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优惠政策

第228章优惠政策

上角村的人一听,精神一振,问道:“你们集市上还有粮食卖?贵吗?”

“不贵,是县君让人摆的摊位,卖的是从外头进的粮食,比粮铺卖的稍稍便宜些,但只卖给以工代赈的人,而且每人每次最多只能买五斗。”

陈方道:“你们要买粮,回头得和我拿木签,拿着木签才能买到粮食,回头你们还得把木签还给我。”

上角村的村民们高兴的应下,还顺道问了集市的地方,得知在另一个大村里,距离这里不是特别远便放下心来。

这是赵含章特意留给工人们的福利。

自冬至后,粮价开始上涨,而且涨幅不小,赵含章发布以工代赈后,粮价略有下降,但依旧缓慢的往上加。

越靠近春季,粮价上涨得越高。

赵含章知道,西平县的情况还算好的,因为自占下西平县后,她一直在以工代赈,家家户户虽然存粮不多,但短期也不会饿到。

外县的情况比西平县还要严重得多。

她不想在粮价这件事上与西平县的士绅冲突,尤其是西平县内相当一部分的粮铺是赵氏族人开设的。

所以赵含章没有放出大量的粮食平抑物价,但她也做了一些措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比如,她让人在下面的村镇集市里开设粮点,面对所有以工代赈的百姓售卖粮食。

在这么寒冷的天里出来以工代赈的,基本家境都不怎么好,而衙门发布的以工代赈的内容,除了部分做被子,做衣服,搓茅草等是妇人可以做的活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壮劳力才能做的修路,挖水渠和水库的活。

他们是吃饱了,但家里还有老人妻儿呢。

所以赵含章才特意设下粮点,就是让他们能够以稍微低的价格买到粮食。

为了不让人钻空子,她给予每个管事发木签的权力,想要到粮点买粮食的工人可以结伴拿着木签去买粮食。

此举一出,西平县的粮价又略有下降,大家都很识趣,没在这件事上给她捣乱。

加上西平县相当一部分的粮铺还是赵氏族人的,

有赵铭在,他们更不会在这件上找赵含章的麻烦。

八天后,陈方拿着账簿去县衙里支取了铜钱回来,然后给每个人发下去。

按照惯例,每次发薪都会给他们一天的假期。

上角村的人拿到钱就往集市里跑,拿着才发下来的铜钱买粮食。

十天一百文,现在粮价是小麦二十文一斗,豆子便宜点儿,十二文一斗,稻谷更贵,二十二文一斗。

这还是赵含章的粮点才有这样的价格,在县城粮铺里,各种粮食的价格都要贵两文到五文左右。

这也是赵含章能在冬天招到这么多工人的原因之一,因为有这个实惠,以工代赈的铜钱价值上升了两成到五成。

所以能吃苦,肯吃苦的人家,即便富裕一些也会出来参与到以工代赈之中。

上角村的人有的把全部的钱都买了粮食,还有的则留下一部分钱,只买了一些粮食。

然后就结伴把粮食扛回家。

上角村剩下的人都窝在家里不动弹,家里少了一些能吃的壮劳力,他们每天能吃到的粮食也变多了一点儿,但他们还是不敢放开了吃,就每天多吃一顿能看见底的麦粥。

钱进他们进村时,村里很安静,但青壮们却很兴奋,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笑容,才到村口就大声喊起来,“孩他娘,孩他娘,我们回来了,我带回来好些粮食——”

安静的村子有了些响动,有人扶着墙走出来,看见青壮们或扛着,或挑着粮袋,大喜,脚下仿佛有了力气,稳稳的往前走了几步,急声问道:“是粮食?”

“是粮食,我买了五斗呢。”

有少年已经越过他们往自家走去,一进门就被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围住,他骄傲的道:“我也买了五斗。”

并不是所有人都买了麦子,还有人买了一部分豆子,这样他们既可以买到五斗的粮食,又可以剩下一些钱来。

一家人围着看他们带回来的铜钱,惊叹不已,“竟然真的有钱。”

“十天发一次,我们问过了,最少还得干二十来天,那河道才能疏通,那样我们就能在带回来两次粮食,我估摸家里省着点吃,可以吃到春麦下来。”

“那你们要是挖慢一点儿,不是能干很久?”

