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入扬州城

深秋九月,晨光初现,露珠映在每一个角落之中。

大道之边,有杂草无数,然而都已经枯黄,迎着晨风,微微飘动着,像是一杆杆旗帜,一直延伸到那北边。

这一夜之中,众人都是快马加鞭的前行着,中途没有丝毫耽搁,等到天明的时候,都已经在大道上走了很远。

初生旭日驱散了昨夜的寒风,虽然没有完全出来,但还是让诸人也有些暖意。

他们在中途之中,歇息了一会,那个统兵的王林一路上并没有和王贤说多少话,而且他一直和兵士们走在后面,让王贤颇有些不自在,总觉得这些人不像是在保护自己,而是在监视着自己。

众人休息了片刻,皆是喝饱了水,然后就又开始上马前行。

这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人,江南之乱已经一年多了,百姓们都深知道外出险恶,所以基本上不在路上跑了,除了大军通过,这条道路再也无人踏过。

而途中所见到有不少村庄都已经倒塌了,这江南暴乱所造成的后果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个样子,它所造成的灾难恐怕在数年都难以恢复。

“唉,明教一向自称替天行道,可是这一路荒凉,莫不是因他们而起。”王贤这时低声地说道:“你看那边的村落,好像已经没了什么人烟,皆是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参加了明教造反,如今江南交战之中,死伤遍野,这些都是年富力壮的男儿,都是家中的主心骨,如今却死在了那些战斗中,江南再也不是那烟雨中的江南了。”

洪雅回过头来看了一下王贤,又说道:“那你还帮明教?”

王贤苦笑道:“因为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路可走,明教造反之事筹谋已久,而我是不可能改变它,眼下我只想明教这次乱子快点结束,无论是好是坏,都快快结束。”

“结束不易。”洪雅哼了一声道:“那些人,有哪一个不想当皇帝?现在他们正想方设法的夺江山呢,除非被全部消灭,否则根本嗯不可能结束江南动乱。”

王贤叹道:“是啊,当今乱世,拥有野心者不计其数,大家都想当皇帝,而皇位只有一个,于是你抢我也抢,打的头破血流,死的还是那些普通的士兵,那些大将们、皇帝们又有哪一个不是用兵士们的白骨和献血堆上去的?”

洪雅凝眉道:“这帮人死后阎罗王都不会放过的!”

王贤笑出声来,然后便道:“自古都是如此,你我也是改变不了,天下一乱,必然有枭雄出世,而后白骨堆山,一乱就乱了好多年,只有等待安定太平之时方才罢休。”

洪雅看了看王贤道:“这太平的日子什么时候再来?”

“你问我?那我问谁去?”王贤哭笑不得地说道:“如果金陵城破,童贯大军开始扫荡,然后逐一平定各路起义军,大概会在三年之内完全平定,江南就开始安定下来了。”

洪雅愕然地说道:“那要是没有城破呢?”

王贤沉吟道:“那样就另当别论了,可能会和中原对抗,我也想不出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只是以现在明教他们的实力,只要完全的整合在一起,方能和朝廷对抗,否则的话,必然会被逐一消灭,昨日赵万宝说起吕师囊的条件后,陆行儿诸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显然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在乎这其中名分,明教要想合在一起,真的很难。”

洪雅迟疑地说道:“明教比起朝廷,到底谁更坏?”

“你认为呢?”王贤笑呵呵地问道。

洪雅想了想才道:“我以前以为官府之人,都是大奸大恶,鱼肉百姓,他们异常跋扈,经常害民,所以定然是坏,可是如今明教说是替天行道,造反起来,不仅没让百姓们好起来,还造成那么多人死了,以前百姓们虽然苦了点,可是还有的吃有的穿,现在指不定连命都保不住了,所以他们比起官府还要坏。”

王贤沉吟道:“好坏不是我们能够说的准,是非功过,都要等到后人再来评价,这明教造反,虽然那么人死于沙场,但是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朝廷多行不义,不在乎民意,造成了这等大祸,百姓们生于水火之中,自然会反抗朝廷,而明教一是为了自己私欲,二是顺合民意,这才造成了今天之事。”

