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同卫的军户来说,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他们分到了田地。
在众多军户当中,王大一家就是第一批拿到地契的,这位四十多岁的汉子,刚刚哭的还像一个孩子,可是这个时候,他正喜悦的坐在家里面。
王大一家有七口人,父亲早就不在了,但是母亲还在。
除了母亲还在之外,王大的家里面还有他和妻子,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儿子今年十七岁了,也到了娶亲的年纪了,只不过军户娶妻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没人愿意将儿子嫁给军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可是现在好了,他们一家有了田地,老母亲都分到了五亩田,妻子分了五亩田,大儿子和自己分到了十亩田,两个女儿一个五亩田,一个三亩田。
小儿子则分到了五亩田,一家人分到了三十三亩田。
这些田地让王大看了希望,虽然不足以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可是这是一个希望。大儿子不用去做军户了,自己也不用拿女儿去给儿子换亲了。
“咱们是不是该把地卖上几亩?”
王大的妻子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她就是因为换亲才嫁给王大的,这些年的苦日子让她显得很憔悴,老的有些厉害,鬓角处都有白发了。
看着自己的妻子李氏,王大眼圈依旧有些发红,伸手握住了妻子的手。
“不用,不用,我前些天听人说了,外面现在正在不少人都在雇人干活,我明天就带着老大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活,挣点钱回来。”
“到时候给家里买一点东西,咱们今年肯定能过一个好年。”
李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咱们家里面也没有牛,没有马,虽然有地了,可是耕种也是问题啊!老大要定亲了,咱们也得给他盖房子,老二也不小了。”
听着妻子絮絮叨叨的说道,王大没觉得厌烦,反而觉得这种生活才是有滋有味的。
虽然前路艰辛,可是日子有了希望,这些看似困难的生活,是自己以前从来都不敢奢望的。看着妻子絮絮叨叨的样子,王大笑着安慰道:“会好的,都会好的。”
正在这个时候,王大的儿子王超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跑了进来,而且还是气喘吁吁的。
看着儿子,王大松开妻子的手,瞪着眼睛说道:“跑到哪里去野了?你弟弟呢?要吃饭了不知道吗?”
王超顾不得这些,而是面带喜色的说道:“爹,你知道外面在议论什么吗?他们在说招兵的事情,朝廷要招兵了!”
听了儿子的话,王大的脸色大变,惊恐的站起身子说道:“不是说给咱们改户籍吗?”
这个时候王大真的害怕了,刚刚有了希望,自己刚刚和妻子说的那些,如果全都没了,王大觉得天都塌了。如果不曾拥有过,那也就不害怕失去,王大现在真的害怕失去。
王超连忙摆手:“爹,不是,不是那样的!”
“是招兵,现在外面都在疯传,是募兵,是自愿的,如果去当兵,朝廷先给安家费,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如果被选中了,每个月给一两的饷银。”
王大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儿子:“这谁胡说八道的?”
“外面都在说,他们说皇上这一次废除了军户,给咱们分了田,可是总不能没人守城吧!”王超激动的解释道:“可是皇上体恤边军苦寒,便拿出钱募兵。”
“按照当兵的年限,饷银还会涨,一年比一年多。”
听到这个消息,王大都激动了,可是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不可能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王大还是忍不住动心了,他也觉得儿子没说错,总得要有人守城啊!如果真能这样,那自己去了,岂不是就能给一家人挣银子了。
“爹,我想去!”王超看着老爹,开口说道。
王大一愣,看着儿子,怒斥道:“什么你去,要去你也我去!”
“爹你就别想了!”王超见老爹发怒,退后了几步才开口说道:“人家说了,要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爹肯定是去不了的,咱们家就我能去。”
王大默然,半晌他还是摇了摇头:“儿子,不行。”
“你今年都十七岁了,也该娶妻了,爹不能让你去从军。明天跟着爹出去看看,他们说有做工的地方,好好干,多赚钱,过了年给你定一门亲事。”
王超的态度却很坚决,摇了摇头道:“爹,我想去杀鞑子。”
没等王大说话,王超继续说道:“咱们之前的赵百户,上一次去西北杀鞑子,那是立了大功的,砍了三颗脑袋,朝廷给了一百二十两银子。”
“听说现在还升了副千户,孩儿也想出人头地。”
王大默然,他觉得该让儿子去,同时心里面又觉得不妥。
这一夜,大同军镇的无数人都有了这样的烦恼。
募兵的消息是谁放出去的?当然是曾省吾。
总督衙门。
曾省吾有些烦躁的坐在桌子的前面,自从开始分田之后,曾省吾一直就在忙,幸亏有了小公爷的经营看着,这才少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事情。
不过事情依旧很多,千头万绪的,毕竟还要为接下来的募兵做准备。
张维贤这个时候从外面走了进来,风尘仆仆的,这两天也把他给累得够呛。不过心情却很好,看着那些军户喜极而泣的样子,张维贤心中很满足。
“曾大人,还在忙?”张维贤看着曾省吾,笑着说道:“这可不行,这都到了饭点了,曾大人还没吃饭,身子累坏了可不行,先吃饭!”
