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道之乱,齐君一直没太当回事。因为一直以来,虽然传出淮阳道生乱,可和诸道民怨四起,流民横行比起来,淮阳道实在太过平静了些,何况这些年齐凌治理淮阳道,也算是兢兢业业,和他治理一国比起来,一个小小的淮阳道,不该在齐凌离开便立时生乱。齐君对此也颇有怀疑,所以才派了夏琰前往。
他自是知道夏琰的斤两的。
怕出了万一,他还让卫宸同行。
卫宸若不是楚家的女婿,齐君或许会更倚重他些。只是他娶了楚暖玉,而楚暖玉偏偏还认了齐凌为义父,这盘根错节的关系,实在让齐君忌讳的很。
好在自幼一起长大,他是清楚齐凌的心性的。
楚暖玉这个义女,也不过是他为了拉拢楚家而认下的。
他得了机会逃离京城,立时便把楚家小姐给甩下了。齐君之所以打消了对暖玉的猜忌,便是因为齐凌离开前,没有为暖玉安排任何一个保护措施。他仿佛忘记了,他还有个义女在京城。
齐凌既然不在乎这个义女,他拿楚暖玉做文章也没什么意思。
若一个控制不好尺度,反倒惹怒卫宸。那小子可不是个好安抚的……
只是齐君万没想到,夏琰竟然铩羽而归。不仅是夏琰,据说卫宸带着残兵在后。不仅没能平判,反倒惹得淮阳道以平乱之名,挥师京城。齐君接到消息时,险些一口气没有提上来。夏琰是个酒囊饭袋,难道卫宸也是吃素的。堂堂朝廷人马,竟然被淮阳道几个乱臣贼子一路追回京城,据说夏琰进城时,跑的连鞋子都丢了。
那脸,可真丢的天下皆知了。
还有他那个不争气的六子。
随着夏琰一起,被判军追的丢冠弃袍,哪里还有丁点皇家公子的模样。
最让齐君生气的是卫宸。
他竟然败了,而且败的莫明其妙。据夏琰的折子上说,他们原本很是顺利,一路攻到了淮阳镇,只要攻破淮阳镇,攻下淮阳王府,到时据守淮阳镇以逸待劳,不愁打不败淮阳道叛军。可最后却被对方来了个绝地反击。夏琰说对方太过狡猾,引他入瓮。
还说卫宸还未进淮阳道时,便失去了踪迹。
直到他们的人马在淮阳镇外被冲散,卫宸却又莫明其妙的出现,而且立时从夏琰手中‘抢’走了三成人马。
言下之意,卫宸这次淮阳道之行,不仅没能出力,反而拖了夏琰后腿。便是这战败,也都是因为卫宸,如果卫宸和他一条心,二人齐心协力,这次淮阳道之行,必然是另一个结果。
齐君当时便摔了折子。
夏琰什么德行,他还是知道的。
本事不大,心却不小。他自是将卫宸视为眼中钉。怕是一路上便绞尽脑汁的想要如何算计卫宸。
即不让卫宸抢了他的功劳,出了事又能让卫宸顶罪。
他怕是真的听信了一些诋毁卫宸的传言,以为卫宸不过是个白面书生,皆因娶了楚家小姐,才得了机会……
只是,没算计成卫宸,反倒被卫宸借机脱身……蠢货。真是蠢到家了,当初怎么就耳根子一软,被夏皇后说动了。不家齐天朔,齐君本意是再给他一个机会,可是那个丢人东西却和夏琰一起狼狈逃回京城。
狼狈模样弄了个全城皆知。
他倒想抬举他呢,可是那小子忒不争气了。
太子虽是他的长子,可生母身份毕竟太低。齐君心中是更倾向于六皇子的,毕竟是嫡出,还有夏家支持,相比之下,太子势力太弱,不堪大用。
可是,那小子做的叫什么事?
摔了折子,齐君犹不解气,又去夏皇后寝宫闹了一通,把夏皇后骂了个体无完肤,这才觉得心里舒坦些。
齐君觉得宫里的女人,便没一个和他心意呢。
不是像夏皇后那般,只知道争来斗去,便是像根木头桩子似的,见到他畏畏缩缩,回句话都吞吞吐吐的,这时候,齐君越发思念楚文谨。觉得只有楚文谨才是最懂他的女人。
至于前阵子闹的沸沸扬扬的关于谨妃和凌亲王暗通款曲之事。最后以楚文靖在宫门外跪了三天,几乎一死以证谨妃和楚家清白划上了句点。楚家老夫人自然也被他放出宫去了,齐君也知道自己这次这事办的委实没道理,死无对证,凭一个老婆子不知真假的一句话,便怀疑自己的妃子。
谨妃入宫十六年,性子如何齐君还是知道的。这十六年,她本本份份,齐君已经越发觉得自己当初错怪她了。也许,入宫前发生的事,确非她所愿。她本就伤心欲绝,可他非但不心疼她,反而时刻怀疑她,动辄便对她下狠手。以至她最终绝望如厮……宁愿赴死,也不愿再相信他一次。
每每想到此,齐君都痛彻心肺。
他把背后造造谣的那个老嬷嬷已经处死了。她的两个丫头也被他放了,如今正在养伤。
他的心腹内侍也因为背着他对那两个丫头下手,而被他贬到冷宫看房子。
诸多连番打击,齐君在夏琰和六皇子跪在殿外请罪时,终于一口血喷了出来。
齐君病倒了……
楚家。
楚老夫人自从回到楚家,便下令关门谢客,那些想看楚家热闹的,那些借机打探消息的,通通被挡在门外。楚老夫人所有的心思,都用在照顾暖玉上面了。
终于,暖玉怀胎满三月了……郎中过来好过脉,向楚老夫人道喜。说脉像平稳,以后只要小心些,万不能动了胎气,便没什么大碍了。楚老夫人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暖玉被解了禁,终于能在园中走一走了。
此时已是初春,天气将暖,晌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把人照得懒洋洋的。
暖玉便在芷云的搀扶下,缓缓在园中漫步,芷香终于出嫁了,如今嫁做人妇的芷香要操持自己的小家,每天只在拢月轩呆上半日。
便在这让人昏昏欲睡的午后,暖玉接到了卫宸战败的消息。
消息是秋莹带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