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修路财富变成负

“从京师到大同修一条铁路?”万历惊奇地听着工部尚书李幼滋的话,吃惊地说道:“蒸汽机车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吗?”

还有什么比这更为令人激动地事,如果蒸汽机车能够投入使用,那么也就代表着蒸汽机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可以的水平了,以大明的国力,转变而来的工业能力,足以让万历有信心在其他国家学习并且赶上来之前,完成全球制霸的目标。单单来说中原地区能够使用铁路投送到中亚的兵力和装备,就足以大明全面控制战争的局势。

“还没有。”可惜,工部尚书李幼滋接下来的话立马让万历的信心打入深渊,“蒸汽机现在虽能转动,正如皇上所说,可以带动纺纱机,可以用来矿井臭水,但是能够带动车辆前进,还不如马匹。”李幼滋尴尬地说道。

“那为何要修铁路?”万历奇怪地问道,既然没有蒸汽机车,那么铺设一条铁路有什么意义,大明现在比在历史上确实财政状况要好很多,但还不至于花钱当冤大头的地步。毕竟大明现在扩张所需要的军费可是大头,虽然扩张也能够带来收益,但毕竟不是立刻就能见成效的买卖。

“一条马拉铁路?”万历不确定看着李幼滋,希望看到自己听错了的表情。

“马拉的铁路。”李幼滋从容地点头确认道。

“先生是把朕当傻瓜吗?”万历强行压制自己的怒气,咬牙切齿道。把他当什么了?马拉的铁路,这种东西,他除了听说满清为了不打扰他们酋长的寝陵时用过,还有谁做过这儿儿戏的决定。工部这是把他当满清统治者那种无知的白痴当猴耍吗?

“皇上认为不可行?”李幼滋不确定地问道。

这还用说吗?当然不可行!他穿越而来,除了满清,还有哪个国家白痴到用马在铁路上拉车。工部的这帮人也太胡闹了。

“工部和兵仗局都认为可行。”

“这简直是……”万历的话还没说完,听到此立马顿住,瞪大眼睛看着李幼滋,重新确认了一次,“可行?”

“应当可行。”李幼滋点了点头,拱手说道:“马拉钢轨虽然没人用过,但按照工部和兵仗局的实验,具认为此法比马拉车更为划算。”

有这等事?而且一直不对付的兵仗局和工部竟然会有同样的看法?莫非自己不是穿越了?而是跑到别的不科学的世界去了,自己在后世可没有听说过这种运输方式啊,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世界肯定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其实是万历的见识,马拉轨道车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实际上在19世纪,电车还没有成为主流之前,依靠马匹在轨道上拉动车厢的交通方式,的的确确是流行过的,只是还没有等它普及,就被兴起的电车给取代了,城市里有电车,城市之间有铁路,这种依靠畜力前进的方式,自然被原本的世界给淘汰。

然而现在大明所面临的情况却和原来的世界有所区别,蒸汽列车还不能正式列入使用,电机轻轨这个世纪也绝对不要想,甚至下个世纪都不会出现,另外,能够制作成轮胎的橡胶,大明现在获得的产品,连实验都不够用,又哪里有足够的产品去让贵族和平民区享受,所以,轨道式的马拉车方式,其实对这个时代而言,相当的方便。

“你们确定?”即使是工部和兵仗局同时认为计划可行,来自后世却少闻寡见对此依旧持怀疑态度,毕竟这对他而言,都是一个未知的东西。

“兵仗局的掌印太监是哪个?”万历转头向张鲸问道。

“是陈炬。”张鲸回答道。

“让他来见朕。”

“是。”听到万历命令的张鲸赶忙一路小跑出去。

不一会,接到传旨的陈炬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连同李幼滋一起站在一旁。

这可是大明两个科技研究中心的最高负责任了啊,万历瞅着低着头等待问话的二人,张嘴问道:“朕再问你们,马拉轨道车是否可行?”

“可行!”俩人相互对视,随机异口同声道。

真的可行,既然自己的两个科技院院长都这么告诉自己,那么说不定就真的有一定可行性,搞不好还真的起到用处呢。

“皇上,蒸汽机研究迅速,老奴有信心十年之内出现能够如陛下所言的以蒸汽代替畜力的蒸汽机车,现如今铺设钢轨,马车行走方便,十年之后,蒸汽机完善,铁道不用再铺设,即也可以立即使用。”陈炬上前一步到。

这也算是个好处,万历微微点了点头,自己拿皇家内帑的钱供兵仗局和工部研究蒸汽机,倘若两者经过十年的时间,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那么这帮人干脆集体自动辞职算了,毕竟后世的欧洲的那帮科学家,拉个大资本家赞助支持,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自己这边好吃好喝的供着,又有确定的目标目的,没理由比他们的效率差。

