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杜光乂

第1327章 杜光乂

“轰隆!”惊涛拍岸,溅起无数浪花。

海岬稳稳地立在大海中央,就像那持盾勇士,将汹涌的海潮挡在身前。

在它身后,则是宁静无比的港湾,一艘艘船只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离港。

“噹噹……”铃声响起。

水手们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船只,一艘接一艘驶出锚地,前往外海集结。

两艘海鲛船领头,数十艘大大小小的旧船紧随其后,扬起风帆,顺着强劲的北风,向南而去。

今年大概不会再有船只过来了。

安东尹杜光乂抬头看了看两道海岬上的高塔。

塔有七层,青砖、大木制成,遥遥相对,隔海相望,拱卫着狭窄的海湾入口。

塔的外围是一座寺庙,僧人诵经修行,百姓进贡香火。顶部每到夜间,都会燃起熊熊烈火,指引着远航的船只。

杜光乂缓缓下了山,骑上马儿,在随从的簇拥下,沿着乡间小道,慢慢巡视。

“杀!杀!杀!”远处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怒吼声。

杜光乂靠近了一些,驻马观看。

秋收已毕,入冬在即,旅顺全县十里八乡的府兵们带上器械,开始了例行操演。

操演的质量很高,这从他们整齐的队列、快速的变幻就能看得出来。

旗号一变,阵型立刻跟着变动。金鼓一响,无论之前在做什么,立刻前进或后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犹豫不决。

其实很正常了。

归德军、龙武军、清夷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他们比正规军还正规军。至少在这一代人老去之前,府兵的质量都是一流的。

这支部队好用啊!战斗力可能也就比禁军稍稍逊色,但平日里分散居住在各地,没有鱼符不能集结,可比成千上万人挤在一座军营内,一个帐篷睡十来个人的部队好管理多了。

说直白点,他们串联造反比较困难。

军营之中,你大吼一声,可能几百个人都听见了。鼓噪一下,全军震动。

荒村野外,你大吼一声,只能灌满嘴西北风。

府兵唯一能大规模串联鼓噪的机会,只有集结训练这会了。但何必呢?

农田有人帮你耕作,每年的产出多得吃不完。

你甚至可以从三户归于你的部曲之中,挑选两个机灵点的少年,教他们一点粗浅的本事。打猎的时候,他们帮你驱赶、拾取猎物;练武的时候,帮你整理、保养器械,甚至可以短时间对练一番。

你有一百五十亩地,有十几个奴仆,你的生活太好了,有必要造反吗?

“地广人稀的好处!”杜光乂轻声自语。

他很清楚,在人口暴增、土地不够分之前,府兵制存在的根基非常稳固,战斗力也不会下降。

前唐之时,当府兵的土地从140亩下降到十几亩的时候,才终于出现不堪用的状况——很明显,只有十几亩地的府兵,与土团乡夫何异?

“还有其他补贴收入的路子……”杜光乂又把目光投向另一处。

那是一处临海的空地,搭起了许多木架子,上面晾满了昆布。

昆布最早叫纶布。

《尔雅·释草》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

《吴普本草》云:纶布一名昆布。

今上爱食此物,刚刚嘱咐沿海州县进贡至北平,他拿来煮肉,与军士们分食。

杜光乂也尝过,确实美味。不光昆布美味,煮在里面的肉也很好吃,突出一个“鲜”字。

昆布旁边还晾晒有他物,曰“紫菜”。

《本草经集注》云:“今青苔紫菜皆似纶,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

纶其实就是大的意思。

古时的昆布,其实包含内容更多。但大夏将其区分开了,圣人给纶布赐名“鹅掌菜”,又有紫菜、鹿角菜等,皆令其进贡至京。

眼前这些木头架子上晾晒的,大部分是鹅掌菜。

十月了,地里没什么活需要忙。但府兵的部曲们却没法歇下来,他们纷纷跑到海边,打捞、拾取鹅掌菜,拖曳上岸之后,简单清洗,再挂起来晾晒干。

这是他们自己的收入,府兵不会管,甚至官府也不课税,因此积极性非常高。

方才离港的船只之中,就有不少装运了鹅掌菜、紫菜、鹿角菜以及另外一种由圣人赐名的“裙带菜”。

淮海道转运使宋瑶颇为感慨,多少年了,第一次从安东府见到“回头钱”。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大概就是鹅掌菜数量很少。打捞、清理、晾晒、运输也是个体力活,并不容易干。

杜光乂曾经冒出过个念头:粟麦可以种,海带能不能“种”?

