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专业事情专业解决

------------

原来李振华是不打算现在开发盘锦油田的,但是由于沈阳汽车厂的投入,让这里的成品油需要大增,他只好是把这里也放开了。一支勘探队伍在盘县和大洼县没怎么费事,就发现了这里的地下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那些勘探队的工人们都说,皇上是怎么知道的,这里的下面就会有石油,结果,人们只是打了一口探井,就发现了这里的下面全是油啊。

他们不知道,那东营的地皮也是皇上先要下来的,然后开采出了石油,就是那新疆的“黑油山”克拉玛依,也是皇上先提出来的,现在又在这里发现了大油田,这皇上的心里还有多少秘密?

别人不知道,但是作为辽宁省的行政长官唐杰书,他是清楚的,也就坚定了他继续为这个国家努力工作的信念,当然了李振华对他的工作也是最为满意的,因为只有这个唐杰书在东北搞出了这样大的一个重工业基地。李振华又在想要是让他来管理整个帝国的工业建设,那一定会比张之洞要强的多的。

现在提出来明显是不合适的,等到对俄军的战争结束之后再说吧,一些高层的领导,也要适当地进行一下调整了。

李振华又在看着墙上的东北地图了,唐杰书知道李振华现在的心里正在想什么,他是从经济的角度去看的,他知道皇上要在海参崴一带发起大规模的战役,没有一条快速的后勤供应通道是不行的,而通往海参崴的铁路是没有的,最近也就是从吉林的长春,向向东修建一条铁路,现在是考虑战争,那以后就是经济建设的一条大动脉。

没有铁路的支持是不行的,从库页岛进行支援那是舍近求远,根本就不合适,那就是说,自己要为皇上考虑在长春吉林到延边一带修建一条铁路了,要是没有这样的一条铁路,那皇上的总体计划是不能完美的实现的,于是唐杰书指着地图对皇上说道:“皇上,我想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以后便于我们和东部地区的联系。”

李振华听到唐杰话,笑了,他对唐杰书笑道:“知我者,唐省长啊。”李振华转身回到茶几前:“来我们坐下说。”

“其实说起来,我是猜到皇上的想法,才说的。”唐杰书喝了口茶,接着说道:“此一时乃是军事用途大于民用,然而战争之后则是民用大于军事了。”

李振华笑着鼓励他让说下去,唐杰书也不客气,接着说道:“假如我们前线一打起来,作为辽宁省,当是支援前线的第一线,这个是谁也可看出来的,如果没有一条方便快捷的铁路,那必然是以汽车为主,如果要是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对前线进行支援,我估计得要三千辆汽车,这还不能保证军事上的需要,如果要是有一条铁路,那我们就可以方便多了。”

唐杰书在桌子上用水比划着:“现在我们已经把铁路修到敦化了,在往前也就没有多少了,以东北地区便利的条件,要想修通这一条铁路,根本就用不了多少时间的。”

李振华笑着点头,唐杰书又用手指着背面的牡丹江说道:“如果在这里也可以,从北面接近海参崴和双城子,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从这里走的话,那修铁路的时间要长一些了。”

“为什么?”

“相对来说,这里的气候要比那里强一些,那边一但要是下了雪,那里也就不能施工了,而这里要好一些。”

“对,就是这个道理。”李振华在沉思,究竟走哪边比较合适,说实话,李振华自己心里没底,这个问题要专业的人员来回答,自己不能盲目地就说话,虽然李振华并没有把皇权看的过于重要,没有像人们说的那样。皇上是“金口玉言”,还有什么“君无戏言”,但是作为一个高级领导,也是不能随便乱说话的。有时造成的影响,可是很坏的。

于是李振华就把蔡锷叫了过来,对他说道:“你专门到北京去一趟,找到铁路方面的人专门咨询一下,我们打算修建这两条铁路当中的一条,以一年时间为期,看哪一条比较合适。”

蔡锷仔细地看了一下这两处铁路的情况,心中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他向李振华和唐杰书告别,出门走了,这事不能用电报,只能是面对面的去进行探讨,研究或者是要进行论证,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定下来的。铁路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论证,找出一条合适的线路来。

