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捞月亮的蓝子

对王画说的玛雅国,有的人还是不相信,认为这是王画的借口,既然他能在夷洲凭空变出一个船坞,在钦州凭空变出一个十几万人的城市,难道就不能在某某地方变出一个冶铁作坊?

这是王画在捞好处,但知道王画粮食在补贴,也不会怪罪王画,不这样,到哪里弄钱来?只是唬弄朝廷不大好,可现在有几个大臣不在唬弄朝廷,连大宋同志都开始得过且过,况且他人?

没有办法,一没有人家聪明小二也没有人家大公无私,钱发大水淌来一样,然后发大水一样淌到老百姓手中。放在官府,反而没有王画操作更让老百姓得利。恐怕也没有这个本事操作盈利。

看透的没有进谏,或者没法进谏。

对于王画暴利的产业,也不是王画所想。韦氏也有顾虑,总的来说,王画只要国家好,百姓好,似乎对谁掌权不大过问,也没有对自己产生敌意。何去抢这份食?

但架不住娘家人在后面挑拨小成天到晚说王画在粮战与钱战中得了多少多少钱,一辈子也用不完吧。太原王家都得了那么多好处,可正妻还是“预订”了安乐公主,怎么也得分一点给韦家吧。

于是试探地要了船厂。王画一怒之下还真给了,可韦家不知道王画已经生气了。烟花也出来了,不用说这项利润肯定会超过鞭炮,而这一切正是那个炸药上配制的。于是要炸药,还动援了宗楚客做说客。

说到最后,连李显都动摇了小这次钦差过来,还是试探。而且韦家内部意见也不同,有的贪,主要太原王家分得好处太大,自己也没有参与囤积粮食,为什么王画一点好处都没有分过来?有的头脑还清醒的,你们向王画要好处小王画欠我们韦家什么?就是一开始制作了那件漆雕,也只是将人家当作一个工薪昂贵的工匠使唤的。反过来为了报答这点可怜巴巴的好处小王画给了韦家多大的回报。人心要有知足之意。

但这一群人声音很主要是韦氏做了皇后,而且李显世事皆听韦氏的安排。韦家某些人得意忘形。再加上这一年多来,动辄以百万绢计算,那个世家不眼热?

而且船厂王画顺利答应下来,鼓励了他们的胆量。

但不知道已经触犯了王画的底线。

先是岛上,唐朝派了官员与官兵,还有一批工匠与作坊主,至于这些作坊是谁的。大家心知肚明。相反官员还刻意巴结他们。

王画还真没为难。

留下半生不熟近千的奴隶,连李红都感到心痛。还有十几名工匠,也手把手教他们造船的技术。带着他们拜访了一些当地酋首,然后等到第一只艘下水,才离开琉球岛。

实际上王画除了奴隶外,还留下大量产业,包括一些造船工具,也不能一起带走,会让人怀疑他的诚意。还有大批开垦成熟的田地,以及当地留下良好的人缘关系。

但到了这批人后,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王画手下前来开发时,王画一再叮嘱,尊重当地民俗与百姓,那怕你看到他们一大家如史书上所说,在一起交合,也不准耻笑。本身多是贫困百姓出身。草根阶级,因此这个政策很好的执行。

可韦家那是什么家族,关中四望首望。

怎么可能与这些土著人平起平座。一开始没有发现。处长了,渐渐感到心里面不舒服了。而且因为王画的开发,附近的巨大木材前后被砍伐了,如果需要木材,也不难,顺着河流而上,也就是后来的淡水河,一直能延伸到中部山区。现在都是原始状态,能砍伐多少树木?将木头砍下来,顺着河流漂下来,就可以就地取材。

但这是寄托在与原住民关系良好的基础上。现在因为韦家的傲慢,身后还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将原住民放在眼里,甚至还主动抓捕原住民。正好中原的棉田缺少劳力。

结果开始发生冲突,冲突也在加剧。最后严重到骚忧到船坞都无法开工,随着连同那些偻国的奴隶都开始暴乱起来。

事情闹大了,问王画。王画毫无不客气地写信说,不是有人垂涎三尺吗?我现在无偿让出来,还保证他们养儿生孙?笑话了。

其实这时候李显也看出苗头,知道事情源本,这不是为了国家,还强求王画,难道为了韦家家族,也要强求王画?不从王画嘴里抢的食,王画也不会同意。直接说了,联不管了。将大臣与军队调回来,连夷洲也不要了。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这不算完,瓷器转到了新瓷器,宝林斋份额逐渐减少。