“既然你们认为可行,那么就干吧。”万历想了想说道,成功了最好,失败了也就提前十年铺设轨道做准备的事情而已,这点万历还是能够接受的。

然而,殿下的二人,听了万历的话之后,却没有立即接旨,反而互相尴尬的看了对方一眼,无论是李幼滋这个老头子还是陈炬这个太监,面对万历,扭扭捏捏的像个女人似得起来。

“还有什么问题?”万历奇怪的看着两人,疑惑地问道。

“皇上。”李幼滋尴尬地咳嗽了两声,“臣向内阁提过此事。”

“恩。”万历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申阁老说国库没钱。”李幼滋说道。“还请皇上……”

“发内帑!”最后三个字李幼滋和陈炬两人同时说道。

搞了半天,你找朕请示,不是为了希望朕下旨同意,而是希望老子拿钱啊。”万历恍然大悟地看着低着头不说话的两人,心里骂道,真是不知羞的老家伙。

“先生为什么不去找英国公等人。”心里骂的再狠,万历表面上却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奇怪地问道:“若是从京城修到大同,英国公等人应该会支持的。”英国公张维贤毕竟可是一个贪财的老狐狸了,大明远征蒙古勋贵们从中到底发了多少财,万历即使不靠锦衣卫和东厂,也能猜个大概,现在草原上的羊毛运回内地,被工坊织成纺织品,其中最大的利润是被哪些人赚去的,那还用说吗?大同离蒙古的归化城有多远?一条从京城连同大同的轨道,对这些勋贵而言,绝对是有好处的。

“英国公不给。”李幼滋干脆利落地说道,“臣建议修一条通往京城到大同的钢轨,英国公不接受,臣打算修一条从京城到辽东的铁路,辽侯也没兴趣。”

张维贤和李成梁竟然都没有兴趣,这是为什么?万历不禁纳闷,倘若这个马拉轨道车真的有前途,两个老狐狸和他们背后的那帮饿狼们,没有理由不动心才对啊。

不说这条道路修好后运输减少的成本,按照大明的制度,修路之后是允许收过路费的,单单是道路的收费,也足以让这些家伙赚上一笔,什么时候这些人都变成君子,不爱财了?

这还是有向着财阀转变的大明勋贵集团吗?

“既然如此,那这笔钱就有朕的内帑……”万历说着,看着两人望眼欲穿的目光,突然停住,不行,文官们都不安好心,通常文官事情都是直接问内阁,很少问皇帝的,这个李幼滋又是一个老不要脸皮的家伙,现在不通过内阁,反而来找自己,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容朕再考虑考虑。”万历说道。

你再考虑可就坏事了,已经上了年纪的李幼滋,猛地上前一步,吓了万历一跳。察觉到自己行为的不妥,李幼滋整了整姿态,回了回气,重新变成一幅慈祥老人的模样,忧国忧民的说道:“皇上,现在麻贵总兵远在西北为我大明征战,我大明距碎叶路途遥远,来往不便,倘若铁路一通,纵然仅仅京师到大同,亦可少费不少钱粮,实在是国之利器,皇上应早作决断啊。”

通过铁路控制中亚,这种好主意亏这个老家伙想的出来,但不得不说,就像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一样,一条连贯东西的铁路,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都是巨大的。

只是,这其中似乎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万历不由自主地想到。

“李先生。”对于任何一个大明朝内上了年纪的老臣,万历都会用上这种尊重对方的称呼,“一条从京城修到大同的铁路,需要……”

“皇上切莫答应这两个匹夫!”一个焦急的声音打断万历话,扭头看去,执掌司礼监多年的内廷大太监,冯保冯公公气喘吁吁地扶着门框,“皇上切莫上了这两个混蛋的当。”

什么情况?万历心中一阵警惕,刚刚还一脸诚恳请求万历的李幼滋和陈炬二人,此刻如同木头人一样站着,仿佛刚刚进来的冯保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皇上,冯公公必定和皇上有要事相商,容臣等先行告退。”拱了拱手,李幼滋做出一副希望的离开的姿势。

“给杂家站住!”尖细的嗓音,即使是从小被冯保带到大的万历,每次听到也依旧觉得刺耳。“李幼滋你个老家伙,竟然敢把主意打到内帑上来了,还有你,陈炬,杂家待你不薄,竟然也和这些外臣一起欺骗皇上。”

“老奴不敢。”陈炬吓得立马跪下,开玩笑,太监不是文人,通过科举出身在外朝有着皇帝都难以应付的势力,太监的权力都来自于皇帝,欺骗皇帝,绝对是自己活的不耐烦了。”

“老夫此来,为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为的是大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冯公公可不要血口喷人。”比起陈炬,李幼滋可平静的多。

“大伴,到底是怎么回事?”万历皱着眉头问道,修筑铁路的事情,果然如自己所想,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其中肯定有一些重要的问题。

“皇上,他们二人可是劝皇上动用内帑修一条铁路?”冯保问道。

“确实如此。”万历点了点头。

“皇上可有答应?”冯保继续问道。

“朕还在考虑。”

