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听太后的

舒了一口气,朱翊钧坐在椅子上,继续黑着脸。

他虽然知道张居正夺情,但是大多数都是张居正如何霸道,如何处置那些进谏之人,现在看来,张居正处置的都轻了。一群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男盗女娼的货色。

你们不是讲究仁义礼智信吗?这样的做法符合哪一条?还真是见识到了文人的无耻。

“皇上,喝茶!”柳瑟将一杯茶端给了朱翊钧,然后转到了朱翊钧的身后,轻轻的给朱翊钧按着肩膀说道,没有在开口说话,柳瑟很懂做人,她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喝了一口茶,朱翊钧这才觉得好了不少,心里面突然对张居正有些愧疚的感觉了。

或许张居正贪权,可是这里面有多少是为了自己,朱翊钧自己都不敢说,自己前一段时间做的事情,好像有些过了。不过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可能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自己需要在张居正离开之后迅速的接过朝政的摊子,如果真的什么都没有,自己的接班肯定会出问题。

张居正为了大明,自己也为了大明,不得已啊!

正在朱翊钧琢磨该怎么做的事情,张宏的声音突然从外面响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太后驾到!”

朱翊钧的脸瞬间就苦涩下来了,忘了还有这么一位大神呢!这件事情李太后肯定是关注的,不过朱翊钧也明白,李太后的态度肯定是想张居正夺情的。

张居正夺情这件事情上,朱翊钧与李太后是没有冲突的。

李太后从外面走了进了,看了一眼对自己行礼的朱翊钧,摆了摆手,面沉似水的说道:“行了,坐下说话吧!”说完就自己先坐下了。

朱翊钧也就坐下来,大殿里面的气氛瞬间凝结,气压都低了很多。

原本还挺轻松的柳瑟,此时低着头,含着胸,不敢说话了。李太后在宫里的权威可比朱翊钧厉害多了,毕竟管理后宫,太后比李太后更加的名正言顺。

“张先生父亲病逝的事情,皇儿已经知道了吧?”李太后看了一眼朱翊钧,面无表情的问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儿臣已经得到下面大臣的奏报了!”

“那皇儿准备怎么办?”李太后紧接着又问道。

这话一出,大殿里面的气温又一次下降了一些,皇帝成年了,明年就大婚了,按照礼法明年就该亲政了。无论是顾命大臣张居正,还是垂帘听政李太后,全都应该把权力交出来。

皇宫大内怎么可能有傻子,傻子都死了,这个问题在皇宫里面何其敏感,听到太后这么说,宫女太监连气都快不敢出了。

太监宫女们都知道,司礼监名义上是张宏掌管,实际上是太后说了算,东厂或许不是的,但是玉玺却在太后的手里面。张阁老则是握着内阁,如果张阁老这一次丁忧守制,那皇上必然要亲政的。

到时候皇上拿回了内阁,司礼监这边必然也掌控起来。

不说别的,张宏肯定要换掉的,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宫里面这两天的气氛都很压抑了。尤其是刚刚皇上发脾气之后,现在就更没人敢说话了。

李太后紧紧的盯着,她现在就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趁着这个机会把张居正赶回家。

上一次的事情还没散去,加上儿子表现出来的权利欲望,实在是让人不放心啊!这一次可是名正言顺的送张居正回家,李太后怎么可能不担心,不然也不会这样急匆匆的跑过来了。

“各府题本奏章,皇儿都能亲自批阅了?百官贤良与否,皇儿心中知否?朝事事无巨细,皇儿可有主见?遇荒年灾异,边衅民变,皇儿可有主张?”

“你父皇驾崩之时,大明天下风雨飘扬,是谁忠勇认事?是谁殚精竭虑?”

“朝廷财政匮乏,入不敷出,是谁想尽办法富国强兵?皇儿,大明不能没有张先生啊!”