同时钦州新船厂开工。

王画回了信后,立即派人喊十八家过来议事,反正用了补偿出售粮食的借口,也不怕人说闲话。联手兴修船坞。主址在钦州,同样附近有许多木材可用,还有一些河流,能从上流将木材漂泊下来。甚至其他地方也可以从海面上将木头运过来。成本不算很高。

又在永州,办了一个河船的船坞,河船造好了,顺着湘江而下,直到长江,运往各地。海船更好办,现在钦州虽然不如广州一半的规模,但已经有不少外国商人前来。比起现在的双桅船,无论大食还是南海诸国船舶都十分落后。也早对这批船舶垂涎不己。不过那时候王画也缺船,只出售了淘汰下来的一批船只。都转交给了唐人。

这些商人有的行商多年,手中都有钱。还是用鼻金下订单

王画一怒之下的举动,却为钦州带来生机。这个巨大的船厂,至少数月的订单要维持好几年制造。单工匠就召收了四五千人,更不用带来的相关产业。

结果让王画看到住房基本销售完了,提前将那几千亩田地拍卖,修建新房。这时候粮价平稳下来还有逃户,唐朝到底有多少逃户,没有人清楚,有的预测在五百万人,有的预测在一千万人。不过后面说法,不敢在朝堂上说出来。

王画担任过户部侍郎,也从乡下走出来的,逃户有多少,五百万肯定不止,象青山沟一半是逃户。当然不能按青山沟的比例计算。五百万不止,一千万人有可能不足。只是因为岭南遥远,自己吸纳的这批逃户并不多,如果放在洛阳与长安等地,等着受吧。有可能会涌来上百万的逃户。

因此还有逃户陆续而来,到底有多少,王画也不清楚了,大多数让其他缺人的各州县吸纳下去。钦州只安排了两万人,但也让钦州人口终于挤身于二十万行列。放在中原也是一个人口不少的上州。

所以最后朝廷也纳闷儿,如果王画在钦州呆上五年,会不会让钦州人口比洛阳还要多。

这都是不可能的,钦州受地皮所限,现在的人口基本饱和,王画甚至还派人监督,防止外来人口再次涌入。

王画不但放出了一部分造船的技术,与十八家分享,而且连朝廷开采铜矿的炸药都断掉了。现在矿洞打开,不需要炸药了,再需要我没有钱来补贴。也对,这是朝廷的事,怎么总是让一个臣子补贴?

对于王画开放造船技术,朝廷更是无奈,如果开放炸药技术。有可能会引起争议,至于铜矿与盐业,更只有朝廷才能经营权。

但造船技术,朝廷干涉不了。

唯一就是针对王画公开经商。进行弹劾,甚至可以将王画所有官职录夺下去。可那只是逾制,也不能没收财产。

但录夺后的结果呢?

王画在洛阳呆在家里几个月,也没有看到他要官做。朝廷给他加官进爵,也是再三推辞。用这一点威吓不到王画。反过来朝廷会面对失去王画的后果。

一开始收复夷洲,还真有不少大臣产生兴趣,开疆辟土嘛。只有少数人想到中间的关节。更多的人随声附和,加上王画也没有辨解。

就是炸药,也有许多大臣不清楚它的威力,真以为象后来原子弹一样,往对方军队一丢,马上就解决战斗了。直到王画回奏到了朝廷后,大家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中间另有蹊跷。

还有人想巴结,但敢作声么?到哪里弄这么多粮食,别看粮食价格下去了,一旦传出失去了王画后面一批批粮食的支持,就眼睁睁着看粮食再次涨价吧。

就是后面粮食丰收,二十文也不贵,放在粮仓里,可以调剂。而且经过这一次教,大家也意识到后备粮食有点少。

这几千万石粮食一个子都不能少,得运回来。不然连李显都不放心。

安稳了,看王画的后手。

夷洲开始出事了,大家清楚小有可能是官员本身的问题,还有王画也没有真心协助朝廷。才这么快就失控的。但王画值得协助朝廷吗?不是协助朝廷,是协助韦家船厂发财。

如果王画真这么做,反过来让大家怀疑。他不是这个喜欢拍马屁的人,让韦家夺了财产,却犯贱协助韦家在夷洲上立足,可能吗?