“没有答应就好。”冯保松了口气,随机眼光有狠狠地瞅向李幼滋和陈炬二人。

“老奴可什么都没说啊。”被吓住的陈炬跪在地上哭诉道。

“皇上,万万不能答应用内帑修铁路,纵然内帑有金山银山,也不够用啊。”冯保此刻的话,立马解决了万历的一个疑问,果然,即使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各国,修筑铁路也依旧需要大量的钢铁,大明虽然钢铁产量比较高,但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国呢。

大明的铁产量在20万吨以上,但这是熟铁的产量,而钢材因为没有先进的炼钢方法,钢的产量却非常的低下。

一条从京城铺设到大同的钢轨,其中的花销,即使是大明最高的统治者万历,也不见得能够挺得住,也难怪英国公张维贤和辽侯李成梁等人对这个主意不感冒,这可是肉包子喂狗的买卖,恐怕等不到获利,不,甚至等不到建成,他们就要破产了。

“所以你们就把主意打到了朕的头上?”万历无奈地看着站着的李幼滋和跪着的陈炬,

“铺设轨道非要用钢吗?”

不用钢用什么?等待着万历发火的李幼滋和陈炬从对方的眼中都看到一丝惊讶,铁可没有这么好的硬度来当轨道啊。

“你们不会用铁片包木头吗?”万历看着眼前的两个白痴问道。

用铁片包木头?李幼滋摇了摇头,“皇上,这样的轨道承重低,远远不如钢轨好。”

“那你就给朕研究出新的炼钢方法,在这之前,轨道都用铁轨。”万历实在懒得理这种不懂得科技转化成利润的白痴,站起身来,转身走出去。

“哦,大伴。”刚刚走出宫殿的万历立马折回身,看着冯保三人道:“京城到大同的铁轨铺设,内帑包了,铁路路权,归皇家所有。”

“是!”冯保低头接下命令。

钢轨铺设不起,铁轨还是铺的起的,纵然长远来讲,铺设铁轨貌似不太划算,但这并不妨碍万历与民争利,先捞上一笔钱。

《万历中兴》最新章节由云起书院首发,最新最火最快网络小说首发地!(本站提供:传统翻页、瀑布阅读两种模式,可在设置中选择)

第404章 你行你上啊!第33章 教诲(下)第130章 底层的少壮派第187章 下棋第309章 什么都是值得的!第159章 打气第263章 被期待的胜利第312章 新教联盟第377章 任重道远法兰西第71章 瞠目结舌的速度第32章 教诲(上)第317章 掌握第148章 不养宗室第16章 万历的决定第19章 丁忧第137章 人口多少?第303章 等待进步第254章 旧人重现第144章 忠心可比岳武穆第238章 摆正心态第354章 工商和土地的矛盾第302章 肮脏的贸易第178章 参谋部什么的第49章 开发辽东(中)第403章 这就是个傻子!第220章 没有战争犯的时代第324章 “无心欧洲”第147章 不能起名字第5章 私斗第140章 募兵怎么办?第15章 内帑第279章 胜利前夕第340章 依附才能生存第7章 抱负第209章 携子游第278章 铁甲无用第360章 ‘污染’的言官集团第94章 神机妙算郑公公第231章 提点第71章 瞠目结舌的速度第66章 忠勇努尔哈赤第328章 莫名欢喜第401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24章 拼爹才有气势第119章 沙文主义的军官第250章 闹剧开端第179章 海军在前进第338章 被鸟吃第86章 被忽悠的传教士第234章 官僚资本的老对头第298章 移民总督第24章 怪物第226章 论皇室第393章 抢生意第97章 谁更文明?第132章 怪物第259章 论棉纺织第168章 不贫瘠第192章 阿兹特克第147章 不能起名字第123章 意料之外的外籍军团第88章 反帝国主义第374章 西班牙的“圣地亚哥”第55章 认清对手第49章 开发辽东(中)第183章 黑奴兵?第162章 励精图治阿巴斯第351章 合理的拒绝第138章 军户义务教育第216章 会跳芭蕾吗?第122章 林阿四的任务第323章 放一马第9章 石见到手第213章 跪太庙(下)第45章 神射李如梅第240章 公平交易的砝码第391章 是个不错的买卖第299章 恼人的外交第150章 训练(上)第286章 三宝太监去过的地方第5章 私斗第114章 “尽忠”还是“忠贤”第382章 纵队和精神第113章 一个坏开头第56章 万里觅封侯第351章 合理的拒绝第263章 被期待的胜利第310章 没钱改革就抢第170章 传教方式第16章 万历的决定第170章 传教方式第73章 东海巨寇和加勒比强者第164章 殖民地可以谈第250章 闹剧开端第292章 鲁莽第278章 铁甲无用第53章 葡萄牙议和第45章 神射李如梅第59章 和亲?联姻!第396章 唯利是图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