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百骑

朔风呜咽,旌旗猎猎。

留福船与斗舰在巢湖、以蒙冲载兵至合肥旧城废墟,再以小巧轻快的走舸逆着南淝水而上警戒水道,江东各部将士鱼贯上陆望着合肥新城而来。

今日天公作美。

暖阳高挂,摊了薄薄一层雪花的大地备显天穹的深邃。

空旷的视野可见东侧远处的沼泽带那点点残留的绿意,在暖色的天际线上犹如朵朵次第绽放的绿花,得意招摇着阳光的五彩斑斓之余,也在无声的倾述着天地本宽的自在洒脱。

汉以火德崇尚红黑,代汉而立的魏国以土德尚黄(后改尚白),而孙权为魏吴王时同样也以承土德尚黄与魏国争天命,但后来称帝了便自以为得木德,故而江东各部士卒都身着木青色军服。

于暮冬染白大地时,江东各部士卒行走在原野上,那一抹迤逦而来的木青色宛如万物竟发的春天已然来临,十分赏心悦目。

该不会是前番提及的,前去徐州广陵郡袭击贼吴光武湖戍守点吧?

哪怕他们明明知道,魏国驻守在淮南的骑兵也就千余骑,但此刻没有人去思考这些,更没有人想着过来阻击验证骑兵人数。

正踌躇壮志的孙权,是被突发变故给搞懵了。

斩杀多寡不重要,更不做驱赶吴兵相互踩踏的念想。

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也刚想下令让人擂鼓准备迎战,然而却没有了机会。

他日复来,定驱兵破合肥下寿春,临淮而望中原腹心,克成大业!

“传令,后军擂鼓!”

好嘛~

连“你若是乖乖听话,事后我就给你一块饴糖”这种哄小孩子的手段都给用上了。

他不是想作擒杀孙权的白日梦,只是想看有没有机会将孙权大纛或车驾的羽盖给夺了。

末了,还不忘告知满宠,随他而去的百骑都是精心选拔而出来的,大半先前隶属越骑校尉小部分出自虎豹骑,人皆能在马背上开一石强弓。

就连握着弓身的手指都因为过于用力而发白。

就在这时,阵阵闷雷声响彻了战场!

犹如山崩之势席卷而来的魏国的骑兵曲,甫一出现就摧毁了吴兵前部士卒的战意,竟是人皆丢盔弃甲返身亡命了!

没办法,耀兵所列之阵,并非是刀盾在前长矛次之、护强弩抗骑之阵。

吴国的车下虎士犹如魏国的宿卫虎士,乃天子亲军,人人甲胄齐全且皆不畏死,只有百骑的他可不想硬拼。

且自己也骑上了一匹带着数百人护卫左右,令其余车下虎士断后,阻挡夏侯惠的追击。

待归去见到满宠了便知晓,以他的性情是不会出尔反尔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嘛,何况他是江东之主。

“诛贼!”

有过逍遥津一次惊魂就够了,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那边的水面上还有不少江东走舸游弋着,只要跑到水道边能登船摆脱追杀了。

至于吴兵的大纛.

来不及了。

而来之前满宠所说的,只要我不鲁莽行事就送一桩功劳给我,不知指的是什么呢?

归途之上,他还在美孜孜的如此作想:此番自己夺了孙权御驾的羽保车盖而归,不知道能不能被后人冠个“夏侯百骑”之名呢?

在他默默观察吴兵时,也终于寻到了最适合发起进攻的路线、最容易得手的办法。

而后则是攻破了江夏郡诛杀黄祖为父孙坚报仇,单舟横江探敌情,令魏武曹操都不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

哪怕吴兵围杀不了他,但满宠可不会饶了他。

说时迟,那是快。

是的,没有过大败。

他们引发的声响,再次惊动了吴兵。

旨在挫贼吴之锐气。

当江东各部将士已然在合肥新城两箭之地外,冲着城墙之上的魏军肆意鼓噪时,壮志踌躇的孙权也不由豪气万分的下令,“壮我江东勇锐之威!”