他叹了口气道:“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

洪雅张了张嘴巴,却没有说出话来。

两人又开始沉默下来,然后继续朝着前方行去。

他们在路途上休息了三次,都只是喝些水,吃点干粮,然后就开始上路去了,而这一路之上也没有碰到什么阻碍,偶尔有两三个路边贼人,拦着大道,本想吆喝,却又看到王贤后面跟着的大军,皆是吓得屁滚尿流,赶紧跑走了。

直到夕阳将落,王贤他们才算到了扬州,一行人都有些精疲力尽,便在扬州城外十里处的一座乱坟岗驻扎起来,以作休息。

诸人都是困顿不堪了,王林选了数百人当值,然后就让诸人在此地休息,大家碰到地就呼呼大睡起来,一直到星爷之时,方才有人唤醒,开始轮换着休息。

为了怕惹人注意,他们都没有点火,在夜色笼罩下,一片漆黑。

王贤本也是困的不行,所以就倒在地上大睡起来,直到额头一片凉荫的时候,他才慢慢转醒,躺在这有些温热的地上,看那天上数点星辰,不由有些发痴。

“呼……”他的耳边突然出现一个很有规则的呼吸声,王贤微微一愣,这时单手向旁边摸了摸,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微微摇了摇头。

这旁边的应该就是洪雅了,看她这沉睡的样子便知道也是极为困顿了,这也难怪,大家自昨日便没有休息,一路上奔波,早就累得趴下了。

王贤看着那夜空,轻叹口气,这么多年的夜色,仿佛从来都没有变过,无论是在弘吉剌,在蒙古,或是在那大辽上京,汴京或是江南,每个夜色都是一样的安静,所有的喧嚣都在夜色的掩盖下而变得虚无,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让夜色藏住,惟独留下这静静的夜。

人生在世,难免要做些什么事情,但是自己奔波不断,却只是随着江湖浮沉,从未有过任何改变。

昔年在弘吉剌的时候,他还在想象这时候的大宋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还在想象那些官员们的打扮是不是和电视剧上一样,但是那时他还是极为茫然的,直到被那个塔塔尔的萨满关进了小黑屋之中,他才骤然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从弘吉剌部到蔑儿其部,期间有水,有山,有黄沙,有绿草,有那一片片地方不见一人,也有那聚集在一起的部落,那时候的自己还真是很勇敢啊,竟然只是六岁就开始西行,不畏惧任何事情,碰到了狼群,碰到了沙暴,还碰到了蒙古部的纠纷,他都能冷静对待。

王贤猛然间觉得心中一股凉意,他认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自己好像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塔布了,那个充满着锐气和笑容的小塔布,仿佛如水中倒影,只能回忆,而不可触摸,如今一碰,就散了。

塔布可以骑着马,大声笑着,然后朝着西方前进,而自己如今在大宋之中浮沉,浑浑噩噩的坚持着自己也不明白的东西,时不时的茫然而惊慌失措,毫无锐气。

六岁的塔布就可以在草原上跑动着,为了去寻找那数千里的大萨满,他和答图就骑着两匹马前行着,带着些许干粮,连走数日都不觉得有任何惊慌,而后遇到狼群,遇到大暴风,又遇到蒙古诸部的战争,塔布都可以冷静下来,可以帮助那个小孩合不勒成为大汗,也可以帮助乞颜部解决那牛羊不足的问题,而就是被塔塔尔人抓着的时候,他都可以冷静的逃跑。

比现在的自己强多了。

王贤猛然连连摇头,像是要把脑袋中的这些回忆通通丢掉,但是那一幕幕的事情全部倾泻出来,让他无所适从起来。

自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或许是当自己在草原的时候换来汉人之书的时候,那个塔布就开始远去了。

那个时候,他天真的以为,草原上的部落,只有多多学习汉人之文化,方能变得富裕起来,而他搞得那个社会分工,也着实起到了些许作用,但是却让他抛弃了以前的生活,让他脑子变得糊涂起来。

而后又碰巧到了辽国,看到了古代的种种文明,顿时极为兴奋,所以才有了想去大宋看看的想法,而他却没有想到,在大宋的时间竟然是那么的长。

读圣贤之书,习圣贤之道,明圣贤之理,在汴京数年,他变得极为温文尔雅,活脱脱的一个书生摸样了,脑子之中,也不知道为何而坚持自己的原则,就这样的到了江南,这样的过了这么多年。

