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决策

不得不说,顾几这一身井下防水作业服实在很吸引人眼球,与在场各位西装革履的正装打扮,完全形成了两种极端的反差。

“维迪,邦区政府医院的事情是你做的?”

“是的。”

面对首席部长的询问,顾几直接大大方方承认,因为他现在迫切需要表现自己,只有自身能力越亮眼,这帮政府首脑们才会认真听取并采纳他的意见。

一旁的法缇娜也略带惊异地看着他。

没想到顾几除了专业气象、防灾知识,竟然还掌握着公共卫生相关处理技能。

现场之中,只有卫生部长看他的眼神有些怪异,似乎是因为这样反倒显得自己安排不到位。

首席部长眼中闪过一抹赞赏。

“灾害管理部的专家说,你是最先发现热带低压登陆的,能否说说你对这场灾害的看法?”

“南亚季风强度偏强、控制时间偏长,加上热带辐合带中东风波扰动、南亚季风槽位置偏北与索马里越赤道急流偏强的共同作用为印度大陆上空提供充足的水汽,会造成持续特大暴雨,所以……”

讲到这里,顾几顿了顿,开口说出了一个令所有人为之惊讶的决定:“趁交通还未完全瘫痪之前,应当立刻对邦内布拉马普特拉及其支流地区民众进行转移。”

“转移整条流域民众?我的天啊,年轻人,你的勇气真令人钦佩!”

最先开口的是公路交通和运输厅部长,虽然字里行间都是夸赞,可那阴阳怪气的语气却令人非常不舒服。

很明显,顾几的这个决定实在太过大胆。

甚至连首席部长都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说。

“大规模转移,过程中万一出现事故或传染病,医疗系统方面恐无法负担!”

“卫生部长说的对,只因为一场暴雨就转移至少千万的民众,你知道这背后要耗费多少金钱和物资么!”

“关键是很多民众根本不愿意离开住所,这对我们警察厅来说,劝阻难度太大了!”

“是啊,这个决策太不切实际了。”

“现在的年轻人……”

……

一时间,在交通和卫生部长的带头下,众多高级官员纷纷开口反驳着顾几这条策略。

现场之中,唯独灾害管理部长没有开口,而他身旁的法缇玛则是快速翻找着准备的各种资料。

咚咚,首席部长轻轻敲了敲办公桌,会议室逐渐安静下来。

他看着顾几。

“你做出这个结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我是根据印度历史暴雨洪灾案例经验总结而得,2000年8月4日,戈达瓦里河和通加布拉河发生严重洪水,仅在安得拉邦就有131人死亡,5368头牛死亡,98000人无家可归,海得拉巴市被洪水淹没,许多地区水深3米,17.7万公顷的土地上的农作物被毁,财产和农业的总损失达数十亿卢比;”

“2003年7月期间,布拉马普特拉及其支流发生严重水灾,仅在阿萨姆邦,就有38人死亡,4962个村庄的523万人受到影响,21万公顷土地上的农作物受到严重影响,近5千所房屋受损;而2019年雨季降水量仅仅才超过历史正常值的110%,整个雨季就有1900人死于洪水,其中比哈尔邦持续特大暴雨,引发死亡人数超过130人。”

依靠天灾领域的丰富知识,加上顾几高达18.6的中枢神经数据,思维运转极快。

印度历史,甚至包括整个东亚地区以及夏国的自然灾害案例几乎瞬间就如同电脑文件夹一样,尽数罗列在他的眼前。

搞得一旁的灾害管理部长都被吸引得入了神。

“我想说的是,历史的教训已经足够惨痛,根据中央气象台刚刚发布的数据,未来12小时暴雨都不会停止,这对本就泛滥的河水以及蓄水的水库大坝都是不小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警惕暴雨洪水带来的次生灾害!”

“印度依河而建的城市化导致城市洪灾与农村洪灾有很大不同,历年数据证明,城市洪灾使洪峰从1.8倍增加到8倍,洪水量增加6倍,根据夏国地震局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发布,印度板块每年向夏国的向北运动约5cm,这会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岩石不断受到应力,使它们易碎,更容易滑坡和地震,一旦邦北山体发生大面积滑坡……”

哗啦哗啦……

全场鸦雀无声,唯一能听到的动静,就只有法缇玛飞快翻动资料的滑页声。

足足沉默了三秒钟。

法缇玛才带着惊异的表情,抬起头,先是看了一眼顾几,然后又看向灾害管理部长,以及一票政府高层:“他说的,一项数据都没错,都是真的!!”

