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102章 必惠也

日暮,安宁亭侯府。

夏侯和才刚踏进家门,一少年郎便移步过来,行礼说道,“七叔,我阿父在花苑凉亭中候你。”

他是夏侯绩,夏侯衡的嫡长子。

年十五,字定功,今年刚被恩荫入宫为郎。

从名字上不难看出,夏侯衡是冀望着他日后能有若祖父的功业,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居朝中当个清贵冗官。

“嗯,我就过去。”

含笑点了点头,夏侯和转身往主宅而去,才刚走了几步便又止步回首,“定功是不是还有他事?”

想想也对。

身为嫡长孙的夏侯绩在府门后候着,怎么可能只是为了传个声。

果不其然,他的话语刚落下,夏侯绩便快步靠过来,低声说道,“乃是有个事侄儿不能自抉,便想请七叔参详下。七叔觉得,我若在六叔成亲之日告休沐妥当与否?”

你想去参加六兄的婚事?

夏侯和一听便莞尔,刚想说些什么,但却陡然反应了过来。

这小子哪是问他话啊~

分明是知道夏侯衡不会让他前去参加婚事,便央求自己在与夏侯衡叙话的时候,可否为他争取一下呢!

“嗯”

略作沉吟后,夏侯和才说道,“此事我可以问问你阿父,只是你也知道你阿父的性情,应是不会答应的。所以我觉得,你若真想告休沐,应去寻你阿母说项。你乃家中嫡长,且已经冠礼以及为郎了,而王常侍之妻是家中亲族,明白了吗?”

寻我阿母说项?

闻言,夏侯绩微微愣神。

但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有些兴奋的挥了下拳头,“侄儿明白了,嘿嘿!谢七叔指点,我这就去寻阿母。对了,七叔,此事就莫与我阿父提了。”

“我晓得,去吧。”

夏侯和看着他兴奋离去的背影,笑了几声,才往主宅花苑而去。

步履缓缓,沿着连廊至小亭。

只见夏侯衡独自坐在里面,没有点燃油脂灯,暮色将他脸庞上的神情吞噬殆尽,让人看不出他此时是喜是怒。

对此,夏侯和已然习惯了。

自从夏侯惠回到洛阳以后,长兄夏侯衡就开始每日在这里等着他归府。

家中之人都以为,这是因为他仍旧与被逐出家门的六兄有往来,故而夏侯衡才让他将每日行举禀报,以免他被夏侯惠带坏做出不顾家门的事情来。

但夏侯和心中知道,这只不过是大兄仍关切着六兄,所以才想通过他口中知晓婚事筹备得如何了而已。

毕竟长兄如父了那么多年。

将夏侯惠逐出家门也好,在外言之凿凿断绝往来也罢,终断不了骨肉相连的牵绊。

是故,夏侯和也没有言其他。

刚步入小亭内坐好,他便将手中酒囊搁置在案台上,直接讲述起今日的事情,“大兄,蒲萄酿,陛下赐给六兄的。今日我与六兄同案而食,说了.”

阖目而坐的夏侯衡一直都在沉默着,犹如睡着了一样。

一直待到夏侯和大致将事情转述罢且起身离去了,他才睁开眼,静静的端详着案台上的蒲萄酿,许久才发出了一声叹息。

其实他一直与夏侯惠保持着书信联系。

乃是依着先前的约定,夏侯惠让徒附佃户将书信转给在谷城任职郡兵的家人,然后再由郡兵转给夏侯衡的心腹管事。

最近一封书信,是告知了婚事的具体日期。

夏侯惠在书信中,还加了一句“姻亲诸事弟皆如意,唯恨成亲当日不得拜谢大兄也”。

那时夏侯衡看罢,心中惆怅不已。

代父管教诸弟多年的他,也很想亲自操持夏侯惠的亲事。

因为只有那样他才是尽了家主与长兄的责任,也能在心中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了。

所以,他也觉得家中是委屈了夏侯惠的。

宗族,生相亲爱、死相哀痛。

但如今这种最基本的宗族亲情友爱,夏侯惠都被剥夺了。

若不,就尽遂了他所请之事,权当是家中给与补偿了?

拿起蒲萄酿有一口没一口慢饮的夏侯衡,感受着口腹中略苦似酸还甘的味道,心中也在悄然自问着。

归来洛阳后的夏侯惠,求他帮衬两件事。

一者,是挑选部曲扈从。

吸取了泰山郡扈从弃他而去的教训后,夏侯惠便想着从先父夏侯渊的旧部后人中招募部曲扈从,以此来保障忠心无二。

自然,此事得由夏侯衡首肯且亲自出面操持才行。

因为夏侯衡才是家主。

不管是夏侯渊的爵位还是对旧部的恩情,都是他继承的。

尤其是如今夏侯惠已然被逐出家门了,依着世风的约定成俗,在夏侯渊旧部的眼里,他已经不配享受先父遗泽了。

原本,这种事情夏侯衡是愿意帮衬的。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夏侯惠还提了个请求。

声称如果可能的话,部曲扈从尽可能寻些年轻的,勇力高不高在其次,重要是有才干武略,日后能独自督兵临阵的那种。

那时夏侯衡看罢,心中陡然一凛。

这种要求哪是招募扈从?