虽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他却好像已经彻底的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普通文人,就连脾气和冰心都已经和那些文人相差不远,完全地融在这大宋之中了,仿佛已经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只能在这漂泊,也只能看着所有的事情发生,他一点也不能改变什么。

夜色还是那么的凉,而王贤却愈加烦躁起来,他猛地吸了口气,努力地在心中说平心静气,却还是抑制不住的失落。

早知道这样,又何必来到大宋?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有些无可奈何地看着夜空,仿佛可以看见以前极为高兴的塔布,也可以看到现在失落不堪的王贤。

“你醒了?”旁边突然有个声音传来,让王贤回过神来。

“嗯。”王贤舒了口气,他知道是洪雅醒了,便慢慢地出了口气,然后道:“这一路上辛苦了,你也是太累了吧。”

洪雅道:“并不是很累,我曾经从汴京到江南,一路之上就睡了一次。”

王贤轻笑道:“你是铁打的吗?这样都可以支撑住。”

洪雅幽幽地说道:“又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支撑住呢?只要你咬咬牙,所有的一切都过去了。”

“是啊。”王贤忽地一笑道:“我好像就是咬牙咬的太多了,让一切都是得过且过了。”

洪雅这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道:“那个李姑娘好像很是惦记你,我以前送她去汴京的时候,虽然并没有和她说过几次话,但还是可以看出,她真的舍不得你。”

“那是几年前的事情?”王贤有些茫然地说道:“好像很多年了啊?想不到那日一别,竟成了永久,如今再也看不见她了。”

洪雅有些奇怪地说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去寻她?”

王贤也在心中大声地问道:“为何不去寻她?为何在这江南游荡着?为何活的如此累!”

他的脑子越来越疼,让他不由地抱起了脑袋,直到好久才慢慢地出了口气,然后说道:“待到此间事了,我便去寻她。”

洪雅摇了摇头道:“或许那时你已经寻不着她了。”

“一定会的。”王贤像是对着洪雅,也像是对着自己说道:“我和她已约好的,待到那春花烂漫之时,便是我们想见的时候。”

洪雅不禁暗自摇头,然而却不再说上什么,只是睁眼看着夜空。

“洪姑娘,你好像去过很多地方啊。”王贤这时转换了话题,慢慢说道:“汴京、扬州、杭州、金陵、福建,这么多地方你都去过。”

洪雅道:“还有巴蜀、大理国、平夏,我也都去过。”

王贤一愣,随即极为好奇地说道:“你为何去了那么多的地方?”

“这是师伯命令的。”洪雅喃喃说道:“我宁愿待在江南的一间破屋子中渡过一生,也不愿意向浮萍一般四处飘零。”

王贤有些奇怪地问道:“你为何如此尊重老伯?”

洪雅沉默了一下,然后才道:“师伯和师傅他们,都是我的救命恩人,若不是因为他们,我早就死了,他们抚养我长大,我哪里敢不遵从他们的命令?”

王贤一愣道:“那你们到底是做些什么事情?”

洪雅迟疑了一下道:“这些事情师伯以后会告诉你,你就不要问我了。”

王贤“哦”了一声,然后也不再问上什么了。

“到扬州你准备如何去做?”洪雅突然问道:“是先去找那周家兄弟吗?”

王贤想了想道:“先还是不要打草惊蛇,必须打听一番消息才行,我到时候会详细计划好一切事情,只不过一般计划都是赶不上变化的,到时候可能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你可要多多注意一番。”

“我没有什么事。”洪雅看着天,慢慢地说道:“这么多年来,我哪里没有去过?就算是乱军之中,我也可以逃生,倒是你要多多注意了,别擅自做主,到时候丢掉了性命可就不怨我了!”