这一刻,就连首席部长都瞪大了眼睛。

尽管顾几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完,但后果是什么,谁都清楚,万一真的发生大规模滑坡事件,以阿萨姆邦目前的城镇规划与人口密度,最少也要死伤上百人。

交通部长被噎得干咽了几口,生怕首席开口同意顾几大规模转移民众的策略,万一弄不好,别说脱官服,就地进监狱都有可能,于是急忙抢先开口:

“首席部长,虽然数据可怕,但真落到实处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会发生,况且水利部长之前也说过,邦内的大坝目前正在有序泄水,转移民众这条策略,还是有些太激进了吧?”

“嗯……”

首席部长捏了捏鼻根部。

坐在他这个位子上,考虑问题往往都很全面,更注重大局观念,除了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样也要照顾政府资源经济能力、方案实行难度,以及后续可持续性等等。

他没有反驳顾几的话,同样也没有支持,而是转而问向灾害管理部长的处理意见。

作为自然灾害处理专家,灾害管理部长的回答显然让各大县长、部长更容易接受。

先是成立暴雨、洪水灾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邦政府,作为这场灾害处理工作的首脑机构,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医疗救护、善后处置、治安警戒五个专业组。

顾几打眼儿一听,就知道这是自然灾害分级应急预案的“标准答案”。

抢险组负责险情发生时迅速组织各方力量实施抢险救灾,落实抢险救灾措施;组织受灾人员、物资的疏散,配合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抢修;

医疗组负责伤员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及饮用水、食品卫生工作;

警察负责灾害现场安全警戒,维持交通秩序;

后勤组负责应急通讯、车辆调度、抢险物资和器械的保障工作;

最后善后组负责事故后的理赔和恢复重建工作。

这种多部门协同,相互配合,能够最大化发挥政府职能,平摊难度,但需要一个前提,灾害情况不能超过当前政府处理能力范围之外!

而顾几说了么这多,其实就是在强调一个问题:

这场暴雨灾难,根本不是阿萨姆邦政府所能处理得了的!

既然关卡危机范围限定在国家级,那就注定灾难不仅仅发生在阿萨姆邦,有关这一点,其实从邻国孟加拉国爆发大规模洪水就可以看出苗头。

一定有某个“雷”点藏在暗中还未爆发。

等到它炸了,那么阿萨姆邦将彻底沦陷,暴雨洪水会根据地势,沿着流域向东南地区大面积辐射,到时候就会演变成国家级灾难。

想想看,连中央内阁政府都要出手的国家级事件;

会是你一个小小邦政府所能处理得了的?

更别说阿萨姆邦经济并不发达,根本没有什么人员、物资、金钱去消耗,顾几让他们转移,实际上是在替邦政府节省精力,尽可能提早挽救更多民众的性命。

只可惜,首席部长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在灾害管理部长开了个好头之后,其余水利、农业、警察、医疗等各部长也纷纷开始阐述着自己的职能分管策略。

就这样,一套临时暴雨应急处理方案大体上就制定完成了。

首席部长看着身后记录秘书递过来的方案要点,微微晃了晃脑袋,似乎很满意。

“各位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了?”

眼见没人说话,首席部长又将目光落在了顾几身上。

他也不客气,当即举起了手。

“维迪,你有什么问题?”

