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针对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就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一重大政策的调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表述:“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现在的生育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变化了,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增加了,同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养儿防老的社会观念明显弱化,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一方面,据调查,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来,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2015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面开放二胎,对于调整我国人口结构,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说明》强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卫计委等部门经过认真测算,认为实施这项政策是可行的。”

总体来说,全面开放二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全面放开二胎能够满足一些家庭被压抑的生育意愿,有利于从政策的层面减少“风险家庭”的产生,确保年轻家庭发展的安全性。独生子女是高风险家庭,为防范新失独家庭的产生,就要从改变家庭人口结构做起,发展双子“健康家庭”以抵御家庭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独”问题。第二,全面放开二胎可以缓解一胎化带来的人口亏损、人口萎缩、人口失衡的风险。否则长此以往,所造成的人口危机将演化为民族存亡的危机。全面开放二胎不仅弥补了单独二胎的“不公平”问题,而且有助于缓解人口发展的“不均衡”问题。第三,全面开放二胎接近于适度低生育率,有助于中国人口走出低谷,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本章完)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三、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内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二、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四、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二、科学认识新阶段新特征,正确把握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二、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_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四、努力构建扶贫新格局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一、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能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三、确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四、全面提升我国各地方开放态势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二、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三、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一、全面认识中小企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四、全面提升我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一、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四、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的重大举措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