王贤听她语气颇为严肃,便笑着道:“我知道了。”

他看了看天色,然后又打了一个哈欠,不由地说道:“现在天色不早了,还是再睡一觉吧,明天我们还要进城呢。”

洪雅“嗯”了一声,随即就皱着眉头,如同一个结一般,始终无花解开。

夜色依旧沉静着,那黑色的大幕让所有的人都重归于眠,惟独那挂在天上的几颗星星,依旧眨着眼睛,闪亮着些许光辉。

…………

…………

次日清晨,王贤和洪雅皆是有些神清气爽的感觉,只不过因寒气之故,都是打了几个喷嚏,王林指挥兵士们整理完毕,又重新前行。

他们走了没多远,王林便命停止前行,然后单马赶了上来。

“在这里分开?”王贤有些惊讶地说道:“还没有到扬州城吧?”

王林很是年轻,但面上毫无表情,这时说道:“前面数里就是扬州城,我们不能再往前走了,不然肯定会被守兵发现的,你自己想办法混进扬州城,若有什么要我们做的,便着人递出消息来,我们会极力配合你。”

王贤皱眉道:“我到时候如何递消息给你?”

“我等会在扬州城外不远处的那片小村落驻扎,而且为了以防万一,会假扮成附近百姓,你如果要找我们,就到那里便成。”王林说了此话之后,便又道:“前面数里路程,我就不多送二位了,愿多多保重。”

王贤也是抱拳而礼,随后便见到王林奔了回去,然后又像是在命令什么。

他微微迟疑一下,然后又看向远方,随即便道:“洪雅,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了。”

“嗯。”洪雅点头道:“不过你不用怕什么,还有我在。”

王贤轻轻一笑,随即拍马而行,直接向前奔去,而他也大声说道:“你不要太小看我了!”

洪雅一愣,破天荒地笑出声来,然后也是连忙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极快地在大道上奔走,而不过半个时辰,便可遥远地望见那扬州城门,城门紧闭,而城楼上的兵士众多,显然是把扬州护的水泄不通,难怪之前陆行儿他们派的人没有什么用处,只要看到这等阵势,只有傻子才往里面跑。

而王贤和语嫣这时也停了下来,他们都溜进附近的小树林之中,偷偷地商议着如何混进城中。

这个时候的扬州城,几乎是完全封闭着,只有运送各种东西或是传递消息的时候方才会打开城门,王贤他们两个人此时很难混进去。

“陆行儿他们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王贤叹了口气道:“以为派了几个人就可以把扬州闹开,却没有想到,我们连这扬州城都进不去。”

“我们两人若是可以伪装成朝廷的信使,也许可以进去。”洪雅这时迟疑地说道:“只不过我们事先没有准备,现在什么也没有。”

王贤沉吟道:“现在只能等,等着看看。”

他说完便在树林里坐了下来,然后又四处打量了一下周围,呵呵一笑地说道:“这边的树还真是奇怪,别的地方都落叶一地,这里却依旧葱绿。”

“这些树都是常青之树,多是松柏,自然是一片绿了。”洪雅又仔细地看着那边的城门,见到城楼上数量众多的兵士,不由一叹道:“这个扬州以前基本上见不到什么兵士,而现在已经全部都是官兵了。”

“金陵不也是如此?”王贤摇头道:“不过先前种师道可真是极为在乎扬州,他或许已经预料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但还是坚持看护扬州,直到被革职查办依旧没有放松过。”

他有些赞叹地说道:“大宋有此将领,而朝廷不得用之,实在是让人感慨,若可以用将,那大宋又如何会落到现在这样外族四窥的局面?”

洪雅漠然地说道:“这些将领又有何用,皆是踩着士兵的身子爬上去的,他们在北边打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到收复失地,不说比起汉唐,就是比起魏晋也要差的太远。”

王贤呵呵一笑地说道:“大宋从来不敢自比汉唐,不仅普通百姓不敢,就连帝王也是不敢,这自中原而南的江山,始终缺了一部分,而且始终是受了别人的气。”

洪雅正要说话,却突然见到那路上正有三个官兵一般打扮的人骑马狂奔,她一喜道:“真是天助我们。”

王贤正要说话,却见到洪雅已经迅速地跑了出去,然后便已经飞快地向着那三人拦去。

那三个官兵还没来得及吃惊,便见到有一个人已经扑过来了,而后又极快地朝着他们刺了过去,在顷刻之间,三人皆是落下马来。

洪雅的动作极快,先是一脚踢向一个官兵,直接踩住他的嘴巴,然后就一把抓住一人,使劲地把他摔倒树林之中,而那另外一人方想大声喊叫,却发现自己只能“呃……呃”地干叫了,随后颈脖之处便留着鲜血,仰面倒下,一把匕首正插着他的脖子,在阳光之下,闪着寒光。

洪雅这时又是使劲地踩着一人,然后把这个人踢了过去,再把那个已经死掉的兵士拖到树林之中。

王贤这时连忙跑了出来,见到这种情景,他也是很快地反应过来,把那个还在挣扎的士兵拖进树林,然后就听到洪雅问道:“你们两个人是什么人?”

