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 恼意

听罢秦朗的话语,夏侯惠不由怦然心动。

又或者说,但凡是志在沙场的将率,在这种唾手可得的战功面前都难免会心跳加速。

是啊,就是唾手可得的战功。

所谓兵贵精不贵多。

有熟悉山川地理的白马义从作向导,以四千甲胄俱全、斗械精良的洛阳中军骑卒,出其不意奔袭刀钝弓软、几无甲胄的漠北鲜卑骑,哪怕是略有才干的将率都胆敢立下军令状,以性命担保必然能大捷而归。

而且对夏侯惠而言,应下差使督兵过去,也无需担忧战后天子曹叡得悉了,会觉得他性情仍不稳妥、犹喜贪功弄险。

这是秦朗与田豫共同计议后的决策。

且轲比能招来漠北骑参战,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突发情况。

若是他慨然应诺了,那天子曹叡也会觉得他是临危受命,不吝盛赞他忠贞报国之心才对。

只不过,夏侯惠并没有当即应下。

近半年经历的事情,已然让他心境开始转变了,开始营造自己荣辱不惊、沉着稳健的形象而努力了。

尤其是,田豫还没到呢!

且先等候片刻,待田豫也过来了,听听他的说辞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故而,夏侯惠只是轻轻颔首示意自己在悉心听着,坐等秦朗的继续讲诉。

但他的这番作态,却是让秦朗扼言不语了。

准确的来说,是夏侯惠的不接腔不表态大出他所料,令他早早打好的腹稿不知如何继续下去了。

此子品性何时变得如此谨小慎微了?

先前的定襄郡杀胡口设伏,还有事在两可间无法确凿之缘,他能遏制住建功立业之心倒也说得过去,但如今乃是十拿九稳的战功啊~

他怎么可能如此无动于衷呢!

且还是连半点喜色或昂扬神彩都没有显露在脸庞上

秦朗满心的不解。

有些狐疑的盯着夏侯惠片刻后,才继续轻声劝道,“稚权,以四千奔袭两万,虽是敌我悬殊,然而以我军之精锐,大破而归乃是轻而易举的。”

“嗯,元明所言极是。区区漠北胡虏,焉能当我魏国中军之锐。”

“白马义从虽然沦落山野久矣,然仍前些年一直随着田太守出塞击胡,充任向导绰绰有余,稚权不必担心彼等会有令大军迷途之事。”

“此乃必然。”

“贼酋轲比能虽引兵南下了,但尚未进入右北平,与我军营寨颇远,我军分骑而出,也无需担心被彼惊觉。且我与田太守之意,乃是欲稚权引骑先沿河东去,至桑干县后再北上袭马城。行军路线要么在我魏国郡县之中,要么在山脉中穿行,稚权临马城而袭之前,定是不会被漠北胡虏发觉的。”

“我安能不信元明与田太守调度哉!”

秦朗:.

既然你什么都知道、什么不妥都没有发现,那你倒是出声领命啊!

我都推心置腹好言劝说了!

你还在磨蹭什么!

对于夏侯惠的迟迟没有表态,饶是脾气素来很好的秦朗,都忍不住心中愤愤然。

但很快,他便压下了恼意,生出了别样的心思:该不会,他是因为我先前夺中坚营兵权而怀恨在心,故而不愿为此战效力吧?

倒也不能怪他生出了小人之心。

毕竟,他不惜得罪曹爽且不吝以大功授之了,而夏侯惠的反应太反常了。

持续了片刻的沉默。

沾须沉吟的秦朗悄然舒出一口浊气,对夏侯惠沉声发问道,“稚权可是.不愿意督骑奔袭马城?”

“元明何出此言邪?”

不料,夏侯惠的作答再次令他哑口无言,“方才我便说了,如元明有所差使尽可直言。今元明与田太守欲我督骑奔袭马城,此乃国事也,我岂有不愿往之理?”