而且王画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心胸略略有那么一点窄。对他好一尺,他会敬你一丈。对他交恶,管你是世家世子,一律报复。就象李隆基砸了他的店,王画没有吱声。却来了一个让皇上注意羽林军。硬是将李旦与太平公主一些亲信挤了出去。

也算这个报复才是开始。

果然与十八家开始兴建船坞。用的还是十八家粮食出让王画付出代价的借口。

王画有可能付出了一些代价,不然十八家吃了这个闷亏,居然不作声。连十八家在朝中的大臣都不吭声,因此那个烟花有可能是代价之一。可瓷器就是故意打击韦家的。

这个船坞更是为了打击韦家小不让韦家坐大的。

李显好说是和平天子,不好说是糊涂天子。可也没有糊涂到黑白不分的地步,看到王画的回奏,也反应过来了。敢情自己被老婆娘家人当作大旗使唤了。有点儿不开心,两战是为王画挣了许多钱,但大头子却是让妻子与女儿得了。剩下的不少,可是三家平分的,王画能得多少?

回奏上说得很清楚,安置流民与钦州发展软贴了两百多万婚钱,还有炸药的几十万,粮食软贴的数量更大。这些钱不是王画为自己所挣,只是换了一下手,这边挣了那边软贴到了朝廷。即使还得了一部份,那也是应当的。换作自己站在王画立场,也不乐意。

将宗楚客喊来,说:“宗尚书,王画同意交出炸药配方。”

宗楚客还没有反应过来,答道:“恭喜陛下。”

“但你得为联筹集五千万石粮食出来。王画没有资本筹集。联就着你了。”

等楚客听了头脑嗡地一声,让我筹集五千万石粮食,五万石粮食也筹集不出来。

李显说完让他退下,老婆家的人不能出气,宗楚客能撒撒气,而且很可疑,这是宗楚客故意为他三弟陷害王画的。

宗楚客两只小脚大半天才迈冉,托人打,道了事情原委,古即托韦氏替他说好可不是闹用…刘。如果玩到最后,王画用这个做借口,将自己也送到钦州改造,变成第三只猪,这一辈子仕途到了尽头。

韦氏一听有点不大乐意,不过要怪也怪娘家人,有点贪。当初就劝,可劝不信。于是让人写了一封信给了王画,上面只有一个字:止!

王画也回了一封信,幡!

幡不动的。只是风将它吹动了。风不吹,幡依然平息。

但有没有停息,其实最致命的打击还是在海上。

韦猛是韦家的外室弟子,但天生猛力,后来航海整个变了味道。于其说是交易,还不如是抢掠,抢人抢财物,占交易的份额一大半。正好韦猛派上了用场,这一次韦家三艘海船,在膘国的一个部落里,看到了大批象牙。于是韦家三艘船舶上主事的人派了人过去与他们交易。语言大多不通,手上拿着若干的瓷器与布匹,然后递到这个部落人手上,一手从这个部落人手中拿过来象牙。做了几个哑语,意思我们这样交换。大多数交易就是这样完成的。

但这个部落的人立即将象牙夺了过来,货物也没有归还他们。

这个交易的人只好在他们手中原始武器的逼迫下,退了回来。但眼睛膘了一下,看到这个寨子里面,许多人家墙壁上挂着象牙。

立即回来,让韦猛带着五十名家丁,全副武装,在夜晚下了船舶,试图对这个寨子进行夜袭。

可这一次不同了,快到了寨子时,忽然林间无数绳索拉了起来,五十名家丁几乎大半绊到在地。然后林间射出密密麻麻的竹箭。虽然是竹箭,可借着月色,可以看到箭头上蓝汪汪的颜色,这个蓝色只是坏事,绝不是好事。这一批攻击还没有结束,又是一批长矛投了过来。虽然是原始武器,自己穿着制式的盔甲,但人家这种武器多啊,也会让人丧命。

韦猛一看不妙,立即拨腿就逃。

战战兢炮逃到船上,结果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回来。

吃了这个大亏,韦家人不服小又召集了附近海域其他的船只过来。这一回派了一百名家丁,但这回下去后,就象石头沉入大海一样没有一个回来。不但这几艘海船,其他的船舶大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没有了家丁的武装保护,在航海时是十分危险的。