“我们是传令使,是朝廷官兵。”那两个兵士连忙说道:“你们胆敢劫持我们,如果被别人知道,你们就死定了!”

洪雅直接把匕首拔了出来,在那个已经死掉的人身上擦了擦,然后才道:“我们既然已经杀了一个,就不在乎多杀一个,你们两个快点说,到底是从哪里来?到扬州所为何事?”

那两个兵士此时皆是一言不发,像是极有骨气一般。

洪雅冷笑道:“你们不说是吧?不说的下场就像他一样,身首异处!”

那两个兵士对望一眼,随即就有些惊恐地说道:“壮士,我们真的不能说啊,如果泄露军纪,那是杀头大罪啊!”

洪雅冷冷地说道:“如果不说的话,那你们即刻就会掉脑袋,而说了的话,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没人知道。”

那两个兵士还是颇为犹豫,但最终谁也没开口。

洪雅这时冷声道:“本想放过你们两个,却没想到如此不知好歹,你们二人现在只有一人可活,谁若先说,我可饶一命,不说者直接杀了!”

那两个兵士听到洪雅这般话语,皆是牙齿打颤,一脸恐惧,然而却谁也没有说话。

“扑通!”洪雅并没有丝毫手软,直接把右边一人杀了,然后冷冷地说道:“我说到做到,你现在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不想和这两个人一样,那就赶紧说了。”

那个兵士见到自己的同伴瞬间倒在地上,不由地颤抖的更加厉害起来,全身都在发抖。

“现在他们两个都已经死了,你就算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知道。”洪雅这时继续劝了一下,然后又威胁道:“不然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

王贤看着这倒下的两个兵士,只是微微叹气,却也没有说上什么。

“我……我说。”那个兵士此时终于开口,让洪雅不禁露出些许笑容,却没有想到那兵士突然大叫道:“去找阎王去说吧!”

他猛然之间从腰中抽取一把短剑,刚想刺去,却只感到身体一麻,随即就倒了下来。

而他身后站着的正是王贤,这时望着那个兵士背上的匕首,轻轻叹道:“没想到这些传令官竟然如此的硬气,大宋有这样的兵,还有种师道那样的将,为何却打仗一败再败呢?”

洪雅没有想到这个兵士还是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这时也是微微有些失落地说道:“或许我不该杀了他们,大宋有骨气的官兵是越来越少了。”

王贤微微摇头道:“现在我们和朝廷已经是对立了,况且这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就是刚才,他要是手快,伤到了你的话,那他也不会有丝毫怜惜的。”

洪雅这时叹气道:“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三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要不然也可以假扮他们混进扬州城。”

王贤微微笑道:“他们既然自承为传令官,定然是负责传送信件的,而他们身上自然会有什么东西。”

他俯下身来,仔细地搜查这三具尸体,终于掏出一封红色书简。

“便是这个了。”王贤看了看手中的书简,外面画有一匹骏马,这是军用火急的书简,而上面贴着封条,显然是不让人私自拆开的。

洪雅接过这书简,然后看了看,不由有些疑惑地说道:“这外面一字未写,却不知是要交给谁的,不如拆开它吧?”

王贤想了一想道:“现在还不能拆开,这个封条只要一拆开就不能复合,等会我们拿着这个去扬州,就说是紧急军情,待混进城中,再拆开也不迟。”

洪雅点了点头,然后就道:“那我们赶紧换衣。”

王贤这时剥掉两个兵士的衣服,然后递给洪雅道:“你赶紧换好,我们一会就进城。”

两人极快地换好衣服,洪雅穿着这身,还真像一个送信的兵士,她正要走出树林,却听到王贤叫了一声道:“慢着。”

他这时从那尸体边抽出两根红丝带,然后递给了洪雅道:“这个是信使的标记,可千万不能忘了。”

洪雅微微一愣,随即接过来系在自己的袖口,然后又四处看了一下道:“还有什么要戴的吗?”

