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贼兵退

“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具,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世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

这是陈思王曹植《先帝赐臣铠表》里的话语。

里面提及的环锁铠,也称为连环铠。

是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服状,每个铁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

其最大优点是相对柔软,轻便灵活,对劈、砍等打击有良好的抗御能力,尤其适宜骑兵将领作战。各个铁环间隙越细小防护力越好,最佳者可至“铠如环锁,射不可入”。

如先前董卓为防人刺杀,常在朝服内披着有环锁铠。

也让李肃用戟奋力一击时,竟刺不入身躯、仅是划伤了他的胳膊,一直待到吕布赶到了才将董卓杀死。

尔今,夏侯惠战袍内也同样穿着环锁铠。

岁初庙堂对广陵之战录功封赏,天子曹叡特地给夏侯惠加上的“赐甲恩荣”,便是指赐下一领环锁铠。嗯,这领环锁铠的价值,比他的乌孙良驹与马槊加起来都要高。

也正是内穿了环锁铠,才让他有了今日登锋履刃之举。

督率不亲战嘛~

他父夏侯渊因修缮鹿角而殁,已然让人以为讥了;若是他再不自持身份而临阵厮杀战殁,那日后都无人将夏侯家当做将门了!

且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但活着的时候不是啊~

他现今还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备受天子曹叡器异、都可以预见前途一片光明了,怎么可能不爱身吝命呢?若非有恃无恐,唐咨不过贼吴一个杂号将军罢了,又不是孙权本人或者陆逊全琮之辈,怎么值得他以命相博!

“铮、吱啦~”

伴着牙酸的声音响起,唐咨奋力一刀只是划开了夏侯惠的战袍,就被环锁铠给挡住了,根本没有出现他臆想中的开膛破肚。

更将他想同归于尽的意图击碎了。

因为夏侯惠落在他锁骨处的刀刃已然砍断了骨头,深深衔了进去,且还切入了他的肩颈中,让鲜血肆意喷溅之余,也让他脸色变得苍白、四肢变得酥软。

“呔!”

得势不饶人的夏侯惠,再度爆出一声厉喝。

丝毫不在意被鲜血溅了满脸,以身躯向前倾斜将紧握在手的断刀压下,将刀刃按得更深,也将唐咨直接按跌在了地上。

至此,分出生死了。

只见殷红的鲜血欢快的从唐咨肩颈处不断涌出,让他的身躯也开始抽搐了起来,越来越惨白的脸,还有不断扩散的瞳孔

纵使死骨更肉的华佗复生,也救不了他的命。

“呸!”

啐了几口漫入嘴里的血沫,夏侯惠先踩着唐咨的身躯借力将断刀拔出来,然后矮身瞧准了脖颈处挥下,伴着“咄、咄”几声过后便将他首级剁下来,再挑开兜鍪、挽着束发将之高高举起,大声呼道,“贼将唐咨授首!降者免死!”

“万胜!”

“将军威武!”

也带动了所有士家新军的欢呼,更让吴兵皆如丧考妣。

有的人直接扔下兵械伏在地上大声喊着“愿降”;有的人直接转身而逃,指望着停泊在淮阴北岸渡口的舟船能带他们归去江东;当然还有犹负隅顽抗的。

那是唐咨的私兵部曲。

只不过,他们如今仅剩下百余人了,且早就被士家新军给围困起来了。

高喊着“为将军复仇”的他们所迸发的悍勇,就犹如昙花一样,只是短暂一现便被淹没在魏军的人海中。

至此,战事分出胜负。

除了少许跳入淮水中被水流带走消失不见的之外,被前后夹击的吴兵临阵授首五百余人,其余者都被迫投降。

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逃到淮水畔时,才发现渡口处早就站满了魏军。

蝼蚁尚且贪生。

既然都无法归去江东了,就连主将唐咨都死了,他们也失去了继续拼命的理由。

先遣焦彝引兵入城,接管城防以及维护治安;让苟泉部搜刮战场与救治己方伤者;以邓艾将俘虏尽数困在军营内并留兵看守以及审问

半个时辰后,淮阴城就恢复了安静。

在城内的县官署内,夏侯惠褪下战袍,撩起环锁铠与里衬,看着自己胸腹间的一片乌青,用手触碰了下,顿时就疼得龇牙咧嘴。

唯一庆幸的是,胸骨似是没有断裂。

唉,日后还是不亲自临战厮杀了。

身为督将,代爪牙之劳、奋匹夫之勇,不过徒增无谋之讥而已。

摇头苦笑了几声,夏侯惠从里衬撕下几块布条,环着将乌青处裹了好几层,才放下环锁铠与穿上战袍。小心缓缓就坐,深呼吸几口觉得腹部没有作疼后,才开始研磨执笔作书。

“来人。”

门外值守的一个甲士闻声,连忙小跑进来,躬身发问,“将军有何吩咐?”

“这份书信,让人送去淮南给征东将军。”

拿起两份封囊好的书信,夏侯惠逐一递出去,“这一份送去凌县,给东中郎将。”

“唯。”

“还有,让人造饭,士卒轮换用食,不可松懈。” “唯。”

徐州,凌县。

昨日便看见朱然部焚毁临时营寨、后撤至淮浦水道的桓范,此时正在犹豫着要不要率兵蹑足在后,进军过去淮浦看看。

他知道天子曹叡将要赶到了,所以也能猜到朱然部这是要罢兵离去。

但又担心这是朱然以退为进、诱他出城伏击的伎俩。

没办法啊~

虽然现今聚集在凌县的郡兵有六千多了,但不管战力还是数量都无法与朱然部对比。

一旦被伏击死伤惨重,恐怕整个徐州都要板荡了!

只是自己身为东中郎将,失察与丢失淮阴城之罪已然跑不了,若再坐看着贼吴来去自如,似是也说不过去啊!

