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两路使者

“察思马斤,今天好像不是很热呀,你怎么又冒汗了?要不要找个太监帮你扇几下?”一直没有发言的李春烨,终于开腔了,他一出口,就呛得察思马斤直翻白眼。

“三贝勒的正蓝旗,是八旗中最勇猛的,他们不可能失败,更不可能败得这么惨这么快,这军报是假的,一定是你们伪造来欺骗我的。”察思马斤显然答非所问。

朱由检含笑看着失神的察思马斤:“察思马斤,我们欺骗你有什么用处?能否订立和约,订立什么样的和约,不是由你决定,而是由皇太极决定的,再说了,假的军报对订立和约有什么影响吗?”

察思马斤用宽大衣袖抹去脸上的汗珠,本来黝黑的脸上,现在十分苍白。

“原来惊吓的效果,比任何增白霜都有效。”朱由检暗笑,看到察思马斤狼狈的样子,他的心情愉快多了。

“察思马斤,你的脸色不太好,还是先回驿馆休息,会谈的事,改日再说吧!”

“是,明皇陛下。”察思马斤也需要整理思路,他告别朱由检,恍恍惚惚中,都忘了和李春烨打个招呼。

察思马斤一走,朱由检立刻下令:“传礼部主客清吏司黄晓福!”

不大一会儿,黄晓福就小跑着进了皇极殿。

“微臣黄晓福,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黄晓福学着官员们的样子,给朱由检行了大礼。

“起来吧!看座。”

小太监立即给黄晓福端过座椅,倚在李春烨的下首。

“谢陛下!”黄晓福战战兢兢,侧身坐了。

“晓福不用拘谨,这段时间在礼部,你学到了什么?”

“回陛下,微臣知道了大明周边有哪些国家,这些国家有什么优劣长短。”

“奥?真的学了这么多?那朕问你,蒙古人有什么优劣长短?”

“陛下,蒙古人自七八岁开始,就学习骑马和射箭,他们的骑射技术,天下无双,就是大明的士兵,也很难比得上。”黄晓福语气一转,“不过,这是他们鼎盛时期,现在,他们的骑射技术有所下降。”

朱由检微微点头,不错,有长进。“大明士兵不是很难比得上,是根本没法相比。那蒙古人有什么短处?”

“回陛下,蒙古人自小学习骑射,他们的尚武之风远远强于大明,比较野蛮、血腥,所有的纠纷,都是依靠武力解决,他们内部的不同部落,常常发生战争,就是为了争夺财物、女人,因此,他们不团结,常常分成很多个各自为战的部落。”

朱由检微微点头,“那建奴呢?建奴有什么优劣?”

“建奴和蒙古人的习惯差不多,不过,他们出了一个努尔哈赤,整个部落比蒙古人团结一些。”

朱由检点头之后,又是摇头,“建奴和蒙古人,还有一个不一样,蒙古人是纯粹的游牧民族,而建奴,正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过度。”

“游牧民族?农耕民族?”黄晓福瞪大眼睛,他不太明白朱由检的意思。

这些名词,黄晓福暂时不懂,朱由检只好免费授课:“建奴和蒙古一样的地方,都是自小练习骑射,都是追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习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学习汉人的农业技术,开始种植庄稼。有了农业,粮食产量就会大幅增加,而粮食增加了,人口就会大量增加,所以,建奴比蒙古人更可怕。”

“陛下,建奴会种庄稼了?”黄晓福在典籍这,根本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讯息。

朱由检摇头,“建奴本身不会种庄稼,但建奴俘获了大量的汉人,这些汉人作为包衣,正在为建奴种植庄稼,一旦建奴尝到农业的甜头,他们一定会向农耕过度。”

黄晓福似懂非懂,只是不住点头。

“算了,这些

问题以后再说,”朱由检决定归于正题,“晓福,你对建奴有一定的了解,朕打算派你出使建奴,奥,他们叫大金国。”

“出使建奴?”黄晓福一听,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陛下……”

“晓福可是不愿出使建奴?”

“微臣……微臣不敢。”黄晓福的脸上隐隐出现了水珠。

“哈哈,晓福,你紧张什么?出使建奴,你是代表大明,一定会受到他们的盛情款待,你看,我们虽然不欢迎察思马斤,还不是每天好酒好菜供着?”

