人。

天气一冷,蒙古人也无法过活,他们的牛羊纷纷冻死,没东西吃,无法过冬,被逼着向南劫掠,这就是绝大部分时候蒙古南下劫掠的原因之所在,他们也没有东西吃,所以天一冷,他们就要来抢咱们的粮食回去过冬。

是以这就是灾荒之年蒙古反而寇边次数更多,而丰收之年蒙古不见踪迹的原因,咱们有东西吃,他们也有东西吃,就犯不着拼命来抢粮,但是如果没东西吃了,为了活命,就一定会南下抢粮,这一次也是一样。”

朱翊钧听了沈鲤的解释,稍微平静了一点,继续开口问道:“那为何四十年间没有叫蒙古人南下成功,这一次却叫他们攻破了大同?”

“之前有隆庆和议在,和议刚刚结束,尚有效力,等再过几年,土默特部被王崇古引为臂助,成为大明在关外的唯一盟友,土默特部有铁骑数万,足以为大明戍边,所以自那以后十数年,土默特部不断为大明挡灾,大明也与之互市不止。”

“这个朕也知道,三娘子的事情朕知道的很清楚,朕就想知道,十几年了,为何这一次顺义王就背叛大明了!三娘子何在?为何一点消息也没有?”

朱翊钧咄咄逼人的询问。

赵志皋和沈鲤意识到皇帝是做了功课的,对大明周边了解不少,不容易糊弄,当下也不敢妄言,赵志皋便老老实实地讲实话。

“边关军报里只说了扯力克的事情,并未谈及三娘子,所以我等不知道内情,但是土默特之所以叛变,是因为没有粮食吃的原因。”

“大明与土默特互市,怎会没有粮食给他吃?”

“灾荒之年,大明自己也没有粮食吃,关中和山西土地大面积绝收,粮食供应不上,大同太原和宣府三镇都缺粮食,只靠着江南漕运粮支撑一时,如今上一批消耗殆尽,下一批却还没有启程运往边关!”

“混帐东西!”

朱翊钧真的恼怒了,一站起来唰地一下将一个茶杯摔得粉碎。

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类的坚壁清野四百八十三 梅国桢借粮(上)四百七十 部落的联合五百六十 抽你者萧如薰也!(下)九百七十 弹冠相庆的前明旧臣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一百三十八 血战碧蹄馆(七)三百九十八 陈龙正西行记(四)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测一千二百五十四 阅兵式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卫队八百四十四 为时已晚七百八十四 我可怜的孙孙哟二百四十 三方会谈(上)七百八十二 满朝文武,无一骨节矣二十一 一将功成万骨枯四百三十三 丧心病狂(上)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陈龙正与热切的欧洲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两银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说说六百四十 相顾无言的故人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职位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一千一百六十五 凶虎与恶狼二百三十 大明战士何惧背水一战?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语九百四十二 不过是交易罢了七十五 恩重如山七百八十二 满朝文武,无一骨节矣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百六十五 时代的脚步七百五十七 沈一贯没安好心三百六十一 双雄争锋(下)二百零九 被惊醒的人们七百九十九 季馨没死?九十二 帝国最后的荣耀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绝和西班牙人来往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九百四十 反派与正派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带来四百六十三 向马尼拉进军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开开眼吧!六百六十一 定个小目标,先竖它五六座京观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龙渡江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二百九十二 特务国家一千零八 强化中央集权三百六十四 大决战一百二十三 捷报抵京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托付一千零八十一 战争结束了(上)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养料(下)八百八十 不一样的铅弹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四百四十九 山头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百五十九 灯火阑珊处(五更)九百七十七 辽东巡抚六十二 哪见先生点笔时三百五十九 夜袭(四)八百六十八 难怪那么能打六百九十六 耳目九百三十六 还请陛下重登大宝四百四十 准备战争吧五百六十 抽你者萧如薰也!(下)五百八十七 想要腾飞的心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四百三十一 兴师问罪(四)一千二百零六 暹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击五百二十三 紫荆关不保?四百二十一 他开始萌生了退意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七百四十八 出发!四百五十四 要让军队习惯直接被最高统治者指挥五百一十六 萧镇南到京城了!六十九 萧李争锋(上)七百一十六 他们的胆都被打破了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尔哈赤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后努力七百九十二 十万火急九百八十七 一家团聚二百四十七 议功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劝说信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九百三十九 刘黄裳开城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三百零七 要生了九百零七 衍圣公一百九十九 据理力争一百七十六 崩溃的宗氏九百五十六 嗅觉敏锐的孔尚贤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来了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一千二百二十四 凄惨的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