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钞票

主管钱财的兵曹参军事张宏翻了翻帐本,有些为难的道:“我们没钱了。”

李璟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的道:“这怎么可能,我们的钱哪去了?”

张宏摊开帐本,有些无奈的道:“确实要没钱了,现在帐上还有一共只剩下了十一万贯钱。十一万贯看似不少,可咱们如今不是以前,家大业大,这点钱根本算不了多少。”

沙门镇这一段时间来,与镇东海交易,剿灭海贼,抢劫了几乎整个大谢群岛,然后最近又劫掠了二十多股海贼山匪,每次都有不少的进项,怎么就没钱了?

张宏在李璟的面前直接把算筹袋中的筹棒倒了出来,拿着各种不同标记的筹棒开始在李璟的面前摆开计算。沙门镇这三个多月的时间确实赚到了许多钱,加起来估计百万都可能有了。不过沙门镇钱来的容易,却的也似流水。

其中最大的一项支出,还是军费,包括将士们的薪俸以及换装的装备铠甲。一套铁甲标准五十贯,一套皮甲也要二十贯。另外一把横刀三贯,一把弓五贯,一把弩八贯。一把长矛两贯,一把步槊三贯。一只羽箭六十文,一只弩钉八十文。一面皮盾也要一贯五百文,一面方铁盾价五贯。铁盔一顶一贯,陌刀二十贯。

以现在的七个主力营装备计算,一个普通的奇兵,装备一把八尺三棱长矛、一面方铁盾,一顶铁盔,一套铁甲,还有一把横刀,一把弓,一壶三十支箭。计算下来,差不多是七十贯钱,一都二百人,就是一万四千贯,七个营中有三个奇兵都。就有四万二千贯。

其它的盾兵和弓弩兵也差不多,更贵的是陌刀兵,两副铁甲加一把陌刀,就已经超过百贯。但更贵的还是骑兵,骑兵虽然穿皮甲。可他们的战马却也披马甲。一套马甲四十贯,还不算每匹战马超过百贯的花费,以及鞍鞯和战马每月巨大的消耗。一个骑兵的花费是一个奇兵的五倍。也就是说一个奇兵需要七十贯,那一个装备完备的骑兵加个消耗可能要三百五十贯。现在整个沙门镇有三个骑兵都。还不包括侦察都里的骑兵,算起来,骑兵已经超过七百之数,光是这一千不到的骑兵,就耗去了近二十五万贯钱。

一支箭就要六十文钱。一百万支的羽箭,就达六万多贯。

这还不算现在沙门镇的那些战舰,以及后勤所需要的驮马驴子。按唐军的标准配备,全军的百分之三十为后勤辅兵,每十个兵就要配六头驮驴。沙门镇现在加上后勤营以及运输营,足足八个营头,八千余人。全军除了骑兵的战马,以及军官将士们的私马外,光是后勤所用的挽马驮驴就高达五千头。如果算上士兵们的私马。几乎达到了一人一头。虽然这保证了沙门镇军的强大机动力和运输能力,可这些驮马驮驴的费用也不低,一头驴子驮马三四十贯,这笔用在后勤上的花费就有二十多万。

八千人马,光全军的装备和战马、驮马等算起来。这花进去的钱就高达一百二三十万。如果不是沙门镇奇迹般的掠夺到了这么多的钱,根本武装不起来这样的一支庞大,且装备精良的军队。这是一个无底洞,每天人吃马嚼消耗巨大。这还不是全部的支出。每次战斗过后,李璟那豪爽的赏赐和厚重抚恤。也是造成巨大支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月将士们的粮食供给和薪俸支出超过万贯,如果再加上战马和后勤的驮马等费用,每月支出至少两万贯。这还是非战斗时的情况,如果发生战斗,还得计算战斗消耗和奖赏与抚恤,支出至少是非战斗时的五倍。”张宏叹道。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维持现在这支八千人的军队,居然扔进去了一百多万贯。

李璟吸了口冷气,“我们不会真的破产了吧?”

录事参军事李纯笑了笑,道:“张兵曹也只是提前提醒一下将军。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守这一镇二堡九戍十七岛,其实根本用不了八千兵马。我觉得可以维持三千左右的常备兵即可,其它的人可以做为子弟兵,平时归家务农营生,如有战事再征召不迟。养兵消耗实在是太大,无战事却一直养着,实是划不来啊。”

李璟否定了从叔的提议,马上战事就将来临了,兵怎么会嫌多。现在看着这些兵是多了些,可一开打,到时就不会有人再这么说了。

“钱我们其实还是有的。”张宏终于说了句让李璟轻松了一些的话:“不过我们没有现钱了,铜钱只有十一万贯,另外绢多了些,有三十多万匹,折钱有二十多万贯。现在镇上的白酒工坊、香水工坊和冰糖工坊乃至军械工坊,以及新建的打火机工坊和罐头工坊,晒盐厂,利润都是很大。不过各坊现在都按将军的吩咐,制好的商品都是拿去以物易物,白酒换粮食,军械换材料等,实在是没有钱进项。我们手中的钱都大量的流向了将士们和岛上的工坊的工人们手中,都做薪水发出去了。眼看着我们库中就没有现钱可以使用,要钱荒了。”

