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

和萧大亨交好的那段时间,刘黄裳被压抑多年终于有了抬头的趋势,顿时有不少人前来结交他给他送礼,加上萧大亨还有沈一贯赠送的东西,刘黄裳贫困多年,一时没忍住,就收了不少东西。

这一收就停不住了,他收的钱越来越多,人生中第一次知道钱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东西,他收钱收的根本停不下来。

他自己也并不干净。

他用这些钱在老家购买房屋土地佃户的事情同样是违反朝廷法律的,如果说让萧如薰他们成功了,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到时候杀红了眼的皇帝会干什么?

说到底,他和萧如薰到底没有多少交情,更谈不上生死之交,只能说刘黄裳非常认同萧如薰的统兵之能,也在朝鲜一起喝过酒聊过天,有几分好感,战后的请功奏表当中,萧如薰也提了一笔刘黄裳。

至于该怎么做……

眼睁睁看着劳苦功高忠心耿耿的萧如薰去死,眼睁睁看着皇帝被废,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情的发生,然后让一切都被扭曲,一切都不复为后人所知……

还是出于良知,出于自己内心当中仅剩的良知,从而及时出手相助?

在实际利益和良知的拉锯战中,并未彻底沉沦的刘黄裳度过了极度纠葛和痛苦的一天半,终于,刘黄裳想出了一个似乎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让沈一贯办成这件事情,打击皇帝,将皇帝的企图消灭掉。

同时狠狠的打击萧如薰的自信心,把萧如薰的心气打没了,让他知道自己和沈一贯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让他变得消沉,不再敢于向沈一贯发难。

然后自己再出手把萧如薰放走,让他心灰意冷的离开,回缅甸去带着妻儿老小远走高飞,从此不再干预中原的事情。

这样既能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也不至于会在皇帝得到大权之后把自己给顺手杀掉,让自己好不容易得到手的富贵再次烟消云散。

这是刘黄裳所能想到的唯一的方式了。

当然,刘黄裳并不打算冒险做些什么,因为他是个比较相信命运的人。

如果萧如薰命绝于此,那么他就活该死在那里,刘黄裳也不欠萧如薰什么东西。

如果萧如薰能够从沈一贯的圈套里活下来,那么萧如薰命不该绝,他就出手相助,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政变准备开始的那天晚上,刘黄裳受到萧大亨的推荐,没有和萧大亨一起行动,而是得到了指挥策划消灭腾骧四卫和勇士营的任务。

萧大亨摆明了是要让刘黄裳好好的在沈一贯面前表现一把,展现自己的实力,好为政变成功之后推动刘黄裳升官到兵部侍郎的职位奠定基础。

刘黄裳没有辜负萧大亨的期待,不仅完美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还顺带着用攻心之策招降了不少腾骧四卫和勇士营的精锐人马,扩充了沈一贯一方的实力。

因此,刘黄裳得到了沈一贯的嘉奖,和在东华门外干出蠢事的徐芳比起来,显然是刘黄裳会得到更好的未来。

不过就在刘黄裳为沈一贯办事的同时,他也安排自己的弟弟办了另外一件事情。

刘黄裳稍微发迹之后,当然不会忘记自己那正在吃苦受罪的弟弟,于是拜托萧大亨提一提自己的弟弟,萧大亨认为刘黄裳刚刚发迹,如果这个时候就来不及的提拔亲属,容易招致外人的不满。

萧大亨给刘黄裳建议一二,刘黄裳就同意了,于是萧大亨给赵世卿稍微打了个招呼,提了一下正在户部干苦力的刘黄鼎的事情。

赵世卿很会做人,很快就把刘黄鼎从一个苦哈哈的清水职位上给调到了户部仓储主事的职位上,负责管理朝阳门边上那几个专供京师百姓和京城卫兵的大型粮食仓库。

虽然不是什么很高的职位,但是比起之前那个清水职位是好太多了,不仅办公环境好一点,油水也不错,苦了许久的刘氏兄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刘黄鼎向来都是惟刘黄裳马首是瞻的,政变之前得知此事的时候,一样震惊无比,听了兄长的安排之后,更加震惊,他觉得兄长疯了。

不过刘黄鼎到底没有反对兄长的意思,虽然他觉得不妥,但是既然是兄长的请求,刘黄鼎只能答应。

父亲去的早,兄弟二人相依为命,长兄如父,刘黄鼎事事当然都听兄长的。

于是就在政变当晚,当刘黄裳的两个亲信把幸存下来的萧如薰四人带到刘黄鼎面前的时候,刘黄鼎是真的很惊讶。

兄长说的没错,命不该绝的人就真的不该死。

刘黄鼎立刻打开了粮食仓库,亲手将萧如薰四人藏在了仓库的粮食袋里面,告诉他们千万要相信自己相信兄长刘黄裳,明天白天他们兄弟会想办法把他们送出城去。

刘黄裳这样安排自然是胸有成竹。

因为沈一贯发动政变,调动大量军队入城,也调动大量军队封锁京城城门,自然会多出一些原本并不在京师序列的部队。

这些军队的驻地在城外,所需要的粮食当然是就近由朝阳门的仓库拨付,事实上朝阳门就是粮食进出的专用城门,从南方通过漕运而来的粮食就是在东便门码头装车然后送到朝阳门的仓库登记储存,继而拨付出去。

