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抉择

听到长定堡大捷的话,朱翊钧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这么久没听到这个大捷,朱翊钧还以为被自己的小翅膀给扇没了,没想到还是出现了。

这个长定堡大捷可不是什么真正的大捷,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如果放在平常,朱翊钧会毫不犹豫的戳破这个骗局,可是在自己要建立提督的风口上,自己要是戳破这个骗局,那麻烦就大了,朱翊钧只能无奈的叹气。

接过张鲸呈上来的奏折,朱翊钧心里面还有一丝侥幸,可是看了这份奏折,朱翊钧的侥幸心理瞬间就消失不见了,果然和历史上一样,所谓的长定堡大捷就是一个坑。

这份奏折是蓟辽总督梁梦龙上的,主要是夸赞和请功的。

朱翊钧把奏折往桌子上一拍,怒气冲冲的说道:“这个梁梦龙是干什么吃的?”

张鲸顿时大惊,皇爷这是怎么了?不是大捷吗?怎么还生气了。而且还大骂蓟辽总督梁梦龙,张鲸连忙躬身站到一边,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原本张鲸就是想报喜,想让皇爷高兴一下,可是现在看来,不吃挂落就是好的了。

辽东副总兵陶成喾,这个人朱翊钧两辈子都没听说过,辽东现在的第一名将是李如松,李如松也是辽东总兵。这个功劳是陶成喾的,可是在朱翊钧看来却是烫手山芋。

再一次拿起奏折看了一遍,七百余名鞑靼武士,带牛羊“进犯”辽东边墙,声称投降

辽东副总兵陶成喾认为其诈降,率军杀去,鞑靼武士毫无抵抗,是役击毙四百七十余鞑靼武士,俘获无数,我部伤亡甚微。看到这里,朱翊钧再一次把奏折扔了出去,气的不行。

真以为鞑靼人是傻子,七百多人诈降,还赶着牛马,鞑靼人没脑子吗?别说现在了,放在崇祯年间,鞑子也没这个实力,我大清也没有。

虽然抗倭的时候东南糜烂,几十个倭寇就能打的明军落荒而逃,但是这里不是东南,是大明的北疆。现在也不是嘉靖年间,现在大明的边军很能打。

无论是李如松还是戚继光,那都是能打的鞑子哭爹喊娘的主。

还伤亡轻微,很骄傲是不是?

这是杀良冒功!

朱翊钧直接就在心里面给定了性,现在山西陕西那边稳定了下来,辽东那边朱翊钧也希望尽快稳定下来,可是这么搞,那还怎么稳定?

这件事情虽然不大,说破天就是杀了七百多来投降的鞑子,这些年鞑子掳掠的大明百姓还少了。

人家是来投降的,你直接给人杀了,以后谁还投降?影响多恶劣,这就不说了,反正说到底还是要靠刀子说话,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可是自己的改革会很激烈,自己就需要更加稳定的边疆,这样还怎么稳定?

可是现在该怎么办?默认了功劳?不说以后会不会被翻出来,就算不被翻出来,这件事情影响很坏,而且会很深远。自己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北疆,不是一个打烂的北疆。

如果戳破了这个谎言,惩罚了陶成喾,那武人杀良冒功,自己还怎么提拔他们,还怎么任命提督,生怕那些文人找不到理由是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烂泥扶不上墙。

气呼呼的坐在那里,朱翊钧阵阵的头大,他都恨不得一刀砍了陶成喾。

“皇爷,现在大捷的消息都传开了!”张鲸见朱翊钧没那么生气了,小心翼翼的说道。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随手将奏折扔给张鲸:“让内阁的人议定封赏吧!”说完这句话,朱翊钧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政治果然会慢慢的磨平一个人的棱角。

虽然很多时候你不想妥协,也不想屈从,可是你没办法。

现在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默认了这一次的功劳,反正辽东那边事情已经干了,自己处罚陶成喾,鞑靼人也不会在相信大明了。自己又不能真的杀了陶成喾,毕竟这件事情在边军看来根本就不算事。

边军与鞑靼作战,死了不少人,这些人有活着的人的兄弟,有活着这些人的袍泽。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砍了陶成喾,一定会凉了边军的军心,心凉了想要在暖过来,那就拿难了。更何况捅破了还会影响自己任命提督的事情,不如就认下了这一次的大捷。

果然到了政治到了一定的程度看的是得失,而不是对错,更不是好坏。

从心里面来说,自己想处罚陶成喾,可是自己不能这么做。心思翻转之间,朱翊钧再一次叹了一口气,或许一次一次下来,自己可能都会变的不认识自己了。

张鲸听了朱翊钧的话:“是,皇爷,老奴这就去内阁!”