朱翊钧脸上一脸的认同,心里面却很平静,他知道李太后肯定会这么说。同时朱翊钧也看出来的,自己父皇死的时候,自己年幼,李太后受到的刺激真是不小。

这么久过去了,这心理阴影还是这么重,总觉得失去了张居正就没了依靠。

叹了一口气,朱翊钧想起了一个后世女人经常提起的词汇,那就是:安全感!

在父皇在的时候,她有依靠,可是自己父皇突然死了,儿子年幼,大明风雨飘摇,李太后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张居正安抚朝堂,赶走高拱,稳定了大明江山,张居正给李太后空虚无助的心,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安全感。

朱翊钧相信这里面没有私情,但是这种安全感和信任,真的是没人能代替的。

比如刘禅和诸葛亮,诸葛亮能给刘婵的安全感,或许李太后也能在张居正的身上找到。当然了,高拱在李太后这里是彻彻底底的坏人,没的说了。

原本李太后还有一个能依靠的人,那就是冯保,可是冯保死了。

面对这大明江山,面对着祖宗基业,李太后能够依靠和信任的,估计也就剩下张居正了。如果张居正丁忧守制,那么心里面最慌乱的应该就是李太后了。

“还请母亲教朕!”朱翊钧索性就不说话了,这一次做孝顺儿子吧!

反正自己知道李太后要怎么做,无非就是给张居正夺情,自己也想给张居正夺情,那就假装顺了母亲的心意,让她高兴一下也是好的。

看到朱翊钧的态度,李太后果然松懈了下来,表情也缓和了不少。

一直站在李太后身边的张宏这个时候开口了:“大明历代大臣都不乏夺情之人,内阁大学士尤甚,成祖六年六月,杨荣丁忧,十月夺情起复。”

“宣德元年正月,大学士金幼孜丁忧,旋即起复。”

第四十八章 张居正的布局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败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气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标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第十七章 和稀泥第一百三十一章 专治各种不服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 (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牛逼大了第五十六章 张居正心事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草原风云 续第一百一十章 开打第三百六十八章 惊惧第三百四十八章 无语的李成梁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动第四百零九章 汉城之战 上第三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六十八章 捧第十五章 悲歌 (为打赏书友加更)第三十六章 张居正的手腕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袭爵第一百三十六章 恢复爵位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红眼病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义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确第八章 母慈子孝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里咱家说的算 中第六十八章 调戚继光入京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不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一百二十一章 银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锦衣卫出动第三百五十七章 孤寂第六十四章 果决第二百八十章 发动全部人手第三百八十四章 勋贵第三十八章 戚继光的手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努尔哈赤的办法第四十五章 张居正的委屈第三百四十五章 开战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三百二十章 朵颜部第八十一章 内阁会议第十六章 长得丑怪谁第四百章 砺石岭之战第四十九章 该朕上场了第一百五十章 厚葬第六十一章 潘季驯和李贽第四百五十五章 刘綎的想法第八十三章 申时行和潘晟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圣公府 上第十章 师徒第六十章 学习使我快乐第三百八十四章 勋贵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八十四章 招生第十八章 军械 (为投月票的小伙伴加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报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巅峰第五十九章 大婚 中第三十三章 砸碎枷锁第二十五章 扶摇直上九万里第三百零三章 生产许可证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示范点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钱财第一百七十三章 咱家说了算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很生气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明兵锋第七十七章 戚继光,你想去草原吗?第二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四十章 疯狂的实验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明快刀第二百八十章 发动全部人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决心第四十三章 再见俞大猷第三十五章 不要怂,刚正面!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贽的学说第六十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内厂在行动第三百五十八章 蓟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一百九十章 募兵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三百零三章 生产许可证第十三章 看法 (保底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海贸商号第三百一十四章 杀敌有功第二百六十五章 野心勃勃申时行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二百六十九章 请正本清源疏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三百一十章 昭仪第二章 东厂不能交第七十二章 一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