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涉国计民生。食品的质和量是人民生命健康权的基本保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存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就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机构和方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对食品安全作了新的要求,强调“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可以看出,创新食品安全治理体制、机制和方法,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法治保障,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并期盼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

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2015年6月1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参与的体系,这是由食品安全涉及环节的广泛性所决定的。然而现实中,食品安全监管却陷于

“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不好管”的尴尬境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政府要在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当前情况下,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建立供给推动的政府监管机制。一是政府要从价格与质量安全、企业利润的关系,市场结构、行业规模、企业特征角度,监督企业或行业形成符合投入产出比的价格机制。二是要依据信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市场利益的显著增加与企业累积信誉所投入的适当成本,从不同质量安全等级对应合理价格的监督、不同类型企业的信誉与所在行业信誉的评估与公开、市场环境建设等角度,确立政府监管的信誉机制。三是要从企业规模、分布与组织模式、市场类型角度,通过对同类食品企业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奖惩措施等,加强行业规范,确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第二,建立需求拉动的政府监管机制。政府要从食品的质量安全等级细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收入水平、购买意愿等需求影响因素角度,引导需求主体形成优质优价的价格机制。要依据信息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消费者理性推测与有效甄别,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虚假信息排查与立法规制、信息发送形式与披露时间、信息发布机构及再监督机构的角度,确立政府监管的信息机制。此外,为重建消费者信任机制,要从质量安全保证承诺规范化法制化、第三方(质量安全认证与检测等机构)监督和失责的惩罚与退出、政府监管绩效的公众可信性角度,建立政府监管的

信任机制。

第三,建立供求协调的政府监管机制。政府要基于供求双方的价格形成机制,依据当前食品价格与理论分析的均衡价格间的差异,量化价格与质量安全的不同关系,形成协调质量等级与价格的监管机制。要在量化企业食品安全惩罚与补偿额度、消费者效用损失的关系基础上,结合当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条款,从惩罚约束与利益补偿的互补角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的奖惩机制。针对典型食品安全事件的跨区域产业链条化特征,应建立政府部门之间合作式的行政干预与经济措施(补贴、保险等方式)的合理调配机制,诱导市场供求主体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体来说,严格食品安全监管过程,需要从找问题、抓改革、出实招入手,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一是以统一权威为目标,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合理划分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关系。尤其要健全乡镇(街道)或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着力解决基层监管能力薄弱问题,防止食品安全在第一线失守。综合设置市场监管机构的地方,要把食品安全作为综合执法的首要责任。二是将风险分析、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要提高风险监测和评估能力,完善食物中非食用物质名单。建立部门间风险监测数据共享与分析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健全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三是构筑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食品安全不是监管部门一家的事,而是各级地方政府承担的属地责任,必须综合发挥资金投入的激励作用,宣教科普的引导作用和刑事司法的威慑作用。

(本章完)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四、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四、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三、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三、实现“双中高”必须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一、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一、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四、努力构建扶贫新格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_三、促进大数据发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一、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二、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大力发展服务业_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着力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一、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二、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二、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一、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能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三、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四、全面提升我国各地方开放态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四、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举措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一、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四、努力构建扶贫新格局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三、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三、以新的理念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和主要目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_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一、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