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震惊

光是俄军的出城就进行了了三天,然后一个简短的入城式以后,在赤塔城的一些高大的建筑物上,到处都挂起了我们中华帝国的国旗和军旗,以安东尼为首的七位情报人员,和他们手下的那一百多人,很快都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安东尼首先是把自己的名字公开了出来,他的名字是安为华。安德列和瓦佳却是没有改变名字,可能是他们的俄罗斯血统多一些,不过这样也好便于他们在俄罗斯人当中进行工作。

对于当地人的情况他们知道的非常清楚,这些俄罗斯人对于由谁来统治他们并不太感兴趣,俄罗斯原来的统治,让一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处于农奴制度下,只有一些原来生活在上层的人们,对中华帝**队的进入非常反感,因为他们的贵族生活结束了,他们以后要凭借自己的劳动才能生活,现在中华帝**队的进入,让他们从贵族一下子就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或者说是和所有的人一样了。

普通的劳动阶层无论是由谁来统治他们也是干活吃饭,现在只是比原来的生活提高了很多,而且人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没有人再欺压他们了,自然他们就会拥护中华帝国了。这也让安为华他们的工作好作了许多。

从部队进城以后,先是对战争造成的环境进行清理,那些尸体统一进行处理,集中焚烧,挖坑由于冻的太深了。不方便,用火烧省事多了。对于那些参加清理工作的人要给予补贴,最实际的东西不过就是粮食了。

对于一些损毁的房屋,急需住房的就进行修理,不是急需住房的就先不管他们了,对于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也要给他们一些的粮食,这在俄军占领时期是不可想像的。这一行为让中华帝国的军队在老百姓当中,非常的受欢迎。为以后的长期统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赤塔进入中华帝国的版图,现在只是保证人不被饿死、不能冻死,维持在一个最低的生活水平,一切都要等候明年春天,大量的管理干部进入这里。然后对这里进行开发和建设。为巩固国家的统一作准备工作。

同时对那剩下的十几万俄罗斯的劳动力,也是这样的一个要求,有许多需要送走的人由于他们的家就在这一带,也就把他们都留下了,以后他们会是自己的国民了,没有必要把他们赶走的。

还有那些革命党,这里也不要他们。把他们都送走,让他们去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去反对他们的沙皇去。在这里先成立了一个军事管制政府,由聂青派出了一名军官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

把这一切工作作好以后,李彪和蔡锷、蒋方震一起返回北京,这回去的路线就要从铁路线返回了,他们先是到了乌兰乌德,然后是到了那个有名的小镇。湖边镇,先是乘座汽车经恰克图。然后到达了达尔汗,到这里以后就全部都是火车了。

到了这里速度就快了起来。三天就可以到达北京,三个人一上车就发现原来这是皇上的专列,这一节车厢从外面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里面的装修却是要好多了,这还是李振华要求尽可能的节俭,才没有和其它国家的帝王一样的排场,但是比起一般的车厢,那当然要好多了。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蔡锷和蒋方震把整个战斗的情况进行整理、汇总,他们要向总参谋部进行专门汇报的。

在火车站台上,李振华亲自前来迎接李彪一行人,场面不大但是由于皇上的亲自迎接,也让李彪他们的面子挣足了,一同来接的人还有冯国璋、段琪瑞、张兴华、风玉清等人。

几个人来到了李振华的小会议室,李振华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接风的宴席,大家先是让了一回,然后就让李彪把战斗的过程向大家作一介绍,李彪先是说了一顿打的不过瘾,然后在蔡锷和蒋方震的补充下,向人们讲了起来。

听的人可是一个劲地说着真过瘾,你就是这么一把火,就把我们担心的时间问题给解决了,各位高层领导一再地向李彪表示祝贺,但是李彪却是说道:“这一仗主要是两位年轻的参谋搞的作战方案,要不是他们的建议,这仗也打不了这么顺利的。”

人们一听,都对两位年轻的参谋高看一眼,原来他们觉得皇上对蔡锷和蒋方震如此的重视,也是觉得这两个人不一般,但是今天再听李彪一说,他们这才明白,原来这两人是真的有两下子,要不然皇上是不会看好他们的。

众人正在说着,又有几位前来赶嘴了,自然是急于要向外界报告的外交部长李经方、盛宣怀、唐炯等人,大家自然是又热闹了一番,就连不轻易喝酒的蔡锷和蒋方震也都喝的有些高了。

