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种子

赵信带出去的五百人,只回来了十三人,更多的人在路上遗失了,不知能不能找回来。

赵信道:“我们刚过酒泉便遇到了一队马匪,他们有近千人,圈了一块地建城,城墙是黄泥堆砌,不是很高,但可以看出是城池的样子,向导说中原大战的这几年西域也不太平,大大小小的部国不知亡了多少,便以为这是新建的小部国。”

“结果我们一进去就被抓了,最后我等杀穿了马匪,占下城池给他们换了个首领才离开的,离开前,我等还派人送信给西凉,希望西凉能派兵来收地收民,因时间紧急,我等没有在那里等候。”

“西域的确混乱,各部国互不服气,经常打仗,但臣等有陛下给的国书和通关文牒,大多数部国都放我们过去,不愿意放我们走的,还有张寔。”

赵信道:“张寔精通佛法,而西域沿途的部国大多信奉佛教,所以靠着他的知识,一路上哪怕遇到刁难也能化解,我等到罗布泊时都还有四百八十九人呢。”

那人是怎么没的呢?

因为进入罗布泊后他们太倒霉了,那是一片荒漠,难辨方向,就算他们带去的向导曾经走过,再进去时他们还是迷路了。

还没等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他们就遇到了一群被马匪追赶的商队,赵信转身就带着人跑了,但张寔抽出剑就冲上去了。

他没办法,只能转身去把张寔抢回来,混乱中,人群哇哇大叫,然后天边突起沙暴,快速的席卷他们。

赵信只来得及伸手抓住张寔……

等再醒过来,身边只剩下五十多人,其余人都不知被卷去何处,而除了被他拽在手里的张寔,其余人里还有三个商队的人,两个马匪。

赵信直接把马匪杀了,然后收下战战兢兢的三个商人,继续往西去,同时找人。

然后,他们就被三个商人给卖了。

赵信自诩聪明,张寔也不蠢,可他们竟然都没看出三个商人如此狡诈奸利,假意投效后又说知道西去的道路,会认方向,反正,他们来回这条商道许多年,向导会的,他们都会!

赵信和张寔都觉得他们憨厚,加上他们的确是西域商人。

哦,那三人都是白脸深邃眼,西域面孔,张寔接触过不少西域商人,拍着胸脯和赵信保证,“西域商人重信守诺,不会骗我们的。”

然后一行人就被卖给一个人牙子,要拉他们去开采宝石。

赵信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带着人反抗跑了出来,然后就被当地衙门抓了,分散送到部国各个地方做奴隶。

放羊、喂马、割牧草,种牧草,甚至连倒夜香这种工作都要做。

因为人员分散,赵信半年都没找到机会逃跑,最后还是他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部国大王和华国建交来往,然后才被放了。

可还没等他们高兴,走出那个部国,那个小部国跟邻国因为争水打起来了,打的还挺大,刚给他们送行不到两天的大王就被杀了,然后他们陷入战争,被俘虏了,被带着往西北走,等他们想尽各种办法说服新国王也放他们离开时,已经过去一年了。

除此之外还有呢,因为中途迷路和各种意外,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而小国连对中原的印象都是道听途说,更不会有详细的去疏勒的路线,问了许多人,也只有个别人能大概给他们指个方向。

赵信握着赵含章的手哭得稀里哗啦的,“但他们指的方向也是不对,方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越走越冷,最后到了一个叫科布多的地方,到了那里方知我们走错了。”

但赵信觉得他们已经错成这样了,干脆将错就错吧,越过科布多,穿过北匈奴的领地到了乌孙,又从乌孙到大宛,最后才调头回到疏勒。他们一路走,一路收集当地的农作物种子,除此外,还有些药材和当地的土产,他们在乌孙、大宛和疏勒一些地方都看到了棉花。

