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李中堂

81章李中堂

李鸿章马上道:“那可不行,让厨房给你作一点吧也不费事。.bsp;“不用了,快就好,咱俩一边吃一边说。你就听我的好了。”

李鸿章看了李振华一下,马上说道:“也好,就依你了,来人”

一个听差马上在屋子外面答应,李鸿章和他说道:“马上给李将军上饭,同时给他把下人们安排一下。”

外面有人答应一声:“喳”自然就去安排了。

李鸿章先给李振华倒了一杯茶,俩人这就进入了正题了,李振华直接就问道:“中堂大人,面对日本人灼灼逼人的架势,请问中堂大人可有什么想法呀。”

李鸿章看着这个年轻的额驸,用手慢慢地捋着自己的胡子,对他说道:“将军有什么想法吗,有就请直接告诉我就可以了,不用绕弯子了。”

“不,中堂大人,中日之间两年之内必将要生一场大战。当其冲的就是你的北洋水师和你所管辖的朝鲜,难道大人看不出来吗?”

“非是本官看不出来,而是看出来,我也是无能为力呀。”

“那么中堂大人打算怎么办哪?”

“还能怎么办?只好是请各国进行调停了,大人有什么好办法吗?”

果然就是这一套,这让李振华心中想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你就不会来点新的词吗?看来好说是不行了,那就给他下点猛药吧,于是他就向风玉清一摆手,风玉清把自己搞的一个日本人针对清政府的情报文件拿了出来,双手递到了李振华的手中。.bsp;李振华又把它交到了李鸿章的手中,张佩伦马上给他把一副水晶老花镜,双手递到了李鸿章的手中,然后又给他加上了两支蜡烛,室内更加明亮了,李鸿章开始认真地看了起来。

风玉清的文件说的很仔细,把近年来日本政府对清国的一系列情况都说了出来:

日本在19世纪6o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这样一个怪胎,它们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这就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鲜;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的这一疯狂的扩张思想,对她的弟子们,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此一时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

在他们的明治维新初期,日本人就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那个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说这些议论在当时还只是一个“蓝图”的话,到了1887年就已经非常的明确和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详细而又具体的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政府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他们的全部目的。

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o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而皇后则把自己的饰拿出来捐献给了海军,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

果然,在日本天皇两口子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多万日元。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及各地沿海地区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细地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上面是日本方面上层的政策性问题,而下面就风玉清搞的一个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一些对比:

日本一直注意着中国。188o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在向明治天皇进呈的中**队调查报告中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军制,如果仿效欧洲,则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o万人之多。所以他认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189o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o%来展海、6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

日本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189o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6军,和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已经大大过了北洋水师。

而在此期间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连洋人几艘炮舰就都应付不了,所以他们不免有些飘飘然了。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虽然说最近几年东邻日本的一些动作,使人隐约感到将来会是个麻烦。

北洋水师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倒不是因为军火工业实现了国产化——钱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慈禧太后说:“光绪1875年登基时年幼,我不得不垂帘听政,到1886年改为‘训政’,1889年‘归政’。我什么都不过问了,修修花园养老还不行么?”慈禧太后与人家那明治天皇两口子相比、对照,这个境界差距何其之大。

(正文)

第452章 开国大典(二)第314章 燃烧弹和照明弹第823章 调查线索第826章样调查事实第116章 夫妻平等第531章 朝鲜现状第314章 燃烧弹和照明弹第678章 疯狂的聂青第1192章 日本向何处去第424章 蒙古问题(二)第620章 镇长第953章 俄、德坦南堡战斗第859章组织起来第252章 控制日本天皇第472章 连饭也吃不上的税务官第506章 拼命三朗第1064章 导游第711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197章 感动和被感动着第196章 三顶世界第一第436章 新型护卫舰第558章 奥运会开幕了第319章 遭遇袭击第1006章 突袭英军的飞机场(二)第41章 试验新式炮弹第1074章 第 “海鹰号”的结局(三)第524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二)第1249章 高射炮扬威第830章依然危险第447章 和工人在一起过年第941章 激战马恩河第882章 参观圣彼得堡第584章 海军备战(二)第1100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1277章 现代版的“蒋干盗书”第216章 落日行动(二)第1258章 米尔斯克比尔大海战第733章 在飞机上试验第348章 猛烈的炮击第1022章 英国的童子军第1026章 外交冲突第762章 看不上我们的军火武器第671章 聪明的女人第927章 民族政策第320章 色狼与公主第117章 修路第658章 会见罗斯柴尔德第1327章 直升机之父和新式直升机第344章 迎战俄军第348章 猛烈的炮击第204章 充分利用能源第279章 给藏兵弟兄换武器第295章 目标俄军司令部(二)第1219章 苏联精神第927章 民族政策第410章 海军的军事改革第538章 让他们去拜“洋菩萨”第558章 奥运会开幕了第635章 进入海参崴第69章 防城市第145章 一片新景象第1291章 犹太人的大迁徙第823章 调查线索第854章 农业问题(二)第902章 很有一套的游击队第728章 小伙子们主动一些第724章 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第651章 海上激战(二)第1268章 求援第655章 纪念碑前的哀悼第101 章 她是真心的吗?第734章 视察河间第198章 上海的警察局第412章 航空母舰之议第297章 找到了克拉玛依第951章 小沙皇回国第932章 周边的关系第908章 女儿第648章 南海之战第1248章 战争奇观——高射炮打潜艇第141章 金陵机器制造分公司第1187章 残酷的政治斗争(三)第726章 媳妇能随便换吗?第1252章 巧妙的伪装第788章夫人们的分工第440章 天津大学第300章 西北大移民第591章 夜袭敌营第110章 目标“松岛号”开火!第143章 回到防城第1094章 找工作(二)第392章 税收与海关第1322章 图哈切夫斯基——苏联的希望第460章 第一次在甲板上起降第1195章 和平利用原子能第1129章 分析世界形势第484章 惩治旧官僚(四)第837章两个飞机设计处第588章 右翼的命运第1121章 “向我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