曾省吾看了一眼张维贤,有些无奈的苦笑,不过他也的确是饿了。
跟着张维贤到了后面,饭菜很快就摆了上来,曾省吾也没客气和张维贤一起开吃。只不过两个人都是有身份的人,虽然很饿,可是依旧吃的很斯文。
吃过饭之后,仆人撤下了残羹冷炙,换上了热茶,两个人这才坐下喝茶聊天。
“分地进行的很顺利,下一步就该是废除军籍了,同时还要募兵,曾大人有想法了吗?”张维贤看着曾省吾,笑着问道,事实上他也已经写了奏折入京,想要留在西北练兵了。
看了一眼张维贤,曾省吾笑着说道:“这要和麻总兵他们商量一下啊!”
改军户制为募兵制,这里面的事情可谓千头万绪,事情多的很。首先第一点要确定的就是募兵人数,维持现在的人数是不可能了,朝廷养不起。
按照现在大同镇的编制,十四万人,安家费每人十两,那就是一百四十万两。每人每个月一两银子的饷银,一个月就是十四万两,一年就是一百六十八万两,加上安家费的一百四十万两,那就是将近三百万两,这还没算装备战马粮食等军需。
哪怕是不算事前面的安家费,朝廷维持西北的人马,一年就得二百万两,这对朝廷来说太多了,负担太重了,这还只是大同一个军镇,大明可是有九边。
削减规模就成了必要的事情,事实上曾省吾也了解过,整个宣大的可战之兵只有账面人数的六成。扣除吃空饷却缺额,也就五成左右。
七万常备军,足以应付宣大防线,如果算上瓦剌被打趴下了,那五万常备军也就足以了。
五万人,安家费五十万两,每个月饷银五两,一年五十万两,这个费用如果放在以前,那是不可想象的,可是放在现在,那问题就不大了。
Wшw⊕ тт kan⊕ C〇
以宣大现有的装备,如果全都集中起来,足够将这五万人打造成精锐之中的精锐了。
人数的削减,代表着很多地方都需要削减,比如堡垒的数量,兵力的分布和驻扎,所有的一切都得改,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很麻烦。
张维贤见曾省吾不愿意和自己多说,便笑着说道:“我已经给陛下上书了,留在西北参与军改。”
曾省吾一愣,他原本以为张维贤震慑完成之后就会回京了,没想到他居然要留在宣大参与军改。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这位小公爷这些天把宣大都要跑遍了。
至于张维贤能不能留下来,曾省吾一点都不担心,这位是什么人?
英国公府的小公爷,陛下面前的红人,谁都能看的出来,陛下有意培养张维贤,说不定再过几年,这位小公爷就会成为军方第一人了。
现在都有人说这位小公爷是军方少壮派的领袖了。
这个少壮派是区别于以前的勋贵和五军都督府的将军的,他们更多出身于学宫,也有出身于皇家讲武堂的。这些人更年轻,更有冲进,敢打敢拼。
除了张维贤之外,还有恭顺侯府的小侯爷吴惟英,西宁伯府的少伯爷,以及五军京营左提督刘显的儿子刘綎,已经去世的京营右提督马芳的儿子马栋。
这些人除了年轻之外,他们身上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那就是他们都是皇上培养的新一代将领。
曾省吾也知道自己家的这位陛下常常自比汉武,这个就和汉武很像了,汉武帝为了驱逐匈奴,也是培养了不少名将,比如大名鼎鼎的卫青,大名鼎鼎的霍去病,在曾省吾看来,自己的这位陛下怕是就拿张维贤当卫青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请求留在西北,陛下会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