张宏说的也是现在岛上的一个现状,沙门镇的将士和工坊里的工人的薪水都比外面的高,而且沙门镇的军队和工坊都是包餐的。这导致大家领了薪水后支出不多,都把钱存在手中。沙门镇对外生意又没有现钱流进,手里的钱又不断的流入百姓手中不再使用,这钱是越用越少,连与钱兼行的绢也是越来越少了,再下去,用不了多久,沙门镇就没钱可用,没钱发将士和工匠们的薪水了。

“要不,对外交易时一半收钱?”张宏问。晚唐本来就钱荒,现在沙门镇的钱荒更加严重。

“不行,现在还刚是三月,春旱就很严重,眼看着今年肯定又是一个北方大旱的年。粮食紧张,以后粮食会越来越难买,就算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所以趁着我们手上的这几样商品还算卖的火,我们就得趁机拿这些商品换粮食,换原料。军械坊也应当继续换原料。我们现在的军械虽然存了不少,可那些缴获来的都不堪大用,我计划全都出售掉,我们自己使用的得精工打造。”

“我们现有的粮食够军民食用两年,现在的粮价一天比一天高。这时全力换粮食囤积。这要是明年丰收,粮食下跌,那我们可就亏本了。”李纯提醒李璟道。

李璟摇了摇头,缓缓道:“你们要相信我。以后的粮食价格只会比现在更高,会比现在更金贵,绝不会更便宜。从现在起,我们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能换多少就换多少。全力囤积。而且不论是大米还是粟米小麦甚至是高粱青稞大豆,只要是能吃的,我们全力买下来囤积起来。罐头工坊那边也要加紧,多捕一些鱼制成罐头储存起来。”

众人对李璟这个全面备荒般的举动都有些惊讶,但考虑到眼下连续两年大旱,也觉得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可。

“那钱荒之事怎么办?”张宏头痛的问,上次他们从辽海封氏的猫岛弄回来了三个铸钱炉,以及一百多工匠。李璟便暗中弄起了铸私钱,每铸一千文钱。利润能有差不多一百五十文,百分之十五的利润看似很高。可一座铸钱炉全年开工,也只能铸三千贯钱,三座炉加起来不过铸钱一万贯。算一下,也不过一千五百贯的利润。这在李璟看来实在是有些鸡肋。他也想过增加铸钱炉,可是铸钱需要大量的铜钱,铅和锡,一贯钱就要铜近四斤。一万贯就是四万多斤铜。偏偏铜和铅与锡这些都是朝廷来加管制的金属,很难弄到。

李璟也是皱眉。如果钱荒继续,到时岛上的人只能以物易物,这对岛上的经济可是严重打击。

一直列席会议的张承业突然道,“咱上岛后见岛上的军士们拿钱到录事参军事这里换好个什么工分的纸张,然后用这纸片记的工分去买房子,一直觉得稀奇。现在钱荒,是不是可以在岛上暂时用这工分纸片代替呢?”

李璟眼前灵光一闪,不由重重的拍了一下巴掌。这张承业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怎么会忘记了这个呢。钱荒是因为铜钱本身价值很高,而且铜产量少,朝廷铸的钱又少,一年才铸三十多万贯的新钱,还往往被百姓熔了铸成铜器,甚至是直接交易到国外藩国去。

可如果使用钞票就完全不同了,钞本身是没什么价值的。看历史上,抗日时期,日本人也发行过军券,我军也发行过边区券。李璟完全也可以在沙门镇发行纸钞,来升级这个工分,用来暂时代替钱。

当然,不能直接发行后世的钞票。李璟思考许久之后,把纸钞的想法提了出来。

“我们成立钱庄,发行两种钞,一种是不记名的钞,分一百文,两百文,五百文和一千文四种。直接用来代替铜钱,但只限本镇十三岛内使用,一百文就相当于一百文铜钱。以后军中发薪水和工坊发薪水,都直接发钞。另外一种则是发行记名钞,和飞钱类似,记名钞从一贯一直到一百贯面额。”

“大家会不会不接受,毕竟一张薄薄的纸就代表着大家一个月的血汗钱。”

李璟笑了笑,“关健在于这张纸得有购买力,如工分一样,不也是一张纸,可大家都拿钱来换工分买房。以后我们岛内的商铺也统一,出售物品时用钞结账。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不用钱,而只用钞在岛上流通,解决钱荒问题。”

“那些商户们肯吗?他们如果要去外面进货,不还得现钱?”

