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自治议会

第二天,夏钧举行了一个阅兵式,统一服装,统一装备,行进整齐的保安团士兵出现在了各村乡绅面前。

保安团的士兵的仪态让各村乡绅大为赞叹,为了进一步让这些乡绅熟悉保安团,夏钧还给他们看了保安团的军法。

看过军法,各村乡绅顿时放心不少。

此时他们可以确定,这是一支有良好军纪的武装,这支武装力量还可以为西乡剿匪,以后匪患少了,日子也好过不是。

谁也不想哪天被人绑票,然后被索要几千块银元。

其后夏钧又向这些乡绅展示了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机枪的强大火力直接把一棵水桶那么粗的树木打断,看得那些乡绅无比惊叹。

马克沁重机枪那是出现很久的武器了,只是这乡下地方,这些乡绅哪里有见过,自然是惊叹异常。

装备上一对比,寻常清军绝对不是对手,而再对比训练,清军除了新军之外,其他部队基本上没有怎么训练,战斗力非常低下。而满清又把大部分新军布置在北方,南方基本上没有什么新军存在。

这次简短的阅兵给了在场乡绅定心丸,建州保安团的确有足够的实力,地方自治理应不是问题。而且夏钧还向他们暗示,保安团的人数还将进一步扩充。

大部分乡绅此时都已经同意了自治,他们也急着的要把满清这个压在身上的包袱甩掉,在满清的统治下,除了当官的可以维持家业外,其他的群体极易破家,就连那些地主也差不多,只是风险更小一些罢了。

而当官可谓是清朝最赚钱,最有地位的职业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算当了知府不贪污,光是收孝敬之类的收入,也能搞到十万白银,若是贪起来那就更不得了了。

与其说清末百姓困苦是列强入侵造成的,还不如说是满清的行政体系彻底腐败而造成的,清末的贪污已经是到了完全没有监管,而且演变成公开贪污的地步。

所以地方的那些乡绅并不欢迎官府,而西乡的乡长则被夏钧给控制了,导致这些乡绅集体支持西乡自治。

紧接着夏钧开着卡车,带着一群乡绅前往石牛山。

此时石牛山下的那五亩稻田中已经变得金灿灿的,稻田里的稻子可以收割了,只见一个个稻穗上挂满了稻谷,都将稻穗压得垂下来了。

一群乡绅顿时惊叹万分,下车后纷纷冲到田边观看。

夏钧这时拿出一台从系统兑换的数码摄像机,对着稻田一阵猛拍,这丰收的场景自然得拍下来了,还得拿来做宣传用的嘛!

这个年代也已经出现彩色相机了,只是这年头的彩色相机的颜色并不是那么全,应该是三色或者五色的,而夏钧用的是……数码。

林德宝从塘坑村找来村民,开始收割田间的水稻。

夏钧用数码相机持续拍摄,村民将水稻割下,然后拿着一捆捆水稻往一个木板上砸,上面的稻粒在反复的下砸后逐渐脱落。

夏钧看到这一幕,发现农村的生产力还有待提高,收割这么费力可不行。

一群乡绅也拉起袖子在边上帮忙,在众人齐心合力下,五亩稻子迅速被收了上来。

“快称下有多少。”

“对,快称下。”

“我看应该有一千多斤。”

“这不是废话吗?”

一群乡绅七嘴八舌的围在那里,这时一杆有小孩手臂那么粗的秤拿了上来,在几个壮汉的努力下,一箩筐一箩筐的稻谷逐渐称好重量。

统计了一番,林德宝激动道:“一千三百斤。”

“哇!”

“一千三百斤啊!”

“普通的稻种能种出个六百斤就算不错了。”

“是啊!”

“大家听我说一句。”夏钧这时抬手压了压,众位乡绅连忙安静下来,看向了夏钧,只见夏钧沉痛的说道:“当今有四万万国人吃不饱饭,我们西乡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了高产稻种,而且是我们西乡独有的,望各位父老与在下共同努力,让西乡的百姓人人吃饱饭,人人穿暖衣。”

“好。”

众乡绅顿时喝彩,夏钧这番话说得的确漂亮,他不说保安团了,而是说‘我们西乡’,顿时拉近了关系。

再则那些乡绅也听出来了,夏钧愿意提供这种高产稻种给他们。

当然,夏钧还有话没说,要种他的高产水稻,起码每亩地得分个一百公斤稻子给他吧!不然他岂不是亏本死了。

而且现在西乡免税,夏钧还要养兵呢!

