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论天下大势

因为这些书籍价格都略低于市价,尤其是那本《千字文》,比许多启蒙书籍都便宜,且她大量印刷,毫不藏私,蜀地、两湖和江南等地,凡是她豫州商队能到的地方,都会把这本书当做土特产一样拉去各地售卖。

这样大量的倾销让赵含章收获了不少读书人的好感,也让她的名字被记得更牢。

世家是垄断知识,但在现在,有意识的垄断知识的世家士族还不多,他们更多的是单纯爱惜祖上传下来的书籍,不愿讲知识外传而已。

自家的知识不愿外传,但别家的知识他们还是很愿意外传的。

所以后来,随着《千字文》而来的《论语》等各种启蒙书,他们不仅愿意自己收藏一册赵氏书局的印刷本,也愿意就着一些讲义给他们解释。

但赵含章认为还不够。

她需要更多的才气和威望。

她胆子也很大,直接翻出几本农书、工匠技艺的书籍,以及兵书去书局。

现在赵氏的书局和纸坊已经开到陈县来。

和其他作坊不一样,书局和纸坊目前只在西平和陈县有,其他地方的书多从这两个地方进。

赵含章将书交给书局,道:“刊印出来,每一本都刊三千册,交给珍宝阁的管事。”

珍宝阁的管事会让各路客商送出去。

钓鱼嘛,自然是用什么饵料就要钓什么鱼。

但这还不够,赵含章一边看着她的百姓们努力挖大坝挖水渠,一边情真意切的给皇帝写了一封折子。

在天灾之下,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幸免,明年开始,中原以北的地方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灾难。

包括刘渊所占领的并州、冀州一带。

甚至最大的灾祸就在冀州。

干旱从幽州和冀州开始,蝗灾也从幽州和冀州开始,飞蝗大军会从幽州和冀州向西向南,所过之处,片草不生。

灾祸会波及到并州、司州、雍州和秦州,还有豫州北部地区,六州百姓和豫州北部的汉人会苦不堪言,本来就连遭几年粮荒,这一次过来,汉民十不存一。

按理来说,赵汉也讨不到好,但到那时,赵汉一发狠,不仅强征粮草和马匹,

还强发兵役,举大军南攻,趁着中原蝗灾严重,直接灭了东晋。

所以永嘉只有五年。

可现在,东海王提前两年死了,皇帝也迁都离开了洛阳,她不知接下来的命运是怎样。

但人可以迁徙,洛阳也能够易主,天灾却不会改变。

所以她得防范,不仅她防,皇帝也该让各州防范。

但她想写的不仅是天灾而已,她即便有心逐鹿天下,也不是想抢皇帝的位置,她希望他还能稳稳当当的坐在那个位置上。

他在的一天,天下就暂时稳一天。

所以赵含章给皇帝写了天下大势,告诉他,虽然刘渊野心勃勃,但您也有我和苟晞将军,暂时他打不过来,所以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多多发展农业,安抚百姓,广积粮,固城墙,以防备有一天赵汉再次南攻;

又告诉他,您是天下共主,现在百姓还在闹饥荒,所以我们抽不出空来,但没关系,我们先安抚百姓,让他们安心耕作,多存粮,等我们实力强劲了再一举北攻,把失地给抢回来。

绕来绕去,还是一条,多安抚百姓,多存粮,多存钱。

赵含章写了自己的建议,希望皇帝发布诏令安抚天下百姓,尤其是兖州百姓,消去他们的恐惧,轻徭薄赋,多耕作田地,多多存粮,以防万一……

赵含章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最后把折子先交给书局,和他们道:“刻出来,多印刷一些,给各学堂发去,让他们以后去支援各地修建水利时安抚百姓,劝课农桑。”

书局拿到折子都呆了,问道:“这个要印多少份?”

赵含章道:“先来个一千份吧。”

书局就松了一口气,印的还挺多,他还挺害怕的,怕印的太少,不划算。

工匠照着折子凋刻,赵含章不免忧虑,“以后我再有公文想要公布到学堂里,都要这样一版一版的凋刻,不仅费时间,也费材料啊。”

傅庭涵就道:“活字印刷需要很多识字的人,目前还不能广泛运用起来,再等两年吧。”

他道:“再过两年,第一批学生就毕业了,他们认得绝大多数字,可以到书局中工作。”

赵含章摸着下巴道:“三年的时间,难道他们字还没认完?”