“我想在各位部长提及策略的基础上,再扩充几点。”

顾几这句话一说出来,就惹得几名部长面色不悦。

这其实也很正常,本身各部长已经发言完毕,他这时候突然横插一脚,无论说什么,都明摆着是在挑错。

但首席部长既然问题已经抛出去了,就没有不接的道理。

得到对方同意后,顾几开始根据军用防灾手册以及自然灾害处理经验,进行补充:

“首先,应急管理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暴雨、洪水灾害事故预警机制,做到早准备、早处置、早报告;预警信息日常监测归口于应急指挥办公室,邦气象监测部门要时刻与中央气象部沟通,监测到的一切相关信息,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以防突发灾害事件的发生。”

“其次,要确保通信和交通的通畅,阿萨姆邦地处印度东北部,与中央政府相连点只有西里古里走廊狭口,一旦通信断连,交通崩溃,那么邦内将彻底‘与世隔绝’,自生自灭,所以,我建议交通厅要尽快与中央政府进行沟通,利用铁路进行粮食、医疗物资跨邦调运,保持物资充沛。”

“然后,医疗方面可按照灾害医学救援分级救治阶梯,第一级为现场抢救,组织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成立前线救援队,搜寻和发现伤员,指导自救互救;第二级为早期救治,临时在灾情严重地区,搭建临时医疗,对现场送来的伤员进行早期处理,检伤分类;第三级转运及后方医院救治,主要接纳前方伤员后续治疗,工作重点是实施专科救治,重症监护和心理疏导。”

有关这一点,其实早在之前的邦区政府医院,顾几就提及过。

分级救治医疗体系的来源于一战时期的俄罗斯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而受到许多国家军事卫生官员的重视,夏国是在1965年将阶梯治疗的概念引入战时、灾害医疗救援体系中,并将其称为分级救治。

“而最后一点,我建议警察厅马上组织警力和消防员,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并施行交通管制,限制道路车辆行驶,必要时,应当向中央内阁政府以及军区部队求援,增派军队协助进行赈灾处理,军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高度机动能力,执行力远超警、消,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们往往反应最快,对于减少损失、救助生命、稳定人心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说之前顾几提议转移民众策略还只是惊讶,那么现在则是彻彻底底的骇然。

就连法缇玛都在一旁呆滞了许久。

他们震惊的原因,不仅仅是顾几在应急处理方案上的细节把控,更多的则是很多角度是他们不敢想的!

没错。

其实顾几所补充的这些防灾经验放在夏国以及国际上,算不上太高明的办法,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罢了。

但为什么这些邦政府高层想不到。

原因很简单:体制限制!

对于世界级强国来说,政府都需要有集中资源的能力,也就是强大的动员能力,因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以应对国家的灾难。

这里面的基础就是国家必须拥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是核心,因为只有中央政府强大,才能聚集地方力量,形成合力,而印度因为民族、宗教等复杂原因,中央政府掌控力较为一般,很多地方邦都不愿意听话。

尤其是像阿萨姆邦这样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基本上很难管到。

所以从一开始,交通部长就没有考虑过上报中央进行物资调配。

而另一点值得说的,就是军队赈灾。

全世界各国军队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保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应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在特殊时期,军队也能充当救援部队使用。

在夏国,特警、武警、军队投入抢险救灾是很常见的,但在西方国家中,军队普遍不会担负救灾任务,之前澳大利亚发生山林大火的时候,澳国政府试图调本国军队去救灾,就遭到了澳大利亚军队的明确拒绝,因为他们不是专业消防人员,很容易受伤,以至于最后澳大利亚不得不申请国际援助,让国际专业救火队来救火。

包括美国军队往往也不愿意参与救灾,因为联邦制度原因,军队不能随意在国内使用,相比起“业务能力”不强、调动繁琐、存在政治隐患的联邦军队,邦州政府往往更愿意使用警卫队。

印度也是一样。

他们的军队兵力有限,除去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队,以及印度内部保留的后备队,实际能调动的兵力很少,加上体制问题,军队极少插手救灾,邦政府也不愿意低三下四去求助。

因此,顾几这些提议,在他们眼中看起来就有些“胆大包天”的意味了。

首席部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咳嗽两声,缓解了尴尬。

“维迪的提议值得深思,要盯紧气象、环境的变化,准备好物资,交通、气象两位部长,就由你们负责与中央沟通,农业部长要积极配合,至于向军队求助,仍需再议,好了,这场会议到此为止,各部门马上按策略行动,具体行动方案我会让秘书下发到各位手中!”

“是!”

