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一战中的美国

到了4月8日,德国总参谋部向威廉皇帝报告称:“列宁已经顺利回到俄国。他干的确如我们所愿。”7年夏季就有英,法、俄反间谍机构探明这个情况。临时政府掌握了这个动态,但是没能力立即予以处理。

4月16日列宁一回到俄国便发布了其著名的“四月提纲”,其中宣布俄国第一阶段的资产阶级**已经结束,现在的任务是立即做好向**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的过度做好准备,也就是要从资产阶级的手中把政权再次夺回来,这就和中国那些黑道上的火并一样,他要来个“黑吃黑”了。

对于德国方面来说,他们少了一个东方的敌人,至少是在一战中,不过那得看他们的代理人如何的表演了,看他能不能真正的把政权拿到自己的手中了。

不过威廉二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代理人不是不喜欢权力,现在他没有拿到手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完蛋的太快了。不过这也不错,既然是“黑吃黑”那就更好说了,让“临时政府”的人把所有的权力集中到一起,我们到时再一下子就把给它拿到了自己的手中来了。不过“黑吃黑”也要有水平才行的,那得要让对方把东西放到一起时才能下手的,否则你不是鸭子孵鸡白忙活吗?

列宁积极地准备着他的夺取政权的行动,他手下的一些人也走到了前台来了,像是斯大林、托洛斯基、莫洛托夫等人,也站在他的身边,

现在我们的目光从欧洲越过大西洋看一下美国。始于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年底,交战双方依然势均力敌难分难解。但到了7年,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政府却是改变了立场,直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同盟国的作战。美国为何会改变“中立”立场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远在欧洲,但对美国南方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战争爆发时,南方经济急转直下,由于英国对中欧列强的封锁,使美国南方的棉花无法进入欧洲大陆市场,南方农业的相对繁荣时期就此告一段落,致使南方人对协约国表示强烈的不满。

甚至在美国即将宣战时,南方的许多知名人士还力谏威尔逊总统保持中立,这种态度并非完全出自地方偏狭主义和对经济的考虑,它还直接反映了南方人强烈的反托拉斯冲动,国会议员克劳德?基钦和参议员詹姆士?瓦尔达曼都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卷入这场战争。

只有那些大型的商业财团,他们才会急于要发战争财,南方的一些议员反对总统的战备计划,甚至投票反对宣战,瓦尔达曼就是由于抨击战争而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南方人虽然对这场外邦战争持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参与了这场战争,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露n理上,南方的白人都与大不列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就是利用了这种联系,他们从南方购买了大量棉花,为美国的参战作出了一些贡献,从传统上来说南方具有悠久的军事历史,是一个好战的“地区”。7年的战争号角又一次在南方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田纳西州自愿应征入伍的战士阿尔汶?c?约克,他就具体代表了南方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持的态度。

战争初期他从宗教的角度反对战争和要求推迟战争,但后来却成为美国最出色的战斗员,由于南方人传统上对联邦中央集权和大公司经济垄断的不信任,他们想方设法让南方在政治经济方面不受战争的危害。

在基钦的领导下,南方议员们制定了一项税收政策,向高薪阶层课收重税,他们说服联邦政府把大多数军事训练营地建在南方,与海军签署合同,给南方的造船业带来生机,他们还居然在由政府控制商品价格的时代里,使棉花摆脱政府的控制大涨其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暂时繁荣。

联邦政府还出资在南方建造炸药厂,化学品厂,硝酸盐厂和堤坝等,间接促进了战后南方水电业和化工业的发展,从而加速改变了南方的经济结构,这种局部的经济繁荣孕育了战时的乐观主义,人们开始对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最贫穷地区的南方刮目相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影响到南方的人际关系,数千名南方人离开狄克西到外域服役,数千名外地人来到南方接受训练,这种人员调动虽然削弱了南方的地方偏狭主义,但也造成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种族关系的紧张,战争期间私刑频频发生,大批黑人从南方乡村迁至北方城市,即本世纪著名的黑人大迁移。欧洲移民的中止和兵役制的实行,造成北方工业廉价劳动力短缺,到1920年大约有100万南方黑人移居北方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变迁,南方妇女也在政治上获得了选举权,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后果之一

既然美国的人民反对战争,那美国为什么还要参加战争呢,但是政治家却是为美国参加战争准备了充足的理由,不过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

首先的理由就是密电事件:7年3月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一份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这份密电被英国截获并破译后,转交美国,内容是yin*墨西哥参战,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宣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报酬,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等三州。密电公布后,美国舆论大哗,反德情绪骤然升温。

其次就是经济利益,自19世纪末开始,美、英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之间的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到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

第189章 沿铁路线去北京第73章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二)第681章 移民第494章 激战恶虎山第167章 美女大闹迎春楼第1288章 牛刀小试第1190章 阿道夫?希特勒(二)(啤酒馆政变)第1057章 约翰?潘兴将军 第1058章 世界局势第1205章 筹备海军协定第532章 海参崴和双城子第134章 一石三鸟第1099章 内外交困的苏俄政府第457章 陆战之王第1255章 期待第1287章 警告第1301章 奇袭彼得里谢沃村(二)第231章 聚歼(四)第942章 战役总结第21章 飞艇之父第220章 占领对马和硫球第501章 终于见到了皇上第869章出访第297章 找到了克拉玛依第639章 扩大疆域第130章 盛宣怀来了第903章 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战争第1114章 委以重任第468章 德川庆喜的想法第1192章 日本向何处去第1123章 围歼第400章 清除第598章 皇权第1307章 整顿游击队第1277章 现代版的“蒋干盗书”第1284章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了第605章 米舒钦柯的骑兵军第277章 先吃掉他们的炮兵第384章 到底谁在剽窃第1011章 改变他们的观念第943章 飞机推销员第514章 政事如山第440章 天津大学第206章 组建炮兵师第320章 色狼与公主第41章 试验新式炮弹第355章 援军突入了哈尔滨第351章 空战(二)第1226章 新总统宣誓就职第85章 美国来的两对兄弟第34章 率领军舰回家第86章 司徒美堂第891章 自信心第1178章 苏珊手中的以色列第1134章 侦破美女间谍(二)第966章 策略第705章 包装公司(三)第1297章 对德军的空袭第766章 沙盘推演第457章 陆战之王第1283章 救援犹太人第571章 归心似箭第140章 两个新公司第308章 阿位木图的战斗第15章 小主人原来是个女的第1266章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1245章 分舰队参谋长第747章 这王位到底是谁的第967章 达达尼尔海峡第833章升官第61章 詹天佑(三)第279章 给藏兵弟兄换武器第847章 海上演习(三)第833章升官第231章 聚歼(四)第124章 只好吃个哑吧亏第1247章 海上猛虎斗恶狼第1063章 埃斯米尔小姐第343章 作战部署第512章 天上掉下来的朋友(二)第561章 暗流涌动第295章 目标俄军司令部(二)第175章 打掉海盗的老巢第1159章 援助苏联第1056章 空中袭击第1227章 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恐惧本身第689章 老百姓以后的养老问题第396章 弑君者,没有好下场第45章 建立情报网第398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769章 波斯帝国与土耳其联军第1038章 舰队出击第873章诱惑第96章 格格的心第1032章 反游击战第563章 强势震慑的效果第408章 言同声和简化字第887章 “雾都”伦敦第376章 京奉线通车第514章 政事如山第135章 青帮的“小爷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