李振华提出要到鞍山钢铁厂和汽车厂去看一下,唐杰书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俩人一身便衣到重型机器厂去了。几个警卫员跟在了后面,一共是两辆汽车,很快他们就到了重型机器厂,这个重型机器厂就是一些小型机器的母机,只有用它们的那些大型设备地可以制造出一些小型的机器和设备。

我国的炼钢最早的是在1890年当时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3吨和15吨酸性平炉各一座,是中国最早的炼钢平炉。

他们先是来到了重型机器厂的炼钢车间,巨大的炼钢车间里,一台平炉正在出钢,身穿白色帆布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平炉的门打开了钢水从炉中奔腾而出,直接就流进了下面的钢水包中,钢水出完以后,上面巨大的天车把钢水包吊起来,到一边的钢模那边去,开天车的是一位姑娘,她准确地把钢水包吊到了,钢锭模前面的出口处,钢水包下面的出口打开,钢水顺利地进入了模型中。

整个工作顺序井然,每个人都准确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几个钢水包顺序而行,没有出现任何的混乱。

车间内的噪声很大,他们之间也不好说什么,他们出来以后,唐杰书才对李振华说道:“原来我们只有最大十五吨的平炉,现在已经是三十吨的了,尤其是咱们盘县和大洼县出了石油以后,重油和碴油的供应充足,平炉的燃料供应量十分地充足,钢的产量也提升了很多。”

第1121章 “向我开炮!”第914章 犹太人复国的想法第343章 作战部署第167章 美女大闹迎春楼第1223章 美国人的股票梦破灭了第809章排名次第666章 皇上看好他们第305章 关于哈萨克地区第510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662章 巩固新占领区(二)第1328章 空地之间的对决第88章 福特向我们购买流水线第16章 原来是个美女第68章 过年第735章 敢不给皇上面子第914章 犹太人复国的想法第599章 下一个目标是谁第851章到工厂里去锻炼第160章 开诚布公第774章 欧洲的局势(三)第940章 列日要塞之战第21章 飞艇之父第412章 航空母舰之议第572章 君臣情第549章 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第280章 明码标价卖英军第919章 舌战群儒第598章 皇权第715章 好客的维吾尔老乡第91章 青天大老爷第137章 金陵机器局第981章 准备谍战第659章 会见罗斯柴尔德(二)第278 解决英军第205章 年终总结第543章 参加两会第1214章 只好吃个哑巴亏第538章 让他们去拜“洋菩萨”第521章 沙盘演习第880章 欢迎舞会第894章 前往德国第973章 单刀赴会第614章 激战火车站(二)第978章 三教圣地耶路撒冷第383章 德皇送了一把废物手枪第755章 军衔的设想第558章 奥运会开幕了第19章 倒霉的约翰逊第830章依然危险第60章 詹天佑(二)第617章 华人的小村落第1285章 狮子大开口第675章 谈判桌上下(二)第646章 包袱第1315章 狠抓训练第1108章 兵败如山倒第506章 拼命三朗第601章 左右为难的总司令第411章 中国造舰第一人第384章 到底谁在剽窃第1117章 建国之初第384章 到底谁在剽窃第317章 “黑锅”专业户第898章 迷一样的航速第977章 前所未有的完美撤退第1055章 漂亮的空战(二)第183章 李中堂(三)第456章 “75小姐”(二)第614章 激战火车站(二)第236章 北洋之狗冯国璋第47章 东南亚的处女航(二)第837章两个飞机设计处第1268章 求援第1097章 货币第1118章 高尔察克第1232章 绝密的零零一基地第497章 第498章 皇帝在民间第410章 海军的军事改革第213章 冲出包围圈第729章 奠基典礼第842章夜袭黑窝第341章 光绪也硬起来了第960 章 姐妹之间第1048章 短兵相接第422章 俄罗斯对我资源的渗透第1108章 兵败如山倒第373章 夫人们的来信第137章 金陵机器局第8章 清军又来了第1214章 只好吃个哑巴亏第318章 取经向东行第249章 炮轰马关第1312章 志愿军的特别支队第465章 兴安省和东方省第716章 祸心第1324章 拍卖第579章 美女相陪试飞机第1340章 雪地狙击第205章 年终总结第171章 借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