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七 沈一贯没安好心

他们没有天下大观念,因为他们不可能篡位。

但是他们会卖国,从而求取自身的荣华富贵。

朱翊钧夺回了权力,会对豪强士绅大加压制,他是皇帝,有天下正统的名义,他有大义和道统,他所做的一切名正言顺。

打压士绅豪强,加征商税,打压抑制地方商帮力量,增强基层政府管控力,变小政府为大政府,重振军事力量,这是朱翊钧夺回权力之后必然要做的事情,而这一切,萧如薰觉得就算是换作自己来做,也只会这样做。

没办法做的更好了,在这个时代,这个时刻,还能怎么做?

至于萧如薰自己的利益。

拨乱反正成功以后的处境。

功高震主的可能。

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

说实话,现在的萧如薰并不太在意。

能否成功还在两可之间,倒不如说控制京师兵力只是第一步而已,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还是个问题。

至于晁错……

萧如薰也不是很在意,如果真的答应了皇帝而又失败了,无论如何,自己都必死无疑,当自己明确站在群臣对立面的那一刻,自己就没有选择。

倒不如说对皇帝揭露山西藏粮洞一事的那一刻开始,萧如薰已经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上,双方再无妥协的可能,更不要说文武之间本来就有这重重的矛盾,即使没有这一层关系,他和沈一贯也无法和平共处。

文臣根本不可能放弃手中的权力,而他若要更进一步,需要的就是文臣手中的军权。

在这个二选一的选择题之中,要选什么,对于萧如薰来说是很明确的。

是不会产生任何迷茫的。

因为他没有选择。

那么不如把话说得更加大义凛然一点。

“自从臣将山西藏粮洞一事报告给陛下开始,臣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臣能有今日,是陛下提拔,陛下信任,陛下全力支持所致,陛下但凡有所需要臣为大明做的,臣九死不悔。”

其实这话也不假,最开始支持萧如薰出任朝鲜之战主将的就是朱翊钧,因为朱翊钧发话才有石星的妥协,否则萧如薰拿什么和李如松争抢呢?

后来在朝鲜之战的过程当中,萧如薰也屡次被人弹劾,朱翊钧把弹劾奏折全部压下不发,后来更是自己出钱出动水师支援萧如薰的作战,给了萧如薰登陆日本更进一步打击丰臣秀吉的机会。

更不要说这一次,一路把自己从提督提到了总督的位置上,还力排众议不设监军,给了自己足够的自主指挥权,在他所能做到的框架内给了自己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从这一点上来说,萧如薰认为朱翊钧是一个有自己的魅力的君主,他一旦信任了,就绝对不会尝试在深宫中遥控指挥干预前线作战,至少在这个层面上,朱翊钧做到了用人不疑。

也正是他的这种理解和支持,给了萧如薰全力施为的空间,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辉煌的胜利。

萧如薰设想过,如果不是朱翊钧当皇帝,而是崇祯陛下当政时期,自己大概已经死了十几回了。

萧如薰的话给了朱翊钧极大的感慨,朱翊钧扶起了萧如薰,满脸激动之色。

“竟不想大明还有如此忠良!”

朱翊钧拍了拍萧如薰的肩膀:“既如此,朕相信萧卿对朕的忠心,朕便告诉萧卿,朕将首辅之位交给沈一贯,换来沈一贯支持萧卿出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执掌京营,并且晋封为秦国公!”

萧如薰顿时瞪大了眼睛。

“京营……秦国公?!”

执掌京营,出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并且晋封秦国公。

这就是朱翊钧对萧如薰此番大功的赏赐内容。

执掌京营,如果萧如薰没记错的话,执掌京营的一般而言是大明最顶级的世袭勋贵家族定国公英国公和成国公三家来做,这三家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大明顶级贵族是一般人可以取代的吗?

至少自己这个镇南侯是没有资格取代的。

于是朱翊钧把自己晋封为了秦国公。

萧如薰具备一点封爵的知识,知道秦这个字很不一般,因为它是东周列国的最强者,最后的胜利者,奠定华夏大一统帝国基础的那个国家的国号,尤其是当李世民得到秦王的封号并且成功登基为帝以后,这个字就更加不一般了。

这是帝王之封号。

唐以后的中原汉家王朝,就没有把秦这个封号封给外姓人过,人家也是要避讳的,但是在现在的大明,朱翊钧却把这个封号给了自己。

还是用首辅的职位换取沈一贯的支持,将这个封号给了自己。

这一点萧如薰相信,因为反对的人绝对不在少数,甚至可能很多,没有沈一贯的全力配合,朱翊钧办不成这件事情,这个字太特殊了。

“陛下,这……这是不是太丰厚了?臣……臣何德何能执掌京营,何德何能称秦国公?『秦』字太重,臣不敢要,臣……不配!”

