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总有人生气

(求订阅,求投票啊!)

当魏无忌在北边摩拳擦掌,想要闹出些事端的时候,整个魏国如今都进入难得的修养阶段。

北疆已经没有大的战事,且局势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熬过上半年后,燕山便可不用其他各郡供养。

而在西边,如今已经集结了魏军近四成的河内郡,如今虽还是三国对峙,但大的战役已经没有,局势相对来说缓和了一些。

但对徐安宏来说,局面绝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秦楚二国的大军已经虎视眈眈,驻扎在陈郑二国境内。

除开西线之外,被魏国两次敲诈勒索的鲁国方面,倒是闹出了一些麻烦。

那些在魏军控制下的鲁国百姓,居然有人煽动起来对抗魏军,驱逐魏国方面派驻的官吏。

当然,这些微不足道的叛乱很快便被镇压下去,然后处以极刑。

让人意外的是,鲁国占领区的百姓有人反抗,被征粮最多的鲁国官方却未有反应。

这就不得不提到魏国的三公子,如今坐镇鲁国境内的魏建林。

正是他对鲁国境内的血腥镇压,才导致鲁国官方噤若寒蝉,不想给自己招来兵祸。

小国终究是小国,他们存在的意义便是给大国作为缓冲的,一旦周边大国力量失衡,他们的处境便极为堪忧。

如今的情况便是,齐国忙着与南边的吴国人争斗,暂时是顾不上鲁国了。

但此时,将鲁国之乱镇压下去的三公子魏建林,心里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作为一个有志于国君之位的公子,魏建林一直以来都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以前带给他这种感觉的是老二魏成泽,但现在却变成了远在北方的魏无忌。

而且,和魏成泽不同,魏无忌才是真正让魏建林正视,并引以为绝强对手的。

此时魏无忌执掌岭北大营,对魏建林来说便是再坏不过的消息,他对自己这位五弟的忌惮之心也就越甚。

而对魏建林来说,他忌惮的不只是对方一次次取得的巨大胜利,而是对方在底层士卒心中那越来越崇高的地位。

即使是魏建林自己执掌的军中,一样有人在议论武扬君的神勇,以及表达出对魏无忌的崇敬。

这是魏建林一直以来,也是最不能忍受的一点。

于是他只能拼命的去努力,拼命的去拼杀,以证明自己也是猛不可当。

但是,魏建林却发现,无论自己有多努力,取得的成绩在对方的光芒下便不值一提。

这让魏无忌不但感到愤怒,久而久之也多了几分无奈,自己是当真比不过这位五弟吗?

好在,魏建林和魏无忌不同,他不是孤家寡人一个,在他背后同样有巨大的利益集团在支持着。

此时,魏建林便站在原鲁国北部某个小县城的门楼上,负手而立面向北方怔怔看着。

旁边值守士卒对此也见怪不怪,因为这位公子最近这段时间,只要没事便喜欢到这里来站着。

而在士卒们不可见处,魏建林看着遥远的北方,嘴里却是喃喃道:“老五啊老五,我是比不过你,可惜的是……有些事情还是由朝堂上说了算!”

世族之中虽有许多支持魏成泽上位的,但支持他魏建林的人却也不少,四大家族中便至少有两家属意于他。

魏无忌如今大出风头,武安世族不出手才是怪事,这时候他们甚至会不顾平日里在意的体面,也会想方设法将魏无忌拉下来。

对世族来说,匈奴人已经被赶了出去,此时魏无忌则失去了其利用价值,是该卸磨杀驴了。

所以,魏建林现在就是在等,等武安方面发回来的消息。

…………

三月的武安,和以往每一天一样都没什么变化,可朝中的诸位权贵们,却被燕山来的一份奏疏打乱了平静的生活。

远在燕山的魏无忌上奏说,为了进一步遏制和打击胡人,他将派出大军扫荡格尔木草原和天南草原诸地。

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魏无忌的这份奏疏不是请示,而是请求朝堂尽快拨付相关军粮军械,以备击敌之需。

这是明目张胆的无视朝堂权威,私自做主领兵出击啊!绝对不能忍受!这是武安绝大多数权贵的想法。

毕竟在这之前,他们便开始在搜寻理由,将魏无忌解职诓回武安。

可现在魏无忌却自作主张挑起战端,这便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这些人不生气才是怪事。