似乎很难,因为这东西生长于海中岩石之上,你种在什么东西上面?何物在海中一年不烂?

今年渤海国南海府也进贡了不少昆布。

但他们的昆布(海带)与中原的昆布(鹅掌菜)比起来,似乎又大不一样。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今惟出高丽,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

这种昆布,渤海有,中原没有,圣人似乎更爱之。

圣人怎么这么爱海中之物?杜光乂无奈地摇了摇头,想要取悦圣上可不容易啊。

“举枪!冲!”远处传来一声断喝,紧接着是如雷的马蹄声。

三百府兵骑着战马,斜举马槊,沿着海边平地来了一次迅疾的冲锋。

“杀!”战马所过之处,木人、草人东倒西歪,伤口纵横交错。

一轮冲完之后,骑兵在远处收拢,紧接着又冲一次。

“昔年厅子都冲兖兵,出没二十余合,终破贼人。你等平日里好吃好喝,须不比厅子都差了,再冲!”一名校尉高举马槊,大吼道。

“杀!”奔雷声响起,平地上烟尘阵阵,杀声如潮。

杜光乂看得如痴如醉。

谁说毛锥子不喜欢兵事的?那只是对于出身贫家的读书人来说罢了。

杜光乂出身京兆杜氏,自然花费得起重金聘请武师教导武艺,这是家境普通的读书人难以承受的开销。

他这么多年一直从事文职,武艺早就荒废了,但看到军士们热火朝天训练的场面,依然感到很兴奋。

安东府是他奋斗数年的地方,这里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他都看在眼里,甚至亲身参与。有这些强悍的府兵在,睡觉都安稳。

******

杜光乂离开旅顺后,一路向北,再向西,于十月二十日抵达了营口县。

他谢绝了营口令李谟的陪同,让他自去督促仓城扩建,自己随意看看。

李谟与折冲府都尉商量之后,派了一位名叫康福的队正,带五十名正在训练的府兵随行,护卫其安全。

“康队头年齿几何?”杜光乂牵着马儿,随口问道。

“二十有三。”康福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皮甲,回道。

杜光乂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装束,又看了看他的马,道:“战马不错,甲差了点。怎么?家里歉收了?”

“这会只得一户部曲,今年种的小麦,也被水淹了,颗粒无收。”康福答道。

杜光乂叹了口气,吩咐随从道:“过两日送一副铁铠到康队头府上。”

“是。”随从应道。

“这怎么使得……”康福不好意思地说道,但却没有拒绝。

“你用得上。”杜光乂说道:“营口的仓城已堆了十余万斛粮豆,你知道吧?”

“知道。”康福点了点头。

“明年很可能要打契丹了。没点防身的家伙,我怕你上阵就死了。”杜光乂说道。

康福有心反驳,老子好歹是蔚州军校出身,生死场上走了几个来回的人,还能被契丹人弄死不成?