“这个可以让他们来兑换,根据实际的进货情况,我们从他们收中收回钞,兑换成铜钱或者绢给他们。”

这个钱庄的钞的想法让在座的众人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不断的提出各种意见。李璟见此十分高兴,与大家把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想出对策。虽然眼下这个钞的发行还有些不太成熟,但李璟相信,弄的好,这绝对是一项极好的策略,至少能刺激岛内经济,以及避免钱的流失。

先试行着看吧,北宋全国发行交子都能流通,李璟不相信自己的钞在这么十几个岛上,十几万人中内部流通还会不行。

沙门镇上本来已经有一个造纸坊和一个印刷坊,本来这都是李璟见晚唐此时百姓崇佛,各寺香火鼎盛,连带着佛经也是销售火爆。李璟自己是个不信佛的,但为了赚钱积粮之事,李璟现在可谓是费尽苦心。见到佛经如此火,便不免生了印制佛经销售的想法。

他稍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佛经生意大有可为,特别是一海相隔的日本最为崇佛,每年唐朝的商人都要大量出口佛像、佛经、檀香等各种物品,且利润惊人。知道这个情况后,李璟自然不会错过。招募了一批造纸工人,和印刷工人便把这工坊给拉起来了。

不过既然李璟要做这行,当然不会是小打小闹。利用自己的知识,李璟将造纸工坊的工艺提高了好几个层次,用更低的成本新造出了数种更好的纸张。李璟甚至特别让匠人赶制出了一款上厕所用的草纸,终于结束了在大唐上厕麻烦的愁苦。

印刷方面李璟更是引进了铅字活字印刷术,由于印刷的是佛经,每部都印刷量大,所以这雕版活字印刷十分合适,成本大大降低。眼下这项新业务正是红红火火的进行之中,第一批佛经已经存了一仓库。

有造纸厂和印刷厂的便利,李璟干脆便与匠人们一起又研究了制造了一款更好的纸张做为钞纸。新钞每张a五纸张大小,采用了五色套印技术,防伪性能极高。不过对于发行钞票李璟也十分谨慎,专门成立了一家钱庄委派了诸多吏员主管。第一批,李璟没敢多印,只印了五十万贯钞,按照他存入钱庄的十万铜本金一比五的发行。

新钞出厂,李璟当即下令全镇范围内发行钞票,以后所有的将士和工人们的薪水一律按钞五成,绢三成,钱二成的比例发给薪水。别外规定,岛上的所有商铺岛内营业,优先收钞。钞和铜为一比一兑换,百姓随时可用钱和绢兑换钞,但钞兑换铜钱却有限制,每月所能兑换都有限量,而且必须有特别需要申请才能兑换。

第902章 子弟第311章 铁蹄纵横第582章 卢龙要塞山海关第447章 慕容雪第179章 增援第350章 卷土重来第675章 大齐开国皇帝第489章 此时此夜难为情第20章 力挽狂澜第188章 一本万利的买卖第275章 再见旧情人第30章 刺史门生第97章 韩家公子与萧家小娘子第803章 决胜第819章 搅局第347章 建辽南都督府,收狼牙猛虎将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东郡王!第16章 替人从军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344章 防微杜渐第602章 十一抽杀第52章 空手夺槊第65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第244章 尚君长求见第634章 奚王牙帐第659章 逼反第318章 取登州第254章 地道战第804章 杯弓蛇影第659章 逼反第367章 水陆并进 两线出兵第128章 潜流涌动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334章 杀人立威第634章 奚王牙帐第977章 上原驿第608章 齐人之福第632章 鞑靼第848章 陆士第678章 突袭幽州第865章 你的卵子还在不在?第318章 取登州第821章 遭遇第521章 杀机四伏第973章 何人可挡第634章 奚王牙帐第167章 都里镇 猫岛第490章 枭雄初露峥嵘第494章 迷雾暗袭第151章 什么都可以拿来卖第592章 不战而降第347章 建辽南都督府,收狼牙猛虎将第763章 死棋第584章 借粮第580章 东成西就第243章 备战, 打火机、罐头、盐田!第69章 阻击第69章 阻击第931章 废帝第154章 狐假虎威 借机敲诈第352章 夜袭渤海公主第127章 皇冠棱堡第966章 朱温和李克用的人头第60章 要债第56章 万贯豪赌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653章 再来一炮第577章 幽州乱第330章 谋朝篡位第175章 一百万啊一百万第888章 阻击第477章 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第129章 纯队与花队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万 新学堂开学第844章 纵贯线第446章 死掉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第659章 逼反第640章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第842章 十步杀一人第330章 谋朝篡位第668章 失控第138章 跳荡反击第680章 燕王第416章 小朝廷第777章 举哀发兵第83章 返乡第428章 七军震憾第24章 逃离第792章 虎胆龙威第849章 铁骑第846章 孤注一掷第363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697章 牛 逼第850章 臬捩鸡第740章 赵家将第440章 黑旗军,重装铁骑出击!第281章 机发飞火 一战功成第1023章 新王朝诞生第383章 周德威来投第210章 决胜千里第497章 入狱第866章 虎子无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