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猴子斗笨熊

685 猴子斗笨熊

张鼓峰位于图们江口上游二十多公里的东岸是一个海拔只有一百五十米左右的高地

站在山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的波谢特平原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以遥望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

张鼓峰自古以來就是中华民族的固有领土但是被卑鄙无耻、贪婪成性的苏俄霸占即便是到了满清王朝最他妈的时候他们也沒有把张鼓峰卖出去

按照1886年珲春界约边境线通过张鼓峰东侧山麓证明张鼓峰是我们的

按照1909年游珲春边务处员同驻洋馆坪中**队共同绘制的地图边界线通过位于张鼓峰东侧的长池(哈桑湖)以东地区走向是由南到北证明张鼓峰是我们的

1911年由俄国参谋部调查并绘制的地图缩尺八万四千分之一边境线和上述“1909年地图”中的边境线相同证明张鼓峰是我们的

1915---1920年东三省陆军测量局发行的地图中边境线是通过比上述“1886年的界约”相同证明张鼓峰是我们的

但是苏俄至今还厚颜无耻地霸占着乌苏里江伯力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成为世界上最贪婪、最可恶的强盗

白书杰知道苏俄现在正内乱不堪贫困交加的时候小鬼子现在一心想稳定周边环境为接下來吞并中华大地做准备

两头狼都属于畜生不如的玩意儿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白书杰现在沒有能力干掉他们所以才决定给他们之间制造一些乱子让他们去狗咬狗别他妈的太清闲了整天琢磨中华大地上的那些事儿

这两头恶狼虽然弄了一个什么《互不侵犯条约》但是白书杰知道两头狼都不是讲信誉的东西根本不是知恩图报的玩意儿谁也不会把条约当回事儿

通过阿穆尔内河舰队事件、孙吴要塞事件白书杰借力行船暗中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两头狼终于露出了自己獠牙都想从对方身上咬下一块肉來

比历史提前了两年1936年3月19日矮矬子的内阁会议批准了东条英机《关于孙吴惨案事实真相和采取适当武力惩罚对方的报告》

与此同时军部大臣命令朝鲜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中将“根据形势需要可在边境附近集中朝鲜军所属部队但行使武力要根据另外下达的命令”

1936年3月20日朝鲜军司令官立即命令第十九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司令部设在罗南)要做好随时紧急派兵的准备动员的部队大致有四个中队两个山炮炮兵大队野战重炮炮兵一个大队进一步严密戒备边界地区

第二天也就是3月21日朝鲜军司令官又对第十九师团长下达命令要把准备出动的部队集中在图们江西岸地区.

同时严令如果向图们江东岸地区(张鼓峰和沙草峰一侧)前进和行使武力必须按另外下达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第十九师团闻声而动第一线部队两个中队于3月22日拂晓前在兴庆、阿吾地附近集中完毕

白书杰最后接到钟桂堂朝鲜独立团、陈杰南满独立师侦察兵传回來的情报就是小鬼子第十九师团这一次调动的情况

小鬼子出现大规模兵力集结这件事情终于惊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來名噪一时的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后來死守斯大林格勒创造了“被占领城市永不陷落”的奇迹

那是一场惨烈而悲壮的战斗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崔可夫率领第62集团军寸步不让顽强抵抗

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都反复争夺数十次、上百次敌我双方谁都不敢说占领了什么地方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发生激烈枪战德军伤亡开始成倍增加

战斗最剧烈的时候崔可夫所部第62集团军刚刚补充到城中的新战士他们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刚刚补充进來的军官最多也只能活三天

不过1936年的崔可夫还算不上名将也就在远东特别集团军参谋部当一个情报参谋从事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直接对集团军司令官布柳赫尔负责

苏俄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部驻扎在乌苏里斯克(也就是我国的双城子)在距离牡丹江东宁县东南80公里左右

.布柳赫尔接到崔可夫整理出來的敌情通报心中很疑惑:“崔可夫同志我们已经极大地收缩了兵力表现了最大的友好诚意太平洋猴子还要步步紧逼这究竟是为什么”

崔可夫翻阅着手中的资料说道:“司令员同志根据赖奇欣斯克边防部队传來的消息说三个月前的一天晚上阿穆尔河(黑龙江)西面的孙吴境内曾经爆发剧烈冲突我们哨卡的战士看见对面日军的四个哨卡被摸掉”

布柳赫尔沉吟半晌:“如果我沒有理解错误的话崔可夫同志你的意思说太平洋猴子是因为边境哨卡遭到袭击现在加强边境的兵力保证安全是吗”

“不不司令员同志你的理解刚相反”崔可夫摇摇头说道:“我的观点是对面的日军应该是怀疑我们动了他们的奶酪现在准备报复所以我想提醒司令员同志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对策了”

“这个比较麻烦呢崔可夫同志”布柳赫尔脸色阴沉:“最高统帅部前不久刚刚下达命令一定要保证边境安宁你现在说采取对策崔可夫同志这完全违背了最高统帅部的命令”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吗司令员同志”崔可夫有些急了:“万一日军打过來而我们沒有准备的话司令员同志那将会很被动的同时也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我看这样吧崔可夫同志”布柳赫尔晃了晃手中的资料:“你把这些情报立即上报最高统帅部看看尊敬的斯大林同志和总参谋部的同志们是什么态度”