嗯,此时的他在南淝水沿岸十五里处。

在孙权年仅十九时,便被孙策以基业托付了。

当即,他大呼了声,一马当先望着孙权后退的方向而去。

面对宗亲孙辅暗通曹操、孙暠欲夺权、三弟孙翊和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与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伺机作乱,以及庐江太守李术公然反叛的内忧外患,他仅用了不足三年的时间,便讨平所有不臣与稳固了基业。

调侃只是调侃,夏侯惠可不想因为轻敌而功亏一篑。

虽然基于尘封的记忆让夏侯惠对孙权一直抱着“十万”的调侃,但他也知道至今为止的孙权,在时人的评价里犹不失是一位有为的君主。

请他首肯自己以百骑绕后夺大纛的想法。

被谷利引车下虎士层层护卫着,离合肥新城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快,在最前方的江东各部将率也反应了过来,大声呵斥着士卒。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喊出“迎敌”,而是不约而同的让各自的私兵部曲往后靠拢,时刻准备着逃离战场

这一幕看似很可笑,但也是情理之中。

“杀!”

而是早早就引百骑东行至沼泽带、再沿着沼泽绕了个大圈折道南下,伏在合肥旧城废墟北侧十余里处。

只不过,夏侯惠并不搭理他们。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孙权尚未有过大败。

他看到了,孙权为了彰显武力,乃是让各部将率的私兵部曲列在最前,而一些没有甲胄在身的士卒留在后大声鼓噪助威。

只是他们的这番举动,且不说小巧轻便的走舸能否承载那么多士卒,单单是他们没有往孙权的方向逃来,就将孙权给坑惨了。

再加上自己乃谯沛元勋之后的身份,想必日后满宠不复不待见我了吧!

但若是私兵部曲打没了,那他们的立身之本就没了啊!

尤其是,此时孙权所在的后军中鼓声都暂时停了,并没有号令让他们誓死迎战。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不是?

自己在淮南的戎马生涯,好歹也得留个故事让后人津津乐道啊!

反正孙权都赋予张辽、蒋济与文聘等人称号了,应该也不会吝啬给他夏侯惠安上一个呀!

“稚权既有为先帝雪恨之心,我若不允,枉为人臣也。然而,稚权须知我执法甚严,勿要以身试法。嗯稚权此番引兵前去,不管事顺遂与否,只需引百骑全身归来,我便赠你一功劳。”

或许,自己只需要两轮箭矢覆盖,就能诱发他们的恐慌,进而慌不择路的亡命了吧?

“陛下,速上马!”

只是从这点来说,他便是略具雄主之风了。

所以夏侯惠也在期盼着,尚未达成“满数十”成就的孙权,今日先解锁个“夏侯夺旗”或者“夏侯百骑”什么的称号。

吴军的掌旗营没有将纛车扔下,而是护卫着随在孙权左右离去了。

这些断后的近四百余车下虎士皆面无表情,对或将赴死的结果毫无怨言,在沉默中横陈列阵缓缓往后而走。

自从上次的逍遥津之战,当者披靡的张辽突近,横戟叱被困在矮丘之上的他下来一战后,他就有了督率不亲战的沉稳之风、不再有犯险置身军前之事了。

“杀!杀!”

那时夏侯惠听了,不由一时无语。

像极了一只嘎嘎乱叫正欢的鸭子,倏然被人抓住脖子且拧断了。

搬出曹丕的糗事晓之以情后,他又给予了一个让满宠意动的具体可行计划。

因为那些由山越俘虏与叛乱黎庶组成的杂兵,也有样学样的往河道亡命而去了。

今准备不足,便且以赫赫军威令逆魏将士气夺罢。

再者,断后的车下虎士此时也发现了他仅有百骑,若是他不依不饶的追上去,说不定就被吴兵前后包剿了。

对此,孙权也没有反对,直接默许了。

整齐的军容、森严的阵列,昂然的斗志

让在后观摩的孙权一扫魏国移城的阴霾,更焕发了他心中的野望。

江东特殊的部曲私有制、父死子继的督领权,让他们都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私心,更让他们不会迎难而上。

满宠的部曲督,终于奏响了战斗的序曲。“杀!”

吴兵鼙鼓争鸣,也点燃了夏侯惠建功立业的炽热。

嗯,有可能。

况且,此番最重要的是自己再次给满宠表了态,证明自己不复是汲汲于功之人,而乃对上级言听计从、不敢罔顾将令的堪用之将。

他本来就没有追杀孙权的打算。

然后,则是信誓旦旦的声称,他胆敢立下军令状绝不会鲁莽强为,以先父夏侯渊的名义起誓不会脑门一热就做出驱骑冲阵之举。

故而,现今他引百骑蛰伏在沼泽带枯死的芦苇荡中,极目远眺孙权车盖时,神情十分凝重。

但也很快就应诺且作谢过后,便连忙前去准备。

张辽威震逍遥津的那场战事中,给予江东君臣的打击更多是士气与造就“张辽止啼”的羞辱,真正临阵被杀的江东士卒其实并不多。

早早就蛰伏在合肥新城北侧山坳里的将军张颖、乐羊,也依令顺势引兵杀出,怒吼着往吴兵冲来。

“整阵,整阵!”