众多县长、部长齐声喝道。

临走前,有不少部长特意用眼神“剐”了一下顾几,似乎还在埋怨他给自己增加多余的负担,就连他的便宜上司农业厅部长都懒得管他。

但实际上,顾几这套安排仍旧不是万全之策。

且不说军队无法投入赈灾,就算首席部长同意联系军方,印度军队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首先就是印度的基础设施非常差,交通线路少,防洪设施薄弱,其次就是军队缺乏专向抢险救灾训练。

在顾几的印象里,世界很多国家的军队只会用来打仗,而抢险救灾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只有大国军队才会强调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比如对灾难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执行维和任务、实施制裁、显示武力等。

所以印度军队去救灾,顶多也就是去救人,从根本上上无法进行拦截防汛。

会议室很快人去屋空。

现场只剩下灾害管理部这几人,部长抿着嘴,看着这个长相英俊的顾几,越发觉得对方不简单。

作为印度专门针对防治灾害而成立的部门,能担任部长都不是善茬儿。

仅根据顾几字里行间的几句话和策略,他就断定出这小子的危机处理经验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有国际视野,能够根据国际先进的赈灾经验,转化到印度本土上来。

倘若真能借助这次赈灾处理,转变印度目前有些落后的灾害管理制度。

那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以至于,灾害管理部长起了争才之心。

“我叫阿努拉格,是阿萨姆邦灾害管理部的部长,你在会议上的表现我很喜欢,有真本事,不怕得罪人,有没有兴趣来灾害管理部,我打算让你跟法缇玛成立一个前线灾害调查组,负责实时侦查这起热带低压引发的暴雨灾害。”

“我当然愿意,但是部长,我现在的工作……”

“你放心,职位调动方面,我会出面跟农业厅谈的,非常时期,你就先并入调查组!”

“谢谢部长肯定,我一定完成任务!”

顾几双手合十,佯装着激动的样子。

而阿努拉格则笑着晃了晃脑袋,随后转身离去。

现场就只剩下法缇玛跟顾几两人。

“现在我们算正式见面了,你好,法缇玛。”

“维迪。”

因为印度男女有别,不兴握手礼,所以看到对方双手合十,顾几也跟着回了一个。

既然部长都安排两人合作。

法缇玛便主动拿着文件资料:

“很高兴能与你合作,维迪先生,你的专业知识让我钦佩,既然你在会议上说了这么多,那么接下来对我们的调查有什么提议和方向么?”

“还真有。”

顾几一边跟法缇玛走出大楼,一边开口道:“刚才在会议上其实有一点忘记提及,就是在预警机制上与军队合作,人为预判灾害只能靠经验,眼睛观察到的始终都是局部,缺乏整体性和精准度。”

“而军队拥有庞大的侦察和监视系统,对自然灾害尤其是人为灾害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美国负责本土安全的北方司令部,其下属的气象部门每天都要对天气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除供作战参考外,也配合民用气象部门对飓风、暴雨、冰雹等进行实时监控,而印度海军也配备有强大的灾难预警装备,在印度洋海啸前,首先发现海啸的就是印度海军,所以……”

“所以你想让我去联系海军?”

法缇玛立刻抓住了问题关键。

顾几点点头。

“好吧,那你准备负责什么?”

“我打算向北去高哈蒂以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附近看看,水利部长刚才说大坝正常排泄,可我总觉得现在的降水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坝泄水的速度。”

“你担心大坝会溃堤?”

在看到顾几严峻的表情后,法缇玛当即拍板,“好,那我们分头行动,随时电话联系!”

两人在邦政府大楼门口分开。

顾几回到车上,翻出了阿萨姆邦地图。

高哈蒂是印度阿萨姆邦布拉马普特拉河左岸城市,也是邦内重要交通枢纽,从萨地亚通往印度北部的铁路干线和从阿萨姆通往巴劳尼的输油管都由此经过,还有机场航空站。

而迪斯布尔距离高哈蒂只有不到50公里。

虽然这时候开车很危险,但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启动车辆,一脚油门,便冲出了政府大院。

持续的降雨使迪斯布尔城镇内的积水越来越高。

好在这场危机管理会议结束后,各部门都有所动作,他也终于在路上看到印度警察在维持秩序,绝大部分本地民众都在警察的安排下,待在二层以上或房顶位置。

只是在路上他又看到了几具被打捞的尸体。

其实在洪水发生前,因城镇积水而被淹死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胆子大,在未确定水深前,贸然涉水而酿成惨剧。