1936年3月24日凌晨在沒有接到上面“可以采取行动”的命令之前小鬼子“下克上”的传统再次展现出來而且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十九师团师团长尾高龟藏命令一个147人的井上中队突然出击占领了空无一人的沙草峰然后立即动手在高地上构筑防御工事

沙草峰是位于张鼓峰北方二公里多的一个隆起小山峰其高度略低于张鼓峰平时根本不起眼

尾高龟藏师团长的这一个动作完全是试探性的一方面看看苏俄军队的反应另一方面看看对方的忍耐底线然后决定采取什么动作(后來印度阿三学会了这一招专门在西藏那旮旯无事生非)

沒有反应

井上贤二中队长发电报回來说东面两公里左右出现苏俄边防巡逻队十多人利用望远镜观察了半个多小时但是沒有采取动作就回去了

下午3:20分苏俄军队大约80余人向西开來然后在沙草峰脚下开始叽哩哇啦叫个不停但是僵持了三个多小时以后苏俄军队的这些人又回去了

下午4:30分尾高龟藏再次确认苏俄的确沒有采取任何行动他认为苏俄军队不敢和自己开战因此命令另外一个中队紧急出动一个小时以后占领了真正的制高点

张鼓峰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想想还不解恨尾高龟藏随即下达命令在张鼓峰以东五公里订立界碑确认最后的国境线

1936年3月24日晚上7:00分在两辆坦克的掩护下苏俄军队两个连分头进攻北面的沙草峰和张鼓峰战斗正式打响张鼓峰事件爆发

战斗到晚上7:20分左右苏俄的两辆坦克被炸毁两个连的兵力损失过半已经沒有再战之力被迫后撤苏俄军队的第一次进攻失败

初战告捷尾高龟藏师团长非常兴奋随即命令一个工兵中队增援前线构筑完善的防御工事并开始着手准备修建永久哨所

1936年3月25日上午九点左右苏俄军队出动两个营和六辆坦克分成两个突击集群再次对张鼓峰和沙草峰高地发起攻击

尾高龟藏随机应变命令驻扎罗南的山炮第25联队立即出动两个山炮小队同时命令坦克中队紧急出动参战

战事规模扩大小纠纷演变成为局部军事冲突在两个高地展开拉锯战的过程中双方都损失惨重

小鬼子的轻型坦克抵抗不住苏俄军队的速射炮一个中队的8辆坦克损失了一半两个步兵中队减员三分之一

但是小鬼子增援上去的山炮小队立下战功不仅摧毁了苏俄军队的六辆坦克还把两个步兵营炸得血肉横飞溃不成军苏俄军队第二次进攻惨败而归

师团长尾高龟藏认为:“必须趁此机会给苏军一次打击使它尝到大日本皇军的真正威力否则难以完成切实保障边境安全的重大任务”

于是电令两个中队对当面之敌发起追击尽可能给敌重大杀伤迫使敌人放弃进攻

两个中队闻风而动分别留下一个班看守阵地剩下的人员发起了歼灭性追击战一路上打死打伤苏俄士兵两百多人缴获各种枪支四百余支而且把四门速射炮也给拖了回來

师团长尾高龟藏鉴于两个中队已经完成了战斗任务因此把预备队的另外两个中队更换上去随时准备反击敌人的进攻作战

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尾高龟藏从來就沒有想过向关东军司令部汇报战况而是把全副心思集中在彻底打垮敌人的战斗决心稳定现有的国境线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782 燃眉之急091 双姝复仇295 生死一线437 蓝采芹吃亏178 惊闻噩耗576 死敌要报仇443 稍微磨下刀011 行动方针118 余震连连291 掉进陷阱311 误会送来竹杠954 国家战略840 开国旗舰495 混进奉天196 自治宣言837 借箸代筹068 双方设局430 彰武大混战600 冒充小鬼子439 海军陆战队844 苏军代表370 视察秘密基地090 仇人行踪552 攻破苏家775 空军处女战211 威风八面805 战略构想377 矮矬子动向866 舰队整编201 出发之前041 以乱对乱129 连环伏击314 测验重炮威力820 驱逐倭寇241 同时出招705 核心层会议426 程世杰亮剑401 白书杰发怒207 棒子密谋954 国家战略782 燃眉之急496 处决汉奸489 新式武器796 控制规模265 扑朔迷离821 佩恩出面052 军火买卖082 种瓜得瓜417 谋取库伦旗574 张玉姝反思773 自己的战机477 悲催男人948 各展奇谋526 因势利导823 船队出发064 骑虎难下082 种瓜得瓜542 围歼开始715 宋哲元梦碎523 解救壮丁376 朝鲜特遣队805 战略构想182 多伦混战175 猪突进攻982 美日斗法880 直捣汉城142 黑山阻击536 回马一枪298 战略布局554 如月发狂562 大炮立威923 跳岛战术013 粮饷粮饷872 军事会议614 我只杀一人552 攻破苏家022 携美而逃258 制服朝奸060 颁布军规718 英雄的归属062 长途奔袭638 鬼子的末日066 狭路相逢640 英雄夏云杰254 大雪封山602 敌情很严重436 局面很诡异252 举家搬迁075 黑虎掏心905 干涉内战458 战火又扩大154 平泉敌踪991 猫戏老鼠284 混过火线944 兰芳共和国546 甑别土匪192 我是叛军611 张坊独立团791 严寒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