自家六弟分明是想培养日后可安插在军中任职的心腹啊!

才刚刚被授予中坚将军呢,距离被委以督镇一方的都督之职十万八千里呢,就开始绸缪着培养军中嫡系了?!

而夏侯惠所请的第二件事,则是让夏侯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野心。

他竟想让夏侯衡在洛阳帮衬培养一些耳目。

理由是说他如今不被公卿百官所喜,且又因为屯田积弊之事上得罪了太多人,所以要时刻注意京畿之地的消息、保持灵通,好在被其他人攻讦诋毁他的时候,也好有个缓冲的时间来思考应对之策。

当然了,如此荒谬的理由夏侯衡看罢就忘了。

他还没死呢!

京师之内若是有人诋毁或攻讦夏侯惠,他能不知道?

要什么样的耳目,才能比他以及任职天子近臣的夏侯和更消息灵通!

所以,他也能猜测到夏侯惠的本意,又或者说夏侯惠根本不打算瞒过他——无非,夏侯惠是想建立自己私人的情报系统罢了。

但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夏侯惠突然就想做这种犯忌讳的事情呢?

明明天子曹叡对他宠信有加啊~

就算是当了孤臣,但有天子的庇护又兼谯沛元勋之后的身份,难道还不足以让他足够的安全感吗?

再者,他都被授予中坚将军了啊!

身为中军的将率不是应该如履薄冰,避开一些容易被天子猜忌的事情吗?

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这与自寻死路何异!?

自然,夏侯衡并不会觉得自家兄弟有一颗不臣之心。

所以他也在疑惑,此事到底是夏侯惠自己的意思,还是天子曹叡授意的。

理由是他先前就为文帝曹丕执掌过机密。

是的,夏侯衡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任职冗官的他,不过是一个依仗父辈恩荫而得享荣华富贵之人罢了。

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

但如若了解文帝曹丕为人,再看曹丕对夏侯衡的恩荣,就知道夏侯衡一点都不简单。

曹丕的为人,是典型的“任人唯亲”。

其中,这个“亲”不是单单指着骨肉亲族的“亲”,更是亲近之人的亲。

如曹真、夏侯尚、夏侯楙、司马懿以及陈群等亲善曹丕的人,在曹丕继位后都迎来了丰厚的回报。就连名声很臭的贾诩,都因为在魏武曹操对世子犹豫时用刘表作为例子劝说当立长,就被曹丕捧上了三公之位,事情之荒唐,就连孙权都忍不住嗤笑。

夏侯渊一系是有人亲善曹丕的。

如第三子夏侯称与曹丕乃是布衣之交,第五子夏侯荣在少小时就常出现在曹丕宴席上。

只是他们二人都不幸早亡了。

所以,在曹丕继位后,夏侯霸只被授予了偏将军在雍凉任职,能力更差的夏侯楙则是被授予安西将军直接镇守长安、都督关中;而夏侯威因为早年与曹丕、曹植皆友善的关系,在曹丕执政时期就当个游侠儿、不出仕。

但夏侯衡在此期间,却被曹丕恩宠特隆!

为何呢?

就连至亲兄弟、先父恩人都要想着办法以罪论死的曹丕,难不成会因为夏侯衡娶了自己的从妹,从而待之甚厚吗?

当然不是的。

缘由是曹丕在代汉时,给群臣下放很多权力。

如备受公卿百官所厌恶及忌惮的校事府,就一度形如虚设了。

但实际上,亲自处理过魏讽谋反案、长于争权夺利的曹丕,怎么可能放弃这种监视臣子的权力?

他不过是将校事府由明转暗了而已。

而任职清贵之职、没有什么实权的夏侯衡,就是为曹丕执掌校事府的主司之一。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当今天子曹叡继位之后,夏侯衡就主动将这个权力推出去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终究任职了将近六年的时间,还是有一些暗子依旧握在手中的。

毕竟,这些充当耳目的暗子身份都见不得光。

且来源很杂。

或是一个佃户、或是一个行将就木的刀笔吏,甚至还有婢女、厨娘或者马夫。

他们传递消息的方式也很隐秘,一直都是单向单点的,只要隔了一层,就谁都不知道谁是谁了。

而且,个别当了暗子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就是暗子。

比如个别在权贵家中为奴仆的人,只是以为自己碰到了个豪爽的人,常常愿意请他饮酒,却没有发现自己在饮酒作乐的时候,被对方套出来了许多关乎主家的事情。

所以,有一些暗子夏侯衡是没办法转交出去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在怀疑,夏侯惠想培养耳目的事情是不是来自天子曹叡的授意,让他再起用一些早就放弃的暗子呢?