呃,好吧。

秦朗张了张口想分辨几句,但想了想又闭上了。

虽然他心中有些窝火,觉得夏侯惠方才故意捉弄于他。

或许是有所觉罢。

反诘罢了的夏侯惠,还顺着话头继续发问道,“虽元明与田太守已然有了定策,但我有一事弗能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敢问元明与田太守计议时,为何定策乃是驱兵北上奔袭马城?我军既然已探悉贼酋轲比能的后手,何不将计就计呢?”

是啊~

既然都了然敌军所欲了,将计就计才是最恰当的策略啊!

魏军才是急着决战的一方。

而北上奔袭马城,不管成败都是打草惊蛇,反而会让轲比能不敢再与魏军对峙,转为远遁避战,那不就是让魏军此番北来的目的落空了?

退一步而言,袭破马城的漠北骑对战事的裨益也不是很大。

毕竟,轲比能的根基在漠南。

只要魏国不能将他漠南的根基给拔除,北疆边郡的鲜卑之祸就不会有平息的一天。

“唉”

不想,秦朗闻言便是一记长长的叹息,“稚权所虑者,昨夜我与田太守也商议过了,也一致认为我军如今没有将计就计的实力了。稚权莫是忘了,我等来并州之前,妄自出战的毕使君葬送了七千余步骑?”

废话!

我能忘了吗?

而且,我军怎么就没有将计就计的实力了!

只要你从骁骑营中分出千余骑,与七百豹骑合兵两千骑交给我督领,我便胆敢立军令状,在那两万漠北骑突袭时黄雀在后将之给袭破了! 带着如此想法的夏侯惠,刚想出口反驳,但猛然想起一个事来,便连忙遏住了话语。

待略略沉吟片刻,他才试声而问,“元明可知道,毕使君葬送的那七千余步骑中,披甲者有几多?”

“步骑人皆着轻革,步卒着铁甲者有一千两百。”

秦朗露出了一个苦笑,“所携斗械中弓弩各一千,且箭矢极多。”

原来如此!

这下,夏侯惠是彻底明白了。

以寡击众且是远道而来的魏军,人人犹对此战信心满满,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敌我甲胄与斗械的巨大差距。

而毕轨却是将魏国这个优势给葬送了。

缴获了一千两百副铁甲,再加上汉家工匠冶炼的环首刀、长矛以及弓弩,可以让轲比能在强攻魏国车阵时极大减少伤亡。

甚至,若是他再多点枭雄心性,不惜以人命堆出魏国车阵缺口的话,说不定还能让着铁甲的部落勇士寻到破阵的机会!不管怎说,随着步度根携三万余落叛逃加入后,轲比能仅仅在漠南便可以聚拢近八万控弦之士来战了。

如此,魏军自是不能再将计就计了。

因为田豫与秦朗也不敢确凿,轲比能打算让那一千两百着铁甲的部落勇士充任什么职责、何时才会投入战场。

充任攻坚前驱还好。

指挥车阵却敌的田豫届时随机应变,调动强弩手压制便是。

但若是轲比能将之遣去协助漠北骑突袭,那魏军的出营追击就有可能被截断归路了。

试问,魏军出营后,漠北骑从侧突袭而来,轲比能率领漠南部落返身来战,而那一千两百甲胄俱全斗械精良的部落勇士横插入战场,结阵截断魏军归路,人数本就处于劣势的魏军,又如何能保障此战胜利呢?

况且,魏国是必然要出迎追击的。

因为不追击,就无法彻底击溃轲比能、无法达成此战目的。

而若是先行袭破了马城的漠北骑,则是可以让魏军了却后顾之忧,并且极大打击鲜卑部落的士气,让他们临阵而怯、更能激发各个部落为了保存自己实力而相互推诿。

所以,了然了一切的夏侯惠也默默无言,不复有疑惑。

只是在心中骂了句:毕轨真当杀!