黄晓福想想也是,但他还有些不放心:“陛下,建奴比蒙古人更加野蛮。”

“野蛮,那是对他们的敌人,但你是大明到访的使节,在他们连连战败的情况下,他们巴结你都来不及。”

黄晓福知道朱由检特意召见自己,显然出使建奴的任务是无法推脱了,既然推不掉,不如主动点。

他扑倒在朱由检的座椅前,“微臣黄晓福,愿意出使建奴,求陛下赐给微臣法旨。”

不错,果然是聪明人!朱由检暗赞一句,“晓福,你先起来。”

“是,陛下!”黄晓福重新落座,“陛下,微臣从来没有出任过使者,这次出使建奴,微臣要做些什么?”

“做什么?”朱由检嘿嘿一笑,“该吃就吃,该喝酒喝,该玩就玩。”

“啊?就这么简单?请陛下明示。”黄晓福再次瞪大眼睛。

“当然,这些是大部,不是全部,既然出使建奴,双方当然需要谈判,谈判,你懂吗?”

“陛下,这个微臣有点懂,就像在菜市场,买卖双方侃价,先是提出较高的条件,然后根据对方的需求程度,一步步降低条件,直到最后双方成交。”

“大致就是这样,”朱由检想起在陕西被黄晓福骗取银子的场景,“晓福,这是国家之间的谈判,任何手段都可以用,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微臣明白,微臣明白。”黄晓福一叠连声,他长期混迹于市坊,这是他的强项,也是朱由检看中他的地方。

“陛下,那我们开始提出什么条件?”黄晓福问道,还随意地看了李春烨一眼。

“侯质知道也无妨!”朱由检把刚才对察思马斤提出的条件,又对黄晓福说了一遍。

黄晓福吓得面如土色:“陛下……陛下,微臣如果向建奴提出这样的条件,怕是没命回来见陛下了。”

“哈哈,哈哈,无妨,晓福不要紧张,朕已经和察思马斤说过了,他回去后,一定会转告皇太极,所以,你再提出这样的条件,他们也不会感到意外。”

“陛下,他们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吗?”

“这就需要你去谈判了,”朱由检看着黄晓福,脸上的笑容堆得有二尺高了:“朕提醒你,到了建奴那里以后,一定要像个贪官,建奴送给你的一切财物,你都可以收下。”

“陛下,微臣不敢,微臣虽然职位底下,但也在廉政文书上签了名,微臣可不敢贪墨,坏了陛下的规矩。”

“奥,晓福的职位太低,出使建奴,有失天朝使者的身份,这样吧,临时加个礼部右侍郎衔,待出使归来之后,另有任用。如果建奴要送给你财物,你尽可收下,回来之后,交给户部就行,也不算贪墨。”

“微臣多谢陛下!微臣明白了!”

“起来,晓福。”

“谢陛下!”黄晓福再次落座,“陛下希望谈出什么结果?”

朱由检看里李春烨一眼,哈哈笑道:“你谈出的任何结果,都是我需要的,不过,朕给你两条真正的底线,不到万一,绝不要让步:一是大明不能让出辽东三城;二是让建奴进贡一定数量的上等战马。”

“陛下是说,特殊情况,这两条底线也

可以突破?”

朱由检点头,“晓福,此次出使建奴,任务并不轻松,不管达成什么协议,都算完成任务,但过了新元,就要想办法回来,即使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也要回来,如果达成协议,你要申明,必须等朕批准了,才会生效。”

“微臣明白。”

“一定要记住回来的时间。”朱由检再次提醒。

“多谢陛下体恤,微臣一定铭记在心。”

“你先回去准备准备,也许一两天之后,你就要启程了。”

“是,陛下,微臣告辞。”

黄晓福告辞回去,大殿的正厅里,只剩下朱由检和李春烨。

“侯质估计,黄晓福能谈出什么结果?”

“陛下,老臣实在猜不出,”李春烨顿了顿,“但老臣估计,皇太极听到陛下的条件,一定会大发雷霆,也许宫女太监们要领受一顿皮鞭,也许摆在宫里的瓷器花瓶,要摔破不少。”

“哈哈哈……”朱由检笑得说不出话来,只用手指着李春烨。

李春烨也笑了,“陛下,经过两次大的失败,皇太极会让出占领的土地吗?”

朱由检终于止住笑,“侯质认为,辽东的大片领土,可以用谈判的方式要回来吗?”

李春烨缓缓摇头,他随即问道:“陛下,既然必须用战争的方式收回辽东,那陛下为何要派黄晓福出使建奴?”

“辽东的冬天太冷,我们的士兵,难以在这样的严寒中,保持平时的战斗力,而且,燧发枪在这样的低温下,能否正常射击,根本没有检验过,所以,冬季必须休战。”

“所以,陛下让黄晓福,必须在新元之后,及时赶回来……”

朱由检笑而不答,只投去一个会意的眼神。

“陛下,那我们现在要做些什么?”

