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九 刘黄裳开城

每当历史走到重要的转折点的时候,转折点上都会聚集很多人,每一个人的名字放到现在都如雷贯耳,每一个人的命运也会因为他们的选择而完全不同。

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可以预测历史的走向,任何身处在转折点当中的人也不会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是错误还是正确的,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他们会认为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而能做裁判的,只有历史本身。

萧如薰知道自己已经把历史弄得面目全非了,历史早就没有按照他所熟知的那一段历史继续走下去,他或许已经生活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了也说不定。

而他自己,又是谁呢?

是萧如薰吗?

不是萧如薰吗?

背叛者?

历史开创者?

卑鄙的篡位者?

战果辉煌的武皇帝?

胜利者?

失败者?

彪炳史册的辉煌帝王?

杀人无数的冷血魔王?

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一步,他不知道这段自己亲手改掉的历史会如何走下去,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会带来什么后果,也不知道一切是否会按照他的设想继续走下去。

还是会发生什么别的东西。

可是他能感觉得到,他能感觉得到有一股力量正在促使他顺着这条前途未卜的道路走下去,他不知道这股力量是他本身的欲望还是历史巨大的惯性使然。

究竟是萧如薰在推动历史,还是历史在推动萧如薰呢?

他也曾设想过,陈桥兵变的当晚,赵匡胤应该也是一夜没睡,他借着醉酒的名义躲在军帐里面,任凭自己所导演的一切在帐外进行着,那个时候,他在想什么呢?

想着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

想着自己二十一岁那一年离开开封找工作的义无反顾?

想着自己在求职路上的风餐露宿?

想着在郭威手底下成为一名亲兵之后的激动?

想着南征北战的峥嵘岁月?

想着和柴荣的相遇相知?

想着惊心动魄的一场场战役?

想着每一个生死的瞬间?

想着后世子孙对自己的评价?

没有走到这一步的时候,萧如薰对赵匡胤的心理活动有着无数的猜测,可是当他也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都是人死之前才能想到的事情,活着的时候,光是为了活着就竭尽全力了,乱世之中,哪有哲学生存的土壤?

赵匡胤也许只是发自内心的不想死而已。

京城流言蜚语满大街跑的时候,他跑回家对家人发牢骚,然后被自己的妹妹挥舞着擀面杖赶了出去,那个时候,赵匡胤说不定是真的心慌慌,真的六神无主,真的手足无措。

他会对柴荣感到愧疚吗?

他会觉得欺凌幼小的柴宗训的自己是个很卑鄙的人吗?

或许会吧,一如萧如薰曾经以为自己会无法直视朱翊钧,为自己的卑鄙感到羞愧。

但他还是做了皇帝。

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历史的必然,他都做定了那个皇帝,他没有退路了,他没有后悔的资格,一如现如今的萧如薰。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他的军队没有任何顾虑的疯狂扑向了玄武门的城楼,人心所向,所向披靡。

他们疯狂的列队准备冲向城楼,再现之前的所向无敌!

然后他们发现城楼上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

很多人一起拼命的挥舞着旗帜朝着城楼下的他们喊着些什么。

这要是不算太明显的话,那么紧随其后,城楼上的士兵开始朝着城下仍武器,再然后城门大开更能说明问题。

如此意外的情节发展让萧如薰无比惊讶,他立刻叫停了战鼓的敲响,士兵们纷纷停止行动,和萧如薰一样,满脸惊讶的看着洞开的城门,还有城门里面走出来的一堆盾牌。

准确的说是被一堆盾牌护住的某些人。

萧如薰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而是诧异地看着那一堆盾牌,想知道那里面保护着什么。

盾牌让出了一条缝,似乎是让里面的人可以观察到外面,然后很快,盾牌让出了一条口子,一个人钻了出来。

“我是刘黄裳!萧大帅在吗?我想见萧大帅!我要见萧大帅!”

他大声地呼喊着,周围的士兵和他一起呼喊起来,声音很大,不过萧如薰没听见,而是派人去接近他们听听他们喊的是什么,来人报告说,他们喊的是“我是刘黄裳,要见萧大帅”。

刘黄裳?

萧如薰不由得感慨万分。

他是专门负责开城门的吗?

萧如薰立刻传令——没有命令全军不得妄动!