顾几摇摇头。

临时掏出手机,将自己刚刚获得的《自然灾害应急自救指南》提炼出一段简易的“暴雨洪水”版本,通过短信发送给了法缇玛,并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让后者尽快通过各大媒体以及通信公司,把内容发送到民众手机上,或者通过收音机电台广播,尽可能让每一名百姓熟记下来,以此提高民众防范自救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

这一提议让法缇玛眼前一亮。

“天啊,维迪先生,你这一招实在漂亮,我马上安排人去做!”

“还有,倘若通过这两种手段都联系不到的,就找一家报社将自救指南打印出来,让警察分发到每一户手中。”

挂断电话,顾几这才松了半口气。

心里不由越发感叹,幸亏夏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媒体网络发达,公民普遍通过网络自媒体,就能查到很多灾难自救方案,假如印度要是有国内政府的动员能力、基建设施,以及公民素质,这场灾难解决起来就会容易不少。

半小时后。

顾几成功顶着大雨离开了迪斯布尔城区,道路两旁就只剩下零星散落的平房住户,他们大多都被淹没了一半,为了不泡在水里,很多人只能选择到房顶避难,虽然打着伞,但在大雨下也只是徒劳。

更有不少父母将自己幼小的孩子泡在木盆里,就这么飘荡在屋内的积水中。

“嘿!你们最好给木盆钉上绳子,否则遇到水流湍急的时候,很容易被冲走的!”

看到这一幕,顾几赶忙摇下车窗大喊,提醒着那些“心大”的父母。

相比起人类还有庇护所,动物就更“惨”了。

一路下来,顾几见识到不少动物可怜巴巴地躲在树下,只要能上树的基本都爬到了树上,而更多水性不好的动物只能被活活淹死。

以至于他行驶的“路面”上,除了衣物、树枝、垃圾之外,还有一具具浮尸。

大约行驶了不到十公里,他就发现前方的道路上有一辆白色丰田越野车停在半路中央,没想到的是,离近一看,车内有个年轻人疯狂拍打车窗,带着哭腔:“求求你先生,一定要救救我们!”

“你们往后点。”

顾几把车开到旁边,抄起消防斧,用同样的方法将玻璃砸碎。

车门打开,穿着西装,梳着油头的年轻人激动地拜谢了几句,可下一秒,他就愣在原地。

两人大眼瞪小眼地对视。

巧了,这人正是之前参加邦政府会议的人员之一,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高哈蒂县长的随行秘书,里面穿着黑色西装,带着络腮胡的县长在看到他后,一想起刚才会议上还站在交通部长那一派,多少有些尴尬,但还是开口感谢。

“维迪先生,你怎么在这儿,是警察厅部长派你来的么?”

“不是,我是要打算去高哈蒂。”

“你也要去高哈蒂?那太好了,可否帮忙,送我们一趟,湿婆神一定会看到你的善良之举的!”

“上车吧!”

能力范围内,顾几当然不可能见死不救,而且对方还是高哈蒂一把手,对于他开展城镇调查以及水位情况也更有利。

进入车内,县长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司机和秘书则跟坐在车后。

在看到车内堆放了大量物资后,三人全都傻了眼。

暴雨是从下午昨天才开始的。

而今天顾几就准备了一大车物资,要不是他们刚参加完会议,知道顾几很擅长灾害管理,有危机意识,不然还以为他能未卜先知呢!

县长看了一眼物资中的保温毯以及罐头,下意识哆嗦了下,抿了下嘴唇。

秘书当即领会。

“维迪先生,县长浑身湿透了,请问能否借用一下你的保温毯,还有食物……”

“可以,都在后面,你们拿三包饼干,一盒罐头好了,水要节省。”

“呃……好,谢谢你,维迪先生!”