“可不敢偷懒,下角村有个混子,挖水渠的时候就偷懒了,被说了两次还是不改,然后就被抓走了,谁也不知道送哪里去了。”

“下角村的人都这样,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外地去的了,听说要是不听话,官爷直接抓了丢到山里挖矿,一辈子都不能出来。”

家人被吓了一跳,连忙叮嘱,“那你们别偷懒,勤快点儿。”

“我们勤快着呢,哼,不像下角村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只是挖水渠都磨磨蹭蹭,我们可是挖河道的。”

而此时,陈方正在给下角村的村民们训话,“前几天上角村的人在这里,当着他们的面,我给你们面子,所以忍着没说,现在他们不在,我们就来说一说。”

陈方骂道:“你们往常服役干活也这么拖拉?累不死你们,那点沟渠足足比计划的慢了一天完成!”

“天冷,那地都冻上了,上面那一层很难挖开。”

“放屁,再难挖,能比河道清淤还难吗?”陈方叹气道:“你们看看人上角村,他们偶尔还要踩到冰水里呢,不照样做得好?”

“你们别仗着我宽和就偷懒,柱子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下次再不按工期完成,那被抓走的就不止他一个了。”

柱子的家人听见说到柱子,立即哭嚎着问,“里正,他们把柱子抓到哪里去了?莫不是要害了他性命吗?”

“谁要他的命?”陈方道:“他的命有什么用处?放心吧,死不了,他不是偷懒吗,拿了工钱却不干人事,县君罚他去推磨了。”

他道:“为了不让人偷懒和逃跑,所有被罚的人都得换地,现在我们这一片推磨的犯人全是从别处押来的,柱子不跑还好,过一段时间就能回来,他要是跑了,这一辈子都别想进西平县了。”

柱子的家人悚然一惊,本来还想找到柱子后让他跑呢,没想到县君连这个都考虑到了。

(本章完)

第79章 聪明人第517章 交换第543章 警告第253章 心折第250章 平民包围贵族第1121章 报纸第321章 多情不寿第1225章 辞官第286章 收服第628章 松动第304章 常县令第348章 前后夹击第328章 一生无悔第1241章第565章 想赚钱第1318章 墨家第811章 敬佩第1292章 威逼第1379章 番外 继位(三)第1178章 赵含章之心第1225章 辞官第64章 鼓励第304章 打听第1042章 聪明的二郎第1104章 狩猎第1235章 基础不同第1365章 番外 成长(二)第85章 心微微的一动呀第478章 变天第1273章 不愿听从第577章 选择第846章 更乱了第11章 守住清怡阁第861章 拉扯第341章 心狠第520章 暗子第578章 没看上第349章 暂歇第375章 头疼尴尬第411章 我有钱二第1303章 教育法第321章 多情不寿第101章 匠籍第25章 拉拢第243章 心疼第900章 奢靡第1030章 草拟诏书第1017章第592章 敏锐(祝陌颜生日快乐)1402.第1387章 番外 赵长舆(一)第163章 出战(补更)第881章 赵女贼第137章 分道和同路第1284章 答应进京第686章 来,交个税第106章 你说啥第104章 憨憨(月票两千加更)第1250章 预告日食第457章 心动第1278章 失望第878章 坚持第1288章 悄悄第801章 自刎第140章 得手第423章 断案第1144章 父子谈心第995章 改官制第1106章 芦村第535章 处置第533章 释怀第1033章 贪财第781章 为官不仁第441章 剑高悬第1281章 大败第236章 打抱不平第134章 人质(给书友“思倾岚语”的打赏加更)第664章 高床软枕第415章 为了女郎读书第556章 罪己书第898章 为官的参差第1202章 降服第705章 乐谱第1045章第1351章 她这么快乐第1347章 张寔第273章 误会第1151章 我是他弟第347章 感动吗第774章 重伤第791章 军令调动第864章 围杀第849章 唇语第225章 改变二第149章 担忧第84章 借人第434章 杂税第1322章 婚期定下第1277章 母亲的爱第789章 调令第1081章 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