“今天的事情不要传出去!”朱翊钧面无表情的说道,同时这也是对张鲸的一个考验,看看这一次的消息会不会泄露,如果有人走漏了消息,勿谓言之不预也。

“老奴明白!”张鲸点了点头:“老奴会让他们把话都烂在肚子里面。”

张鲸走了,朱翊钧在柳瑟的伺候下吃了早饭,吃完饭张鲸也回来了,朱翊钧看了一眼张鲸,开口说道:“告诉内阁,朕准备掉狼山总兵刘显回京任京营提督,让内阁拟旨。”

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件事情推出去,朱翊钧想在年前尘埃落定。

长定堡大捷的消息果然还是有效果的,朱翊钧设立提督的消息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是很小,并没有生成声浪。

在这个有大功的时候攻击武人,群臣也怕激怒了皇上。

江陵,张居正府邸。

自从回到江陵之后,张居正虽然表面上在主持父亲的丧事,可是京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张居正。往返江陵和京城的快马不绝,传递着京城的消息。

展开自己面前的信件,张居正看了一眼眉头就皱起来了。

皇上提拔狼山总兵刘显为京营提督,比起朱翊钧,张居正对刘显更了解,毕竟他也是从抗倭那段日子过来了。随手将信纸放在了桌子上,张居正陷入了沉思。

第三百五十二章 废除贱籍第五十一章 还回来第四百五十五章 刘綎的想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学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梁开打第三百三十六章 伏见城之战第四百四十九章 锦衣卫出动第十五章 学宫第一百零二章 戚继光之于大明,卫青之于大汉!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钢 (为盟主云从风伴加更)第二十章 核心利益第十九章 准备第二十三章 开学了第六十九章 种地了解下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梁,你怎么当的辽东总兵?第二十四章 抄家抓人 (中秋节加更第二弹)第三百一十章 昭仪第三百四十五章 开战第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十五章 悲歌 (为打赏书友加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花结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惊惧第八十五章 公务员考试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进第八十六章 骑鹤下扬州第五十四章 大佬进京第三十七章 借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二十九章 愤怒和庆幸第一百七十章 问过本官了吗?第二百零三章 钢铁赵廉第六十五章 国士第三百四十二章 条件第十八章 态度第二百零二章 进展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城第八十七章 漩涡第一百六十一章 谋划第二十八章 冯保怂了第二百零五章 热血沸腾第六十八章 捧第一百五十章 厚葬第六章 张居正和海瑞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闹翻第二百一十六章 戚继光在行动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朝会 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汇聚扬州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四十五章 王崇古的态度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要上奏皇上第五十四章 大佬进京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六章 张居正和海瑞第十五章 学宫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归来时第二百八十三章 机遇第六十三章 召见刘显第一百三十二章 欺负第二百八十九章 准备第四百一十一章 军阵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击炮初显威第四十五章 张居正的委屈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不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成梁请战第三十二章 无声的抗议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战第三百九十六章 拿下济州岛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视波澜第一百一十四章 藩禁第一百五十九章 没有过几天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转折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贪婪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买卖第一章 万历五年第五十八章 插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时代第二百七十四章 劝谏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瑞审案第十六章 冯保的杀手锏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长娶妻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八十三章 申时行和潘晟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倾全国之力第七十三章 军事情报机构第四十章 我不上,我就哔哔!第三百五十九章 好武成风第二百六十五章 野心勃勃申时行第二章 东厂不能交第四十二章 冯保挖坑第三百六十六章 女真大集会第四十七章 马上觅封侯第一百六十一章 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