于是这些人纷纷上奏魏侯,请他治魏无忌擅权僭越之罪……

可再次让世族们不曾料到的事情发生了,魏侯居然说什么军机之事牵扯重大,贸然治罪一军主将可能会酿成大祸,于是众官所请不予通过。

更是让人不解的是,在这之后魏侯还称病了,居然还破天荒的取消了每三日一次的小朝。

这便让许多人认为,魏侯这是要偏袒自己的小儿子了。

这下可还得了,对于世族来说,魏侯若是真的持此种态度,便比魏无忌现今取得的成就还要可怕。

其要命程度,无异于当初澹世云主持变法,那是世族整个阶层来说都是噩梦。

好在,经过世族中人的多番活动之后,他们很快便弄清楚了,原来魏侯是真的生病了。

以至于此事许多人才想起,那个威严一世的国君,原来也是一位将近六十的老人了。

在这个时代,六十岁被称为老人绝对是名副其实的,所以魏侯生病倒也算是正常之事,只不过这次可能严重一些而已。

而此时世族也能理解,为何魏侯会驳回他们的上奏了,这时候魏侯当然是想以稳定为主。

在如今的魏侯看来,魏无忌要闹可以,只要能保住北疆的安稳便好了,反正不管是否打仗,粮草军械都是要调拨的。

在劝不过魏侯后,武安世族中的许多人那是气得半死,难道真的任由魏无忌在燕山胡闹?

答案还真就是那样,魏侯不表态他们说得再多也是无用。

而此时魏侯更是罢朝,便让他们当面进言的机会都不给,弹劾魏无忌便没了机会。

对此,世族中的几位主事家族,也不得不平息下来等待时机,便先让魏无忌再蹦跶几天罢!

当然了,这件事情他们之所以这么快就搁下,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魏侯,他不不表态不上朝,世族中人再是不满也只能忍着。

这也就注定,远在南方的魏建林是等不到自己想要的消息的,或者说短时期内便别想着撤魏无忌的职了。

其实,世族中人还是没有具体了解魏侯的病情,他们不知道国君这次是真的病来如山倒了。

近两年来的高压焦虑的工作环境,魏侯其实一直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如今战局平稳心防一松便病倒了。

这次病重绝对是魏侯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否则他也不会罢置自己的朝会了,这次反而还开了先例。

而这次魏侯之所以没有听从世族建议,将魏无忌强行免职,便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在储君设立上的犹豫之心。

很明显,此时的魏侯对自己的小儿子,又冒出了些想法来。

但这也是魏侯内心的纠结而已,说不定那时候纠结结束了,某些人该被撤职还是要撤职的。

第466章 势如破竹兮4第519章 归化大点兵第746章 肖子基所请第463章 势如破竹兮1第593章 独自该启程第732章 上洛联姻缘第216章 意外的意外第40章 冲冠第一怒第600章 大朝前召见1第96章 张煌之大世第141章 大魏之武卒第758章 万城之困境第443章 进驻归化城3第302章 忍字当头放第365章 各方之反应2第107章 吾儿长大了第288章 这样的方略第726章 君侯之赐诏2第426章 惊动靖北城1第238章 声音很熟悉第202章 扰动的朝堂第45章 魏家有虎将第810章 多余的谈判第342章 风雨飘摇至3第713章 虎目而北望第270章 武安朝堂论2第667章 军机之事宜第632章 闲来垂钓兮1第692章 姬宵的想法第365章 各方之反应2第725章 君侯之赐诏1第246章 碧月不甘心第783章 秦国的抉择第41章 人善被人欺第562章 溃败的匈奴2第361章 再见五公子第793章 魏无忌之疑第245章 执手与君走3第469章 硝烟才散去2第522章 草原风又起第109章 气势汹汹来第837章 临淄武与文第560章 面离心不和第650章 进宫挨怒火第423章 山雨之前夕1第830章 难得的宴会2第166章 得入大朝会2第107章 吾儿长大了第771章 魏侯入上洛1第447章 大任在肩头3第305章 又开始玩命第546章 决战归化城2第712章 拥兵以自重第79章 我要杀只鸡第511章 重返归化城第576章 两天五百里第555章 岭北大营动第242章 王庭大狩猎第405章 可暂且休息第265章 魏无忌赛马2第205章 走之前交代第561章 匈奴的溃败1第195章 终将要碰头第217章 莫测而高深第821章 王畿入楚人第36章 终黯然离场第425章 山雨之前夕3第713章 虎目而北望第213章 确是变故生第698章 长平局势变第670章 如此以自重第497章 两方初角力1第787章 后宫的变化第426章 惊动靖北城1第347章 项泫的麻烦1第482章 长城内纷扰1第38章 将军与军将第635章 北边的战争1第156章 班师将凯旋第708章 正月有兵变5第104章 最强的绝望第222章 和平的诉求第206章 大风要起兮第255章 此路是我开第718章 心态要崩了第277章 赛马定临江第221章 君使之威势第367章 深沉的觐见2第797章 三道诏之后第224章 入陈都新乐第125章 这样穿好吗?第451章 接管归化城4第599章 有亲戚来了第33章 秦与魏之峙第475章 是一场大胜4第160章 紧急之召见第828章 魏侯的来信第700章 分道扬镳乎?第424章 山雨之前夕2第30章 睡个安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