秘书尴尬地迟疑一声,似乎觉得顾几只给这些东西有些抠门儿,但既然对方都已经明确开口,他也不好拿多,毕竟他们是被救方。

反倒是司机一个劲儿地向顾几感恩戴德。

作为手下,他深知要是没有顾几路过,这偏远地方,要想等到迪斯布尔的消防救援队赶到,说不定他们的车早就被积水淹没了。

能活下来,还能吃到东西,他已经万分感激了。

县长也明白这时候物资的重要性,接过秘书递过来的水、肉罐头以及保温毯后,他当即开口道:

“维迪,感谢你善良的帮助,等到了高哈蒂,我一定会代表县政府,以最高规格热情招待……”

“小心!前面是个缓坡,刚才就是司机不小心,一头扎进去才熄火的!”

眼见顾几大脚油门启动车辆,秘书赶忙提醒。

可顾几却选择无视,直接暴力冲过了缓坡。

“这与小不小心无关,你们早晨来迪斯布尔时,水位还没有这么高,现在水位在暴雨的持续降水下一路上涨,再贸然行驶自然很危险。”

县长这时候终于明白顾几在会议上提出的那些担忧。

的确,倘若暴雨一直持续这个势头,阿萨姆邦没准儿真的会变成一片汪洋!

嗡~嗡~

这时,几人的手机纷纷传出震动。

县长掏出手机一看,忍不住读了起来:“阿萨姆邦灾害管理部发布:暴雨洪水自救指南,漂亮,灾害管理部长真是奇思妙想,有了这份指南,能救下好多人……”

哗啦!

“小心!!”

第207章 追逐第556章 伞降渗透(求月票)第407章 地下室第438章 复杂局势第207章 追逐【金邦集训】卷末总结第331章 商业洽谈(5000字求月票)第445章 大比开始(6000字求月票)第266章 超级病人第186章 侦查与反制追踪第439章 真实身份第563章 大国震动!!(求月票)第454章 三冠王!!(6000字求月票)第274章 军方的意图第464章 调虎离山(求月票)第424章 神秘卖家第127章 目标身份第379章 “生死”时速第533章 向虎山行(求月票)第452章 战术教科书(6000字求月票)第277章 回归验证第483章 消失的歹徒(求月票)第162章 国家级危机第245章 天堂(6000字求月票)第169章 军用行动第26章 先生,配合一下第272章 臭名昭著第366章 “顶风作案”第416章 失败第253章 阿西八第433章 意外之人第45章 所有人员听我调令第129章 炸弹客第439章 真实身份第452章 战术教科书(6000字求月票)第107章 巴斯夫工厂第36章 【金色真相】关卡总结第242章 服不服?(6000字求月票)第448章 琢磨不透(求月票)第40章 锁定目标第515章 代号:鸣蛇(新年快乐)第129章 炸弹客第278章 重要案件第160章 突发危机第592章 安全点转移第307章 拯救同胞第34章 拿下一血第121章 对峙第570章 生化,危机?(求月票)第189章 最终抓捕第579章 感染变异(求月票)第70章 恢复,进步第37章 新的危机第316章 神秘黑影(5200字求月票)第311章 吕布骑狗第430章 归来第214章 解锁荣耀DLC第401章 当街抓人第513章 混乱的墨西哥(求月票)第205章 第三方第397章 真正的意义第10章 指挥权交给你第260章 危险暗涌(五一快乐)第458章 再见张文军(6000字求月票)第272章 臭名昭著第135章 袭击目标出现第424章 神秘卖家第232章 反击第12章 终极目标第237章 狭窄车厢作战第102章 战火第129章 炸弹客第257章 对抗第310章 二周目第164章 奇怪的巧合第33章 杀人屋第207章 追逐第524章 手术刀式伏击(求月票)第69章 红白脸第506章 341特遣队(求月票)第34章 拿下一血第579章 感染变异(求月票)第64章 绑架测试【荣耀坟墓】关卡总结第418章 全副武装第60章 复杂型反社会人格第397章 真正的意义第607章 都别玩了!!第582章 国家级红色危机!(求月票)第140章 游戏运营第149章 CODE(求月票)第361章 特勤局第128章 信息传递第511章 水下训练(求月票)第565章 电子斗法(求月票)第298章 夜枭(5200字求月票)第433章 意外之人第486章 京州306所(5400字求月票)第53章 军事警告第122章 反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