这里粮食的进出速率很快,尤其是眼下这个情况。

南方漕粮尚未运到,粮食只出不进,速度很快,每个时辰都有大量粮食被运出仓库送往京师或者京师外面的军营,粮食出门不需要沈一贯的特批,只要有户部和兵部的签条再稍作检查就可以。

沈一贯在政变完成之后立刻决定要给京师周边各大军镇一点安抚和赏赐让他们稳定下来,这个任务被交给了萧大亨,萧大亨转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黄裳去安排。

这赏赐里面当然包含大量的粮食,刘黄裳和刘黄鼎一起操作,利用自己的职权瞒天过海,安排萧如薰四人的粮袋装上了要送到辽东镇的车,顺利将萧如薰等四人送出了朝阳门,往山海关方向而去。

当然,萧如薰等人不可能随着车一起去辽东,刘黄裳嘱咐他们,趁着夜晚,大部队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划破粮袋跑出来。

然后,就自己选择去什么地方吧!

临走之前,萧如薰紧握住了刘黄裳的手。

“刘公之恩,萧如薰必有重酬,只是眼下,尚有一件事情需要刘公相助!”

“请说。”

“我有两位兄长,萧如兰和萧如蕙,在陕西和宁夏带兵,我恐沈一贯会对我两位兄长不利,请刘公相助,将我两位兄长保护起来,若能如此,萧如薰永生铭记刘公之恩!”

刘黄裳犹豫了好一会儿。

“此事刘某不敢保证一定能行,但沈阁老眼下并未提起过秦公的两位兄长,应该还有时间,刘某会尽力,秦公,我刘某人办此事只是为了自己的良知,大局已定,你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趁现在朝廷不知道你逃走了,赶快逃回缅甸,带着家人远走高飞吧!别再回来了!”

刘黄裳如此嘱咐萧如薰。

随后,刘黄裳重金收买四名死士,自己导演了一出萧如薰被发现然后兵败自焚的戏码,他知道肯定有人按耐不住那五百两银子的诱惑,所以导火索都不用自己安排的。

那出戏演的还算成功,至少把徐作给唬过去了。

至于沈一贯是否相信,不相信的话又会如何去查,这才是刘黄裳需要担心的问题。

他要尽力安排更多的干扰讯息丢给沈一贯,干扰沈一贯的思维,让他无法准确的查出事情的真相,保护自己的安全的同时,给萧如薰争取一点远走高飞的时间。

而萧如薰会怎么行动,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计八百三十四 亡国之根五百八十四 摒弃前嫌三百一十七 华人的忧虑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纸片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一百一十六 强袭开城(上)一千三百七十二 亲上加亲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继续打二百七十四 决然的母子(下)一千三百四十六 梦想中的那个国度九百九十 给褚英的礼物七百三十七 老首辅以为沈一贯当真不能为首辅吗?八百零九 拖出去,斩了一百一十 汉城刮起的恐惧旋风(上)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霉的西班牙人一百四十七 朱翊钧召见群臣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请他们去死了五百九十五 免贵姓萧一 横越五百年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五 视察军营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军侯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八十二 严峻的形势一百九十三 压倒性的优势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九百六十三 慢慢来一千一百五十三 飞凤关告急一千三百六十一 萧如薰的托付六百五十 “无耻的明军”二十 儿郎们!随我杀贼!!六百八十三 好男儿(上)八 难行之路八百七十一 李汶坚持自己的判断七百八十九 运气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六百七十五 袁黄阅兵七 成立鸟铳队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四百零六 尊敬的萧将军,您好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九百二十 临界点五百九十八 权力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千零七十九 无路可走四十六 宁夏乱平十二 烦躁的哱云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龙的决定五百二十八 让士兵重燃战斗的信念六百四十 相顾无言的故人二百四十五 他们都在厉兵秣马的准备着五百四十八 为了活命(下)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军的蜕变五百七十三 杨俊民的处境非常艰难二百九十八 麻贵站队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诚七百二十八 勋贵的担忧(下)八十六 骗子的奇效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二百四十七 议功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个柳成龙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俨被捕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龙的决定七十 萧李争锋(下)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启下乡(上)二百一十二 最后的会面七十六 隐藏于历史之中的细节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百八十八 丰臣秀吉的死期即将到来一百四十一 战后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实亡的暹罗(下)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八百五十九 自信满满的将军们十二 烦躁的哱云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战死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松现在很得瑟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番外——大明罪将萧如薰死于此(下)八百八十一 我现在信了九百零八 狗急跳墙九百一十 怎么就输了呢?一千三百二十一 养鸭治蝗八百零二 陈用宾做出了决定四百三十八 总督的中国恐惧症一百五十 锦衣卫出动一百四十二 沦为鬼域的汉城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虏复来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讽刺五百五十一 大乱骤起四百二十 莫不是吕宋岛上的佛朗机人得罪了萧镇南?一千二百五十 最后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