第二天早上的新闻广播节目中,播音员用她那熟悉的声音向大家播送:我中华帝国边防军北方部队,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已经将俄军盘踞多年的海参崴等地全部收复,现在那里已经开始了建设工作。

新闻很简单,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但是在报纸上,说的就要多一些了,一是说了把失地全部收复,再一来就是向全世界介绍了贝加尔湖以北地区那里原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在那里发现了大量从唐代以来的诸多的证据,现在那里的一些老百姓,甚至还有留着辫子的原住民,一些他们的照片也出现在了报纸上。

各地的群众自发地进行了庆祝活动,鞭炮声、锣鼓声一连响了好多天,人们白酒的销量也是大增,人们之间的对话,也是以这一消息为主要的谈话资料了。

与普通老百姓们的热烈庆祝不同的是,一些国家对中华帝国的这两条新闻,反映并不强烈,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他们根本就没有表示什么,各国的驻华、使领馆也没有什么反映。

但是他们与国内的联系却猛然地增加了几倍,他们在与自己的国家进行沟通,中华帝国这才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这让很多的人根本就反映不过来,他们的表现只能是震惊,俄军出动的可是百万大军啊,尽管俄罗斯的说法有水份,也不会少于八十万军队,怎么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了,这可能吗?这中华帝国的人可是真能吹啊。

第783章尼古拉特斯拉的壮举第410章 海军的军事改革第891章 自信心第754章 编码机第969章 现代战争模式第60章 詹天佑(二)第1267章 电子战第1036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372章 唐廷枢的后人(二)第1185章 残酷的政治斗争第673章 金砂村的发现(二)502 别据一格的追悼大会第1093章 找工作第588章 右翼的命运第938章 施里芬计划与毛奇计划第1156章 帮助他们分析总结一下第522章 建立蒙古方面军第374章 让谁去波斯第306章 哈萨克族人的想法第465章 兴安省和东方省第725章 我要跳下去第346章 炮兵观察所第82章 兴华银行开张了第575章 留下付兰雅第1180章 女光棍第1087章 救援(三)第1196章 第一枚导弹第233章 勇斗刺客第1053章 连续作战第901章 一战的前奏曲第41章 试验新式炮弹第547章 参加两会(五)第84章 抗法名将刘永福第941章 激战马恩河第453章 开国大典(三)第818章直升机之父第136章 巡视长江第1163章 外出视察第642章 赤城城外第1182章 波斯的游击队第160章 开诚布公第111章 不留一个活口第1286章 隐居者第1293章 日美开战第790章人工增雨第757章 全运会第219章 游击战的祖宗第45章 建立情报网第855章 农业问题(三)第573章 追悼会第1040章 我们不当观众了第953章 俄、德坦南堡战斗第440章 天津大学第1270章 不平凡的人,会作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来的第1287章 警告第477章 再次繁荣起来的恰克第73章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二)第337章 俄军进犯东北,我之过第677章 疯狂的聂青(二)第1074章 第 “海鹰号”的结局(三)第238章 收了一个东北王第1229章 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第186章 也想“龟蛇锁大江”第1325章 再送我们一程第404章 国葬第1301章 奇袭彼得里谢沃村(二)第554章 广告大战(二)第862章准备十年大庆第1318章 保护机场的战斗(二)第963章 中国版的《天鹅湖》第452章 开国大典(二)第555章 商品荟萃第1033章 “海鹰号”的麻烦第254章 战后的形势第81章 组建新政府第805章病情就一定服从政治吗第1181章 中东地区第1136章 你们爷俩算是给我出了气了第999章 英、法的索姆河反击(阿拉伯起义)第549章 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第266章 朝鲜国王的“礼物”第1221章 到美国股市去投资第1302章奇 袭彼得里谢沃村(三)第739章 准备奥运会第648章 南海之战第594章 白刃战(二)第115章 黄河边第787章家庭会议第936章 最后通牒第1047章 坦克的对决第756章 孩子们回来了 .第1244章 首战告捷第794章她这不是倒贴吗第968章 还没有打他们就败了第29章 围歼法军(二)第268章 卧房里的笑话第687章 沙皇自杀了第1212章 斯大林再次出访中华帝国(二)第32章 奔袭海防港第219章 游击战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