“第一、立即向孙承宗、袁崇焕发去密信,让他们保持现状,固守好广宁,千万不要冒进;第二,准备好足够的粮草和火器弹药。”

“臣明白,”李春烨思索了一会,“陛下,臣斗胆。”

“侯质,你我君臣之间,还有什么罅隙?有话只管直说。”

“陛下向建奴派出使者,臣倒想起一事,袁崇焕的军报中说,在清剿广宁的残敌时,他们俘获了三十八名蒙古士兵,据这些蒙古士兵交代,岳托曾经向科尔沁要求,补齐各个蒙古牛录时,科尔沁置之不理,他们显然有了一定的隙缝,加上现在大明又是完胜……”

“侯质是说,我们应该向科尔沁派出使者?”

“臣正是这个意思,现在大明在辽东节节胜利,完全有可能将科尔沁拉过来,至少也要让他们保持中立。”

“嗯,侯质的想法不错,现在正是拉拢科尔沁的机会-------如果今天拉拢不了,以后也不用拉拢他们了。”

“陛下,应当派何人出使科尔沁?”

“朕想起了一个人-------锦州知府李鸿基,他现在就在锦州,离科尔沁近得很。”

“陛下,李鸿基的历练好像太少……”

“侯质不用担心,出使科尔沁,不像建奴,不需要太多的人情练达,大明的实力就摆在这里,科尔沁一定会选择依附强者。”朱由检唤过张彝宪,“传旨,加锦州知府李鸿基礼部左侍郎衔,着立即出使科尔沁。”

圣旨发出不久,加衔礼部右侍郎的黄晓福,也踏上了前往建奴的出使之路。

察思马斤以身体不适,不能继续谈判为由,请求返回大金国,礼部尚书黄立极非常爽快地接受了他的请求。

为了让双方没有完成的和平谈判,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大明朝廷派遣礼部右侍郎黄晓福出使大金国,由察思马斤陪同,一同向盛京进发。

(本章完)

第175章 史可法与李鸿基第462章 银行上架感言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389章 自行车第273章 伟大的发现,从勖勤宫开始第205章 草原无风景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65章 阴谋得逞 (求收藏)第406章 溃败第215章 留下三千女人第174章 蒙古人投降了第14章 抛射第75章 与民争利第265章 尼布楚,永远的历史第322章 和平归化第394章 刺客的身份第321章 皇后怀孕了第484章 福松城第414章 一头公牛第305章 入藏第一战第354章 缅人好战第160章 火炮的盲区第104章 海月肥皂第52章 再会兵部尚书第315章 拉达克国王森格南杰第414章 一头公牛第441章 国恨家仇第470章 使馆区第332章 布局南洋第457章 海外见闻第79章 偷营第488章 再见郑芝龙第244章 飞向城头的开花弹第155章 地球是圆的第184章 该回来的士兵已经回来了第103章 驿卒李鸿基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9章 朝议第88章 高迎祥断指明志第193章 两路使者第37章 平原设伏第263章 最后的车臣汗第125章 避居慈庆宫第413章 倒霉的吉伦海第125章 避居慈庆宫第373章 童男童女的传说(三)第139章 为大金国的士兵赔葬第428章 像塞子一样塞住第185章 找找明军的岔子第425章 第一份盟约第53章 大明的未来(一)第1章 北漂的困惑第88章 高迎祥断指明志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117章 越多越好第138章 目标宁远第50章 宫女周玉凤第367章 阶下囚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392章 玉泉山第28章 筹建军校第47章 李春烨的担忧第414章 一头公牛第494章 兰竹体制(四)第23章 阅兵第176章 科尔沁的台吉第74章 临时朝会第59章 箭在弦上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241章 我们一起杀回家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达慕第225章 恐怖的开花弹第210章 誓师北伐第266章 草原上的那达慕第53章 大明的未来(一)第13章 箭技第21章 实战演习第491章 兰竹体制(一)第430章 麻六甲水道第288章 两人一百文第260章 主动担当女使者第401章 他隆终于要撤军了第225章 恐怖的开花弹第325章 又遇红毛鬼第40章 嚣张的倭寇第349 百倍、千倍地讨还第187章 目标北城门第498章 争相攀登第29章 朝议第83章 兵锋安寨 (求收藏)第467章 天子一跪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336章 巧妙打击政敌第460章 丛林法则第37章 平原设伏第44章 与倭寇单挑第195章 我家的女人第469章 皇后的安排第415章 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