也就是说,孙权的背后竟是没有士卒形成屏障,为他拖延正驰骋而来的夏侯惠部了!

此外,这种有若贪功弄险的行为,并不是他故态复萌再次擅自行动,而是经过满宠亲自首肯的,在他立下了军令状以及用先父夏侯渊的名义起誓之后。

对此,满宠思忖了片刻后,最终还是首肯了。

罢了,多思无利。

虽然事情顺利得让人难以相信,但他不想因为得意忘形而让自己丢了性命。

“有伏兵!”

诸如之前已然陆续解锁了“刘亡灵、蒋一封、张八百、臧传说、文睡觉”等脍炙人口的剧本,仍将持续下去。

且他出击而来的目的、孙权的御驾就在那边扔着呢。

当然了,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但随着斥候来禀报吴兵已然上岸、孙权车驾远远在后,以及吴兵仅是沿着水道戒备之时,夏侯惠便复返回去寻了满宠。

故而,他仅是让身后的骑卒远远抛射箭矢驱赶那些车下虎士,逼迫他们远离孙权的御驾,然后自己则是仗着乌孙良驹的神俊,迅速奔来将御驾上的羽盖砍下带回来。

引着车下虎士护卫孙权的谷利,在见到魏国骑兵的时候就急促出声,连忙让部下护着孙权先脱离战场。

就在吴兵各部士卒在合肥新城前,肆意彰显武力尽情嘲弄魏军无能时,一阵更大声的鼓声从新城后方传出,连成线的无数旌旗从将军岭后方冒出来,次第挣脱地平线的束缚飘扬在天地间。

且此刻充斥着各种声音的乱糟糟的战场,已然分辨不出马蹄声的多寡,故而看他们战马卷起的灰尘规模,人皆大惊失色。

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魏军竟然早就预料他会来耀兵,且还提前设伏了。

好巧不巧的是,这些士卒离金鼓大纛处很近。

且还可望见江东金鼓大纛处以及孙权的车驾羽盖。

乃是引百骑而去后,他会待到乐良引骑突入敌阵、将贼吴注意力都吸引了之后,他才会从后方杀处。且不求杀伤,只是以箭矢覆盖孙权所在位置,让孙权弃金鼓大纛以及车驾而走,然后迅速过去抢了大纛或车驾羽盖就脱离战场。

前半生用完了人生所有运气的孙权,也将步履坚定的踏上下坡路。

不过,他终究也是久经战事的。

而依着求生的本能,他们应会往舟船所在的南淝水方向而逃,也难免会给他们后方的孙权车驾处造成骚乱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夏侯惠让所有骑卒都寻了些枯死的芦苇系在马尾后,以便纵马而出时混淆视听、有若八百或上千骑杀来的假象。

没有武钢车辎车或木城等掩体,他们又怎么会想着以肉身筑墙抵抗汹涌奔来的骑兵呢?

就算他们决死而战,也根本挡不住骑兵的冲锋啊!

“陛下,速走!晚之不及。”

依着满宠最初的部署中,乃是夏侯惠引五百骑随在淮南骑兵曲中受骑督乐良指挥,只待将军张颖与乐羊引发吴兵惶恐之时,便从另一侧冲锋就行了。

见好就收,人贵在知足。

他身后的百骑也大声应和着,人人驰马紧随而去时,还不忘操起强弓引弦搭箭。

况且他也觉得,若依着夏侯惠计划行事成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吴兵离水则怯。

也让原本士气如虹的吴兵口中的欢呼戛然而止,就连吴兵后军的牛皮大鼓声都骤停了。

与此同时,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夏侯惠,在看到这一幕时还不由楞了下——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方才还意气风发的孙权,在撤退时竟是如此果决啊!让他方才想着先袭无甲胄吴兵引发倒卷之策,都无有用武之地了啊!