王贤一笑道:“没有什么了。”

他想了一想,又把这三具尸体搬到一块地方,然后用地上的落叶盖住他们,这才拍了拍手道:“好了,这样就可以了。”

他们两人这时收拾停当,便走出树林,然后跨上马儿,直向扬州奔去。

越靠近城门,王贤就越来越紧张,他知道一旦处理不好,身份泄漏,他自己和洪雅就会变成刺猬一般,所以他努力地吸了一口气,使得自己的心情平稳下来。

行至城门之下,便听到层楼上面有人喝问道:“你们是谁?”

王贤抬起头来,便只见到有数只弓箭在对着自己,那箭头在阳光之下颇有些让人眩晕,但他还是很快地平静下来,然后以紧张地表情喊道:“快开城门,我们是宣抚使大人派来传递军情的,不能有丝毫延误!”

那城楼之人大声地喊道:“快出示令牌!”

洪雅闻言立刻全身紧张起来,她方才在树林仔细地看了一遍,也没有见着什么令牌,而且王贤也没有提到什么令牌,此时听闻这城楼上的人喊着令牌,不由有些吸了口冷气,而眼睛却盯着那在弦待发的弓箭,心中不停地盘算着什么。

王贤这时却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从衣服之中掏出一个铜制的放心令牌,然后大声说道:“快开城门!”

那城楼的人此时往下看了看,便立刻挥了挥手势,随即便听到吱呀一声,扬州城门打开了。

王贤立刻打马而行,而洪雅也是极快地跟上,直到进入城内,便见到城门慢慢闭合,而前面正有数人看着他们。

王贤这时有些颤抖,但他立刻恢复镇静,然后翻身下马,躬身道:“见过诸位将军,宣抚使命我送信给扬州镇守将军。”

那当先一人这时看了看王贤,然后便道:“我就是刘仲武,童大人的信呢?”

王贤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面前这个人便是镇守扬州的刘仲武,但他也不慌张,直接将信拿了出来,然后递给了刘仲武。

刘仲武接过书简,看了一下,却让王贤一下子提上了心。

如果刘仲武拆开书简,看了里面内容,而那里面提到了什么东西,自己回答不上来就糟糕了,他正想着,却听到刘仲武说道:“你们为何是两人?传信不是一直都是三人吗?”

王贤连忙说道:“启禀将军,我们三人从江宁府赶过来的时候,突遇贼人,我的一个同伴为了掩护我们,被贼人杀了。”

他说着声音便是沙哑了一般,这时颇有些梗咽之声,让那个刘仲武微微一愣,随即就道:“原来如此,章骏,你把这两个信使安排一下。”

他旁边一人连忙躬身道:“是。”

王贤这时跟着那个人一同走着,他后面的洪雅也是低着头跟着,刚走了没几步,却突然听到刘仲武道:“慢着。”

洪雅和王贤立刻有些紧张起来,却见到刘仲武走了过来,看着洪雅。

王贤心中暗叫糟糕,这个刘仲武难道是发现了洪雅不对?他见到洪雅右手已经入袖,便也暗做准备,一有不对,必要先劫持这个守城大将刘仲武,这样才有活命的机会。

“你的红印反了。”刘仲武呵呵一笑地说道:“竟如此的慌张,看来童大人差你们过来是十万火急啊。”

王贤暗松了口气,原来这个刘仲武看到的是洪雅系的红丝带反了,他这时连忙说道:“是啊,宣抚使大人让我们不能耽搁一刻,快马加鞭的赶到扬州。”

刘仲武挥了挥手,然后就拿着手中的书简,快步地走向不远处的房中。

王贤和洪雅跟着那个领头的兵士来到了一个院子之中,随后便听到那个领头之人道:“这是扬州府衙住处,我已经着人给你们准备了房间,你们便在这休息,以等大人召见。”

