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五十六章

第二天上午,滕琰到了舅舅家,舅舅正好不在家,只有舅母带着几个姨娘在屋子里做针线,顾冰儿带着几个弟弟妹妹读书。这还是跟着滕琰学的,两家情况都差不多,孩子现在都放了羊,家里的长姐识文断字,正好临时当老师。

滕琰昨天已经计划好了,等单独和顾冰儿在一起时就把邓钰看上滕珙的事说了一下,自己一直盯着顾冰儿的反应。

如果不这样说,顾冰儿是不会表露出什么的。要不是滕琰一直仔细观察,真有可能被顾冰儿蒙混过去,因为从头到尾,顾冰儿的脸只是比平时白了些。滕琰着急了:“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大哥我很了解,如果真到了父亲和邓郡尉家定下了亲这一步,他是不敢反抗的,只能一辈子不开心了。想想我这么好的大哥,整天郁郁寡欢,我都受不了,也不知道表姐到时什么心情。”

顾冰儿的总是恬淡微笑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不忍,她的声音几不可闻:“那怎么办呢?”

滕琰总算松了一口气,她白担心了一场,看来滕珙说的真对,顾冰儿对他也是有心的,真不知他们是怎么互相交流的。有了顾冰儿这句话,她也可以进行下一步了,“如果舅舅舅母问你,你只要具实回答就行了,别的大哥和我会安排的。”

接着去见舅母,没办法,时间紧迫,她拉着舅母的手说:“舅母,这事论理不该这时候来说,也不该我来说,可是我却不愿见表姐和我大哥将来都过得不快活。”

舅母听了滕琰的讲述并没有吃惊,她这么大的年龄当然不是白活的,早就看出了滕珙的那点小心思,至于顾冰儿,是她自己的女儿,她当然也了解。没想到舅母比她想的还要开通:“原来一心想让冰儿入宫,光耀门楣。没想到,经历这几个月,我和你舅舅倒全都看明白了,什么天家的富贵,都是虚的。要是过去,我准会嫌弃珙儿出身差,现在倒觉得讲究这些有什么用?只要是年轻有为,能对冰儿好就行了,我看珙儿就不错。只是现在我们俩家都困在昌平城里,也不知道将来是个什么情景,如果能平安过了孝期,就给他们成亲,这事我同你舅舅说,他一定也会同意的。”

不过舅母也有她的顾虑:“你们家这事情怎么是你来说,别不是你父亲不同意吧。现在珙儿有了才名,连邓郡尉的女儿都看上了,该不是瞧不上冰儿吧。还有就是冰儿原来曾是待诏入宫,将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滕琰笑了:“我父亲怕舅舅舅母看不上大哥,不敢来提亲。至于表姐原来要入宫的事,现在皇上都不知如何了,那里还管那么多。”要么两家为什么一直关系这样好?为人、性格什么的太相近了,舅舅家也是一家子好人。

“只是有岚儿的事,眼下不好就定下来。”舅母又说。

“舅母,我知道表姐有服在身,不能议亲。只是两家先有个想法,等表姐出了服再正式定下来。主要是再有人给大哥提亲也好回绝。”舅母的话里透出了舅舅似乎也不会反对,滕琰目的达到,高兴地回了家,准备晚上回家就请父亲跟舅舅先打个扫呼。

到了晚上,滕珙和滕琰对父亲说明了事情的全部过程,父亲的承受能力比起以前强多了,他甚至还笑着调侃了一句:“我这一儿一女婚姻大事都不要我费心思。”不过,滕珙和顾冰儿,真的是挑不出什么毛病,再合适不过了,尤其是对滕家。

最后,父亲决定,“明天,琰儿准备些礼品,我去你舅舅家一趟,把事情说定。”

结果,没到第二天,事情就定下来了。

就在父子三人商量准备什么礼品的时候,舅舅过来了,主动提起了滕珙和顾冰儿的事。他一定是怕父亲因为滕珙是庶子,顾冰儿是嫡女而不好开口,才主动前来的。于是,皆大欢喜,只等到顾冰儿出了服,两家就正式议亲。

没过几天,一切就如按滕琰推断的,邓郡尉果真问起了滕珙的亲事,父亲自然答到已经定了,邓郡尉是个坦荡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于是就不了了之。

只是那几天邓钰不来滕家了,滕琰去看她,只见她哭成了个泪人。明知道原因的滕琰只能装做什么都不知道。

邓钰还是小孩子心性,主动把事情对滕琰说了,还气愤地说如果她先遇到滕大哥,滕大哥一定会喜欢她的。

这件事是滕琰一手促成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家好,不过面对单纯地邓钰,她还是内疚了。哄着邓钰去骑马,给她做好吃的,带她玩,送她小玩意,还好,邓钰真的好哄,没多久就忘了伤心事,又成了滕琰的小尾巴,不过她不肯再和滕珙说话,当然滕珙也尽量地躲着她。

有了时间,滕琰就问邓钰喜欢什么样的男子,邓钰大大方方地说:“我喜欢象父亲那样的英雄。”

滕珙和邓将军,一个文弱书生,一个气宇轩昂的武将,简直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啊?滕琰小心翼翼地问出了这个问题后,邓钰大而化之地说:“父亲说滕大哥是英雄,要不是他想出了守城的法子,我们就都被犬戎人杀死了。我父亲也是英雄,当然一样了。”