在夏钧的利诱下,各村乡绅当天纷纷在夏钧起草的《西乡自治宣言》上签字,西乡自治议会正式成立。

议会成员定为70人,议会大楼就设在龙村,平时每个月十五赶集这天召开议会,有时还将召开紧急议会。

第一次议会,夏钧抛出了一个行政议案。

这个议案主要是对各村进行分级,定下了六个行政村,行政村下面则是自然村,这个议案几乎全票通过。

接着夏钧又拿出了第二个议案,这个议案决定在六个行政村各建立一所小学,而在龙村建立一所中学。

这六所小学及一所中学,将免费为西乡子弟提供教育。

至于所需经费……一群乡绅讨论了大半天,决定将今年的田赋集中起来,各村一报数目,加在一起竟有近一万块银元。

最终大半乡绅同意这个议案,将那一万块银元拿来兴办西乡教育。

夏钧看得心里暴爽,原本还以为这教育经费得自己出,想不到这些乡绅自己解决了,教育乃是重中之重,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他要想有所发展,教育是很关键的。

щшш •тTk ān •℃o

接着一群乡绅又讨论了半天,决定派人到外地去请新学教师,西乡的教育将按照新学的方式来办。

此时儒家文人已经没有合法地位了,儒家文人虽然不满,但大部分人都不会坚持不让子女上新学。

夏钧自然是亲任中学校长了,近代当校长而成功的蒋委员长的典范就摆在那里,他怎能不效仿一番。

开完议会,众乡绅也就回去了。

夏钧这时把张四狗叫了过来,张四狗目前在团里当班长,夏钧始终对他不太放心,毕竟张四狗的人脉就摆在那里,团里很多士兵都和他有着良好的关系。

“四狗啊!你这名字上不了台面啊!今天喊你过来,是想给你取个名字。”夏钧笑呵呵的对张四狗说道。

“多谢团长,您可得取个好听点的啊!”张四狗喜道,心想团长给他取名字,估计是想将他引为心腹了,团长这么有本事,跟着他干绝对有前途啊!

“我想想,就叫季玉吧!张季玉。”夏钧想了想,随口取了个名字。

“张季玉,张季玉,这名字好听,以后我四狗就叫张季玉了。”张四狗兴奋的说道。

这时夏钧笑着说道:“当然,叫你过来取名字是其次,有个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

“请团长指示,四狗一定完成任务。”张四狗挺胸收腹,做了个军礼。

“很好。”夏钧点了点头,说道:“你也知道,现在我们西乡自治,官府必然有所反应,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现在还缺一个情报网络。清军什么时候进剿,走哪条线路我们都一无所知,一旦和官府打起来,虽然说以我们的实力肯定败不了,但却会应付得很被动,就跟瞎子没两样。”

夏钧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呢!今天叫你来,就是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建州保安团军情局的局长,每月领取20块银元。另外再给你五千块银元经费。”

“啊!”张四狗听得楞了,怎么自己突然成局长了?而且还加了薪水。

“你的任务就是在建安、建阳广布眼线,实时监控官军和土匪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回报。”夏钧说道。

张四狗很是机灵,再说有些文化,又是本地人,是组建情报部的最佳人选,同时夏钧的意图也是把张四狗调离军队,免得他在保安团里拉帮结派,哪天自己睡觉时就被他给做了。

“任务的确很艰巨,你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四狗保证完成任务。”张四狗为了好好表现,咬牙包揽了下来,其实心里很是没底,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

————

第一更到,票票!

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367章 中美发展趋势第24章 寂寞似雪第96章 山海关外夜战酣第93章 威压第319章 扩军与扩张第70章 长江都督第24章 寂寞似雪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战,二十年发展报告第230章 战列舰下水第275章 天价电影第366章 不完全跟进政策第48章 轰炸机试飞第5章 部门第5章 部门第77章 贿赂公使第82章 行军演习(一)第130章 订单增加第135章 增加税收与社会保障制度第138章 协约国的雄鹰灾难第313章 大战结束,产业转型第127章 苛刻的停战条件第24章 寂寞似雪第48章 合围第258章 秋收结束,农业冲击第273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第141章 华夏一片帝制声第180章 ‘烧烤’日军第75章 改组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308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207章 练津化炁第15章 民心系统第8章 兑换装备第98章 福建海防计划第98章 福建海防计划第261章 诱敌,屡试不爽的战术第23章 军事法庭第119章 产能暴增第409章 军事装备更新第450章 中华帝国,帝国元首第148章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第220章 全面蚕食第119章 产能暴增第136章 蛇鼠两端第185章 各方反应第78章 春播第242章 阎长官化身‘圣斗士’第279章 医学博览会开幕前奏第24章 寂寞似雪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电报第62章 航道开通第254章 定都开封第224章 历史已是面目全非第4章 独擒群匪第36章 海关谈判(一)第83章 配备军犬第17章 支援汉阳第258章 秋收结束,农业冲击第241章 北洋解体,夏钧的过墙梯第37章 心许第57章 申请委托第276章 中国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262章 英军入套第47章 刺刀第193章 巨额赔款第93章 张作霖的不合作第43章 炮战(上)第275章 天价电影第111章 疯狂追杀第134章 一肚子坏水第89章 中国格局第92章 收回中国海关第69章 与张自忠将军的第一次谈话第135章 增加税收与社会保障制度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53章 夏钧的阴谋第118章 同盟国的军火订单第330章 疯狂的斯大林第311章 华人黑手党第76章 邀请第273章 美国参战,帝国中立态度第162章 登陆演习第162章 登陆演习第245章 让每个同胞活得有尊严第379章 十国联军联合军事演习第184章 捷报第101章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第一百零九 占集群轰炸第200章 华东王,建威将军第207章 练津化炁第211章 赊账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电报第113章 轰炸在即第155章 战争泥潭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69章 第三世界联盟发展第6章 五色复兴旗第353章 攻势凌厉第235章 南洋共和国成立