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穷也

第28章 穷也

曹魏政权在建立过程中,是有过孤臣的。

最有名的当属贾诩。

他在宛城时献计张绣,让魏武曹操兵败且丧曹昂以及典韦后,便知道自身处于嫌疑之地,故而成为曹魏臣子后,便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

然而,此中还有一层缘由,乃是他曾给董卓余孽李傕、郭汜出谋划策,攻陷帝都长安,将汉室威严践踏入尘埃中。

亦令天下有识之士深为不齿,不想与他有任何交集。

只不过,贾诩也不是纯粹的孤臣。

在魏夺嫡期间,他还参与了进去,以一锤定音之言促使曹操将曹丕立为世子。

是故,曹丕继位之后还不忘报答这番情谊,以他为太尉,捧上了三公之列。这番操作之离谱,就连远在江东的孙权都嗤笑了。

另一孤臣,乃是程昱。

其人性情刚戾,常与他人为迕,几乎到了人嫌狗憎的地步,时常被人构陷谋反。

但也是如此,他被曹操倚为腹心、不吝信重,在刚奉汉天子刘协归来许县的时候,曹操便以他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了!

且此二人的后辈子侄,如今在朝中也同样显贵,就是没有什么亲近之家而已。

如若以贾诩、程昱二人为例来看,似是给天子当孤臣也挺不错的.好像付出与回报能成正比的

但却不然。

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

贾程二人当孤臣的时候,曹魏政权还很弱小,还很艰辛的活在北方霸主袁绍的阴影下,所以那时候内部没有什么激烈矛盾,诸多臣僚都知道群策群力辅佐曹操克成大业、自身才能迎来回报,彼此之间都不会有大肆争权夺利的内斗之心。

而如今呢?

在赤壁之战前,曹魏就是雄霸北方的天下最强诸侯了!

如今代汉都快十年了!

也就是说,诸臣僚早就迎来了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刻。

君权与臣权永远是对立的、此消彼长的;在分歧之中斗争、在斗争中妥协,是政权永恒的旋律。

如此,当了君主的孤臣、以身作君王的利刃,自然也不会迎来什么好果子吃了。

或是说,以夏侯家的功勋,即使夏侯惠当了孤臣,整个家族也不会迎来覆灭的结果——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家族弃车保帅、将夏侯惠当作弃子了而已。

而最有可能迎来的结果,则是夏侯惠在当孤臣的过程中,可以倚仗君主的器重与放权悄然反哺家族、让家族重振门楣。

从夏侯家族的角度上看,屈一人可令整个家族受益复兴。

以夏侯惠个人的角度出发,且为人子者,当为家族牟利而不惜身;为人臣者,当为君主效忠而不以个人荣辱为念。

怎么看来,都是很划算的交易。

或许,天子曹叡让夏侯惠当孤臣,也大致带着如此思虑的罢。

但夏侯衡则不能苟同!

相反,他心中对如此安排忿恚难耐,恨不得当面指着天子曹叡的鼻子狂喷一脸口水。

盖因曹叡物色孤臣的人选,挑选任何一家功勋子侄都行,唯独不可将此“殊荣”加诸在夏侯渊一系之后!

这不是殊荣,而是刻薄寡恩!

薄凉至极!

细数夏侯渊一生,便可以知晓缘由所在了。

最初,魏武曹操还未开始创业之时,夏侯渊与曹操乃是连襟、交情莫逆。且曹操在乡闾犯了重罪,就是夏侯渊不顾名节、不念安危以身为他顶罪被下了牢狱。

后董卓乱汉,曹操起兵讨之,夏侯渊散尽家财、纠集僮客誓死影从,临阵登锋履刃不曾有过一分犹豫。

汉天子刘协被安置在许昌后,同样是夏侯渊担任了颍川太守,为曹操监视随刘协与随之东归的臣子,肃清肘腋间的隐患。

再后,则是五出平叛,东征西讨,无不摧者!

尤其是在镇守长安之后,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都督众将击溃马超、攻杀韩遂、屠灭兴国氐、枹罕宋建、百项氐;转战安定高平讨平匈奴屠各与鲜卑小种部落,进军小湟中逼迫河西诸羌部尽俯首称降,彻底平定陇右、将为祸雍凉百余年的羌乱画上句号。

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

这是当时魏武曹操对夏侯渊的感慨,且曹操每每会见羌胡首领之时,皆会让夏侯渊一并出席,以威慑诸羌胡王。

可以说,在诸曹诸夏侯之中,夏侯渊的功绩自称第二、无人敢自称第一。

然而.