朱翊钧握住了萧如薰的手。

“你不配,还有谁配?满朝文武除了萧卿之外还有谁当得起?”

或许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太重了,这样可能让萧如薰更加惶恐,于是朱翊钧又温声道:“萧卿也不用太担忧,你出身延安卫,延安古时候就是秦国领土,封你为秦国公,乃是名正言顺光宗耀祖的事情,又有何不可?

你尽管做你的秦国公,至于执掌京营你更不用担心,朕已经得到了英国公张维贤的辞官表,现如今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职位空出来了,你完全可以递补上去执掌京营。”

“英国公……他……”

“贪污,挪用军饷三万两千两白银,朕让他回家反省去了。”

朱翊钧冷笑道:“其实朕也知道,他要贪,别说三万,三十万他都能下手,朕只是给他一个台阶,看在他祖宗的面子上暂时不予追究罢了。”

萧如薰这才明白朱翊钧做了多少工作。

皇帝都做到了这个份上,要是再推辞再不要,反而不美。

于是,萧如薰不再推辞。

“那……臣拜谢陛下天恩!”

若是能顺利执掌京营,对于帮皇帝夺回军权无疑是一件好事,秦国公的爵位给了自己执掌京营的名分,张维贤的退位给自己创造了条件,若是把握住京城的军队,大事成矣。

只是,这一点萧如薰也很清楚,应该是非常难的,京营是勋贵的后花园,全是各种各样的关系户,若要执掌京营改革京营,无异于和整个勋贵阶层作斗争。

更别说京营那种连他这样的编外人士都知道的吃空饷和荒废程度。

沈一贯没安好心。

一百七十一 热闹的釜山与风平浪静的对马二百 秀才遇到兵三百八十四 朱翊钧的韬光养晦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边四百六十五 吕宋国王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会有一战九百九十 给褚英的礼物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九百四十二 不过是交易罢了六百一十八 试探(下)一百三十四 血战碧蹄馆(三)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二百八十 万历名将第一人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萧如薰也!(上)八百零一 不堪一击五百五十八 太原骚乱(下)七百八十二 满朝文武,无一骨节矣二百七十二 我儿,多吃些六百二十 当幸福来敲门一百五十七 落后的水战战术(三更)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虫之患(下)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对北边那个所谓的朝廷充满了蔑视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五百一十二 该来的还是来了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七十二 痴儿啊!二百零四 提督与军师之争锋五百一十二 该来的还是来了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军入京都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经济危机一千一百二十八 郑鹰的决断一千一百五十二 钓鱼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议和条款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带来四百五十一 讨个公道回来二百四十 三方会谈(上)七十八 苦涩的努尔哈赤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开战(上)一千二百零二 丰臣军全线出击三百一十九 挖角计划一千一百七十二 吴惟忠的震慑四百五十二 船一千零三十 生存战争二百一十五 给宇喜多秀家的大礼一千零九十四 生机勃勃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溃二百四十 三方会谈(上)一千一百六十二 画饼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百五十八 过年(四更)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二百三十 大明战士何惧背水一战?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热那亚总督(上)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严寒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娄山关七百四十五 圈养起来的猪猡是无论如何也养不成雄狮的二百二十六 换约之战(下)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无忧矣六百二十三 多谢总督!八百四十一 权奸误我!楔子 秀吉的野望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语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萧如薰四十一 魏公妙计安天下六百九十 袁黄最大的念想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五十八 惶惶不可终日的朝鲜君臣五百四十 粮食的疑云(下)九百一十二 家书一千三百二十一 养鸭治蝗九百九十七 赵世卿死了四百七十八 徐光启八百七十四 当小人物撞上大时代一百六十 倭寇来使六百八十 联合阿拉干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啊!九百零九 皇帝结婚六百三十九 愿你永远不要适应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讳七百四十五 圈养起来的猪猡是无论如何也养不成雄狮的五十二 强龙不压地头蛇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机一千一百五十三 飞凤关告急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来见我!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一千二百五十二 萧如薰的生日九十一 外臣预祝提督首战大捷九百一十六 毒酒二百六十一 十万两白银二百五十 王锡爵请见朱翊钧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准备八百二十二 阳谋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测八十六 骗子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