傅庭涵就抬头看向她。

“好吧,是我操之过急了,行吧,那我就再等两年,不过书局掌握活字印刷了吗?”

傅庭涵道:“胡锦试过木活字,还试过胶泥活字,我让人给他找了锡、铅和铜,让他一个一个的试。”

对于活字印刷,傅庭涵和赵含章一样,都知道大概的原理,但想要做出来,却不容易,毕竟细节上的东西,谁做谁知道。

他只能交给胡锦带着工匠们去研究,能做到哪一点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现在胶泥活字倒是可以用了,但因为识字的人不多,排版也挺困难的,目前只在西平得用,陈县这边还没人能做。”傅庭涵道:“我会让胡锦培养两个恭敬送到陈县这边来的。”

赵含章正想说这事呢,没想到傅庭涵就接上了,她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说我在洛阳也办一个书局怎么样?”

“不怎么样, ”傅庭涵道:“纸坊我能帮你造出来,但书局,我人手是真的挤不出来了。”

书局的工匠是最难找,也最难培养的。

赵含章只能惋惜,然后继续盯着学堂里的少年们发呆,这些可都是人才啊,各行各业都需要他们。

书局用了两天的时间刻好折子,然后开始打磨,上墨,印刷……

赵含章的折子送往郓城时,印刷出来的稿子也被放到各郡县的学堂里,同时流传出学堂,被抄录后送往各处。

她的学生们很得她的真传,看过折子后立即领悟了她的意思,再被派出去支援修建水利时,就一边干活,一边和役丁和短工们说使君在这时候兴修水利的原因。

告诉他们,使君是想大家更便利的种地,将来若遇天灾可以多些应对,为了让你们多存粮,使君会减轻赋税巴拉巴拉……

但是,外人的关注点则和赵含章及学生们不一样,他们一眼就盯住了赵含章前半部分论天下大势的观点上。

第1120章 少猜疑第840章 大反攻三第1142章 丧第586章 驱赶第856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1366章 番外 成长(三)第1346章 种子第996章 霸道第1329章 有孕第552章 谏第1252章 日蚀第587章 水力煅压机第852章 呼延攸第723章 留客第1226章 察事部第868章 挟裹(全修)第824章 离间计第607章 沈如辉第473章 美人计第100章 来信(月票一千五加更)第647章 钻空子第1132章 安定郡第613章 自己印钱第1321章 心服第1278章 失望第436章 下官有罪第310章 告状第432章 播种子第790章 送走第517章 交换第204章 视而不见第922章 改变第1240章 算一算第925章 接受第991章 刷声望第574章 没长大第491章 赎买下第1330章 棉花第634章 迁徙第275章 摘桃子第988章 全面发展第194章 织机第1033章 贪财第1241章第380章 转移仇恨第1240章 算一算第366章 收复第1022章 荣耀第237章 素裹世界第724章 使团第440章 挂印辞官第116章 一起第1107章 不得因噎废食第1124章 你能算出来吗第12章 王四娘第1313章 谢向荣第148章 我来管第1322章 婚期定下第947章 大事小事第1228章 辞官第1068章 被说服第1113章 生机勃勃第438章 悄悄潜入第395章 民生多艰1418.第1403章 番外 现代(四)第335章 投奔第299章 黢黑的夜第408章 意欲何为第347章 感动吗第1191章 果决第479章 离京出走第873章 疗伤第1237章 肉啊肉第95章 打赌第492章 明着挑拨第649章 最大得益者第334章 请战第1275章 愤怒第719章 带偏第633章 救命第1098章 忙碌的年第278章 乱民暴动第1章 身死道生第66章 有村落第117章 争论第141章 带走第1257章 暴雨第194章 织机第375章 头疼尴尬第968章 打退第707章 分马第1378章 番外 继位(二)第631章 追击第1352章 她很快乐第1280章 合作第991章 刷声望第145章 迁都争议第607章 沈如辉第444章 识趣第1368章 番外 成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