不过,他在应下后还如此嘱咐了句。

得手了的夏侯惠,策马归来时也招呼百骑离去。

雄纠纠气昂昂走在最前的士卒们,横盾在前,每每走一步便以手中的环首刀敲击盾一记,应和着整齐的鼙鼓声;紧随其后的士卒方阵长矛如林,士气如虹,在猎猎旌旗的引领下步步逼近合肥新城。

所以,原本被骑督乐良、将军张颖等步骑追杀的吴兵前部,都不约而同的改变了逃亡的方向,不复往孙权这边逃来,而是本能的望着南淝水河道而去。

此番来袭虽受限于军情刺探不明而无法围城而攻,但自魏张辽病故、曹休石亭大败后,淮南之地不是任我江东健儿来去从容?不是令逆魏不敢出城来战?

反过来,则是有水师舟船的地方,就能让吴兵看到保命的希望。

毕竟战事输了就输了,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关键时刻还得看心腹谷利。

是的,他所在的位置,已然是绕到耀武扬威的吴兵后方了。

当然了,所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毕竟此番他想设伏,无非就是想着挫贼吴之锐,而在战场之上,没有比斩将夺旗更能打击敌军士气之事了。

“众将士,随我来!”

“走!走!”

如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无甲胄的士卒,应是江东虏山越或讨叛乱时的俘虏,强行编入行伍的杂兵,不管战力还是战意都高不到哪里去。

故而此举成功率极高,且绝不会有被吴兵围杀的可能。

他此时不在合肥新城东恻的山岭隐匿处。

他径直拉停了御驾,将拉车的骏马牵出来让孙权弃车上马而逃。

且他声称这不是贪功,而是想起了昔日曹丕第三次伐吴,被贼吴广陵太守孙韶暗遣部将走小道夺了曹丕副车羽盖而归、大肆鼓噪羞辱魏军无能之事,故而他试试有无可能为魏国一雪前耻。

在军事上,先有赤壁之战保全江东基业,后有石亭之战定基帝位,虽然在在襄樊之战中他背叛盟友的行为卑劣、吞并交州时更是手段下作覆灭士变家族,令人不齿怒斥为鼠辈,但他也将荆南与交州纳入了统治,把原先割据半个扬州的基业版图扩张到全据大江以南,形成了划江而治的偏安政权。

也不吝以重任授之了吧!

哈,翌年蜀兵将出,吴兵亦必然相应。

以此番孙权的狼狈而归推断,翌年来犯必然是一场大战,我也终于迎来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129.第129章 改道126.第126章 挑衅第141章 发狠第33章 逐出第23章 卿之志第6章 求教第204章 舍与不舍第18章 恨晚94.第94章 闲归家第164章 非莽夫第42章 遂愿113.第113章 后手第154章 似懂了第164章 非莽夫52.第52章 狼狈第10章 狡诈乎第22章 殊矣第210章 分权第144章 战捷52.第52章 狼狈第200章 利令智昏2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220章 莫争长短第164章 非莽夫第221章 黄雀是也第180章 放权118.第118章 愿往否第182章 入瓮52.第52章 狼狈第144章 战捷第1章 楔子第7章 入东堂75.第75章 取轻第206章 夜话112.第112章 潜锋芒第186章 穿胸第138章 不语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94章 不归第140章 蹙眉第183章 或有诈第185章 死地46.第46章 安分第140章 蹙眉第25章 尔敢第22章 殊矣第9章 殊荣第177章 百骑第206章 夜话62.第62章 厚颜74.第74章 庙算第9章 殊荣第197章 时不我与62.第62章 厚颜第168章 安下第166章 归淮南109.第109章 请缨58.第58章 恨迟也第226章 臣惠斗胆46.第46章 安分61.第61章 加官61.第61章 加官63.第63章 死别第180章 放权48.第48章 无畏第27章 动怒第217章 惠求教104.第104章 结发第139章 当慎第9章 殊荣第9章 殊荣112.第112章 潜锋芒第40章 新岁第201章 唯勇气也第6章 求教48.第48章 无畏118.第118章 愿往否102.第102章 必惠也87.第87章 质问第178章 不识第11章 各有思52.第52章 狼狈74.第74章 庙算第145章 失势第188章 无遗恨60.第60章 不覆辙第193章 邙山宴377.第77章 视为人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50章 心慰51.第51章 犯忌第172章 没得选第152章 莫求财第177章 百骑第217章 惠求教第226章 臣惠斗胆第17章 初见54.第54章 匹夫83.第83章 皆学问第144章 战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