王贤连忙应声,然后就走进屋中。

他们两人进了屋子之后,便都是大出了一口气,王贤像是整个人都散架了一般,直接坐在一把椅子上,大口地喘气。

洪雅也是轻轻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她方才有几次差点想动起手来,但最后都是化险为夷,直到进了这屋子之中,她才如同大赦一般,这时方要说话,却突然见到王贤单手靠嘴,“嘘”的一声,她连忙闭上嘴巴,看向外面。

王贤这时大声说道:“这一路上太累了,连个休息的空都没有,现在我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

他随即便低声说道:“有什么话等到晚上再说。”

洪雅这时也是有些明悟,连忙接过话来道:“是啊,我也是太困了。”

他们两个人说了没几句,然后王贤就脱下鞋子,直接躺在床上,却见到洪雅一动不动,他立刻指了指旁边,示意了一下。

洪雅皱了皱眉头,但还是直接走了过去,随后也是脱下鞋子,躺在王贤的旁边。

这有些颇为亲昵了,王贤微微向里面动了一动,随即就低声说道:“我们要想办法从这里出去,不然的话就有可能露馅,而且还有可能被那个刘仲武派出去回信。”

洪雅躺在这床上,颇觉有些怪异,但还是低声说道:“这里好像人很多。”

王贤低声回应道:“这边到处都是人,但大多不是官兵,只是普通差役,到了晚上应该就可以混出去了,现在不要声张什么。”

洪雅“嗯”了一声,又听到王贤说道:“现在睡吧,到了傍晚就会有人过来叫我们吃饭的,夜里我们就没有时间再睡了。”

他说完便不再说话,直接偏转过头来,呼呼地睡了起来。

洪雅这时皱了皱眉头,然后也是把头扭到另一边,轻闭上眼睛,像是睡了起来。

他们都在等待着傍晚的到来。

第82章 同室之缘外传:失踪之事(六)第59章 王家老小第110章 秘阁修书第29章 也算托孤第57章 逃亡途中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168章 夜谈天下第149章 风云乍变(下)(第2节)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节)第162章 出扬州记(中)(第4节)第109章 人心难测第18章 不见答图(下)外传:失踪之事(九)第75章 细语嫣然(上)第160章 解决之道(第3节)第112章 皇帝大礼(下)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节)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节)第26章 责任谁担第146章 不可思议(第2节)第31章 达成交易第118章 四大将(上)第52章 初入辽境第161章 出扬州记(上)(第2节)第29章 也算托孤第146章 不可思议(第2节)第36章 辉煌一箭第82章 同室之缘第31章 达成交易第68章 何为明教(上)第147章 风临江南(第5节)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75章 细语嫣然(上)第149章 风云乍变(下)(第1节)第21章 合不勒(上)第7章 萨满仪式第27章 月明之夜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5节)第162章 出扬州记(中)(第5节)第125章 烟雨江南第147章 风临江南(第2节)第159章 成事之后(第3节)第148章 风云乍变(上)(第3节)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104章 观人比武(下)第67章 有朋远来第133章 灾后决议(第2节)第123章 行动前后第159章 成事之后(第2节)第146章 不可思议(第1节)第8章 关进黑屋第145章 风云变换(第2节)第99章 除夕之夜第126章 小县物语(第3节)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节)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节)第160章 解决之道(第5节)第165章 一声叹息(第2节)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82章 同室之缘第127章 因祸反击(上)第48章 长大成人(上)第56章 明月之下第4章 塔布心思第45章 终于返家第31章 达成交易第39章 神棍驱邪第54章 面呈宰相第172章 扎军之夜(第2节)第65章 谁主此案第12章 争吵不断外传:失踪之事(五)第47章 宏伟设想(下)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65章 一声叹息(第1节)第75章 细语嫣然(上)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9章 救人要紧第62章 命悬一线第128章 因祸反击(下)(第2节)第146章 不可思议(第1节)第136章 好事连来(第2节)外传:失踪之事(五)第41章 别勒古台第133章 灾后决议(第1节)第163章 出扬州记(下)(第3节)第81章 鲁直南行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节)第161章 出扬州记(上)(第2节)第149章 风云乍变(下)(第2节)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145章 风云变换(第3节)第118章 四大将(上)第143章 危险试验(第2节)第68章 何为明教(上)第146章 不可思议(第1节)第53章 上京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