真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呢,现在滕琰那一点点的内疚全没了,把对邓钰这阶段的放纵全收了回来,重新安排她和滕珂一样读书、做家务,小孩子,多学习多磨练,慢慢就成熟了。

一转眼,正月就过去了,轻松的日子也没了。父亲和大哥又开始几天见不到人影。天气很快就会暖和,犬戎人还在城外,城墙上每天依旧断不了人防守,制造武器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秋天时昌平险些失守的主要原因就是武器不足,特别是箭已经用尽了,不能对城下的敌人进行有效的阻拦,使敌人能比较顺利地爬上城墙。其实在这种冷兵器作战的时代,靠着高大坚固的城墙防守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前提之一是得有足够的武器。

制造弓箭的工作早已经开始了,在昌平城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人手紧缺暂停过一个阶段,那时所有的男人都在守城。自从城墙外的坚冰形成后,制造箭支的工作重新得到重视,而且不只是弓箭,还有其它需要的武器。

邓郡尉这个人行动力非常强,在制造武器上也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对提供制造实用的守城武器思路和具体方法的人重赏,调动了满城人的才能。应该说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昌平府的人设计出了十几种协助守城的方法,有一面都是伸出去的尖刀的推车,有改良过的硬弩,还有一些并不算武器,但也实用,比如能引燃云梯的泼油引火的法子。

总之,昌平内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兵工厂,至于所需的原料,只能是征集了。只要是制造武器需要,不论哪一家的东西,无条件的上交,就是拆房子都算不了什么,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也没有人抱怨,守不住城,命就没了,身外之物实在顾不过来。

不过民以食为天,人可以住简陋的房子,穿破旧的衣服,减掉很多日常用品,但省不了吃饭。昌平城内产不了粮食,粮食越来越紧缺。

食品的种类明显减少了,一样样的东西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肉已经不用去想了,接着连白米、黍米都看不到了,只有菽和麦两样。好在正月里,大部分的人还能吃饱。过了正月,缺粮的情况马上就突出了。

这是因为年前,邓郡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征粮,几家大户都被迫拿出了不少的存粮,由郡尉府统一发给了昌平城内吃不上饭的人家。

昌平府内,如果有太多的人吃不上饭,不仅容易产生矛盾,更主要的是守城的力量会大幅度削弱。

从富户家中征粮,这个结果是必然的。这个时候还想自家存着大量的粮食,不管外面的人吃不饭,是肯定行不通的。昌平城内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就是现在城中的人想投降,犬戎人都不会允许,他们在昌平城吃的亏太大了。

所以第二次征粮采用的再不是温和的相劝和自主决定捐献的数目了。年已经过去了,昌平府的兵勇们也没了顾忌,直接将各家的粮仓都搜了,有不配合的人家还将家中完全查了一遍,将粮食统一集中,再按量给全城的人逐日发放。

发放的量自然不够充饥,不过,起码能暂保证昌平城内不至于一下子饿死太多的人。

就以滕家来说,现在也吃不饱饭了。邓郡尉虽然还坚持按军中最高的标准给他们家每月送一次东西,但同昌平府内的情况一样,食物种类奇少,数量也大幅下降。不用说,邓郡尉虽然一直没承认,但军中储备的粮草一定也是不多了。

39.第三十九章102.第一百零二章193.第一百九十二章242.第二百四十章169.第一百六十八章130.第一百二十九章47.第四十七章66.第六十六章15.第十五章34.第三十四章213.第二百一十一章31.第三十一章203.第二百零一章1.第一章213.第二百一十一章61.第六十一章22.第二十二章15.第十五章181.第一百八十章218.第二百一十六章117.第一百一十七章222.第二百二十章120.第一百二十章184.第一百八十三章115.第一百一十五章61.第六十一章195.第一百九十四章223.第二百二十一章143.第一百四十二章25.第二十五章241.第二百三十九章133.第一百三十二章35.第三十五章106.第一零六章17.第十七章74.第七十四章173.第一百七十二章207.第二百零五章44.第四十四章52.第五十二章40.第四十章199.第一百九十八章102.第一百零二章190.第一百八十九章183.第一百八十二章6.第六章29.第二十九章28.第二十八章194.第一百九十三章141.第一百四十章8.第八章216.第二百一十四章191.第一百九十章77.第七十七章106.第一零六章196.第一百九十五章229.第二百二十七章181.第一百八十章215.第二百一十三章99.第九十九章71.第七十一章203.第二百零一章125.番外245.第二百四十二章228.第二百二十六章52.第五十二章92.第九十二章3.第三章137.第一百三十六章96.第九十六章48.第四十八章33.第三十三章224.第二百二十二章225.第二百二十三章15.第十五章33.第三十三章17.第十七章11.第十一章145.第一百四十四章95.第九十五章192.第一百九十一章107.第一百零七章206.第二零四章94.第九十四章47.第四十七章83.第八十三章145.第一百四十四章217.第二百一十五章142.第一百四十一章186.第一百八十五章93.第九十三章94.第九十四章62.第六十二章92.第九十二章202.第二百章201.番外179.第一百七十八章38.第三十八章39.第三十九章223.第二百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