待他死难在汉中郡后,却迎来了被曹操称呼为“白地将军”的耻辱定论!

白地者,谓大漠不生草木、多白沙也。

说白了就是“空空如也的将军”!

如此言论,与渊何其薄也!

哪怕是知道魏武曹操在作此言论时的思虑,是因为当时夏侯渊战死后军中将吏惧怖、如丧考妣,故而未了安定军心、不欲兵将弃地而逃,才有了贬低夏侯渊将才的言论。

但这也是夏侯衡无法接受的言论。

自古人死为大!

且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不吝为曹操以身代罪,不辞艰辛、不惜性命为曹魏基业戎马了一生,且立下偌大功绩的夏侯渊,在不幸战死之后、在迎来臧否一生之时,身为君主的曹操为了一时之计,竟给出了“白地将军”的身后名、亲自将之钉在了青史的耻辱柱上?!

夏侯渊何其不值也!

亦是曹操何其生性薄凉也!

或是说,上一辈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也改变不了了,不必太多于纠结。

然而,令夏侯衡无法接受的是,曹家对夏侯家的上一辈已然刻薄寡恩至极了,现在还要对下一辈继续薄凉屈待?!

是的,曹叡让夏侯惠当孤臣就是薄凉!

夏侯一族与曹家世为婚姻,乃是肺腑之臣,且以父辈勋业,子侄后辈只要不犯事,哪怕是中庸之才都能位列两千石!累世簪缨乃必然!

而夏侯惠更不一般。

在夏侯衡心中,这位六弟文韬可追已故夏侯荣、武略可比肩夏侯尚,只要勤勉任事好生积累资历,假以时日成为社稷重臣、如夏侯渊般镇守一方乃是必然之事!

重振门楣易如反掌!

何须充当天子孤臣、以得罪庙堂公卿百官与宗室元勋的代价来换呢?

再者,曹叡挑选谁当孤臣不是挑啊?

秦朗、曹肇、夏侯献、曹爽等人都已然出仕了,也跟在曹叡身边那么久了,为何不让他们其中一个当孤臣呢?

夏侯惠才出仕不到半年,偏偏就被挑中了!

莫非,在你曹家的眼里,就夏侯渊一系好欺负、活该的吗?

带着这样的思绪,愤慨难当的夏侯衡转身向北,做出指着皇宫怒骂的有悖君臣之道行举也就不意外了。

夏侯惠则是很从容。

虽然他也觉得曹叡很薄凉,但当了天子孤臣后,更能实现自身心中的谋划。

是故,他起身轻抚长兄之背,低声劝说道,“大兄莫要如此。事已成定局,忿怒也无济于事,且大兄若是作了犯忌讳之举,恐令家门招祸。”

言罢,还以目示意夏侯衡,让他看一眼在远处等着伺候的小婢小童。

也令夏侯衡猛然惊醒。

哪怕他知道,离得远远的小婢小童听不到两兄弟的言辞,但却能大致看出二人的争执。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的细君就是曹家人啊!

曹家的女子可不是让人省心的主。

要知道,夏侯尚壮年伤感而亡,就是因为德阳公主的关系;而夏侯楙一度被兄弟诬告谋反,同样是清河公主的作祟!

他所娶的虽然只是海阳哀侯之女,且德行淑良,但小心点总是好的。

毕竟,天家之女又不愁改嫁!

“嗯,我知矣。”

平复情绪的夏侯衡轻轻颔首,就势坐下,“稚权无需忧虑。若是我细君知晓你我争执且问起缘由,我便说是你无有孝行,犹来与我争辩不欲娶妻如此早之事罢。”

啊~

伱这

我是不是还得夸你一句心思缜密、聪明机智找了个好理由啊?

夏侯惠听罢,好一阵无语。

也陡然觉得暑气有些难耐了起来,索性起身高声招呼远处的小童再奉来冰镇米醴,以及让小婢将小亭内狼藉收拾了。

少时,小婢小童忙活毕,再次被遣开。

已然彻底平复心绪的夏侯衡,也终于拿出了家主的担当与睿智,低声问道,“如稚权所言,事无可改易矣,不若早做应对绸缪。以稚权之智,想必早有思虑,且说说罢,需我与家中如何配合你?”

