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十三五”时期,在我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在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凝聚开放共识、增强开放自信,在百舸争流的全球化大潮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为我国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第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发展服务贸易。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完善投资布局,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积极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金融服务平台。

第二,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

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加强国际收支监测,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推动同更多国家签署高标准双边投资协定、司法协助协定,争取同更多国家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措施,完善风险防范体制机制。

第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建立当地产业体系,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造福当地民众。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

第四,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香港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

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加深内地同港澳在社会、民生、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协调发展、金融业合作及贸易投资等双向开放合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平潭等对台合作平台。扩大两岸人员往来,深化两岸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

第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第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完善对外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免费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经济政策等方面咨询培训,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减贫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主动参与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加强多边和双边协调,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推动国际反腐败合作。

(本章完)

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三、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一、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二、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四、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的重大举措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三、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和主要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二、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三、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和主要目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三、确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三、科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一、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四、全面提升我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三、确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二、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四、努力构建扶贫新格局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二、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