特别是因为唐朝这几年的恶劣行为,沿海一带土著人对唐朝十分反感

凄凄惨惨地回到了广州,还没有想到是王画做的。

王画在陆地上没有势力,除了那两百户族人外,还安排到了两个地方。要么就是买了大批田地送给了贫困百姓与血字营的家属。可送过后,王画一家也没卖弄恩惠,也就断了来往。

与其他大世家相比,王画一家几乎什么也不是。如果不是王画一手撑住天空,王画连一个庶族地主都不如。

但到了海上后,那就是天,那就是地。

没有必要这么样弄,直接就可能将韦家船队灭了。

反正海面上的事说也说不清楚。而且出事的地点遍布南海诸岛或者各个大陆,王画也没有力量将这么大地方的土著人控制,为他卖命。

况且在交战时也没有看到先进的武器。全是原始武器。人也是土著人,一个唐朝人也没有。

韦家的人萎靡不振,但这时候下人弈到了一个喜讯。在东南海面上有一个土著人国家,盛产铜、银、香料与宝石。还拿出了许多货物在广州进行交易,并且聚拢了数艘船,准备来一次更大的交易。

韦家的人听后动心,威逼利诱,得到航海图。于是召集了家族中几乎三分之二的船舶,一共大大小小六十多艘,人手达到了一千多人,航向了那个国家。

十几天后就找到了。果然人很多,不过他们这一次带来的人更多,又是将力量集中在一起。大摇大摆地将船停好,一个个带着武器上岸。然而这一次才是毁灭性打击。

他们迎来的不是原始武器,人家用的也是铁箭铁弓,而且满山遍野,不知道过来多少被激怒的原住民。

见到不妙,韦家想撤。可这时候海面上也扬起了一面面帆,船儿很但船速很快,又是占着上风小一个个身体灵活的土著人攀上了他们家的大船。一会儿连船只都被这些土著人占有。

这一次韦家人半点收获没有得到,只回来了两艘船。人也只回来了六十几个人。

有人想到是王画刻意报复安排。但没有人相信,因为范围太广,从天堑东边到南海诸岛,再到吕宋群岛,几乎覆盖了整个南海海域,不要说王画,就是朝廷也没有这个能力。

只能说是韦家倒霉了。

韦家游说韦氏让朝廷发兵替他们报仇。

可这回韦氏怎么也不同意了。开玩笔。朝廷就没有熟悉海战的士兵,还是在几千里之外的南海,你们一千多人就这么轻而易举完了,朝廷得发多少大军?海上供给怎么办?如果成功还好一点,失败了又怎么办?

就是韦氏的亲弟弟在岛上被杀了,朝廷也未必敢轻易动兵。

最后韦家折腾来折腾去,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就象捞月亮的蓝子,反而惹得天下人笑话,甚至还到贴许多损失。

第52章 担子第56章 冷淡第18章 讲故事第9章 越来越热闹的夜晚第16章 布局第26章 反间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请第73章 分(中)第73章 决战白马寺(二)第147章 制度第20章 约战天下第108章 半文钱第一百二七十章 杀机第113章 弑(上)第63章 入世第60章 凤求凰(上)第16章 囧与雷(完)第78章 决战白马寺(七)第11章 颠覆第49章 砸场子第45章 宗楚客的价格第43章 学艺第60章 第二击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54章 下马威?第21章 约战天下第21章 龙上九霄(上)第1章 围城第4章 宫宴第32章 不服第19章 约战天下第62章 针芒第4章 宫宴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四)第116章 无间道第58章 第一个锦囊第57章 二郎第100章 屈服(上)第32章 不服第42章 致命后手第20章 鸣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67章 两头猪第19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二)第66章 决战慈恩寺第66章 收官第35章 烈音第4章 突发灵感第56章 天下忧第48章 真爱(下)第23章 论乐第81章 决战白马寺(十)第8章 沐浴美人第24章 酒肉修行第18章 血甲第65章 口谕第61章 几人不动心第5章 囧与雷(一)第158章 我去也第92章 那一箭第59章 送客第34章 天意第2章 马崽坡第116章 无间道第9章 一马第30章 不速贵客(下)第156章 兵戈起第7章 未婚妻第34章 天意第74章 决战白马寺(三)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43章 名将集中营第88章 治国之术第46章 风云之战第25章 宗族大会第12章 倒第103章 拉拢第37章 滚!第10章 丫的第59章 西倾山,山倾雪第35章 速离第3章 退亲第65章 麻花第55章 无心逐云第37章 阴差阳错第64章 挑战第70章 日上柳梢决战之时第51章 伪君子第150章 东风急第76章 青岗岭之战第122章 悲情皇后第85章 寻找第43章 太子第9章 大势第56章 天下忧第12章 朱先生第53章 锦囊妙计第5章 囧与雷(一)第86章 三件事第14章 约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