毕竟这几年,庙堂之上可没那么平静。

君权与臣权对抗了好多次。

唉,罢了。

招募部曲扈从之事,我就遂了稚权之意。

就当是弥补家中对他的亏欠了。

而培养耳目这种犯忌讳的事情,也可以先绸缪着,至于是否要权力转给他,那就等弄清楚了再说。

当妻子曹氏遣小婢来寻的时候,夏侯衡也终于做出了决定。

时光匆匆。

在不知不觉中,便是暮春三月末了。

在城南的王肃府邸,今日张灯结彩、宾客满座,就连门外的街衢闾阎之间都塞满了勋贵世家的车马。

今天,是王肃长女出嫁的日子。

也是彰显东海高门、三公门第潜在实力的日子。

夏侯绩早早就过来了。

也正在庆幸着自己来得很早。

若是晚了些,恐是在王家府邸的两条街衢外就得下车马步行。

在夏侯和的提点下,他央求了他阿母说服了夏侯衡,今日以王肃续弦妻子夏侯氏的亲族身份过来贺喜。

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窃窃私语。

身为男方的侄子,竟是来女方家中赴宴,由此可见夏侯家是真的分裂了。

尤其是夏侯衡并没有露面,而是让一个少年郎来充门面。

就是不知王肃将女儿许给夏侯稚权,如今后悔了没?

已故王司徒对王元姬那句“兴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为男矣”的评断,日后会不会沦为笑谈呢?

宾客之中一些不良者,是这样恶意揣摩着的。

而代表司马家过来作贺的司马孚,被迎入门后看见夏侯绩的那一刻,则是在心中悄然暗道了句:“兴夏侯一族者,必惠也!”

缘由无他。

一个被宗族排斥的人,注定将成为天子曹叡最信任的人。

在结合如今夏侯惠不被公卿百官所喜,还是士家变革以及整顿屯田积弊的首倡者,在仕途之上浸淫多年的司马孚,不难猜出天子曹叡日后将会不吝授予夏侯惠权柄。

少时,夏侯惠的迎亲队伍至。

队伍很寒酸。

宾客仅有陈泰、陈骞、杜恕、傅嘏与夏侯和五人,算上赶婚车的扈从与挑着礼物的奴仆,也才堪堪十二个人。

司马孚见了,更是笃定了方才的断定。

毕竟王家乃三公门第,亦是徐州冠族;而陈泰同样是三公门第,背后站着颍川士人;陈骞之父陈矫从尚书令转为侍中了,日后拜为三公并不难。

由此可见,夏侯惠并非孤臣!

所以,司马孚心中还生出了一个念头——

自家侄子司马师回绝了夏侯惠的邀请,是不是有些冒失了?(本章完)

第227章 求贬惠第222章 就职第205章 将离53.第53章 染征袍第235章 谪贬151.第151章 易也第177章 百骑第6章 求教54.第54章 匹夫第194章 不归78.第78章 直率第248章 勘察第13章 可恨第199章 利令智昏157.第57章 以何战57.第57章 以何战第223章 观兵第165章 鸷鸟第150章 心慰第37章 私召79.第79章 主次54.第54章 匹夫125.第125章 负气第152章 莫求财第38章 何惧之121.第121章 算计第184章 竞速第178章 不识第233章 默契第41章 当黜之第221章 黄雀是也第170章 失计否第44章 花明第162章 飨将士第37章 私召87.第87章 质问第190章 可堪否第204章 舍与不舍第236章 敏锐第31章 收桑榆第5章 欺以方第186章 穿胸第145章 失势第218章 先以庙算第179章 门户仇第253章 山下的人第222章 就职113.第113章 后手第159章 鸿鹄志第211章 自作死第243章 先声而后讨第220章 莫争长短第167章 同行99.第99章 盖弥彰47.第47章 威逼52.第52章 狼狈92.第92章 偶遇87.第87章 质问119.第119章 不争第138章 不语第206章 夜话第212章 随你罢130.第130章 当百第22章 殊矣第243章 先声而后讨第187章 无裨第169章 小成第148章 归宅第195章 不取第209章 畏水如虎60.第60章 不覆辙第175章 惊喜来第144章 战捷第12章 复哀之第33章 逐出第245章 他日罢第192章 邙山宴2122.第122章 义从118.第118章 愿往否第238章 必不恣意52.第52章 狼狈第169章 小成第32章 上疏第168章 安下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182章 入瓮第148章 归宅46.第46章 安分82.第82章 士載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63章 部将第24章 人事75.第75章 取轻第175章 惊喜来129.第129章 改道第18章 恨晚117.第117章 来见第149章 肺腑否130.第130章 当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