对坐的秦朗看他沉默了,也能猜测到他已然对北上奔袭马城无有异议了,故而肃容拱手做声,“事已至此,为不负陛下所托,还请稚权奋勇,为我军破局!”

“唯!”

闻言,夏侯惠也当即豁然起身,以麾下的身份躬身领命,“在下必不负将军所托!”

“哈哈哈~”

也让秦朗畅怀大笑了起来,连忙过来扶起夏侯惠,“有稚权此言,我军可无忧矣!”

言罢了,还很亲自把盏给夏侯惠斟了一杯,以示作谢。

但这种和睦的氛围并没有保持多久。

就在他归去入座后,踌躇了片刻,便轻声说,“所谓夜长梦多。我与田太守觉得,稚权今夜便引兵前去与白马义从会合的好。但在兵出之前,我还有一事得知会稚权一声。”

“好,我入夜后便进发。”

对此,夏侯惠满口应了下来,“元明尚有何嘱咐?直说无妨。”

“那个,咳!为了不让贼酋发觉此地骑卒稀少而生疑,除却七百豹骑之外,我只能从骁骑营中分出一千骑予稚权。”

你说甚?!

方才让我督四千骑之言犹在耳,但我才应下,你就改口只从本部分出一千骑?

你是在戏耍我吗?

亦或者是想让我去送死?

须臾间,夏侯惠的眼神就变得锐利了起来。

“稚权莫急,你还是督四千骑北上。”

见状,早有心理准备的秦朗连忙解释道,“其中三百骑乃是白马义从,另外一千是北中郎将所督的幽州骑、一千是内附我魏国的东部鲜卑骑。”

就四千骑兵竟还分属五地,这东拼西凑的能做到令行禁止吗?

可堪长驱奔袭吗!

听罢解释的夏侯惠,眼中恼意丝毫不减。

但他还没有来得及争辩,就被军帐帘布被挑开的声音打断了。

是田豫到了。(本章完)

第216章 位高权重第183章 或有诈第203章 好甜第24章 人事第43章 士家第3章 无所事52.第52章 狼狈第139章 当慎104.第104章 结发第194章 不归第135章 招揽第181章 京口督第233章 默契第161章 分营第196章 瞒天第220章 莫争长短第9章 殊荣第170章 失计否第209章 畏水如虎118.第118章 愿往否45.第45章 无心第146章 示好第193章 邙山宴389.第89章 诈关第182章 入瓮131.第131章 临发第178章 不识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57章 且试第24章 人事第2章 入阙70.第70章 诏来109.第109章 请缨68.第68章 挡我者第15章 如卿言第203章 好甜第17章 初见第167章 同行第209章 畏水如虎123.第123章 缘由133.第133章 私心第232章 入营第201章 唯勇气也55.第55章 诏来第13章 可恨126.第126章 挑衅62.第62章 厚颜第22章 殊矣73.第73章 笃定55.第55章 诏来第154章 似懂了第187章 无裨131.第131章 临发第19章 将伐第41章 当黜之91.第91章 当归第24章 人事第156章 何惑哉第214章 触类旁通第160章 部曲110.第110章 见策第150章 心慰107.第107章 静好第205章 将离第12章 复哀之第10章 狡诈乎第13章 可恨第214章 触类旁通第9章 殊荣第206章 夜话84.第84章 临发第178章 不识第228章 如你所请第157章 且试66.第66章 有变第187章 无裨第192章 邙山宴2第24章 人事第185章 死地第179章 门户仇114.第114章 雁北112.第112章 潜锋芒第188章 无遗恨第167章 同行第189章 逞口舌第12章 复哀之第36章 社稷计第189章 逞口舌123.第123章 缘由99.第99章 盖弥彰第198章 旌旗犹魏第154章 似懂了第217章 惠求教第181章 京口督第215章 稚权何如第202章 贼兵退第38章 何惧之第7章 入东堂第38章 何惧之第182章 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