他意识到了,刘黄裳大概是来报告好消息的,因为坏消息的话,城门不太可能那么光棍的打开,城楼上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不抵抗。

当然,也不能冒险。

萧如薰直接带着卫队,在卫队的团团保护之下慢慢接近了刘黄裳。

“刘玄子!别来无恙!”

萧如薰让自己的士兵对着那边高声大喊。

那边很快传来了回复。

“萧大帅,别来无恙!还请大帅不要下令军士攻城,沈一贯已经被擒,城中已无敌人!”

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萧如薰稍微有些惊讶。

他决定继续往前走,越过了桥面,已经到了可以看到刘黄裳的地步了。

刘黄裳十分光棍的站在外面,倒是那堆盾牌里的人怂得很。

萧如薰打量了一下四周,便下了马。

他走近了刘黄裳,走到了刘黄裳的面前。

刘黄裳没怎么变,倒是身上衣着有些凌乱,衣服上还有血迹。

Wωω ttκǎ n ¢o

似乎真的是经历了一场战斗。

“玄子,好久不见了。”

萧如薰看着刘黄裳,看着这个救过他一命的人,也是间接推动了这一切的这个人。

刘黄裳对着萧如薰一礼及地。

“刘黄裳见过大帅,大帅,沈一贯已经束手就擒,紫禁城已经尽在掌握之中。”

萧如薰笑了,然后缓缓询问道:“玄子,你总是能给我惊喜,在我走到绝路上的时候,你救了我一命,现在居然又帮我解决掉了那么大的麻烦,你是如何办到的?”

“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刘黄裳笑着开口道:“主要还是大同巡抚房守士公的功劳,是他带兵打败了沈一贯,而在下不过是略施小计收买了几个锦衣卫和京营将领而已,这人心惶惶的时候,些许微末之功实在不值一提。”

九百三十三 这座城池似乎已经不太适合作为京师了九百二十一 混乱的京师一千零五 愚蠢的热那亚人五百二十四 万历二十六年伊始一百六十六 落后就要挨打八百一十七 两军对阵(上)八百一十二 国家安泰,繁荣昌盛七百九十三 直达缅甸三百八十四 朱翊钧的韬光养晦一千零一十 来我这儿吧六百五十六 赫力图的动摇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三百三十八 新的敌人八十一 萧如薰的要求一百二十一 本督亲自为将军牵马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纲?三百七十一 大胜一百零六 天兵大胜!八百三十三 有一户人家,本官想请你们去欺负一下一千一百零二 战争已经开始九百一十六 毒酒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俨被捕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复苏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来了七百一十四 乱臣贼子八百八十七 恨一千三百七十一 儿孙满堂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四百二十四 归来的利玛窦四百六十三 向马尼拉进军六百六十二 稳稳的做饭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获一百三十五 血战碧蹄馆(四)五百六十四 诡异的动向六百八十五 废人(上)二百二十六 换约之战(下)六百六十 威信与信任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零二 陛下圣明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梁一百八十二 萧如薰的大礼六十二 哪见先生点笔时一百六十七 新战术的决策九百八十八 夜色渐浓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觉得有些委屈一千零五十六 炸营七百四十八 出发!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贼共存于世七百四十 拿下张维贤很难吗?九百九十五 过犹不及二百四十二 三方会谈(下)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准备四百六十七 陈龙正的忧虑五百九十七 甜枣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动的等待一百九十五 萧如薰的议和条款七百九十 抵达镇江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边六十一 我们要个孩子吧四百二十 莫不是吕宋岛上的佛朗机人得罪了萧镇南?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无忧矣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谁了?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罗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六十七 沈一贯的野心不断的膨胀着(上)九百五十 不交税的人九百五十一 袁黄不是圣人八百八十一 我现在信了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七百三十五 张诚觉得自己挺委屈的四百二十六 豪情八百二十三 无路可退五百三十二 另有图谋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八百二十八 吴下阿蒙六百九十六 耳目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经做好准备了一百六十七 新战术的决策五百一十三 督战与逃兵三百三十二 接风洗尘宴七百九十九 季馨没死?三十 背锅头号种子选手朱翊钧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二百一十五 给宇喜多秀家的大礼番外——大明罪将萧如薰死于此(上)七百七十 毒四百二十三 萧如薰的手工作坊一千零四 远方来客一千三百零八 赵士祯的担忧一千零七十九 无路可走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风宴六十六 意见统一五百八十 仇敌(下)九百六十六 后路一千零九十 悯农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