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亦无穷期,文化体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内在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文化领域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二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国有文化资产是重要的宣传文化资源,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三是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迅速发展、广泛普及,日益大众化、媒体化,对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提出迫切要求。四是进一步规范传播秩序。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加强舆论引导、规范传播秩序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的重要任务。

第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化繁荣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越来越需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传统格局,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一是加快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只是培育合格市场主体的第一步,其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如何,还要看其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三是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顺畅运行的基础条件。四是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是文化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具有重要的扶持、激励和引导、调控作用。

第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是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加强统筹、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提高效益。二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四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引入公共文化服务竞争机制是提高服务效能的内在要求。

第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交流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手段。二是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以贸易和投资形式推动文化走出去,更可持续、效果更好。三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四是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本章完)

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四、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四、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二、准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二、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一、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一、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二、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四、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举措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三、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