不愧是十数岁便掌家的大兄啊~

在心中赞了声,夏侯惠很恭敬的给其斟酒,缓缓而道,“大兄,仓促之间我也没有什么思虑,就想到了三点。”

“嗯,且说。”

“一者,乃是我在上疏举荐杜恕之后,大兄再让我外出居住,做出恼怒于我、与我分家各居之举。如此,日后我有何行举,他人皆不会迁怒家中了。”

“好。”

“二者,天子令我当孤臣之事,大兄一人知便好,无需知会仲兄、四兄以及义权。非是我以诸兄弟口风不严,而是想让他们对我心有不满,不令旁人警觉,也让我日后有机会为家中裨益时,无人置喙家中乃是得了我之利。”

“唉依你。”

“三者,请大兄为我在城外寻个清静之地。大兄是知道的,洛阳城内龙蛇混杂、各家耳目众多。我日后若想与家中联系,还是在城外的好。”

“这事好说。”

夏侯衡赞许的点了点头,“早年我在宜阳县地界、就是阳渠的西端头置了一片地,依山傍水,很是清静,且安排了四十余户徒附在耕种,皆是信得过的人,转与你名下便是。且其中有几家徒附有子弟被我安排在谷城当郡兵,日后稚权与家中联系,便以他们的名义作书信传递即可。”

说罢,他又有些伤感的感慨了句,“唉,就是委屈稚权了。”

亦没有了再叙话的心情,打算起身归去宅屋,还不忘随口说了句,“日后,稚权且安心谋己即可,有何事尽管使人寻我,为兄定会办妥。”

“啊!”

却不想,他话语甫一落下,夏侯惠猛然拍了下额头,“大兄,我还真忘提及一事了!”

噫~

我家六弟就是机警!

须臾之间,便想到疏忽之事了!

眉目间略带赞许的夏侯衡,闻言再度坐了下来,只手沾须而问,“还疏忽了何事?稚权但说无妨。”

而夏侯惠则是在脸庞泛起了讨好的笑容,双手向前一摊。

“大兄,我差钱.”

(本章完)

第189章 逞口舌94.第94章 闲归家第149章 肺腑否69.第69章 副职第227章 求贬惠第228章 如你所请66.第66章 有变第209章 畏水如虎116.第116章 非不愿第199章 利令智昏199.第99章 盖弥彰46.第46章 安分80.第80章 临风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153章 乃我第139章 当慎第39章 弗改第202章 贼兵退第222章 就职第134章 罢归第136章 离析第245章 他日罢第192章 邙山宴2第170章 失计否第180章 放权130.第130章 当百第18章 恨晚第175章 惊喜来50.第50章 顺遂127.第127章 冲突第209章 畏水如虎59.第59章 难改121.第121章 算计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170章 失计否第235章 谪贬78.第78章 直率第171章 留下第242章 有三败第219章 镇护方岳第167章 同行第155章 与宴第231章 细语第40章 新岁第32章 上疏第168章 安下第181章 京口督第32章 上疏123.第123章 缘由49.第49章 逢时116.第116章 非不愿108.第108章 鲜卑119.第119章 不争71.第71章 扈从第38章 何惧之第236章 敏锐第143章 晚矣第202章 贼兵退第184章 竞速99.第99章 盖弥彰第156章 何惑哉第27章 动怒第206章 夜话70.第70章 诏来第229章 图什么啊111.第111章 首肯第180章 放权第33章 逐出第192章 邙山宴2第199章 利令智昏1151.第151章 易也70.第70章 诏来第13章 可恨第215章 稚权何如第33章 逐出第137章 祸伏第201章 唯勇气也第207章 大势翻篇86.第86章 难彰功第16章 困顿第244章 观沧海123.第123章 缘由91.第91章 当归129.第129章 改道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89章 逞口舌70.第70章 诏来第4章 休沐86.第86章 难彰功第39章 弗改66.第66章 有变第156章 何惑哉85.第85章 识趣72.第72章 诱惑第171章 留下第222章 就职第35章 门户计273.第73章 笃定第172章 没得选第152章 莫求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