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6章 安分

第46章 安分

蒋班,字公俊,庐江郡灊县人。

祖上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光宗耀祖的人物,但诸如游缴、亭长之类的小吏却隔三差五便有一人,故而也小有家财、能勉强算得上豪强之家。

但蒋家时运不济。

侥幸逃过了黄巾之乱的摧残,却在袁术割据淮南时迎来了灭顶之灾。

那时袁术军中缺粮,便向庐江太守陆康索要米三万斛。

而陆康认定袁术乃叛逆之臣,断然回绝且整军备战,使得袁术大怒,遣孙策督兵前来攻伐。此战历时两年,最终以陆康兵败病死而告终。

而整个庐江郡的吏民也因此迎来了袁术的暴戾。

不仅在战事持续期间,被袁术的兵将肆意烧杀掳掠,战后还被横征暴敛。

蒋家那时因为家中有人在陆康麾下效力、坚决抵抗袁术的兵锋,故而也迎来了事后追责,被逼迫到遁入灊山后方的群山(大别山脉)中苟延残喘。

后袁术败亡,魏武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遣来江淮抚民。

刘馥匹马到任,兴建且移治所至合肥城,招抚梅干和雷绪等落草为寇的袁术余党,历经数年时间兴办学校推行教化、广修水利兴造屯田,让许多已然遁入深山水泽或者逃往其他郡县的百姓感其仁德,纷纷归来本郡。

蒋家也是在那个时候,走出群山归故里安居乐业。

且蒋班之父还因为识文断字、略有勇力,被官府召为郡兵屯长。

但在建安十四年(209年),武帝曹操为了防范孙权攻击,打算强制将淮南的民众内迁,也让刘馥的心血皆付诸东流——他耗费八年之功,好不容易在江淮聚拢了十余万百姓,皆因此受惊吓而逃去江东的地界去了。

蒋家没有去。

理由是早年家中有人死在了孙策的兵锋之下。

被转到了庐江郡西侧的安丰县定居,且因为蒋班之父在军中效力的干系也颇受善待,画了些田亩安置、温饱无忧。

也让蒋班从小便有了习文学武的条件。

年十七时,顶了其父之缺成为郡兵,后又因为是良家子的干系得以转入常备军,成为了一名骑兵什长。

魏吴在淮南的战事颇为频繁。

六七年勤勉任职下来,蒋班已然累功升迁为军司马、骑兵斥候营的副职。

且马上就要转为斥候营的主官了!

因为原先的主官,在石亭之战中受创,养了一两年也没见伤病好转,便征求得上峰允许解甲归田去了。

作为副职的蒋班,也理所当然的开始代理斥候营诸事务。

如今,随着前将军满宠被转为征东将军,淮南战线各部兵马的将率空缺也随着补齐、各自职责也落实。已然代理了骑兵斥候营事务一年的蒋班,堪称曙光在即。

哪料到,夏侯惠竟是在这个时候来了!

且还是放着上千人骑兵曲的副职不当,自动前来斥候营任职。

自然,哪怕没有天子曹叡的私下叮嘱,仅是以夏侯惠的牙门将官职,李长史就不会做出让他给蒋班当副职的事。

故而,蒋班唯有带着满腹的委屈与忿恚,徒叹世事如白云苍狗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姓夏侯呢?

昔日功勋卓著如张辽,还不是一样得听曹休的调度?

用这个理由安慰着自己心中的不甘,蒋班并没有将愤慨流露出来,更没有依仗着自己在斥候营中积累的威望,暗中怂恿骑卒给夏侯惠来个难堪,或者是悄然使坏故意隐瞒一些细节信息,以及生出阳奉阴违之心,计划着将夏侯惠挤走。

相反,他十分配合。

就在文吏引夏侯惠进入斥候营,将李长史的调度说了,他便聚拢了所有在营内的骑卒,当面交出了主事权。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很明智。

也是在行伍之中混迹久了,自己在摸索中领悟的心得以及想起了其父退役之前的告诫:在如今的世道,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是无法在仕途上与权贵相争的。

比如,当眼前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一块拦路石的时候,最正确的办法不是莽撞的试图将之砸碎敲烂,更不能争一时意气以卵击石,而是想办法将它撬开。

如若实在寻不到将之撬开的办法,那就绕道而行罢。

是啊,他以什么与夏侯惠争呢?

仅是夏侯惠牵着的那匹骏马,就足够买下类如他这种小人物的十条命了!

甚至是二十条。

若是他阳奉阴违、暗中使坏、拒不配合.

到时候耽误了军机,迎来追责,他自己将要被军法处置,而对方却可以凭借着夏侯这个姓氏逃过一劫、换个战区继续混战功了~

人与人,终究是不能相比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可适用的时代,已然随着群雄割据的时代过去了。

故而,蒋班如今的冀望,是贼吴孙权赶紧兴兵犯境。

也唯有贼吴入寇了,斥候营可以建立功勋了,这位从天而降的谯沛元勋子弟就完成了在底层“立功”的履历,也就可以被调走了。

是的,在蒋班眼里,不过弱冠之年的夏侯惠,就是个前来捞功绩混履历的纨绔子弟。

想想就知道了。

这种生来富贵、与魏国宗室无异的子弟,只要不犯事,就算是个平庸之徒都能仕途之上平步青云,怎么会有人自愿来斥候营历练?

时常餐风饮露、在野外宿夜的艰辛异常不提,斥候营的死亡率乃是全军最高的!

往往,在大战开始之前,两军的斥候就已经相互搏杀了。

有夏侯姓氏的人,不需要积累多少功绩就可以拥有居中调度的权力了,何必要亲临一线刀头舔血呢?

