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

萧如薰冷冷一笑。

“只是在文官看来,打仗就是花钱,所以我出击日本弄回来一千万两银子的时候他们是不敢相信的,他们不相信打仗可以弄到那么多好处,或者说他们只把看得到的银钱当作好处,其他好处一概看不到。

他们看不到一次反击之后我们可以避免多少次北虏的袭击,就拿之前宁夏之役来说,我一战斩首三千套虏,将他们的头颅堆在长城外面成了京观,吓得他们整整三年不敢进犯,而往常,北虏那一年不要进犯好几次?

一次反击成功可以让他们三年不进犯!徐先生,假设北虏每次南下我们都要损失十两银子,一年进犯十次,那就是一百两银子没了,而如果我们成功反击一次,这反击一次所需要的银钱会比北虏十次南下所失去的要多吗?

就算是对等的,一次反击一百两银子,但是能让北虏三年不南下,三百两银子就省下来了,中和一下,我们还是赚了两百两的?不是吗?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好处还用我多说吗?

至少可以让百姓不受伤害,生产不用受到阻碍,我们修建好的房屋城池和防御设施不被损坏,这些都是钱啊!他们难道不知道每次北虏南下我们不仅要付军费,还要付更多的损失补偿费用?

这些费用低了吗?这些费用都拿来整顿军队训练精兵出击塞外,何愁北虏不平?汉武帝为何坐拥长城还要出击匈奴?为何拼着海内户口减半也要发动漠北决战?

那就是为了彻底打怕打疼匈奴人!让他们不敢再次进犯我们造成百姓房屋天地城池等各项设施的损伤,这些琐碎的支出看起来少,但是积少成多,久而久之,远比大军出击塞外一次来的贵啊!”

徐光启不曾接触到这些实务,对此没有经验,只是凭着书本上的知识和道听途说来的小道消息作为判断,自然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对于萧如薰列出来的一条条支出费用,他哑口无言。

“没有事情北虏不南下那自然好,但是北虏怎么可能不南下?天气冷没粮食吃他们必然南下抢我们的粮食吃,不把他们全部杀掉,就无法制止。

一味的防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要直接捣毁他们的老巢,毁掉他们的生存根基,逼得他们不能也不敢继续南下,这才是唯一的方式!”

萧如薰拔出自己的战剑放在了自己的桌案上:“若不想要战端,别无他路,唯有以战止战!将敌人全部杀死,没有了敌人,自然也就没有了战争。”

徐光启咽了口唾沫,对上萧如薰充满杀意的眼神,他感觉自己无法直视这种眼神。

“徐先生,你想救国,我也想救国,但是救国不是简简单单的嘴上说出来的这两个字,救国要身体力行,如何身体力行,就凭它。”

萧如薰举着自己的战剑:“就凭这柄剑,自古以来救国者就没有不杀人的,不杀人是无法救国的,必要的时候,你也要敢于用这柄剑去杀人。”

“杀人?”

徐光启望着那柄闪着寒光的剑,摇了摇头:“总督,我……我不想杀人。”

萧如薰沉默了一会儿,收剑入鞘。

“你们这些读书人,自称孔圣传人,孔圣人若是知道你们连拿剑杀人都不敢,也不知道会被气成什么样子,读书人,读书人,硬生生是把活的东西读死了,时至今日,不杀人怎能救国?”

萧如薰离开了大帐,徐光启愣在帐篷内。

他感觉自己满腹经纶突然有点不够用,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用了。

三月初十,五支军队按照预定计划回营,回来报告他们所知道的消息和目前的局势,萧如薰进一步确认自己面对的北虏已经不是军队而是部落了。

从夏米庄一线以北的城池和城堡基本上已经被他们占据了,而从柴国柱那边传来的消息也确认了这一点。

夏米庄和威远卫一线以北基本上已经被北虏南下的部落人住满了,到处都是住在城池里躲避严寒的北虏,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推断,他们还有更多人正在陆陆续续越过长城进入大同定居,不断地向南蚕食大明的领土,若是让他们就此待了下来,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但是换言之,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个将他们一网打尽的好机会。

在此之前,萧如薰要进攻大同,把被围困了两个月之久的大同镇城解救出来,根据探子回报,大同镇城周围不仅有北虏军队,还有大量老弱妇孺一起居住在大同镇城之下,帐篷木屋子把整个大同城都给围住了,要不是之前抓了舌头,萧如薰是真的不敢相信这种情况之下大同镇城居然还没有失守。

这得是多大的心理压力所带来的绝望的感觉,梅国祯和麻贵还活着吗?