哪怕不能将功补过,至少也得有点作为吧?

不然,届时天子与庙堂问责起来,自己岂不是还要增加一个畏战之罪?

纠结了好久的桓范,最终还是忍不住请来了东莞太守胡质计议,“府君,依你看来,我等是否引兵出城南下,为淮浦作援?”

“回督军,在下以为不可。”

大致能猜到他心思的胡质,直接就回绝了,“贼吴虽后退,然并未离去,若我等出城而彼复来,恐兵败罪加一等。”

呃~

桓范就心中有些怏怏。

如此浅薄的道理,他哪能不知呢?

以言问及,不仅是征求你意见,更是想让你一起商讨个将功补过的办法出来啊!

而胡质也不等他复言,又继续说道,“不过,在下窃以为,贼吴后撤必然是得悉了陛下将至的军情。如此,督军不妨别遣一部兵马赶往淮阴水道。以威慑贼吴罢兵时,不敢肆意劫掠黎庶。”

桓范扬了扬眉毛,没有作答。

其实这点他也想过了。

但源于先前将军高迁被伏击的关系,让久无战事的徐州兵将有些畏惧。若想规避这种士气消沉,除非是他亲自引兵过去才行。

唉,罢了。

沉吟了片刻,他才轻轻颔首,“府君言之有理。我亲率两千士卒而往,城内安防,就托付于府君了。”

“督军乃青徐之首,不可擅离。”

但胡质一听,便再次婉拒且自请道,“若督军信得过在下,在下愿引本郡士卒而往。”

倒也可以。

桓范刚想说些鼓舞的话语,就被陆续到来的禀报声给打断了。

“报!报督军!”

“天子御驾已抵淮南,洛阳中军先遣将至泗水,遣人来让督军引兵护渡口与加设浮桥。”

“淮浦来报,贼吴朱然部今晨已然悉数上船顺流而去,今城外二十里内皆无吴兵。”

“淮南援军夏侯将军遣人来报,淮阴已复!贼将唐咨授首!”

纷至沓来的消息,让桓范一时发怔。

他知道徐州无战事了,更知道自己马上就被天子招去问责了。都督青徐二州的东中郎将官职肯定保不住,但淮阴城被收复且还是夏侯惠收复的嘛……

“督军,莫迟疑。当尽快遣兵迎洛阳中军、接手淮阴城防。”

见他沉默的胡质,好心提醒了声。

“啊,对!”

被打断思绪的他,连连颔首,作笑颜道,“多谢府君提醒。嗯,若府君不嫌劳顿,引兵去迎洛阳中军如何?”

“唯。”

胡质领命而去。

而桓范先是寻来了从子桓禺,让他随着长史引两千郡兵赶赴淮阴;再遣各地前来协防的郡兵归去,然后便归下邳官署整理此战徐州的情况,静候天子有招。

曹叡的确抵达淮南了。

虽然他在距离寿春数百里外,就知晓了孙权已然从合肥新城罢兵,更猜到了侵扰徐州的朱然部不日也归去,但他还是来了。

只不过,被满宠迎入城内、大致了解战况后,他便不顾沿途劳顿,再次出城前来士家壁坞以及跨过浮桥看了看士家安家之处。

这也是他来淮南的目的之一。

所见,令他有些震惊。

建安二十一年,他曾随着武帝曹操前来淮南,目睹过淮南荒无人烟、万物凋敝的状况;太和四年,他幸巡许昌时曾乔装入兖州扶沟县屯田处,看到了犹如行尸走肉般的士家。

但今日所见却是截然不同。

又或者说,就连在京师洛阳周边,他都不曾目睹过这种黎庶安详恬然、往来种作、鸡犬相闻的栖息状况。

第13章 可恨第240章 猛士第194章 不归第235章 谪贬第26章 可作誓第244章 观沧海99.第99章 盖弥彰第177章 百骑第12章 复哀之89.第89章 诈关第184章 竞速第202章 贼兵退80.第80章 临风88.第88章 发冲冠第9章 殊荣第167章 同行98.第98章 终陌路第212章 随你罢第7章 入东堂第158章 不自知第202章 贼兵退127.第127章 冲突第199章 利令智昏1124.第124章 恼意第198章 旌旗犹魏第223章 观兵第7章 入东堂94.第94章 闲归家第159章 鸿鹄志第2章 入阙第247章 至辽第211章 自作死第152章 莫求财48.第48章 无畏第197章 时不我与第198章 旌旗犹魏第217章 惠求教第15章 如卿言第135章 招揽114.第114章 雁北第39章 弗改第178章 不识80.第80章 临风53.第53章 染征袍118.第118章 愿往否53.第53章 染征袍第153章 乃我第1章 楔子48.第48章 无畏第227章 求贬惠第201章 唯勇气也第184章 竞速第222章 就职第134章 罢归第162章 飨将士73.第73章 笃定第136章 离析86.第86章 难彰功第16章 困顿第184章 竞速第44章 花明48.第48章 无畏第247章 至辽第152章 莫求财48.第48章 无畏62.第62章 厚颜96.第96章 小婢女131.第131章 临发第189章 逞口舌第160章 部曲64.第64章 后事第206章 夜话67.第67章 在我第12章 复哀之107.第107章 静好第241章 诚意第158章 不自知第235章 谪贬第35章 门户计2第2章 入阙126.第126章 挑衅第193章 邙山宴3第227章 求贬惠第231章 细语87.第87章 质问第190章 可堪否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34章 噤声第6章 求教第166章 归淮南第170章 失计否第197章 时不我与94.第94章 闲归家第181章 京口督51.第51章 犯忌85.第85章 识趣第136章 离析第179章 门户仇第23章 卿之志第234章 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