无一例外,他们对棉花种子的把控特别严格,而他们丢失了大量的钱财,路费和买种子的钱都是现赚的。

赵信体内赵氏善于经营的血脉觉醒,眼光精准的找到下一站会需的货物,低买高卖,一路养着使团。

等到了有棉花种子的地方,他更是绞尽脑汁,知道城门查他们这些外来的商旅极严。

本想和他们建交的赵信在经历过几次之后也学乖了,不再一上来就拿出国书,而是会先旁敲侧击的打听。

最后赵信他们在城池中经营,每个地方都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去搭建人脉,在城外大量收购棉花种子,然后组建商队偷偷跑回来了。

回来的路上也苦,但顺利许多,走过一次有了经验,他们归途就规避了大量危险。

但有的危险是怎么也避不掉的,比如草原、戈壁和荒漠上到处游走的马匪。

他们运气很不好,遇到一个大马匪出门打草谷,即便他们武功不错,却还是被他们撵着跑;

但他们运气也很好,竟遇上了因为无聊,所以跑到更远地方巡视的赵二郎。

赵含章:“所以棉花种子带回来了?”

赵信:“带回来了,不仅臣带了一批,臣多余买的,当时遇见有华国去的商人,臣还将种子分给了他们,托他们带回来,只要能带回华国,种子便完全送给他们。”

到时候不管他们是自己种植也好,售卖也好,种子都能传播出去,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好事。

两车种子现在就停留在宫门外呢。

赵含章立即让人将东西送进来,众人跟着一起凑热闹。

麻袋解开,露出里面用油布包着的种子,文武百官都忍不住激动。

文官们:从此以后,百姓不用再受寒冻之苦。

武官们:从此以后,将士们出征不用再受寒了。

棉花絮成的棉被和棉衣,文武百官都用上了,一部分是朝廷过年发的福利,大部分则是花钱买的。

因为棉花稀少,所以价格还挺高,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小有资产的官员,要置办全家的棉被和棉衣,也是要血痛心痛的。

现在有了更多的种子,价格应该会降下来吧?

晚安

第863章 借条第547章 汇合第169章 抢到第896章 我跑调第642章 我是大方的第469章 不要辜负第684章 饿殍第1110章 新政令第216章 手稿第1226章 察事部第46章 交换第227章 收买第176章 答应第353章 合作第843章 新太子第612章 努力工作第958章 立威第147章 育善堂第150章 共苦1402.第1387章 番外 赵长舆(一)第1343章 领悟第72章 来钱的不同方式第439章 吓死你第556章 罪己书第19章 定礼第895章 晋阳第407章 赚钱第822章 回援第1242章 慰问第187章 名扬四海第627章 好处第681章 狩猎第84章 借人第667章 说和第618章 死亡第833章 安排第637章 不见经传的对手第787章 拼桌第655章 醉酒忘事第168章 拉拢第531章 了结第1083章 过关第813章 挺会想的第1327章 教育(三)第1087章 神驹第1013章 别样的聪明第939章 保驾护航第195章 默契第940章 最后的决战第1138章 照顾第989章 南阳王病死第945章 阳谋第1269章 生无可恋中第706章 分马第979章 表率第663章 好值钱啊第40章 哭丧第473章 美人计第8章 心腹第102章 调派第705章 乐谱第474章 我有道义第437章 使其请辞第789章 调令1406.第1391章 番外 赵长舆(五)第502章 事业心第784章 郑明珠第909章 晋阳活了第1335章 忠义第239章 好面子第548章 信任第238章 造纸术第892章 可怜哟第110章 乱起第1211章 见面第1257章 暴雨第233章 一口锅第242章 会杀了你第1039章 他有钱第771章 虚晃一枪(致广大书友)第1090章 主婚第418章 震撼第444章 识趣第250章 平民包围贵族第1215章 共识第606章 离心第694章 审案第553章 并州来使第1023章 打探蜀国第342章 集结第1193章 牺牲第12章 王四娘第1308章 新年新气象第512章 灭火第490章 赎买中第969章 退路第209章 借地方第1162章 猜题第930章 叛乱第770章 威胁(致广大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