而对于这种惹不起的人,他蒋班又何必要阳奉阴违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有那般闲心,还不如积极配合,让夏侯惠早点混完军功与履历、早点离开斥候营吧,也让自己早日升迁罢。

至于这种做法,心中仍是满腹不甘.

唉,形势比人强。

自己再不甘也无济于事,权当是好事多磨罢。

也唯有期盼着,这位纨绔子弟莫要逞强,妄自尊大更改军务、胡乱指挥,将我等斥候营的骑卒送去贼吴的刀锋之下吧。

或许,是跌入谷底之后,再怎么折腾都是向上爬吧。

夏侯惠还真如蒋班所期盼的那般。

从进入斥候营伊始,他就没有彰显出贵胄子弟那种天然高人一等的作态,且在蒋班交接完营内事务时,他还很谦虚的声称自己没有在淮南战线呆过,对如何刺探敌情、制定斥候打探范围等事务不了解,让蒋班继续代为处理日常军务。

对此,蒋班还颇为谨慎的推辞了好几次。

没办法,他不谨慎不行啊~

直接从京师洛阳调任而来的人,最是擅长玩污蔑构陷这种伎俩了。

万一夏侯惠这是在玩弄心计,打算拿他来立威呢?

比如,他才刚应下来了,夏侯惠转头便寻了李长史,声称他依仗资历跋扈恣睢、没有将斥候营的指挥权交出来,那他不得被论罪逐出斥候营、贬去轻兵营内当小卒?

只不过,夏侯惠以“斥候乃军中耳目、干系战事成败”之言,让他以国事为重继续代理,且满脸诚挚的、言之凿凿的声称自己绝不干涉云云,让蒋班还是应了下来。

且夏侯惠还真就言出必践了。

入斥候营一个月的时日,他不止不曾置喙过蒋班的调度,且还将自己当作一名很普通的斥候,跟随在蒋班身侧,每次外出巡视或打探也不从来不抱怨路途遥远啊、没有时间进食或者夜宿荒野等艰苦。

这也让蒋班彻底安了心。

觉得这位纨绔子弟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

至少,为人很安分,在有自知之明这点上,还是值得称赞的。

无独有偶。

征东将军满宠也觉得夏侯惠为人还行、挺安分,也终于在斥候营主官的空栏里,将夏侯惠的名字录了进去。

对,让夏侯惠进入斥候营,是李长史的主意。

在知道夏侯惠被外放来淮南的骑兵营,且天子曹叡在文书上私下注言称赞后,满宠是打算让夏侯惠在骑兵曲中任副职的。

骑兵曲的副职嘛,听命从事即可,不是很紧要。

如此,既能达成天子曹叡培养宗室元勋子弟的意图,也不会干扰了淮南各部的调度。

因为斥候营对战事意义重大!

刺探的敌情是否及时、是否准确无误等,有时候能左右战事的成败,容不得半点马虎。

故而,在得悉李长史将夏侯惠遣去了斥候营,满宠还隐隐有些动气。

怎么能如此玩忽呢!

一个毫无行伍经验、年纪轻轻的权贵子弟,怎么能担任军中斥候营的主官呢!

兵事不能不慎!

就算是夏侯惠被天子青睐,也得经过实际考察后才能委以重任啊!

带着这种心思,满宠也一直没有在正式调令上落笔。

打算趁着如今才刚春耕结束,贼吴孙权不会兴兵来犯之际,且看夏侯惠是否能任事后再做决定。而今,得悉夏侯惠在斥候营中很安分守己、没有肆意妄为后,他才安下了心,顺水推舟认可了李长史的调度。

只不过,不管是满宠还是蒋班都看走眼了。

作为胆敢上疏反驳大将军曹真伐蜀方略的人,夏侯惠是安分的人吗?

呵~

(本章完)

67.第67章 在我第10章 狡诈乎126.第126章 挑衅第185章 死地第26章 可作誓第220章 莫争长短第3章 无所事58.第58章 恨迟也91.第91章 当归第143章 晚矣第3章 无所事45.第45章 无心113.第113章 后手第204章 舍与不舍126.第126章 挑衅第222章 就职57.第57章 以何战第143章 晚矣第219章 镇护方岳第140章 蹙眉第141章 发狠126.第126章 挑衅95.第95章 左伯纸81.第81章 不可伐110.第110章 见策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210章 分权47.第47章 威逼第149章 肺腑否第135章 招揽101.第101章 当变第41章 当黜之第136章 离析第175章 惊喜来第202章 贼兵退第188章 无遗恨第13章 可恨第232章 入营第179章 门户仇第228章 如你所请第161章 分营第153章 乃我第189章 逞口舌第27章 动怒第149章 肺腑否118.第118章 愿往否第195章 不取第217章 惠求教第194章 不归第161章 分营109.第109章 请缨117.第117章 来见第134章 罢归第173章 示警128.第128章 拔刃第32章 上疏第13章 可恨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152章 莫求财第163章 部将75.第75章 取轻第210章 分权78.第78章 直率第21章 何所惑75.第75章 取轻第218章 先以庙算第20章 可志同118.第118章 愿往否第9章 殊荣第157章 且试第144章 战捷第221章 黄雀是也第21章 何所惑第30章 失东隅第163章 部将第224章 不公69.第69章 副职第206章 夜话第168章 安下第37章 私召第226章 臣惠斗胆第209章 畏水如虎第1章 楔子第23章 卿之志第217章 惠求教57.第57章 以何战第225章 御驾来78.第78章 直率124.第124章 恼意第138章 不语55.第55章 诏来第208章 无心之举第35章 门户计250.第50章 顺遂第3章 无所事第39章 弗改第23章 卿之志第203章 好甜102.第102章 必惠也97.第97章 自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