但他知道好歹,有了铁甲在身,冲起来更加安全,也更容易建立功勋,故并未拒绝。

“明年真要打契丹?”康福道完谢后,紧张地问道。

“多半要打。”杜光乂说道。

安东府兵军额两万,但至今未募齐,还要抽调轮戍抚顺、盖牟等地。明年若出师,撑死了万人规模。王彦章固然是猛将,但就这么点兵,杜光乂也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

河对岸传来了悠扬的歌声。

杜光乂、康福二人齐齐望去,却见一群契丹人赶着牛羊南来。

那并不是敌人,而是刚从长春宫转来的契丹贵人耶律罨古只部,大概有数千男女老少,不到十万头牲畜。

这点本钱,在草原上真算不了什么。甚至于,营州随便拉出一个杂胡部落,都能稳稳压过罨古只部。

“罨古只野心勃勃……”杜光乂冷哼一声。

上个月的时候,他在积利县接见了昌平汤丞耶律滑哥。

滑哥向他密报:罨古只酒后口出怨言,辱骂今上,似有反意。

杜光乂没说什么。

滑哥的一面之词,还不足以影响他的判断。但以他长期处理草原事务的经验来看,若说罨古只一点野心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任他诸般阴谋,又有何用?”康福哂笑道:“当数十万大军北伐的时候,罨古只就知道他那点本钱,实在不值一提了。”

“康队头倒挺有见识。”杜光乂用惊奇的目光瞟了他一眼。

康福似未所觉,继续说道:“契丹人引以为豪的骑射本事,这次怕是要落空。当平海军的船沿着大辽水北上时,他们就知道自己的无用了。连粮道都断不了,如何打?正面厮杀么?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二度组建安东行营的命令已经下来了。

王彦章暂代行营指挥副使之职,指挥使是谁,尚无消息。

安东府七县,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操练部队,囤积粮草,扩建码头。

来年开春之后,平海军还会组织大规模的运输,将营口附近的军粮增加到三十万斛。很明显,这是一次水陆并进的军事行动,将契丹人在辽西的势力连根拔起。

如果达到目的,那么迭剌部将遭受惨重的损失,因为辽西本来就是他们的地盘。

迭剌部的实力越弱,对局势就越有帮助,这是很明白的事情。

第二十章 何去何从(为泪痕兄第二个盟主加更)第948章 压力第八十六章 怎么打?第二十六章 死结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1067章 交代第三十三章 来了第五十五章 诸葛爽(存稿灰飞烟灭,为书友徐宇的大力赞助加更2)第十一章 十万熊罴似潮涌(三)古代的骑兵第三章 舆图第五十八章 能给什么?第五十一章 围三阙一第二十七章 齐聚第一百零三章 后记告哀使二第十七章 督战第九十一章 重围第三十章 路子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四十七章 整编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七十四章 百年布局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二章 派系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财政收入,我发单章也是累了……第四十二章 阶段性成果第十一章 招讨使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谢编辑,今日加更一章)第十五章 鄜坊驿路好马来(含泪为青衣熊猫盟主加更)第1033章 全是坏消息第五十三章 背锅第1075章 我为陛下贺第1009章 新潭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180章 走也!第二十九章 干掉他们!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三章 好友第二章 昆明池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军事上”第1052章 邯郸第四十七章 浑水摸鱼第五十九章 纵生口第一章 二月第三章 上元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一章 底子第1033章 全是坏消息第九章 焦躁第十七章 神武门第1041章 风向第十章 换了人间第1060章 做事第十七章 “五年平辽”第999章 思考第1105章 定计第四十五章 巡边(四)第二十五章 红利(二)第1272章 归心第十五章 出招第1202章 马城第十四章 驱走第983章 安全感第六章 监军使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五十四章 烂泥塘第五十章 南撤第六十八章 混乱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三十三章 压力第八章 海上牧场第四十八章 解斗第五章 铁斤城第三十二章 最后时刻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四章 兵谏第五章 地盘与借道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1048章 一天第1217章 人事与工作第二章 池浅王八多第1338章 试了试斤两第四十四章 学生第979章 蒲县与石楼第二章 生长蕃中似蕃悖第997章 人口就是财富第五十章 肥肉第1334章 说动(给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七十五章 路线第三十三章 盘点家底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来风景异(三)第一章 统一思想第十五章 你们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七十四章 一举失败第四十五章 成绩与隐忧(上架了,求首订,谢谢)第十二章 拓跋与野利第六十七章 浮梁第七章 时机与春社第三十七章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