他们是用什么样的坚持坚持到现在的呢?

萧如薰不知道,但是他不想继续等了。

这总数大概有上十万之多的北虏当中,萧如薰估计可以战斗的至少有三万,他们用木屋子和帐篷组成的大大的环形把大同镇城围了起来,也不知道战斗的人在什么地方,老弱妇孺在什么地方。

但是按照萧如薰的猜测,估计最里最外都是战斗兵,中间一圈才是住着的人,想用这样的声势逼着大同城自己投降,从而兵不血刃得到大同城。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大同城还没有失守就够了。

“大同城还没有失守是我万万没想到的,这就给了我们绝好的机会,只要收拾掉外面这一圈北虏之后就可以把大同城解救出来,之后以大同为依托,驱逐北虏就不难了,现在,北虏的态势是这样的,你们看。”

萧如薰在自己的军帐里召开了军事会议,然后把他所猜测的大同城的情况画了一个草图。

大同城被围在中间,外围是一大圈北虏营地,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居然是这样的围困法,这就是在逼着大同自己崩溃自己投降啊!”

李如松看了看这个态势,脱口而出北虏的目的。

“没错,这就是北虏的目的,北虏强攻大同不下,又垂涎大同的财物,所以才用这样的方式想逼着大同城自己投降,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圈北虏全部吃掉,一个不剩。”

李如松拍拍胸脯:“这容易,总督,你交给我李如松,一天我就给你拿下!”

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一百八十七 丰臣秀吉的疑心六百四十 相顾无言的故人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虫之患(上)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九百二十一 混乱的京师二百九十七 李如松开始思考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虫之患(下)四百五十五 焕然一新的水师四百二十七 不愿离开的大户一千零六 法兰西的意外之喜九十四 平壤攻略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霉的西班牙人五百二十九 将军心紧握在手六百五十二 刘邦会不会在看着我们五百零九 阴狠的套路二百二十四 换约之战(上)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两银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说说一百三十三 血战碧蹄馆(二)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一百九十六 议和的开端(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见一百七十 大炮开兮轰他娘八百七十五 心脏(上)四百零七 理想社会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誉担保一千零三十二 努尔哈赤成功了六百零七 分润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梁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请求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业皆平等,无有高低贵贱之分九百一十 怎么就输了呢?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会有一战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请他们去死了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么可能?七百七十四 兵变七百零八 我在缅甸可还有好几万精兵啊!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五百八十八 沈一贯的邀请一百一十六 强袭开城(上)二百九十七 李如松开始思考九百五十六 嗅觉敏锐的孔尚贤三百九十五 陈龙正西行记(一)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八百一十二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二十一 一将功成万骨枯七十八 苦涩的努尔哈赤一百二十一 本督亲自为将军牵马六百七十二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一百七十八 水师的投名状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霉的西班牙人四百九十八 他终于等到了他渴望的战争了一百三十一 黑田长政的最后一搏八百三十九 谢禾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萧如薰一千零四十一 绝望的褚英六十一 我们要个孩子吧八百一十二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九百九十七 赵世卿死了三百八十八 缅甸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一千二百零二 丰臣军全线出击七百八十九 运气七百四十 拿下张维贤很难吗?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后裔六十一 我们要个孩子吧六百五十 “无耻的明军”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军改组计划和北伐五年计划六百五十二 刘邦会不会在看着我们六 备敌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俨杀了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气,歇一歇八百五十四 京师大乱(下)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九百三十三 这座城池似乎已经不太适合作为京师了一百二十一 本督亲自为将军牵马五百二十七 将军用兵要严刑峻法,也要恩义并行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会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时机三百零一 翁婿夜话(下)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二百零七 萧如薰的真正意图一千一百九十一 丰臣秀次的危机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还是想做棋子?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这里吧!一百一十五 混乱的明廷六百一十五 狗与狼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团的逆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